首席非官守议员

首席非官守议员

中文名 首席非官守议员
实行地区 英国一般殖民地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香港早于 1843年设立了行政局及立法局,最初局内由 港督出任当然主席,另外设有当然官守议员及委任官守议员的席位。但由于两局内一直没有代表居民的议席,因此一直为人所诟病。直至 1850年,港府首次委任两名商人加入立法局,当中来自渣甸洋行的大卫·渣甸遂成为了香港历史上首位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议员。至于首位的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议员,则要迟至 1896年 遮打爵士获委入行政局才开始出现。

传统上,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议员远比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议员重要,因此前者的任期一般比后者长。以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为例,只有三人曾任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议员,但同一时期内就有四人曾任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议员。早年的两局议员都由外籍人士出任,后来才慢慢有 华人获委到两局供职。而历史上首位出任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议员的华人是何启爵士,他在 1906年至 1914年出任该职。至于首位正式出任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议员的华人是周埈年爵士,他在 1953年至 1959年出任该职。不过,在周埈年爵士以前,周寿臣爵士亦曾在 1928年代任过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议员。

昔日的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议员一般都会获英廷封爵,但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议员则不一定,可见前者更受殖民地政府的重视。一般而言,战前的行政局及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议员约四至五年一任,任满可以续期。由于他们是两局内资历最高的议员,因此他们满卸任后一般都不会留任非官守议员,而是会退出议会。

在 1985年,香港立法局首次引入间选,为免使外界混淆,时任港督尤德爵士宣布行政局及立法局的首席非官守议员从此改称为“ 行政局首席议员”和“ 立法局首席议员”。行政局首席议员一职成功过渡到 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以后,职称亦从此改为“行政会议召集人”;不过由于立法局在 1991年首次引入 直选,使以选举产生的议员人数首次多于委任议员人数,民选议员由于不愿再听命于首席议员,而时任首席议员 李鹏飞亦有感难以统合各议员的意见,又时常与民选议员发生磨擦,结果在 1992年去信港督卫奕信勋爵辞任首席议员,立法局首席议员一职从此成为历史。

顺带一提的是,在殖民地时代,市政局亦曾经有首席非官守议员一职,职能与行政局及立法局的相约,但是地位要比两者为低。

两局统计

根据统计,香港殖民地历史中分别有26人及11人担任过立法局及行政局的首席华人非官守议员。当中,遮打爵士、 普乐爵士、周埈年爵士、简悦强爵士、钟士元爵士及邓莲如女男爵共六人曾担任过立法局及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议员两个职位。

在立法局中,在任最长的首席非官守议员是普乐爵士及赖里,两人分别担任此职达24年及22年;而最短的是乔治·莱尔、约翰·颠地及 郭赞,三人各自出任此职仅约一年。在众人当中,邓莲如女男爵是唯一一位出任此位的女性;邓律敦治是唯一出任此位的巴斯人;罗保爵士则是唯一出任此位的 葡萄牙人。

至于在行政局方面,在任最长的首席非官守议员是遮打爵士,共30年;而最短的是高登爵士及柏德逊,两人都供职不足一年。邓莲如女男爵是首位出任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议员的女性。就两局而言,遮打爵士是唯一在任内去世的首席非官守议员;而周埈年爵士及周锡年爵士两人是唯一来自同一家族的首席非官守议员。

行政局

任次 肖像 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议员 任期始于 任期终于
1 遮打(Catchick Paul Chater) 1900年至 1906年兼任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议员 后为遮打爵士(Sir Catchick Paul Chater) 任内去世 1896年 1926年
2 普乐爵士(Sir Henry Pollock) 同时兼任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议员 职位曾在 1928年 9月至 12月因意外由周寿臣爵士暂代 1926年 1941年 12月
香港沦陷,请参阅 香港日治时期            
a 普乐爵士(Sir Henry Pollock) 1941年 12月 1946年 3月
b 柏德逊(J. J. Paterson) 又译百德新 1946年 3月 1946年 4月
c 罗旭和爵士(Sir Robert Kotewall) 1946年 4月 1946年 5月
英国临时军政府解散,民政恢复            
3 摩士(Arthur Morse) 后为摩士爵士(Sir Arthur Morse) 1946年 5月 1953年
4 周埈年(Chau Tsun-Nin) 原本为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议员 后为周埈年爵士(Sir Tsun-Nin Chau) 1953年 1959年
5 周锡年(Chau Sik-Nin) 原本为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议员 后为周锡年爵士(Sir Sik-Nin Chau) 1959年 1962年
6 罗理基(Albert Rodrigues) 后为罗理基爵士(Sir Albert Rodrigues) 1962年 1974年
7 简悦强爵士(Sir Yuet-Keung Kan) 原本为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议员 1974年 1980年 3月
8 高登爵士(Sir Sidney Gordon) 1980年 3月 1980年 8月
9 钟士元爵士(Sir Sze-Yuen Chung) 原本为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议员 1980年 8月 1988年
10 邓莲如(Lydia Dunn) 原本为立法局首席议员 后为邓莲如女男爵(Baroness Dunn) 1988年 1995年
11 王䓪鸣博士(Dr. Rosanna Wong Yick-ming) 后为王䓪鸣女爵士(Dame Rosanna Wong Yick-ming) 1995年 1997年
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至 中华人民共和国            

立法局

任次 肖像 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议员 任期始于 任期终于
1 大卫·渣甸(David Jardine) 1850年 1857年
2 若瑟·渣甸(Joseph Jardine) 1857年 1860年
3 乔治·莱尔(George Lyall) 1860年 1861年
4 波斯富(Alexander Perceval) 1861年 1864年
5 孔莱(Francis Chomley) 又译法兰西斯·乔姆利 1864年 1866年
6 约翰·颠地(John Dent) 1866年 1867年
7 吉普(Hugh Bold Gibb) 1867年 1870年
8 赖里(Phineas Ryrie) 1870年 1892年
9 庇理罗士(Emanuel Raphael Belilios) 1892年 1900年
10 File:SIRCPC.gif 遮打(Catchick Paul Chater) 同时兼任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议员 后为遮打爵士(Sir Catchick Paul Chater) 1900年 1906年
11 何启医生(Dr. Ho Kai) 后为何启爵士(Sir Kai Ho-Kai) 1906年 1914年
12 韦玉(Wei A. Yuk) 又名韦宝珊 后为韦玉爵士(Sir Boshan Wei Yuk) 1914年 1917年
13 普乐(Henry Pollock) 1926年至 1941年兼任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议员 职位曾在 1928年 9月至 12月因意外由周寿臣爵士暂代 后为普乐爵士(Sir Henry Pollock) 1917年 1941年
香港沦陷,请参阅 香港日治时期            
14 兰杜(D. F. Landale) 又译兰蒂尔 1946年 1950年
15 周埈年(Chau Tsun-Nin) 后来出任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议员 后为周埈年爵士(Sir Tsun-Nin Chau) 1950年 1953年
16 周锡年(Chau Sik-Nin) 后来出任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议员 后为周锡年爵士(Sir Sik-Nin Chau) 1953年 1959年
17 颜成坤(Ngan Shing-Kwan) 1959年 1961年
18 郭赞(Kwok Chan) 1961年 1962年
19 邓律敦治(Dhun Jehangir Ruttonjee) 1962年 1968年
20 简悦强(Kan Yuet-Keung) 后来出任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议员 后为简悦强爵士(Sir Yuet-Keung Kan) 1968年 1972年
21 胡百全(Woo Pak-Chuen) 1972年 1974年
22 钟士元(Chung Sze-Yuen) 后来出任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议员 后为钟士元爵士(Sir Sze-Yuen Chung) 1974年 1978年
23 张奥伟(Oswald Victor Cheung) 后为张奥伟爵士(Sir Oswald Victor Cheung) 1978年 1981年
24 罗保(Roger Lobo) 后为罗保爵士(Sir Roger Lobo) 1981年 1985年
25 邓莲如(Lydia Dunn) 后来出任行政局首席议员 后为邓莲如女男爵(Baroness Dunn) 1985年 1988年
26 李鹏飞(Allen Lee) 1988年 1992年
首席议员制度在 1992年废除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