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中文名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
车牌代码 桂A、桂E、桂N、桂P、桂K、桂F
外文名 GuangxiBeibuGulfEconomicZone
地理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沿海
火车站 南宁东站、北海站等、钦州东、防城港北
下辖地区 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
人口数量 5012.68万人(2020年)
电话区号 0771、0779、0777、0770、0775
主席 蓝天立
坐标 东经104°28′~112°04′、北纬20°54′~26°23′
目录导航

旅游资源

北部湾经济区滨海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享有中国“绿城”的

美誉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赢得“天下第一滩”美誉的北海银滩,还有钦州三娘湾、防城港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京岛风景名胜区、上思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经济区各市都把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已开通北海-越南下龙湾跨国旅游线路,实施北海银滩改造工程。下一步,将规划建设北海邮轮码头,引进战略投资者,策划开发涠洲岛,建设北部湾经济区迪斯尼等主题公园;构建泛北部湾海上国际旅游、滨海休闲度假游、东南半岛民族风情体验游等专题旅游线路;整合北部湾经济区旅游资源,打造新的旅游业发展平台。争取国家支持,建立泛北部湾区域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良好合作的互免签证机制,实行落地签证,逐步消除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游客往来的过境障碍,促进旅游国际化。

战略定位

北部湾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经济学家对北部湾经济区的功能定位是:立足北部湾、服务“三南”(西南、华南和中南)、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充分发挥连接多区域的重要通道、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作用,以开放合作促开发建设,努力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目标是:经过10到15年的努力,建设成为中国沿海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北部湾经济区的主要任务是: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发展前景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从一个默默无闻地区,变成多区域合作中心;从一个投资盲点,变成投资热点;从一个经济发展配角,变成广西开放发展龙头;从一个地方发展题材,变成国家发展战略。未来北部湾经济区活力十足。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地区将继续建设公路、铁路、港口等交通设施项目,建设石化、钢铁、能源等临海工业项目,年均投资将近100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0年,北部湾经济区将会形成2万亿至3万亿元左右的投资规模,包括产业项目1000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6000亿元,城市建设投资约6200亿元,城市人口增加带来的房地产投资约4000亿元。,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直接连接中国-东盟,发展前景无限,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一极。主要亮点是:

一、2016年北部湾各市GDP

城市
2016GDP/亿元 人均GDP/元 常住人口/万
南宁 3703.39 52440 706.22
玉林 1553.91 26996 575.60
钦州 1102.05 33982 324.30
北海 1007.28 61281 164.37
崇左 766.20 37029 206.92
防城港 676.12 72779 90.90
总计 8808.95
42549 2070.31

二、财政收入增长22%,比全区高7.3个百分点

2009年经济区财政收入33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2%,增幅比全区高7.3个百分点,占全区财政收入的34.4%,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全区的份额明显提高。经济区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177亿元,增长28.8%,比全区高9个百分点。从财政收入总量排位看,南宁市财政收入总量排全区各市第1位,达231.21亿元;钦州市38.03亿元,排第8位;北海市35.75亿元,排第10位;防城港市27.40亿元,排第13位。从财政收入增速排位看,经济区在经济较快增长和企业效益良好的带动下,四市财政收入增幅居全区各市前列。北海市增长32.3%,排第1位;防城港市增25%,排第2位;南宁市增长20.9%,排第4位;钦州市增长18.8%,排第5位。

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20.7%,比全区高2.5个百分点

2009年经济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0.9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增幅比全区高2.5个百分点,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5.2%。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看,南宁市320.61亿元,排第2位;防城港市97.6亿元,排第9位;钦州市79.58亿元,排第12位;北海市73.11亿元,排第13位。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看,防城港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达39.8%,排全区第1位;北海市增长25.4%,排全区第5位;钦州市增长20.7%,排第8位;南宁市增长14.6%,排第10位。

2009年南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达34亿元,增长14.3%;北海市、防城港市利润由上年亏损转为盈利,利润总额分别达7亿元和17.8亿元。

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54.8%,比全区高4个百分点

2009年经济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94.51亿元,比上年增长54.8%,增幅比全区高4个百分点,占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5%,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投资规模明显扩大。南宁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居全区第1位,达1043.91亿元,增长50.5%。其中城镇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451.41亿元,增长62.2%,增幅排全区第4位;更新改造投资265.58亿元,增长86.4%;房地产投资226.73亿元,增长12%。施工项目4691个,增长49.3%。其中新开工项目全区最多,达3713个,增长65.1%。防城港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4.10亿元,增长74%,增幅居全区各市第1位。在城镇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34.88亿元,增长68%,增幅排全区第2位;更新改造投资35.28亿元,增长1.42倍;房地产投资51.33亿元,增长74.1%。施工项目突破1000个,达1006个,增长18.4%。其中新开工项目780个,增长20.4%。北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1.85亿元,增长60.7%。在城镇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48.59亿元,增长33%;更新改造投资87.57亿元,增长1.75倍,增幅排全区第3位;房地产投资58.12亿元,增长47.8%。施工项目551个,增长18.5%。其中新开工项目405个,增长24.6%。钦州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4.65亿元,增长50.5%。在城镇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59.95亿元,增长95.6%,增幅居全区各市第1位;更新改造投资113.12亿元,增长27.7%;房地产投资39.16亿元,增长17.9%。施工项目突破1000个,达1007个,增长23.4%。其中新开工项目738个,增长66.2%。钦州保税港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实现封关运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北海电子产业园实现开园,引进的深圳创新科存储项目实现投产。钦州中石油千万吨炼油、钦州金桂林浆纸项目进入最后阶段。防城港核电、北海林浆纸、铁山港石化等项目积极推进。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19.7%,比全区高0.4个百分点

2009年经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0亿元,达1042.84亿元,比上年增长19.7%,比全区高0.4个百分点,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37.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消费规模明显扩大。分四市看,南宁市场销售快速增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增速均居全区第1位,总额达757.01亿元,增长19.8%。钦州市消费品市场迅猛发展,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09亿元,增长19.8%,增幅与南宁市并列全区第1位。北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4亿元,增长19.1%,增幅排全区第7位。防城港市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33亿元,增长18.8%,增幅排全区第12位。

六、进出口总额增长9.6%,比全区高2.3个百分点

2009年经济区进出口总额66.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6%,增幅比全区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6.7%,对全区进出口总额增长的贡献达62.7%。从经济区出口看,经济区出口总额34.76亿美元,增长22.2%,比全区出口平均水平高8.3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在全区排位,南宁市27.88亿美元,排第2位;防城港市21.67亿美元,排第3位;钦州市8.88亿美元,排第5位,北海市7.97亿美元,排第6位。从进出口总额增幅看,南宁市增长49.3%,排第2位;北海市增长12.1%,排第5位;防城港市出口较快增长,出口增速达27.9%。

七、广西北部湾港能力及货物吞吐量

广西北部湾港由广西沿海的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三港组成,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2011年,北部湾港吞吐能力1.37亿吨,货物吞吐量1.53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73.9万吨。货物吞吐量进一步逼近湛江港,差距非常微小,有望2012年超过湛江港。集装箱吞吐量已经接近湛江港的2倍。2012年,广西北部湾港吞吐量17437万吨,比上一年增长13.8%,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13年西部沿海第一大港防城港港口吞吐量已经达1.06亿吨。

八、经济区新增贷款突破1000亿元,占全区的54.6%

2009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项金融机构贷款明显增多。经济区各项金融机构贷款余款达4092.6亿元,比上年增长42%,占全区金融机构贷款余款的55.6%。其中南宁市3496.72亿元,比上年增长40.9%;北海市为189.44亿元,增长34.9%;钦州市为251.83亿元,增长59.2%;防城港市为154.61亿元,增长85.4%。经济区新增贷款达1228.8亿元,占全区新增贷款总量的54.6%。

功能组团

城市
2016GDP/亿元 人均GDP/元 常住人口/万
南宁 3703.39 52440 706.22
玉林 1553.91 26996 575.60
钦州 1102.05 33982 324.30
北海 1007.28 61281 164.37
崇左 766.20 37029 206.92
防城港 676.12 72779 90.90
总计 8808.95
42549 2070.31

政策支持

根据空间布局和岸线分区,规划建设5个功能组团。

南宁组团。主要包括南宁市区及周边重点开发区,发挥首府中心城市作用,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工制造业、商贸业和金融、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建设保税物流中心,成为面向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和信息交流中心。

钦(州)防(城港)组团。主要包括钦州、防城港市区和临海工业区及沿海相关地区,发挥深水大港优势,建设保税港区,发展临海重化工业和港口物流,成为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加工制造基地和物流基地。

北海组团。主要包括北海市区、合浦县城区及周边重点开发区,发挥亚热带滨海旅游资源优势,开发滨海旅游和跨国旅游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海洋开发等高技术产业和出口加工业,拓展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保护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居环境优美舒适的海滨城市。

铁山港(龙潭)组团。主要包括北海市铁山港区、玉林市龙潭镇,充分发挥深水岸线和紧靠广东的区位优势,重点建设铁山港大能力泊位和深水航道,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临港型产业,建设海峡两岸(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

东兴(凭祥)组团。主要包括防城港东兴市、崇左凭祥市城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及周边重点开发区,发挥通向东盟陆海大通道的门户作用,发展边境出口加工、商贸物流和边境旅游,拓展凭祥经济技术合作区功能,建立凭祥边境综合保税区。

战略意义

国家大力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明确给予五大方面的政策支持:

(一)是综合配套改革方面的政策支持。国家支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市场体系、土地管理制度等综合配套改革。

(二)是重大项目布局方面的政策支持。国家在有关规划、重大项目布局及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是在保税物流体系方面的政策支持。国家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在符合条件的地区设立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拓展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

(四)是在金融改革方面的政策支持。国家支持在北部湾地区设立地方性银行,探索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企业,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

(五)是在开放合作方面的政策支持。国家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发挥开放合作示范作用,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成为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新的次区域合作,建立和完善开放合作机制,加快实施合作项目。

规划纲要

广西北部湾发展成果耀眼广西北部湾发展成果耀眼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既关系到广西自身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有利于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从整体上带发展水平,振兴民族经济,巩固民族团结,保障边疆稳定;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强西南出海大通道功能,促进西南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形成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有利于完善中国沿海沿边经济布局,使东中西部发展更加协调,联系更加紧密,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注入新的强大动力;有利于加快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深化中国与东盟面向繁荣与和平的战略伙伴关系。

经济数据

2010年3月19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批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规划纲要》。这是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之后,国家批准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的又一战略性宏观规划。 《纲要》明确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的发展目标和城镇群总体空间格局,规定了促进城镇协调和一体化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构建生态网络格局、实施重大行动计划等战略思路,提出了具体的实施保障措施,对指导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有序发展、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纲要》要求,要将广西北部湾城镇群建设成为南中国地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色城镇群,科学发展示范区,中国与东盟开展区域合作的大舞台,国家经济发展新兴增长极,中国滨海生态环境友好区,西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和文化先进的社会和谐区。

《纲要》提出,构筑“南宁+沿海” 发展双极、“南宁—滨海城镇发展主轴”,提升区域新功能的“玉崇发展走廊”,形成“双极、一轴、一走廊”的空间发展结构。以大范围生态自然景观为背景,以网络化、开放式的交通体系为骨架,以区域经济联系主要方向为依托,以核心城市为中枢,构筑多中心、多层次城镇体系。构筑“一主、五副、多中心”的中心体系,以南宁为主中心,以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5市为区域性副中心,以县城和重点镇为地区性中心城市(镇)。重点推进南宁大都市区、钦—防联合都市区、北海都市区、玉林都市区优先发展。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批复意见中指出,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的协调发展,提升城镇群的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总体战略,加快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促进区域共同繁荣的重要举措。《纲要》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据了解,《纲要》编制工作于2006年6月启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治区政府对《纲要》编制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治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指导规划编制工作。《纲要》经过五次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通过专家评审后成稿。

同城化发展

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继续领先全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日益明显,呈现出6大亮点。

经济数据经济数据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幅度创历史新高。北部湾经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62.33亿元,同比增长15.9%,高于全区3.6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生产总值占全区的比重由2010年的31.8%提高到历史性的33%;钦州、北海、防城港3市分列全区增长幅度前3名。

经济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他经济区域。北部湾经济区GDP、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桂西资源富集区、西江经济带、西江黄金水道沿江七市。其中,生产总值增速分别高于以上区域9.6、4.7、4.7个百分点。 11个重点产业园区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11个重点产业园区完成工业产值1358亿元,增长1.17倍。11个重点产业园区中有5个园区总产值超过100亿元,百亿元园区数量占全区总数近1/4,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119个。 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中石化北海炼油异地改造、中粮钦州粮油加工、南宁电厂、防城港中一重工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中石油钦州炼油一期配套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防城港红沙核电站等续建项目顺利推进,南宁至钦州高速铁路正式铺轨。 北部湾港吞吐量达到1.53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3.8万标箱,同比增长30.92%,远超湛江港。根据国家交通部的统计,去年11月份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增速在全国规模以上港口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河北黄骅港。 保税物流全面建成,运营良好。钦州保税港区全面开港运营,成为中国沿海第5个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凭祥综合保税区一期顺利封关运营,已有37家企业签订协议入园发展。

2013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4817.43亿元,同比增长10.5%,高于广西全区0.3个百分点;占全区的比重为33.5%,比上年提高0.76个百分点。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前低后高、企稳回升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广西全区。2013年,广西北部湾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87亿吨(规模以上),位居全国沿海规模以上港口第15位,同比增长7.09%;集装箱首次突破100万标箱,达到100.33万标箱,同比增长21.86%。

专题片

什么叫同城一体化?据介绍,同城化是指一个城市与另一个或几个相邻的城市,在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能够融为一体的发展条件,以优势互补,相互依托,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和谐宜居城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日前批复的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发展方案,主要包括在经济区的4市内实现通行同城化、交通同城化、城镇群规划、产业一体化、社会保障同城一体化、教育资源一体化等方面。根据方案,到2015年底,经济区实现金融服务同城化、交通同城化、口岸通关一体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同城化、教育资源一体,初步实现产业一体化。

同城化的发展,首先给7市(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百色)市民带来的甜头就是省了电话费。按照北部湾经济区通信同城化的要求目标,移动电话从2013年7月1日起,本地网电话(固话)自2013年10月1日起,取消经济区4市通话漫游费和长途费、及购房方面经济区各市在南宁购房可以享受本地政策。

组委会成员

《北部湾》

2010年6月22日。由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旅游与经济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多家媒体精心策划并联合摄制的大型电视专题片《北部湾》。据悉,该片预计8月底完成拍摄,9月底完成后期制作,在2010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正式向国内外发行。

词条图册

总顾问:李蒙(全国政协第十届副主席,现任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主席)

顾 问:(排名不分先后)

潘 琦(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现广西区文联主席)

韦继松(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会长,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原副主任)

毛国斌(广西军区原副政委,广西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文怀沙(国学大师、当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诗人)

范 曾(中国当代著名学者、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高占祥(曾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青联副主席、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河北省委书记、文化部常务副部长、中国文联党组书记)

邵华泽(人民日报社总编、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著名新闻学者、教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浙江林学院人文学院名誉院长)

蓝天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专职导演兼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艺术委员会委员)

艺术顾问:(排名不分先后)

欧阳中石(全国政协委员、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

沈 鹏(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室主任、副总编)

鲁 石(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

王敬之(中国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北大资源学院客座教授、书法家)

王志远(国际儒学联合会当代儒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兼副主任)

庄默石(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文化艺术网艺术顾问)

郭正英(中国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常务理事)

周智慧(中国大海研究会会长、文化部国家文物艺术品鉴定委员)

主 任:袁 勇(中国旅游与经济台〈香港有线电视23台〉台长)

主任委员: 李犇 (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际海外销售部副主任)

冯 晶(中国音像协会反盗版委员会理事长)

赵 方(中国艺术家联盟网总CEO)

曹誉百 (西部时报驻广西记者站站长)

陈余伟 (澳门宋庆龄基金会理事)

伍禹舟 (广西巨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

出品人: 曲逸

总策划:曲 逸冯 元

导演组成员

总导演:冯东(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纪录片学会会员,曾任中央电视台主任编导。代表作品:16集《伟人周恩来》获“五个一”工程奖、中视协纪录片一等奖。8集《无名英雄》获“五个一”工程奖、6集《苍原》等多部影视作品。曾获得“全国纪录片大奖”,“飞天奖”等)

总撰稿:宋家玲(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总编;北京广播学院文编系及电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著有专著《电视剧艺术论》、《影视文学创作论》、《影视艺术比较论》等;电影文学剧本《周恩来》、20集电视系列剧《皇城旅店》等。《现代化,走进京郊的黎明》获《十月》文学奖。电影文学剧本《周恩来》获1992年电影政府奖、金鸡奖、百花奖)

编 导:陈 钦、吴宁江、大齐、王世坤、秦川、张 超、赵荣、Jack Cao(中国香港)、黄欢欢(中国香港)。

摄制组成员

摄像师:周鸿鸣、王栓柱

灯光师:于 洋

录音师:Benjamin(中国香港)

制片组成员

制片人:冯 元

生活制片:金 为、伍思瑜

现场制片:劳明毅、黄丽丽、陈英

美术编辑:谢晋海

外联组成员

对外联络部主任:广和

对外联络部成员:罗桂萍、周月葵

后勤保障部门

后勤办公室主任:李紫薇

技术保障部门:北京中视远图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制作

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中线传媒)

中国旅游与经济电视台(香港有限电视23台)

西部时报

广西巨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协拍单位

中国音像协会反盗版委员会

中国艺术家联盟网

中艺传媒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北部湾经济办公室

南宁市政府党委宣传部新闻办

北海、钦州、防城、玉林、崇左、贵港各市党委宣传部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