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山梅花

欧洲山梅花

拉丁学名 PhiladelphuscoronariusL.
植物界
英文名 sweetmockorange
中文学名 欧洲山梅花
绣球科
山梅花属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整体株型:灌木,高达3米,幼枝光滑或疏被柔毛,树皮褐色,剥落。

叶片特征:叶片卵形至矩圆状卵形,长4~8厘米,先端尖,基部圆形,边缘具疏锯齿,无毛或偶尔在叶脉上有毛。

花期与花型:。花期5~6月;花朵乳白色,直径2.5~3.5厘米;总状花序5~7朵,花梗光滑或有毛,花序下部的花梗长5~10毫米,花柱分裂至1/2。

生长习性

土壤: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良好。

水分:喜湿润,怕水涝。一般年浇水8~1O次,入冬前灌一次冬水。

光照:喜光,稍耐阴,可配置在疏林中。

温度:喜温暖湿润环境,在华北地区避风向阳处可露地越冬。

地理分布

原产欧洲南部及小亚细亚一带,北美及中国各地均有引种栽培。自然分布于林缘灌丛中,中国各地园林多有引种。

繁殖栽培

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

第一步:4月初深翻25~30厘米,晾晒,施入硫酸亚铁375 千克/公顷、磷钾肥750千克/公顷、有机磷杀虫剂30千克/公顷、有机肥45吨/公顷,做成宽1米苗床。

第二步:播种前3天用45℃温水浸泡36小时,用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20分钟,清水洗净,在通风阴凉处阴干至均匀撒开即可。

第三步:4月15日左右,采用15~20厘米宽幅条播,播种量l10~150千克/公顷,播种时应做到分床定量播种。播种后用锯末:细土:细沙为1:2:l的混合土覆盖0.5厘米,然后进行镇压。以后,每天早、晚用细眼喷壶喷水1次,保持床面湿润。

第四步:大棚育苗的成败关键在病虫害防治,防是关键,治是保证。一般幼苗出齐后可用0.3%~0.5% 的高锰酸钾或1%的硫酸亚铁溶液等防治猝倒病及根茎腐病;当幼苗出现7~9片真叶时(即6月底~7月初)是病害严重危害期,也是幼苗生长的高峰期,可用75%可湿性粉剂托布津、45%代森铵水剂、多菌灵等防治病害。8月中旬,控制棚内湿度在50%左右,此时,基本无病害发生。根据生产观测,棚内虫害大发生的可能性较小,平时可用40%乳油乐果等杀虫剂预防为主。

栽培技术

幼苗保护:6月中旬,追施氮肥,做到少量多次。施肥后及时浇水,也可

用喷施宝或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效果更佳。此项工作应在9:O0时前结束。7月底停止追肥。

修剪:夏季剪除枯老枝、徒长枝可强壮树势。根据需要可将树形修剪培养成球形、椭圆形等造型。

主要价值

欧洲山梅花花朵极芳香,是优良的庭院植物,花朵还能提浸软膏。它的适应性强,再山区、丘陵、城市均可栽种,还可作盆景。每逢春未夏初,在悬岩石壁或林缘灌丛地,开出一丛丛、一片片雪白的花朵,远观白云一片,近看“梅花”朵朵,美丽非凡。

物种区别

路易斯山梅花(Philadelphus lewisii):具有清新水果香味。植株为落叶丛生灌木,枝条呈弧形伸展。叶长卵形,单叶对生,叶脉明显,缘具疏齿,幼叶亮绿色,白色四瓣花,总状花序。本种喜光,耐寒,多生于肥沃、湿润之山谷或溪河两侧排水较好的地方。

小叶山梅花(Philadelphus microphyllus):具葡萄和肉桂糖果香味。小叶山梅花为落叶丛生小灌木,株形呈半球形,叶和花较路易斯山梅花小,主要分布在美国南部沙漠及亚利桑那州、内华达州、德克萨斯州的岩石地区。本种喜光,耐寒,耐旱,多生长在砂质土壤或瘠薄的地方。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