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位于宜昌秭归县城茅坪,毗临三峡大坝,占地约500亩,是观三峡大坝、览高峡平湖的绝佳之地。旅游区主要内容包括以屈原祠为主的屈原纪念馆,以青滩仁村、峡江石刻、峡江古桥等为重点的三峡古民居区。以屈原祠、江渎庙为代表的24处峡江地面文物集中搬迁于此,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长江西陵峡畔,集名人、名峡、名坝、名湖为一体,熔自然山水、巴楚文化、现代文明于一炉,具有世界级的品牌优势、垄断性的资源优势和极独特的区位优势,是长江三峡的旅游精品和最理想的目的地之一,是湖北省重点建设和推介的“双神三人”(神农架、神农溪、诗人、美人、野人)旅游线和“一江两山”(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
景区主要内容包括以屈原祠为主的屈原纪念馆,以新滩古民居、峡江石刻、峡江古桥等为重点的三峡古民居区,以及屈原文化艺术中心、南北两个出入口区、滨水景观带等配套景点 。
屈原祠是凤凰山国家文物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屈原祠原址在秭归归州城东五里的“屈原沱”处,唐代始建,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更名为“清烈公祠”。数代王侯、知州多次重修。1976年7月,因葛洲坝水利工程兴建,迁建至归州镇向家坪,更名为“屈原祠”。如今,因三峡工程建设,屈原祠将建设在凤凰山国家文物保护区。新建屈原祠占地面积约30亩,总建筑面积5806平方米,总投资4800万元。为兼顾与三峡大坝的整体视觉效果,新建的屈原祠位于凤凰山的山梁上,面向东南,与三峡大坝正面相对,有山门、两厢配房、碑廊、前殿、乐舞楼、正殿、享堂、屈原墓等建筑组成。正殿为仿古木构建筑,两层重檐歇山屋顶。入口山门为三层两重檐歇山屋顶,正立面贴六柱牌楼门式,两侧辅以圆形的风火山墙,采用红柱白墙灰顶为主颜色,墙面还有泥灰塑出精美的图案等。
凤凰山国家文物保护区的开发建设重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把屈原和秭归县丰富的文物资源、历史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打造三峡文化旅游精品,最终将凤凰山打造成三峡地区文物保护的示范区、全国著名的文化旅游区 。
为打造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秭归县对照标准进行整改,增加设施,提档升级,强化管理,着力改善了景区的软硬件环境,确保了游客的舒适性。加大市场营销力度,举办大型活动,扩大了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在实地查看、听取相关汇报后,验收组认为,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的区位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景点特别优美,设施十分完善,管理比较科学,符合相关标准,同意评为国家4A级景区。
2018年9月16日,大型历史舞台剧《礼魂》在湖北秭归屈原故里景区正式登台演出,数百名中外游客在景区露天剧场,跟随剧情揭开尘封两千多年的历史记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