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儿胡同

雨儿胡同

中文名 雨儿胡同
5米
目录导航

景点介绍

齐白石旧居纪念馆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雨儿胡同,明朝属昭回靖恭坊,称雨笼胡同。清朝属镶黄旗,称雨儿胡同。民国后沿称。“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辉煌街三条,后恢复原名。清买办兼北海公园董事会长董叔平曾居住在胡同内11-15号院,时称董家大院。光绪年间镶黄旗衙门曾在胡同北侧。

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说起中国近现代的知名画家,齐白石自然是被公认首屈一指的。在他的笔下,大凡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无一不精,无一不新,为现代中国绘画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影响更是深远悠长。经他所作的鱼虾,出神入化,妙趣横生,可谓造诣之高,达到了一种极致。在大师的后半生,为了躲避战乱,他举家迁到了北京城内居住。至此,开始了他又一段全新的生活,而他的艺术创作生涯,又在这里得到了再次升华和闪耀。查阅资料,大师当年来京的住宅正位于北京东城区的雨儿胡同之中。

齐白石故居齐白石故居雨儿胡同与南锣鼓巷相交,所以找寻起它就方便了许多。说起胡同的东入口,其实并不十分的明显。由于这里与南锣鼓巷相交,开着许多样式各异的特色店铺,要是你不加留意,行走在人群之中就会错过了夹杂在商铺林立中的雨儿胡同。入口一侧树立着木质的小牌匾,上述着胡同的历史和存在的人文事迹,在另一侧的灰墙之上则高高的悬挂着两块标识牌,一块红底白字为“雨儿胡同”,一块蓝底白字为中英文的“齐白石旧居纪念馆”,并清晰地标出纪念馆距离胡同口有100米的距离。

随着远离胡同的东入口,街区的繁华与嘈杂被甩在了身后,随之更能静下心来去徜徉在胡同之中,欣赏这独有的“京味儿”特色。恬静、舒适、贵气、淡然,这是胡同给人的一种气质,是任何现代化的建筑都无法比拟的。它有些孤傲,孤傲的像紫禁城那般卓尔不凡,而更多时候,它是平凡的,平凡的只是芸芸众生的一片休憩之地。在胡同的13号院,不大的红漆小门,灰砖灰瓦的院墙和门檐,一看应该就是刚修葺不久的。而透过门上的匾额,告诉了来往的路人这里便是当年齐白石的旧居。

齐白石故居齐白石故居从院门进入,几盆盆栽植物,一座假山,布置在迎面的房墙根处。要想进入正院,还得从左手边的二门进入。这是一座标准的四合院布局,东、西、南、北各有一座房间,院中几棵绿树之下掩映着几株红花,衬托出一片安宁和祥和。在院子的正中立着一尊大师的全身青铜塑像,看起来应该是大师晚年时期的样貌。塑像制作的栩栩如生,一手拄着拐杖,另一手弯曲放置在胸前,大师安详的目光注视着前方,让人既感到亲切,又充满了敬仰。

院中的各个房子之间由转角廊相连,尽间上有倒挂楣子,房檐结构装饰的是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据院中的工作人员介绍,在京城内有两处齐白石的旧居,除了这里,还有一处位于西城区的跨车胡同。13号院,当年曾为清太宗第四子叶布舒宅邸东边部分建筑。1955年,国家将此宅买下提供给大师居住。齐白石晚年在此创作了许多重要的作品,到2012年,经由重新修复后,才将这里定为“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雨儿胡同齐白石纪念馆雨儿胡同齐白石纪念馆游走在院中的各个房屋中,南边的房间主要展示一些画作、书籍,还有视频讲解大师的艺术人生。西边的房间是大师当年创作的几幅代表画作,虽然是仿制,但透过这些作品依然能够感受到齐白石大师的艺术风采。东边的房子是齐白石艺术生涯的回顾,从大师幼年时期开始,经过少年时的学艺,青年时的游学,老年时的功成名就,一一阐述了其充满艺术文化色彩的一生。北边的房子陈列有当年大师作画的画桌,桌子上摆放着一些画画用的工具,与之相对的一边是齐白石当年的卧室,而床上的被褥等生活用品则是当年大师留下来的。看完整个故居展馆,你不仅能感受到北京四合院的独特文化,感受到这里生活的惬意、悠闲,更能体味到一代国画大师当年是如何在艺术界叱咤风云,而在生活中又是如何的平淡真实。

罗荣桓故居罗荣桓故居罗荣桓故居

故居位于雨儿胡同31号。1963年12月罗荣桓元帅逝世后,其夫人林月琴及家人一直住在这里。

粟裕故居

故居位于雨儿胡同33号。从20世纪50年代定居在北京,粟裕和夫人楚青就住进了这个四合院。那时,元帅将军们大都是两家合住一个院,粟裕将军跟罗荣桓元帅家合住。这样,一个四合院就被分成了两半,罗荣桓元帅一家住在前院,就是现在的31号院;粟裕一家住在后院,就是现在的33号院。连接前后院的走廊,就势隔出了三间卧室和一个长条形的客厅;三间卧室三个孩子一人一间,走廊的尽头左边一个单间是粟裕夫妇的卧室。

值年旗衙门

清代官方机构,负责办理八旗通行的事务、记录档案和召集旗务会议等不属各旗分别办理的事宜。雍正六年1728年设立。原衙署建筑位于胡同北侧,坐北朝南,四进院落,共有房屋四十楹。经考证推断,当年值年旗衙门的范围在今雨儿胡同25号至33号院。其中25号至27号是值年旗附属的镖局,30号院是值年旗马圈,31号是衙门的办公地。先27号院内仍保留有较为完好的硬山顶合瓦清水脊的房屋;31号院门对面尚存有一座八字形青砖照壁。

古巷维护

雨儿胡同雨儿胡同

这些年,随着南锣鼓巷的出名,与其相邻的胡同和区域仿佛是受到了感染和影响,也纷纷变得有了“地位”。“地位”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是“南锣”的名声在外,为这里招来了更多的人气,一方面则是胡同在人们心中变成了一种本土重要的文化代表,于是对胡同的保护和修护也越来越重视。正因此,不论何时,随意走进一条胡同内,你可能都会碰到有那么一家、两家的院落正在翻新维护,这可以说是居民对胡同形态维护的一种见证,同时也是新老更替,一种新气象的象征。

主席到访

习近平总书记探访雨儿胡同习近平总书记探访雨儿胡同2014年2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沿着弯曲狭窄的通道,先后走进29号、30号大杂院,到王云凤、关世岳、吴爱霞、庄宝等4户居民家里察看,嘘寒问暖。习总书记还谈到他熟悉附近环境,因为小时候就住这片,他经常是放学回家一撂下书包就上什刹海滑冰。[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