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和母亲毛泽覃生于1905年9月25日,字润菊,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人,毛泽东之弟,比大哥毛泽东小12岁。
毛泽覃8岁进村里私塾读书,13岁从韶山来到长沙“一师”附小学习,毛泽东成了他的监护人。在哥哥的关照下,毛泽覃成绩一直是班级的前三名。毕业后,毛泽覃进入长沙私立协均中学读书。这时毛泽东已与杨开慧结婚,他向小弟灌输马克思主义,常借些政治书籍给他看。[3]
毛泽覃受长兄毛泽东的影响,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2年秋冬之交,根据毛泽东的安排,毛泽覃和二哥毛泽民一起到湖南自修大学附设补习学校参加学习。不久毛泽覃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社会主义青年团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
1922年下半年,湖南工人运动达到高潮。中共湘区区委书记毛泽东决定派毛泽覃去水口山铅锌矿区从事工人运动。毛泽覃担任工人俱乐部教育委员兼工人学校教员,领导工人罢工,并获得胜利。[3]
毛泽东,毛泽覃和父亲及叔父在长沙
1923年“二七”惨案发生后,全国各地的工人运动暂时陷入低潮。毛泽覃被派往湖南常宁水口山铅锌矿。以教员身份为掩护,秘密从事青年团的领导工作。
1923年10月,毛泽覃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
1924年,毛泽覃被调回省城,担任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会书记。他和田波扬等人发起成立了湖南青年学艺社。他们经常深入工厂、码头、学校宣传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
1924年夏在韶山东茅塘与赵先桂结为夫妻。
1925年秋赴广州,曾在黄埔军校政治部和广东区委工作。后到武汉国民革命军第4军政治部任书记[1]。
毛泽覃与岳母周陈轩、妻子周文楠在广州合影1925年10月,赵先桂受党派遣,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此后,毛泽覃与赵先桂夫妻俩天各一方,断了“红线”。于是,毛泽覃与周文楠又通过自由恋爱走到了一起。
1926年夏天,周文楠在含光女子职业学校毕业。她接到毛泽覃的信,要她去广州学习,她和母亲周陈轩一起去了广州。到广州后,她和毛泽覃结了婚。
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右派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很快笼罩着中华大地。毛泽覃奉党的指示,撤出广州,偕妻子周文楠取道上海,前往武汉国民革命军工作。
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后随朱德、陈毅转战闽粤赣湘边。是年冬被派赴井冈山与毛泽东联络。[1]
1928年新年刚过,在毛泽东、张子清的率领下,工农革命军占领了遂川城,毛泽覃也参加了这次战斗。毛泽东考虑到桥林乡在井冈山根据地的重要性,派毛泽覃在桥林乡建立起宁冈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并亲自担任党支部书记。这个党支部,在土地革命和巩固乡村政权的斗争中,成为井冈山根据地的一面红旗。
1928年初任遂川县游击大队党代表。后奉命带队参加接应朱德、陈毅部队与井冈山部队会师。同年5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31团3营党代表,参加了龙源口等战斗。[2][3]
1930年1月任红6军(后改称为红3军)政治部主任,曾代理军政治委员。同年10月任中共吉安县委书记、红军驻吉安办事处主任。[1]
1931年6月任中共永(丰)吉(安)泰(和)特委书记兼红军独立5师政治委员。同年7月20日,经党组织批准,毛泽覃和贺怡结为了伉俪。(因为参加革命,毛泽覃前两次婚姻都名存实亡,不得不离散。)[3]
1932年任中共苏区中央局秘书长。其间,同王明的“左”倾错误进行了坚决斗争。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下坚持南方游击战争,任中共中央苏区分局委员、红军独立师师长、闽赣军区司令员。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率部转战于崇山峻岭,不断寻找战机,打击敌人。
1935年,是白区工作最困难的一年,4月25日下午,毛泽覃所带领的部队在瑞金红林山区被国民党军包围,为掩护游击队员脱险而牺牲。[1]
1932年1月,苏区中央局召开“宁都会议”,对毛泽东在红军中实行的战略战术进行了错误批评,并逼迫毛泽东交出了军权。接着,福建临时省委书记罗明也因“右倾保守”遭到批评。1933年苏区工作时,认为会、寻、安中心县委书记邓小平和永、吉、泰中心县委书记毛泽覃的做法与罗明是一致的,于是一场反对“江西罗明路线”的批判运动也开展起来。邓小平、毛泽覃被撤销了职务,后又发展为敌我矛盾,问题更严重了。
贺怡(毛泽覃的妻子)变成了反动分子的家属,被撤销中共瑞金县委组织部长的职务,也成了斗争对象。这年10年,贺怡被送到党校学习改造。说是党校,实则监禁。此时贺怡已有三个月身孕,她在这里白天遭批判,夜间写检讨,直到将要分娩时,才让她离开党校,但被开除党籍,以观后效。
1934年12月,被任命红军独立师师长的毛泽覃和担任区委书记的贺怡同时接到命令:毛泽覃率红军游击队转战闽赣边界,党组织考虑到贺怡怀有身孕,决定她不随毛泽覃的部队行动,携父母北去赣州从事地下党工作,任赣州县委书记。红区变成了白区,这次转移有很大的冒险性,他们决定暂把毛毛寄放在当地的老乡家中。毛泽覃带部队把贺怡与她父母护送到会昌县白鹅洲码头后,夫妻分手,贺怡他们坐船北去赣州,毛泽覃南下闽赣边界。
1935年,是白区工作最困难的一年。4月25日下午,毛泽覃率领的独立师被打散后,他便率领部分游击队员穿山越谷,黄昏时来到瑞金县一个名叫“红林”的大山中。高山上有个村子叫“黄田坑”,毛泽覃和游击队员们夜宿村里。不料第二天拂晓枪声大作,敌人追上来包围了村子。毛泽覃命令队员们撤往后山,他自己跑到门外一个高地,端枪扫射涌来的敌军,以掩护大家撤退。队员们迅速撤退了,而毛泽覃却再也无法突破敌人的包围。毛泽覃牺牲时,年仅30岁。
1933年8月1日,毛泽覃荣获一枚中央军委颁发的二等红星奖章。[3]
2009年9月10日,毛泽覃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父亲 | 毛贻昌(1870年—1920年),字顺生,号良弼,湖南湘潭人。16岁时曾外出当兵,退伍后回乡务农。是一个意志坚强、精明能干的严父。 | ![]() |
|
母亲 | 文素勤(1867年—1919年),湖南省湘潭县四都太平垇人。是中农之家的子女,出嫁后娘家变为贫农,是勤劳的乡村劳动妇女。[4] | ![]() |
|
大哥 | 毛泽东(1893年—1976年),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 ![]() |
|
二哥 | 毛泽民(1896年—1943年),化名周彬,湖南湘潭县人,中共党员。1943被敌人秘密杀害。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 ![]() |
|
第一任夫人 | 赵先桂(1905年—1932年),革命烈士。父亲是大坪“吉春堂”商店的老板,她7岁即入私塾就读。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夏与毛泽覃结为夫妻。1925年赵桂先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赵先桂结业回国,听到毛泽覃与周文楠已在广州结婚,她没有去找毛泽覃。1931年任中共山东省委秘书,并与省委宣传部部长裴光结婚。次年6月又遭敌人拘捕,在山东济南遇难。 | ![]() |
|
第二任夫人 | 周文楠(1910年—1992年),临川罗针人,小名三妹,又名周菊年、周润芳,生于广西桂林。含光女子职业学校毕业。她和毛泽覃在广州结婚。1940年周文楠奉命去了延安,1942年与王英樵结婚。1992年9月病逝于哈尔滨。 | ![]() |
|
第三任夫人 | 贺怡(1911年—1948年),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人,贺子珍胞妹。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县妇女协会委员。1931年7月20日,经党组织批准,毛泽覃和贺怡结为了伉俪。1948年死于车祸。 | ![]() |
|
长子 | 毛楚雄(1927年—1946年)),毛泽覃与周文楠之子,共青团员。1945年9月,他参加了新四军,归属王震的军队;1946年8月,年仅19岁的他,在随张文津、吴祖贻赴西安与国民党进行谈判途中,被胡宗南部所杀害。[5] | ![]() |
|
次子 | 贺麓成,原名毛楚成,毛泽覃和贺怡之子,毛泽东的侄子兼外甥。上海交大毕业后一直从事导弹科研工作,1980年在总参系统第一个被授予高级职称,证书编号001。 | ![]() |
父亲 | 毛贻昌(1870年—1920年),字顺生,号良弼,湖南湘潭人。16岁时曾外出当兵,退伍后回乡务农。是一个意志坚强、精明能干的严父。 | ![]() |
|
母亲 | 文素勤(1867年—1919年),湖南省湘潭县四都太平垇人。是中农之家的子女,出嫁后娘家变为贫农,是勤劳的乡村劳动妇女。[4] | ![]() |
|
大哥 | 毛泽东(1893年—1976年),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 ![]() |
|
二哥 | 毛泽民(1896年—1943年),化名周彬,湖南湘潭县人,中共党员。1943被敌人秘密杀害。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 ![]() |
|
第一任夫人 | 赵先桂(1905年—1932年),革命烈士。父亲是大坪“吉春堂”商店的老板,她7岁即入私塾就读。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夏与毛泽覃结为夫妻。1925年赵桂先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赵先桂结业回国,听到毛泽覃与周文楠已在广州结婚,她没有去找毛泽覃。1931年任中共山东省委秘书,并与省委宣传部部长裴光结婚。次年6月又遭敌人拘捕,在山东济南遇难。 | ![]() |
|
第二任夫人 | 周文楠(1910年—1992年),临川罗针人,小名三妹,又名周菊年、周润芳,生于广西桂林。含光女子职业学校毕业。她和毛泽覃在广州结婚。1940年周文楠奉命去了延安,1942年与王英樵结婚。1992年9月病逝于哈尔滨。 | ![]() |
|
第三任夫人 | 贺怡(1911年—1948年),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人,贺子珍胞妹。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县妇女协会委员。1931年7月20日,经党组织批准,毛泽覃和贺怡结为了伉俪。1948年死于车祸。 | ![]() |
|
长子 | 毛楚雄(1927年—1946年)),毛泽覃与周文楠之子,共青团员。1945年9月,他参加了新四军,归属王震的军队;1946年8月,年仅19岁的他,在随张文津、吴祖贻赴西安与国民党进行谈判途中,被胡宗南部所杀害。[5] | ![]() |
|
次子 | 贺麓成,原名毛楚成,毛泽覃和贺怡之子,毛泽东的侄子兼外甥。上海交大毕业后一直从事导弹科研工作,1980年在总参系统第一个被授予高级职称,证书编号001。 | ![]() |
贺怡恋情
1931年春,贺怡接到通知,中共永(丰)、吉(安)、泰(和)特委成立,毛泽覃任特委书记,同时任命贺怡任特委委员兼保卫局长。两人并肩战斗,进一步加深了友谊。到7月20日,经党组织批准,毛泽覃和贺怡结为了伉俪。[3]
毛泽覃毛泽东和周恩来、朱德等人忆及红军第一次反“围剿”时说:“三弟泽覃天性机灵、淘气、顽皮,胆子大,脾气也暴躁,天王老子都不怕,老虎屁股摸不得。”
毛泽东和秘书田家英散步时动情地说:“我的弟弟是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1973年10月,邓小平到韶山参观,见到毛泽覃的遗像时,情不自禁地说:“毛泽覃是个好同志”,“他是我军早期的一位猛将”。
中共瑞金县委、瑞金县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毛泽覃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工农红军的优秀指挥员,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
2004年1月,当代传记文学作家陈廷一在其出版的《毛氏三兄弟》一书中称:毛泽覃是红军优秀的指挥员。[2]
2011年4月27日,光明网发表文章:红军指挥员毛泽覃带兵打仗真是了不起。
后事纪念(2)
毛泽覃烈士纪念铜像,于1985年6月破土兴建。全身塑像高3米,安放在2.4米高的大理石座上,碑的正面镶嵌着邓小平同志题写的碑名《毛泽覃同志纪念碑》八个金字。
毛泽覃墓
毛泽覃墓位于江西省瑞金市泽覃乡泽覃村,碑的正面镶嵌着邓小平书写的碑名“毛泽覃同志纪念碑”8个铸铜金字。纪念碑背面用铜板刻写着中共瑞金县委、瑞金县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但在2011年被指为是一座空坟,毛泽覃真正的埋葬地在象湖镇东升村竹山下和尚墓堆。
毛泽覃:青春永驻
井冈赤染武夷花,
闽赣苏区布彩霞。
壮士青春期永驻,
丰碑映日耀中华。
杨小春,2006年5月19日
歌谣一首
造福人,不享福,
雇农自己没有谷,
砌匠自己没有屋,
木匠自己没凳坐,
裁缝自己打赤膊。
(1927年冬)[6]
2015年12月8日,在闽赣交界的长汀县四都镇楼子坝村姜畲坑自然村,毛泽覃同志旧居揭牌仪式举行。
1934年10月,在中央主力红军开始长征时,毛泽覃临危受命担任中共中央苏区分局委员、红军独立师师长、闽赣军区司令员,留在闽赣边界中央苏区长汀四都区坚持开展游击战争。1935年4月26日,他奉命率部从长汀转移到江西瑞金时,为掩护部队和战友脱险而壮烈牺牲,时年30岁。2009年,毛泽覃烈士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毛泽覃同志旧居——刘氏茂元公祠,位于长汀县四都镇楼子坝姜畲坑自然村,始建于清末,1952年重修。毛泽覃受中共中央苏区分局指派,以分局委员的身份留在中央苏区时,曾居住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