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故居纪念馆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

中文名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
占地 80亩
目录导航

概况

白居易纪念馆是一座仿唐式建筑,馆内有诗人的塑像,并陈列他的生平事迹、文献资料及有关字画、壁画等,是凭吊诗人的主要场所。乐天园是根据白居易的《琵琶行》等名作之意造的园林。白居易学术中心则是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供研究和活动的场所。唐文化游乐园按照唐代的风俗设立了马球场、乘骑场等娱乐设施。仿唐商业街则为游人提供了购物方面的各种服务。

公元803年,考上进士已有3年的白居易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一职,是负责校刊书籍的小官,当时他已经32岁,颇感“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不过,再小的官也要走马上任,白居易来到长安,首要的问题是住在哪儿?虽说他少年时就曾来到京城闯荡,但是正儿八经的在长安城“落户”还是到任校书郎后,和许多初到大城市的人一样,白居易选择了租房。据考证,租住的房子并不差——常乐坊内已故相国关播的宅院中被称作“东亭”的一部分,这处小院落里有茅屋四五间,白居易在此养马一匹,雇了仆夫两名,安了身。

住进相国府的第二天,白居易在东亭内四处走走,来到了东南角,惊讶的发现了这里有一片竹丛,然而这片竹丛却枯黄憔悴,没有丝毫“声色”。他向相府里的老人家请教,才得知这片竹子是已故相国亲手所植,相国死后,府内房舍被他人所租用,房客们常将竹子编筐子、做扫帚,乱砍滥伐,剩下的残竹不足百根,杂草丛生。

白居易是爱竹之人,有感于自己当下的不得志与这些相国亲自栽种、如今却被世俗之人践踏的竹子相似,感慨万千,于是便在东亭的墙壁上写下了一篇《养竹记》,文中将竹子比作贤人,竹子和贤人都是由于使用它们的人不同才能显示出不同。从此以后,白居易便精心种植这片竹林,在他的悉心照料下,竹林很快便一片“欣欣然”了。

《养竹记》于1995年由著名学者霍松林先生题写,在交大百年校庆前刻碑立于交大校园内,石碑被嵌入一面仿古的白墙中,以仿照白居易墙上题写《养竹记》的故事,白墙的后面,一大片翠竹郁郁葱葱,白居易的雕像则立于墙壁的一侧,“诗人”的对面的东亭纪念亭,由国学大师启功题写牌匾。

纪念馆由来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白居易故居纪念馆(5)公元830年,白居易任河南府最高行政长官——河南尹一职,当时的河南府所在地就在洛阳。在任三年,勤政爱民,政迹突出。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是白居易热爱洛阳的真实写照。

白居易一生在洛阳写下了800首歌颂、赞美洛阳的诗篇,从白居易的这些诗篇中可以看出当时东都洛阳的繁荣景象及风俗民情,这对洛阳也是一个贡献!

白居易的故居在洛城东南履道里,他任杭州、苏州太守时,对江南的建筑艺术情有独钟,离任时带回天竺石、太湖石、西湖白莲等江南特产,对其宅园进行精心布置,使他的履道里故宅融南北风格为一体,独具特色。

白居易晚年在洛阳龙门做了两件善事

修缮香山寺

公元832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病故,临终嘱咐家人,请白居易撰写墓志,并送上酬金及物品价值六、七十万钱。白居易则以“文不当辞,贽不当纳”婉言谢绝。然而,元稹家人跪地不起,再三解释,这是元稹生前遗愿,实不敢违。无奈,白居易将这些财物收下,修缮香山寺。同时,他还捐资在龙门东山修造了一尊佛龛,名曰“西方净土变图”,今为龙门石窟的一处重点保护文物。

开凿八节滩

龙门伊阙八节滩,古有九峭巨石挡道,经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行舟者至此,不得不下水推舟而行。即使在严寒的冬季也是如此,船夫们艰难的号子声牵动了在香山寺栖居的白居易的心。凭着他在民众心目中的崇高威望,他开始在城内富绅面前游说,“贫者出力,仁者施财”,在他的苦心努力下,终于将八节滩疏通,终使“夜舟过此无倾覆,朝胫从今免苦辛。”

公元846年,白居易薨于东都洛阳履道里。临终前他留下嘱托,命家人将其葬于龙门东山琵琶峰上。白居易长眠琵琶峰一千余载,“洛阳士庶及四方游者,过其墓必奠以卮酒”。他的诗歌、他的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洛阳人。

发掘过程

白居易故居发掘现场之一白居易故居发掘现场之一白居易故居发掘现场之二白居易故居发掘现场之二1992年10月至1993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7000平方米,出土文物2000余件。在白居易故居出土的石经幢残碑,为六面体碑,其中有“开国男白居易造此佛顶尊胜”等文字,落款时间为“唐大和九年”。据专家考证,该碑为白居易手迹。现已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在白居易故居出土的辟雍瓷砚,砚台整体呈圆形,砚堂平坦凸起,周边贮水凹一周。槽外一侧附有两个杯状,筒砚底部有21个兽蹄状足。端庄大气,用赏兼得,实属珍贵文物。

1992年,洛阳市政府、洛阳市计划委员会分别下发文件同意在此基础上修建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当地狮子桥村围地176亩,筹资近百万元,做了前期的筹建工作,由于资金有限,中途停建。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