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小麦、芝麻磨成细粉,用香油、白糖、蛋清和适量的水和成面团,饧置。将饧好的面团擀成薄纸一样的大面片,略凉至不干不湿,折不断,卷不沾时,叠起切细丝。色黄透明,形如金丝,存放期长,耐煮不烂,清香爽口。
炒杂面使用的杂面条,完全采用了金丝杂面的传统制作工艺,不过切面时宽了一些。在饶阳,随便找个上岁数的人来问,都知道金丝杂面的做法。民间有一首童谣唱道:“俺大姐会和面,和的面像石头蛋;俺二姐会擀面,擀的面像桑叶片;俺三姐会切面,切的面像条线;俺四姐会下面,下到锅里滴溜转;俺五姐会挑面,挑到碗里莲花瓣。”制作炒杂面就不用俺四姐和俺五姐了,不过也得先擀面条,绿豆面、白面、芝麻、香油、白糖、鸡蛋清按比例配好,用去皮芝麻、白糖水和面,擀成一张纸一样薄的面片,稍晾一下,待到手卷不粘,折而不断时,再层层叠起,切成“韭叶”面。不喜欢吃甜的把白糖换成盐水,那样就成了咸味的了。在家里自己动手炒杂面,还可以采用机器轧的杂面条。擀好杂面条,就该炒杂面了。过去,下厨做炒杂面的是女主人,如同歌谣里唱的五姐妹那样,展示的是农家手艺。如今,它被饶阳的许多酒店当成一道特色菜肴,既能当菜又能当饭,营养又实惠,原生态乡土滋味让人倍感亲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