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房

目录导航

炮房

居民经历 因家住炮房街遇尴尬

炮房街位于西安市东门外,东西走向,全长200多米,东起北火巷,西至伍道什字,因明清时期这里纸炮作坊较多而得名,现有居民约一百户。

今年50多岁的徐师傅从小就生活在炮房街,他对炮房街名称带给自己的尴尬深有感触。有一次?熏一位外地朋友来西安找他,打电话问他在哪儿,他回答说“炮房街”,对方先是一愣,而后哈哈大笑。徐先生被笑得莫名其妙,后来朋友才解释说,他还以为徐先生在色情场所呢。徐先生问了许多年轻人才知道,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炮房”已经被人曲解成了色情场所。

徐先生说,他对生他养他的炮房街很有感情,如今街名被人曲解,他很难受,不知道政府能否给小街改个名字?即使不改,叫成“炮坊街”也行,这更能表达是因纸炮作坊多而得名的含义,类似的街名还有糖坊街、纸坊村等。

那么,炮房街是否有歧义呢?9月6日上午,记者在东门外随机采访了十多位市民,大部分老年人都知道炮房街,“那是旧社会卷炮的地方”。而8位年轻人中只有3人知道炮房街,两人哈哈大笑,“这名字太怪了,是不是那种地方?”还有一位年轻人调侃道:“是不是指的是吉祥村、红会路?”

居民态度 年轻人要改 老年人反对

提起炮房街,60岁的陈先生不禁想起儿时的情景。那时候小街上的居民都很穷,几乎家家都以手工搓鞭炮捻子(引信)、糊火柴盒谋生,全家男女老幼齐上阵,有商人将鞭炮捻子、纸卷的炮身运到别处装火药,“炮房街”因此而得名。后来由于手工搓炮捻、装药经常爆炸伤人,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营生就渐渐没有人干了。

陈先生的说法在《西安地名志》中得到了证实:“相传明崇祯年间,因此街开设纸炮作坊较多而得名。1966年更名为更生街,1972年恢复原名炮房街。”至于徐先生所说的“炮坊街”一说,记者没有找到证据,从门牌到长乐坊派出所的地图等均标为“炮房街”。

有趣的是,炮房街上的小伙子们都对街名颇有微词。一位姓张的小伙子说,他出门不愿说自己住在炮房街,免得让人笑话。“这个街名是该改了,如同‘小姐’这个词一样,本来是对女孩子的尊称,如今哪个女孩子愿意被人叫小姐?”

但老人们却认为“那纯粹是年轻人的歪想”。63岁的左先生说,一个地名代表了一个地方的传统文化,能让人想起历史,怎能因一些人的歪想就随意改名?“文化大革命”时许多地方都改成了“红卫路”“革命巷”等等,把传统文化都丢了,现在不是都恢复原名了吗?西安的许多地名如骡马市、东西木头市、竹笆市等,尽管拆迁,但重建时都沿袭了原名,这就是传统文化!炮房街怎能改来改去?

政府表态 民政局认为改名没必要

西安市民政局地名区划处有关人士说,目前西安市共有2000多条街道,地名大部分都有历史沿革,其中大约80%形成于清末、民国初年,或多或少都留下了历史的烙印。一般来说,只要地名不有损于社会良好风尚,不带民族歧视,就没必要改。频繁改名会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不便,如户口本、身份证、各种证照都要随之改名,因此炮房街没有必要改名。

于一些人的曲解也很正常,汉语十分丰富,有善意的理解,也有恶意的理解,对炮房街的曲解就很狭隘,甚至带有恶意。更改地名要经过当地居民申请,当地政府层层上报直到市政府审批。到目前为止,民政局没有接到关于炮房街的改名申请。

专家说法 学者认为宜改褒义街名

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会会长赵建文认为,地名文化也是一种传统文化,是地方文化的“名片”,也是约定俗成的民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的改变,传统文化也在逐渐被淘汰,逐渐在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观。

随着文化的多元化,社会的发展,一些名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如“小姐”“野鸡”“炮房”等等,形成了贬义的文化格局。要想打破这种贬义的文化格局,就必须建立新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观念。因此,炮房街宜改褒义、吉祥的名称。类似的例子如三兆村,因有殡仪馆而给当地群众生活造成了很多不便,许多小伙因村名有歧义而难以成婚。对此,赵建文委员曾专门做过调研。

类似的例子还有西安市含光路,原名陵园路,后因名字不利于招商引资而更名含光路。

赵建文委员说,他准备到炮房街做调研,争取以提案的方式反映居民们的心声。

居民经历 因家住炮房街遇尴尬

炮房街位于西安市东门外,东西走向,全长200多米,东起北火巷,西至伍道什字,因明清时期这里纸炮作坊较多而得名,现有居民约一百户。

今年50多岁的徐师傅从小就生活在炮房街,他对炮房街名称带给自己的尴尬深有感触。有一次?熏一位外地朋友来西安找他,打电话问他在哪儿,他回答说“炮房街”,对方先是一愣,而后哈哈大笑。徐先生被笑得莫名其妙,后来朋友才解释说,他还以为徐先生在色情场所呢。徐先生问了许多年轻人才知道,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炮房”已经被人曲解成了色情场所。

徐先生说,他对生他养他的炮房街很有感情,如今街名被人曲解,他很难受,不知道政府能否给小街改个名字?即使不改,叫成“炮坊街”也行,这更能表达是因纸炮作坊多而得名的含义,类似的街名还有糖坊街、纸坊村等。

那么,炮房街是否有歧义呢?9月6日上午,记者在东门外随机采访了十多位市民,大部分老年人都知道炮房街,“那是旧社会卷炮的地方”。而8位年轻人中只有3人知道炮房街,两人哈哈大笑,“这名字太怪了,是不是那种地方?”还有一位年轻人调侃道:“是不是指的是吉祥村、红会路?”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