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2016年2月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
学院开设五个专业:社会体育专业、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运动训练专业,休闲体育专业,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专业。
海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8)海南省高级体育运动技术学校科研部是我省应用性体育科学研究和服务的机构。运用国内外先进体育理论和技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奥运争光计 划》,以促进人体健康,提高竞技运动水平。为增强海南省国民体质,为实现海南省优秀运动员在国际国内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医疗保障。
本部门下设运动选材研究室、运动生理研究室、运动生化研究室、医务室及国民体质监测站。
研究方向与服务领域:
1、运动员机能的检测与评定:通过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评定运动员机能状况,控制训练负荷,判断运动性疲劳,预防运动损伤,有效挖掘运动潜力,提高竞技能力。
2、优秀运动员科学选材:包括各运动项目运动员成材规律的研究,运动员潜在能力的预测,运动员先天遗传优势的判别等。
3、体育科技信息的研究:包括国内外体育情报的编辑、分析、综述,声像资料的拍摄、编辑等。
4、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研究:包括婴幼儿、青少年、成年、老年人的体质监测,体质健康评价。科学健身方法,运动处方的研究等。
5、运动伤病的治疗:担负着省级专业运动员和业余体校运动员的医疗、保健工作。对由于运动导致的急、慢性损伤治疗效果显著。
现有科研设备及条件:
1、选材形态心理测试设备,可对人体形态和心理等方面进行测试及评价。
2、心血管功能测试设备,可对人体心血管功能进行诊断及评价。
3、肺功能测试设备,可对人体肺功能进行测试诊断及评价。
4、生化测试设备,可对人体血液、尿液进行生化测试,以了解人体运动时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
现有教练员39人,高级职称以上教练员5人,中级职称教练员11人。[4]
现有教师76人,副高职称18人,中级11人。[4]
学院在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同时,还承担着海南省竞技体育发展的重任。有帆船、帆板、举重、拳击、跆拳道、沙滩排球、田径和高尔夫球等八个项目专业运动队,其中有国际健将7名,运动健将84名,一级运动员194名,先后有62人次入选国家队。同时,学院业余体校还设置有篮球、网球、乒乓球、高尔夫、帆板、举重、沙滩排球、拳击、田径、冲浪、跆拳道十一个项目,为海南省优秀运动队培养后备力量。
学院五指山体育训练基地奥林匹克训练馆及其配套工程建设基本完工,从2018年1月起全面承担国家队的服务保障工作。2017年8月,五指山训练基地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五指山体育训练基地”。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院长 | 王相周 |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 梁启华 |
副院长 | 黎凯、曾德坚 |
资料来源:2021年7月学校官网[5]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院长 | 王相周 |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 梁启华 |
副院长 | 黎凯、曾德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