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旁白和内心独白之类的语言,一般即使在采用同期录音工艺的影片中,也需要在后旗配音时进行补录。 一般为了区别同期语言,可以将解说词、旁白和内心独白等后期配音的语言单独录在—条声带上。解说词或旁白的配音多由受过专业语言训练的演技巧的演员承担,其音量平稳,音色纯正,所以电容传声器或动圈传声器进行近距离的拾音。而内心独白的配音除了全部后期配音的影片外,一般采用同期影片里的剧中角色自己担任。一般在这种录音方式中,采取心型的电容传声器或动圈传声器进行近距离的拾音,无需做距离感和空间感的处理。但也有个别情况,需要内心独白带有空间特色,通常可以使用数字延时器来实现。
虽然后期配音有某些方便之处,但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说,后期配音仍存在许多的弊病。以下是采用后期配音工艺的影片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
演员配音的语言声音与画面口型配合不准。 解决方法:提高配音演员的基本功水平;通过剪辑技巧所配语言进行前后位置的调整。
由于大部分后期配音的影片,使用了配音调员进行配音,而不是画面上演员自己进行配音。所以虽然专业的配音演员技巧高、速度快、口型也能对准,但无论是国产片还是外国片,观众听到的总是这几个人的声音,有损银幕上的人物形象塑造,丧失了原来演员的表演特色。 解决方法:学习国外拍摄经验,制片部门在做同期录音的后期补足预算时,将剧中演员进行自己配音的条款列在表演合同上,用法律的形式要求演员完成自己的后期配音任务;导演在必须进行后期配音工艺的影片中,和前期筹备阶段挑选角色一样,挑选语言塑造能力强的配音演员。
对白配音虽也属话筒前的语言艺术范畴,但它不同于演播,挖掘书面含义后,可以自己根据理解去设计语调、节奏;亦不同于新闻、科教片的解说,可以根据画面平叙直述、娓娓道来。影视配音要求配音演员绝对忠实于原片,在原片演员已经创作完成的人物形象基础上,为人物进行语言上的再创造。它使配音演员受到原片人物形象、年龄、性格、社会地位、生活遭遇、嗓音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不允许演员超越原片自由发挥,另立形象。同时又要求配音演员根据片中人物所提供的所有特征,去深刻地理解、体验人物感情,然后调动演员本身的声音、语言的可塑性和创造性去贴近所配人物,使经过配音的片中人物变得更丰满、更富有立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