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寨位于 石柱县城东部20公里处,海拔1490米。奇峰突兀、山顶平阔、四周险峻,寨北寨南各有酷似男女的石柱耸立,称为“男石柱”、“女石柱”,是石柱的象征。
万寿山万寿寨山顶面积2000平方米,最高海拔1490米,奇峰突兀,山顶平阔,四周险峻,寨南北有一对酷似男女的石柱耸立,称为“男石柱”、“女石柱”。男石柱面北,身长100米,高冠微髯,酷似伟男。女石柱朝南,身高70多米,端庄秀丽,宛如天仙,石柱县因此而得名,是今日石柱的象征,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正史登录的巾帼英雄,善骑射, 精诗词。一生万里请缨,三次勤王,战功卓著, 崇祯皇帝亲手赋诗四首赠赞秦良玉并官封“ 太子太保总镇关防”。 郭沫若[1]吟诗称赞秦良玉是:“石柱擎天一女豪,平生报国屡争光”。万寿寨是秦良玉率土家 白杆兵[2]筑寨御敌的遗址。寨上有丰富而又极具独占性的人文自然景观,至今有保存完好的白杆兵营、旗台、点将台、官厅、练兵场、杀人坝、前中后三道寨门遗址。前寨门上刻有“奇山奇水此间宜有奇杰,寿民寿国随在可为寿徵”的对联,门额刻“ 万寿山”三个大字。在山寨绝顶上有清泉涌出,甘冽异常,四时不涸,供当年几千兵丁饮用,堪称奇观。是人们领略古战场磅礴气势,想象古战场猎猎雄风,引发思古之悠情的旅游圣地。
万寿寨又名万寿山,奇峰突兀、山顶平阔、四周险峻,为石柱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区之一,因明末著名将军秦良玉在此筑寨御敌而远近闻名。万寿山风景独特,四季鲜花次第开放,石柱县名即来源于该寨山南山北惟妙惟肖的男女石柱。
万寿寨依山势而建,上平下险,四面悬崖绝壁,仅寨东有独路可攀,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有据可查的巾帼英雄秦良玉之驻扎地。至今保存完好的有白杆兵营、旗台、点将台、官厅、练兵场、杀人坝、前中后三道寨门遗址。
万寿寨分前、内、后三寨,三道寨门层层封锁,易守难攻。前寨两道寨门,第一道寨门石门压顶,门框上一副石刻对联“奇山奇水此宜家有奇杰,寿民寿国随在可为寿徽”,门额“万寿山”。一、 二道寨门之间以山脊为梯, 宽仅三尺许,左右皆百丈深壑,望之使人目眩心悸,堪称“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第二道寨门两旁有旧炮台二座。内寨为山之绝顶,宽敞平阔。有点将台、练兵场等残迹,系秦良玉兵营旧址。高山之巅有一被称为“官井”的长方形水井,甘冽异常,四时不涸,供当年几千兵丁饮用,堪称奇观。后寨可取道下山。
后寨门外仙人洞内,塑有 释迦牟尼[3]、 观音、 药王等神像数座,佛像身高两米,足踏莲台,身披袈裟,栩栩如生。石佛之阴峭壁上有秦良玉镌“万寿山”三字。
万寿寨秦良玉的故事至今流传,游人可领略古战场磅礴气势,发思古之幽情。往昔,每逢六月十九来此烧香拜佛或祭祀者甚多,现在仍是节假日的游览胜地。
万寿山南北有两座拔地而起的石峰隔山对峙。北面一峰在寨外,高约100米,峭壁凌空,古松悬垂,状若擎天,从东面望去峰顶如侧面人头,凹眼凸鼻,高冠徽髯, 故称“男石柱”,南面一峰在前寨门外中段, 高约70米。背山面水,倚崖而立。胸前两峰隆起,头颈部线条柔美,形态宛如少妇,故名“女石柱”。据说有一段迷人的爱情传说,“石柱”地名亦因此而来。
万寿寨男女石柱万寿寨位于石柱县城东16公里蚕溪、河坝 两乡交界的万寿山上,寨前有缺门、驻马关。寨上约20万平方米,分前、内、后三寨。四面悬岩绝壁,仅独路可上,最高海拔1530米,秦良玉于明末清初在此建寨备战。顺治七年(1650)朱容藩攻打石柱,土司马万年依祖母秦良玉遗命率兵民往避,朱围攻数月不下退去,致石柱一境平安。万寿寨上,前后建有3座寨门及寨墙,寨内建有旗台、官厅、点将台、练兵场、军营及了望台。
今遗址可见宽24.8米,进深27.5米的三重厅堂基础及台阶仍存。供兵民饮用的“官井”,至今仍“甘洌异常,四时不涸”。尚存摩岩造像,碑刻12处。前寨南侧有一高70余米的石峰,俊面丽颈。前胸丰富,婉 若依山端座的少女,人称“女石柱”。后寨与 神仙洞相对的山峰上,耸立高100米的山峰,高冠微髯,酷似伟男,人称“男石柱”。1984年12月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重庆汽车站有开往石柱县的班车
可从重庆乘长途汽车至黔江,或乘船由涪陵至彭水,再乘汽车至景点。
景区距石柱县城21公里,旅游道路已全线畅通,上山公路逶迤蜿蜒,沿途景色如画。景区内有人工轿,安全得到保障。食宿设备基本俱全。
秦良玉(1574~1648) ,字贞素,上柱国光禄大夫、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镇东将军、太保、太子太保、镇守四川等多处提督汉土官兵总兵官、忠贞侯。戎马40余年,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秦良玉戎马一生,半个世纪征战沙场,名震朝野。秦良玉屯兵万寿山使之成为古军寨,寨上风光十分秀丽,景点非常独特,四面险峻,佳木葱茏,飞鸟盘旋、雲蒸霞蔚,具有幽、险、雄、奇的独特风格,万寿寨上有两座小石峰,当地人称为“男石柱”和“女石柱”。“女石柱”亭亭玉立,体态婀娜,高约70余丈,俏丽面庞,细长美颈,前胸丰满,形如依山端坐的少女,落落大方,楚楚动人。“男石柱”拔地而起,高约100余米,峰顶状如人头,高冠微髯,酷似伟男,凸鼻凹眼,栩栩如生,“男、女石柱”已经成为今日石柱的形象代表。
秦良玉生前料后事,先后修建了48座坟墓,其中47座假墓,惟有一座为真墓,就是回龙山良玉陵园。秦良玉陵园占地320亩,良玉墓葬于回龙山之颠,秦良玉墓墓碑上书刻一行醒目大字:“明上柱国光禄大夫镇守四川等地方提督汉官兵挂镇东将军印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忠贞侯贞素太君墓”。墓前石碑上有这样一幅墓联:左联是“勤王有名征巾帼一饶将略”;右联是“袭土符清懿锦袍百代仰官仪”;横额是“勋名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