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东文)近日,从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论证会上获悉,我县申报的“东至文南词”、“东至花灯”顺利通过专家论证,被确定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随着我县一批乡土民间传承人的相继辞世以及受经济大潮的多元文化的冲击,“东至文南词”、“东至花灯”等非物质文化资源正处于行将消亡的境地。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挖掘和保护,自今年四月份开始,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县文化局组织人员对“东至文南词”和“东至花灯”进行了深层次挖掘、搜集和整理,形成项目书并编印成册。这次申报两项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并获得成功,在同类县区中处先进行列。
2006年,东至县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附件一),下设办公室,挂牌成立了东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抽调专人办公并成立了四个普查小组(附件二),制定了开展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摸底工作的实施方案(附件三),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全县各乡镇文化站(附件四),展开了全县民族民间艺术普查工作。普查自2006年4月份开始,至2008年2月份结束,历时近两年,共组织普查人员41人进村到户普查,重点调查1970(人次),出动车辆近200(台次)。按“不漏村居、不漏种类、不漏项目”的要求,对全县民族民间舞蹈、戏曲、民间手工艺、民间信仰、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俗活动等进行深入排摸,搜集富有民族民间艺术特色的保护类与濒危类的项目40余项,较为全面地了解各类民间艺术的形式、内涵、种类、项目和相关的人文背景,理清各乡镇的民间艺术资源的分布情况,运用录像、录音、图片等视觉和听觉形象的配置,较好地记录和保存民族民间艺术的原始形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规范的档案资料,并落实有关可行的保护措施。
搜集整理和登记造册的项目共40项,其中民间舞蹈12项、戏曲4项、生产商贸习俗1项、民间信仰5项、民间手工技艺6项、民间音5项,民间文学3项、民间美术3项、民间曲艺1项。(见下表)
序号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一,民间舞蹈(共12项) | ||||
1 | Ⅰ-1 | 六兽灯 | 官港镇 | |
2 | Ⅰ-2 | 磨盘灯 | 张溪镇 | |
3 | Ⅰ-3 | 五猖太平灯 | 官港镇,洋湖镇 | |
4 | Ⅰ-4 | 八仙过海灯 | 张溪镇 | |
5 | Ⅰ-5 | 平安草龙灯 | 木塔乡 | |
6 | Ⅰ-6 | 龙灯 | 胜利镇,东流镇,洋湖镇,尧渡镇,张溪镇,泥溪镇 | |
7 | Ⅰ-7 | 狮子灯 | 葛公镇 | |
8 | Ⅰ-8 | 昭潭彩船灯 | 昭潭镇 | |
9 | Ⅰ-9 | 东流龙船灯 | 东流镇 | |
10 | Ⅰ-10 | 十番九子灯 | 张溪镇 | |
11 | Ⅰ-11 | 蚌灯 | 胜利镇,洋湖镇,张溪镇 | |
12 | Ⅰ-12 | 斗笠舞 | 官港镇 | |
二,民间戏曲(共4项) | ||||
13 | Ⅱ-1 | 文南词 | 青山乡,东流镇,官港镇,尧渡镇 | |
14 | Ⅱ-2 | 目连戏 | 东流镇,官港镇,张溪镇,泥溪镇 | |
15 | Ⅱ-3 | 鸡公调 | 木塔乡 | |
16 | Ⅱ-4 | 黄梅戏 | 东至县境内各乡镇 | |
三,民间手工技艺(计6项) | ||||
17 | Ⅲ-1 | 葛公豆腐制作 | 葛公镇 | |
18 | Ⅲ-2 | 红茶制作 | 葛公镇,尧渡镇 | |
19 | Ⅲ-3 | 昭潭土菜 | 昭潭镇 | |
20 | Ⅲ-4 | 麦鱼制作 | 张溪镇 | |
21 | Ⅲ-5 | 木塔土菜 | 木塔乡 | |
22 | Ⅲ-6 | 蛇伤药采制 | 官港镇,泥溪镇 | |
四,生产商贸习俗(计1项) | ||||
23 | Ⅳ-1 | 龙网捕鱼 | 张溪镇 | |
五,民间信仰(计5项) | ||||
24 | Ⅴ-1 | 福主庙会 | 泥溪镇,尧渡镇,龙泉镇 | |
25 | Ⅴ-2 | 天官赐福 | 葛公镇 | |
26 | Ⅴ-3 | 尧乡灯会 | 文化馆(全县参与) | |
27 | Ⅴ-4 | 婚嫁习俗 | 县境内各地 | |
28 | Ⅴ-5 | 丧葬习俗 | 县境内各地 | |
六,民间音乐(计5项) | ||||
29 | Ⅵ-1 | 胜利民歌 | 胜利镇 | |
30 | Ⅵ-2 | 张溪民歌 | 张溪镇 | |
31 | Ⅵ-3 | 官港民歌 | 官港镇 | |
32 | Ⅵ-4 | 十番锣鼓 | 香隅镇,青山乡,胜利镇 | |
33 | Ⅵ-5 | 打夯号子 | 胜利镇,大渡口镇,张溪镇 | |
七,民间文学(计3项) | ||||
34 | Ⅶ-1 | 大历山的传说 | 尧渡镇,东流镇 | |
35 | Ⅶ-2 | 海瑞德政碑的传说 | 昭潭镇 | |
36 | Ⅶ-3 | 南溪古寨的传说 | 花园乡 | |
八,民间曲艺(计1项) | ||||
37 | Ⅷ-1 | 江南大鼓 | 葛公镇,官港镇,泥溪镇 | |
九,民间美术(计3项) | ||||
38 | Ⅸ-1 | 剪纸 | 张溪镇,尧渡镇 | |
39 | Ⅸ-2 | 芦杆纸扎 | 胜利镇,东流镇,张溪镇 | |
40 | Ⅸ-3 | 竹画,竹书 | 尧渡镇 |
①、普查过程:我县最具特色的为东至花灯,普查前东至县文化部门均于有灯的官港镇、张溪镇、洋湖镇、胜利镇、东流镇等取得联系,准备好摄像、录音等器材,分4个队下去调查,先后数次赴各乡镇诸项详细摸底,调查时先找到目前深知灯种的扎制、舞动技巧的老艺人,诸项作了解、记录、拍摄,对了解到的各个灯种的特色作了详细记录。
六兽灯,民国六年(1917年)原东流县民间艺人郑天宝从原至德县大田村(现木塔乡)学来此舞,开始在家乡演出,后便在全县流传开来。六兽分为独角兽、青狮、白象、麒麟、鹿、獐。当地把六兽视为吉祥物,扎制彩灯,悬挂门首,用六数是取“六六大顺”之意。
磨盘灯,由皖赣边界传入,一直为张溪镇东湖村李氏家族传承,距今已有300多年。磨盘灯因所用道具形似磨盘而得名。木制道具,雕刻彩绘,彩绸彩花装点。分上下两个圆盘,上盘直径三尺六寸,下盘直径六至七尺,安装在中心轴上,轴高七尺二寸,轴下连接灯座,座高一尺八寸,上框每边一尺五寸,下框每边一尺八寸。轴的顶部有亭阁,以竹为架,蒙绿布,镶白边,两圆盘沿边蒙彩幔,用各色花卉、慈禽善兽装饰。
八仙灯,八仙灯又名“八仙过海灯”,始创于1935年,由东至县张溪镇土桥村陈湖组胡氏家族传承。1935年,当地发生特大旱灾,当时,在徽州逃荒的具有纸扎艺术的胡星移(已故)和陈金海(已故)在祁门县里扎了五匹彩马,并编词曲,安排5个男孩排练“五马跑朝”的灯艺,以此挨村挨户乞讨。困乞讨方式独特,乞讨收获大。直到1949年解放,又由胡定华(退休干部)等老艺人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由原先的扎五匹马改为扎8匹马,喜庆人民分得土地,当家作主,故取名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美意。
太平灯,又名“五猖太平灯”,东至县洋湖金塔村胡村村民组和官港镇秧畈等集体传承,距今已有100多年。以“天官赐福”和“招财进宝”的排灯引导,雌雄双狮开路,以载有青、黑、白、赤、黄五彩面具的五猖神压阵,保一方平安,驱邪、消灾。太平灯不走回头路,每到一个村庄先至该村的庙宇、祠堂,然后由近至远,从左到右入户。
平安草龙灯,流传于东至县木塔乡,距今有700多年的历史,该灯由木塔乡方氏家族传承。龙身用纯稻草扎捆而成,外部包艳纸及绸布,名曰草龙。龙身全长8米,围长1.2米,角长1米。演出时,主要以驱邪纳福、祈求太平为目的,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晚举办。
十番九子灯,民间艺人按照孙悟空大闹东海的传说,用竹篾、布和纸精心制作两个宫灯引路,后有两条吊龙和四组戏灯——文王访贤、八仙过海、西游记、红楼梦,紧随其后,以旱船、花挑两轴,三班锣鼓齐鸣,场面恢宏,鼓乐悦耳动听。目前,十番九子灯仅有我县张溪镇六联村在传承,但由于年轻人外出务工的较多,一般很少组成演出。
狮子灯,舞蹈场面大,动作套路多。分为单狮、双狮,舞者一般都有师承关系,要先拜师,才能舞,舞队由狮子头带领操作,舞法有双狮戏球、钻洞门等。狮子灯舞起来锣鼓喧之,威风凛凛,热闹异常。狮子灯也是我国部分地区长期延续下来的灯种之一。它代表着一种欢庆、喜悦,在一般灯会活动中,它能挑起整过活动的气氛。目前,我县只有少数乡镇在延续这个灯种,最有代表性的为东至县的葛公镇洪方村的狮子灯。
彩船灯是本县流传较广的一种民间广场表演艺术。一般由6人表演,4人驾船,2人划船,锣鼓锁呐伴奏。昭潭彩船灯,添加了部分协助表演的舞具和人员,灯前有演员扮成丑角,手推独轮车,烘托气氛。彩船内,演员可根据地方流传的戏曲、民歌、自由演唱。
东流龙船灯,其体积有3—4米见方,前有龙头,后有龙尾。整个龙体造型,象征着自由和力量。龙船灯在我县,唯有东流在传承,整过演出过程中,龙船中1人,龙船两旁各1人,龙船前1人扮成丑角,手拿笆扇,口颂赞词,船内1人领唱当地民歌,黄梅小调或文南词、目连戏曲唱腔,龙船外有人帮唱、和调,另有锣鼓乐器一套和胡琴师1人,整过表演和谐、喜悦,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普查时,对胜利、东流、洋湖、尧渡、张溪的龙灯、蚌灯、斗笠灯舞作了拍摄、记录。
②、分布濒危状况:东至花灯的特色灯种流传于东至县的石城(今官港镇)、张溪、木塔、高山(今洋湖镇)等乡镇的山村和胡、李等大姓家族,一般灯种分布在全县的大部分乡镇。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特色灯种尚有60多自然村从事这种活动,由于老民间艺人的先后辞世以及受“文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流传至今仅有20多个较大的家族开展灯会活动。
③、主要价值:东至花灯传承久远,形式多样,是集工艺美术、戏剧、舞蹈、音乐、民歌、武术表演之大成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把扎彩灯,唱文南词、目连戏、黄梅戏和民歌小调以及十番锣鼓汇合于一体的民间艺术的大荟萃。东至花灯蕴含着深厚的文学艺术、宗教、历史和民俗等学术价值。
④、传承人名录:
传承人 | 性别 | 年龄 | 地址 | 灯种 |
黄国玉 | 男 | 71岁 | 东至县官港镇李溪村 | (六兽灯) |
黄长海 | 男 | 743岁 | 东至县官港镇李溪村 | (六兽灯) |
黄根水 | 男 | 65岁 | 东至县官港镇李溪村 | (六兽灯) |
黄书胜 | 男 | 68岁 | 东至县官港镇李溪村 | (六兽灯) |
汪玉珍 | 女 | 46岁 | 东至县官港镇李溪村 | (六兽灯) |
李水林 | 男 | 82岁 | 东至县张溪镇东田村 | 磨盘灯 |
李雨后 | 男 | 55岁 | 东至县张溪镇东田村 | 磨盘灯 |
李金华 | 男 | 51岁 | 东至县张溪镇东田村 | 磨盘灯 |
张小女 | 女 | 62岁 | 东至县张溪镇东田村 | 磨盘灯 |
章银根 | 男 | 42岁 | 东至县张溪镇土桥村 | 八仙灯 |
胡新民 | 男 | 59岁 | 东至县张溪镇土桥村 | 八仙灯 |
胡安柱 | 男 | 51岁 | 东至县张溪镇土桥村 | 八仙灯 |
洪镏铭 | 男 | 64岁 | 东至县洋湖镇金塔村 | 太平灯 |
聂满贵 | 男 | 64岁 | 东至县洋湖镇金塔村 | 太平灯 |
施铁君 | 男 | 65岁 | 东至县官港镇秧畈村 | 平安草龙灯 |
方桂芳 | 男 | 77岁 | 东至县木塔乡木塔村 | 平安草龙灯 |
方家仁 | 男 | 73岁 | 东至县木塔乡木塔村 | 平安草龙灯 |
方正清 | 男 | 67岁 | 东至县木塔乡木塔村 | 平安草龙灯 |
方继后 | 男 | 53岁 | 东至县木塔乡木塔村 | 平安草龙灯 |
刘祖德 | 男 | 54岁 | 东至县昭潭镇营桥村 | 彩船灯 |
王桂中 | 男 | 51岁 | 东至县龙泉镇何村 | 彩船灯 |
章超进 | 男 | 55岁 | 东至县东流镇东流社区 | 龙船灯 |
姚大文 | 男 | 57岁 | 东至县葛公镇仙寓山村 | 狮子灯 |
程启和 | 男 | 61岁 | 东至县东流镇长岭村 | 龙灯 |
金熙平 | 男 | 49岁 | 东至县泥溪镇元潘村 | 龙灯 |
刘民华 | 男 | 49岁 | 东至县胜利镇南丰村 | 龙灯 |
江金龙 | 男 | 58岁 | 东至县洋湖镇洋湖村 | 龙灯 |
吴文胜 | 男 | 63岁 | 东至县昭潭镇昭潭村 | 龙灯 |
吴向前 | 男 | 44岁 | 东至县张溪镇六联村 | 十番九子灯 |
备注 | 蚌壳灯,旱船,花挑等均普查,传承人大部分在其它灯种内 |
①、普查过程:东至县位于皖赣交界,各种文化融汇,也为戏曲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条件。为了解和详知各种戏曲种类的流传、历史和目前状况,东至县文化部门先后多次派专人到青山、石城、东流、张溪、胜利等乡镇开展普查活动。在普查时,针对普查对象的述说和演唱,均作了详细的记录、拍摄和录音。
文南词:文南词取其主要声腔(文词)、(南词)首字组成,原系湖北黄梅一带渔鼓小调,清末由逃荒卖艺人传入。清末,东至县(原建德县)官港镇征原村秀才有诗道:“翁操四胡桂树下、妹弄渔鼓唱‘思嫁’。妇孺入迷文南词,月落西山不归家”。此诗记叙了当时文南词的演出形式、伴奏乐器以及观众喜闻乐见的程度。文南词唱腔分正本戏主腔和小曲两大类。正本戏主腔近似板腔体,小曲属联曲体。正本戏主腔分为(文词)、(南词)、(平词)三类,文南词正板旋律质朴、流畅,宜于叙事抒情;文南词板曲调委婉,表现情绪比正板平稳,常用于悲剧。南词正板字少腔多,旋律优美,长于抒情。文南词板式曲牌表:
腔类 | 名称 | 板眼形式 |
文词 | 正板(平板) | 一板一眼 |
慢,板 | 一板三眼 | |
叙,板 | 一板一眼,一板二眼 | |
快板(八板) | 一板一眼 | |
哭板(哭腔) | 有板无眼 | |
南词 | 正板(平板) | 一板一眼 |
慢,板 | 一板三眼 | |
乐板(娃娃腔) | 一板一眼 | |
八板(快板) | 有板无眼 | |
平词 | 四,板 | 一板三眼 |
正板(平板) | 一板一眼 | |
数板(跳板) | 有板无眼 | |
对,板 | 一板一眼 | |
导,板 | 有板无眼 | |
快,板 | 有板无眼 | |
小曲 | 采叠调老八板,联对调等 | 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无眼 |
鸡公调:清末民初传入东至县木塔乡境内,主要调式是饶河戏腔与本地土语方言的孳生物,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鸡公调唱腔高亢、响亮,节奏快并带有浓厚的尾音。它以剧团为载体,以剧本为依托,以轻便自由为形式,蕴含着诸多要素的民间文化,演出时男女老幼演员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进行表演。时唱时舞,独白、舞蹈结合。分角色着装,并绘有各式脸谱,主色调为红、白、黑,鼓、琴、胡、锣、梆、呐从旁托唱与帮腔,增入了亲和优美的旋律。
目连戏:在东至县曾影响较大,但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目前状况濒危,加上传承人年岁大,口齿不清,无法进行录音,普查时经讨论,放在下一步挖掘、整理、汇集资料。
黄梅戏:在东至县境内普遍传唱。目前,全县的民营黄梅戏剧团11家,年演出场数(本地和外地)在800多场以上。普查时,均以11家剧团为主,以采访老艺人为辅,对部分演出场景作了拍摄。
②、分布状况:文南词主要流传于东至县的青山、官港、东流、尧渡、胜利等乡镇、村。目连戏流传于泥溪、东流。鸡公调流传在木塔乡郑村境内。黄梅戏流传于东至县15个乡镇。
③、主要价值:各种戏曲的传承都有着积极意义。文南词早在乾隆六十年(1795)刊出的俗曲总集《霓裳续谱》中有“南词弹簧调”,据多次考证,即为文南词主要声腔之一,这为研究我国民间戏剧史,提供了一定依据。目连戏在我国的多个地区都存在传承和发展,其中,以目连救母为主戏,在各地群众中产生过很大影响,反映了民间、民俗及正义压邪的良好意愿。鸡公调、黄梅戏,从各种剧本的产生、演出,充分反映了每个历史时期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及生活习俗,对地域文化的繁荣程度的了解,提供了考证依据。
④、传承人名录(见下表)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地址 | 戏种 |
汪仕明 | 男 | 86岁 | 东至县官港镇横岭村北源组 | 文南词 |
汪传浩 | 男 | 61岁 | 东至县官港镇横岭村北源组 | 文南词 |
钱艺河 | 男 | 71岁 | 安徽铜陵市文史研究室 | 文南词 |
藩金萍 | 女 | 57岁 | 东至县尧渡镇 | 文南词 |
胡淑琴 | 女 | 38岁 | 东至县胜利镇胜利村 | 文南词 |
许跃华 | 男 | 43岁 | 东至县东流镇文化站 | 文南词 |
汪同林 | 男 | 48岁 | 东至县木塔乡郑村 | 鸡公调 |
汪其祥 | 男 | 59岁 | 东至县木塔乡郑村 | 鸡公调 |
汪志田 | 男 | 57岁 | 东至县木塔乡郑村 | 鸡公调 |
汪国爱 | 男 | 51岁 | 东至县木塔乡郑村 | 鸡公调 |
陈至左 | 男 | 49岁 | 东至县泥溪镇水口村 | 目连戏 |
王向红 | 男 | 57岁 | 东至县齿轮厂 | 黄梅戏 |
邓作荣 | 男 | 67岁 | 东至县教育局 | 黄梅戏 |
李晓红 | 女 | 47岁 | 东至县文化局 | 黄梅戏 |
田垅 | 男 | 46岁 | 东至县广播局 | 黄梅戏 |
檀炎发 | 男 | 65岁 | 东至县工商局 | 黄梅戏 |
徐青松 | 男 | 45岁 | 东至县大渡口文化站 | 黄梅戏 |
金德锡 | 男 | 67岁 | 东至县夕阳红剧团 | 黄梅戏 |
丁春艳 | 女 | 37岁 | 东至县东流华源公司 | 黄梅戏 |
叶江红 | 女 | 39岁 | 东至县东流社区 | 黄梅戏 |
胡秀英 | 女 | 60岁 | 东至县心连心剧团 | 黄梅戏 |
周根水 | 男 | 72岁 | 东至县心连心剧团 | 黄梅戏 |
龙网捕鱼。龙网捕鱼是一种技艺独特的大型渔业捕捞生产方式,它是由东至县张溪镇东湖村李氏族人独创,传承至今约有400年的历史。
①、普查过程:根据渔业捕捞季节的特性,在事前约好后,文化部门派专人带摄像机等器材,赶往施展技艺地点,进行拍摄,并进行了细致采访、登记。张溪镇东湖村东田自然村位于黄湓河水系的张溪河南岸。据《至德县志》记载,南宋时期东田自然村曾称古港镇,是当时的东流、至德两县的交界处,也是黄湓河流域的重要商埠。这里有千亩良田,有纵横交错的天然湖泊、河流,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美誉。东田自然村李氏祖先们为了多捕鱼,经过长期的劳作实践,探索研究出一套先进的捕捞工具——龙网。龙网是古人采用种植青麻织线,纯手工编制有方眼的大型渔具,渔网长80——100米,宽3——5米,渔网的下方称网坠,用网钢系上黄泥土烧成拳头般大小的椭形卵块,整张网网坠约300个左右,渔网上方也用网钢拴上长方形能浮在水面的木块300个,称网飘。运用时配以两条木船,由6人协调操作,摇船、撒网、捕捞一气呵成。在整套渔具的制作和运用上具有独创性。为了记下这种独创的捕鱼形式,在普查时作了捕捞全程拍摄。
②、分布状况:由于这种捕捞形式具有独创性,到目前为止,保留、传承使用的仍然是张溪镇东湖村东田自然村。
③、主要价值:具有研究价值,龙网在水中捕鱼神速,20分钟可捕上万斤条鱼,而鱼不死,网不破,其渔网的纺织技艺、目钢结构奥妙,有待进一步研究;文物价值,渔人穿着的蓑衣、斗笠、网靴都具有收藏价值;人文价值,李氏族人“龙杠”变“龙网”,“朝靴”变“网靴”的典故亟待发掘,大协作精神突出,双船6人步调一致,协调一方致方能捕鱼万斤,如若越轨,皆败。值得今人在社会建设中借鉴,提倡共昌共荣,双赢成理念,熟知和谐才能稳定,稳定才能发展,发展才能强胜,强胜才能永久的道理。
④、传承人名录: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地址 | 种类 |
李雨贵 | 男 | 63岁 | 东至县张溪镇东田村 | 龙网捕鱼 |
李雨后 | 男 | 55岁 | 东至县张溪镇东田村 | 龙网捕鱼 |
李水林 | 男 | 82岁 | 东至县张溪镇东田村 | 龙网捕鱼 |
民间信仰的种类在东至县境内不是很多,加上普查人力有限,第一步采取了征寻各地的线索却无一收获。后又派专人到全县各地调查。
①、普查过程:福主庙会。福主庙会的举办,受时间限制,只能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左右二、三天。为详细了解福主庙会的举办过程、形式和其它连带活动,文化部门还邀请了一些摄影技术较高的人士前往。福主庙会是为了纪念明万历皇帝封为“福主余公”神号的在建德县(今东至县)为官的陈杲仁。历史上记载,陈杲仁(余公)在建德县(今东至县)为官期间,带领百姓治山治水,修桥筑路,兴办学堂,减免税赋,惩治贼寇。由于他关心人民的疾苦,秉公办事,为人亲和,光明磊落,深受民众的尊重和爱戴。后来,乡村百姓为了纪念这位好官,在每年秋节,余公的祭日,举办福主庙会活动,以表达对余公的怀念之情。庙会活动,一般都有60余人参加。每人穿戴黄色、红色、白色服饰,头扎毛巾,手持各种古代兵器,举着旌旗、幡旗、锦伞,四人抬着余公塑像出会。余公像上,身着官袍,满脸通红,两眼突出,胡须飘然,面目慈祥。跟随余公的康、罗二将,站立两侧,出会前方由回避、肃静官牌开道,众人敲锣打鼓,笙乐齐鸣,巡游各村各户,所到之处,家家均摆放香案、祭品、燃放鞭炮,围观群众数千人。普查时,对活动所需道具和其它类进行了登记,各种颜色的旗子50面,18般兵器模具,伞4把,官袍1件,锣鼓3班共12人,唢呐1人。
天官赐福,同样受时间限制,在固定的时间内开展,整场活动都是为了纪念东至洪方人,明吏部尚书郑三俊为官清廉的多个感人事迹,由于这项活动的规模大,人数众多,已有近二十年没有举办过,给详细调查带来了一定困难。目前,只普查到线索。
尧乡灯会。尧乡一名取自于尧帝游历东至的传说,尧乡灯会的形成可追溯到清末,首先是群众自发,正月里,为营造喜庆气氛,各地组成灯队欢聚一起,庆丰收,度节日。后来,由自发形成变成了有组织的举办,举办期间,尧城内万人空巷,热闹非凡。
婚嫁习俗。在东至县,婚嫁习俗分为山区婚嫁习俗和湖区婚嫁习俗。目前,已普查到线索,今后将抽调专业人员进行挖掘、整理。
丧葬习俗。目前,已普查到了线索。
②、分布状况:东至县泥溪镇元潘村的福主庙会主要流传于本村境内的元甲山村民组、茶园社区等自然村庄,另有本县的龙泉、尧渡镇及邻省江西等地,但均未传承。天官赐福主要流传于葛公镇的洪方、葛公等地;尧乡灯会主要在县城(尧渡镇)举办,灯种来自各乡镇。
③、主要价值:福主庙会、天官赐福传承久远,规模庞大,是集民间信仰、音乐、工艺等于一体,有着积极向上的文化意义。从活动的开展,以及发展过程中,充分反映了每个历史时期的人文情结,风俗习惯和地域文化的繁荣程度。
④、传承人名录: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地址 | 种类 |
金熙平 | 男 | 41岁 | 东至县泥溪镇元潘村 | 福主庙会 |
王建康 | 男 | 53岁 | 东至县泥溪镇元潘村 | 福主庙会 |
王庆奎 | 男 | 74岁 | 东至县泥溪镇元潘村 | 福主庙会 |
陈正方 | 男 | 48岁 | 东至县葛公镇 | 天官赐福 |
吴,炜 | 男 | 48岁 | 东至县文化馆 | 尧乡灯会 |
普查过程:第一步采取面上了解,下村上户调查技艺的名称以及其它叫法,它们的功用,技艺的特点在哪里及影响程度。葛公豆腐手工技艺:由鲜豆腐、酱豆腐干、豆腐千张、豆腐油、豆腐乳、油炸豆腐果等系列产品的制作工艺组成。葛公镇“张恒记豆腐坊”和“谢天昌豆腐坊”均首创于清康熙年间(1662——1700年),距今已有300多年家传历史。以家族作坊形式流传,其基本工艺流程为捡选、淘洗黄豆、浸泡发胀、石磨磨浆、冲浆、煮浆、加石膏点卤,布包入木榨、压制脱水成形。在这之前,要强调原料的纯净,要用手工拣除大沙粒、坏豆子、僵死豆子,再用篾丝箩反复淘洗,除尽泥沙,确保豆腐纯鲜味嫩。
红茶制作技艺:这种技艺有一千多年历史,据《东至县志》记载:“葛公、洪方茶叶久负盛名,特别是红茶的色、香、味俱佳,是祁红的发源地。”历史上“同春茶号”极为出名。1958年公社建队时,即以“同春茶号”之“同春”二字作为大队名,沿用至今。红茶按季节分春茶和夏茶,按制作工艺分为粗茶和精茶,按干湿度分干茶和“大红袍”湿坯。制作工艺从鲜叶采摘分级到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原始初制,用布袋装进萎凋叶,用脚先轻后重逐渐用力踩揉,布袋同时旋转扭紧(俗称打皮球),叶片成条,接着渥推发酵,等坯九成干时,上篾笼先打毛火,再用文火促干提高香气。
昭潭土菜制作技艺:目前,普查到的土菜细分为饺子粑制作、猪肠糊制作、糟菜制作、麦鱼制作等项。饺子粑的传承历史很长,所用原料随时随地可以采购,一年四季都能制作,它的主要成份为大米,配其它作料即可,但制作流程很难撑握,先将大米洗清、滤干,再放入饭甑内用大火蒸熟,起锅后冷却,再磨粉,待粉揉成面团后,捏成约2—3毫米厚的薄片,10—12厘米直径大小为好,包其馅子,放入蒸笼蒸熟即可;猪肠糊的制作原料是猪的大、小肠、生料米粉,佐料为植物油、黄酒、香醋、葱、姜末、大蒜、辣椒粉、味精、食盐等。一般制作流程,普查时均有影像记录和图片;糟菜制作分为糟鱼、糟猪肉、糟猪肠子、糟萝卜丝等干菜类,制作所需器具为瓷缸、蒸笼、广口盆,另还要具备酿制糯米酒等技术,制作过程,普查时均作有影像记录和图片摄制。
麦鱼制作技艺:其过程比较繁复,由于季节性强,普查时没搜集到文本资料和图片摄制,听当地年龄大的老人述说,此项制作流程很复杂。麦鱼上市季节,捕捞人用破成两半的毛竹筒放在水沟中,上方用设有倒扣的竹笼按放,麦鱼进入篾笼中就无法再走。收获麦鱼后,洗净,先用铁锅加植物油预热,再用文火加上独特的制作辅料将麦鱼烤成半干,让麦鱼吸取辅料和油份,取出后再晒,晒出体内的自然油份,晒干成品后上市,消费者喜爱程度极高。
木塔土菜:木塔地处山区,与江西省相邻,乡域内自然特色十分突出、文化底蕴深厚。木塔的竹笋糊、风干肉烧梅干菜、玻璃肉、莴株豆腐等制作技艺十分独特,经过数十年的加工、食用,已形成较有影响的土菜系列产品。由于地理环境的优势,木塔土菜越来越受过往商客的喜爱,称赞不已。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影响,土菜制作技艺缺乏继承人,有些土菜制作技艺还到了面临失传的境地。
②、分布状况:葛公豆腐制作技艺分布在东至县葛公镇境内;红茶手工技艺主要分布在东至县葛公镇的双蓬、葛源、梅树、同春、红旗岭及仙寓山等地;土菜制作分布在昭潭镇及周边的龙泉、青山、泥溪、木塔等山区乡镇;麦鱼制作分布地唯有张溪镇境内;木塔土菜分布在木塔乡境内。
③、主要价值:葛公豆腐制作是民间工艺,家传绝活,讲究纯净、适量、精细和卫生,豆腐成品色泽纯白,口感鲜嫩、微甜、弱碱性,高含蛋白质,特别是中老年保持酸碱平衡,易于消化吸收的健康食品;红茶手工制作是一项传统技艺,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又是祁红的发源地,影响度极高,红茶的功效有着多项研究价值;土菜制作是普遍且传承久远的一项技艺。制作时,一要撑握季节性,二要撑握其它类制作技术。在饮食、消费方面,有着极深的文化内涵;麦鱼制作,麦鱼,顾名思义,鱼类似麦粒大小,制作不规范就很难达到市场及消费者要求。麦鱼成品影响面大,国家及省、市的有关报刊都曾有过报道。
④、传承人名录: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地址 | 种类 |
张孝宾 | 男 | 52岁 | 东至县葛公镇葛公村 | 葛公豆腐制作技艺 |
谢木权 | 男 | 40岁 | 东至县葛公镇葛公村 | 葛公豆腐制作技艺 |
谢应发 | 男 | 53岁 | 东至县葛公镇葛公村 | 葛公豆腐制作技艺 |
谢小权 | 男 | 52岁 | 东至县葛公镇葛公村 | 葛公豆腐制作技艺 |
刘绍武 | 男 | 74岁 | 东至县葛公镇同春村 | 红茶手工制作技艺 |
刘士林 | 男 | 84岁 | 东至县葛公镇同春村 | 红茶手工制作技艺 |
李海云 | 女 | 51岁 | 东至县昭潭镇昭潭村 | 土菜制作技艺 |
余锦程 | 男 | 44岁 | 东至县昭潭镇昭潭村 | 土菜制作技艺 |
陶高鹏 | 男 | 53岁 | 东至县昭潭镇昭潭村 | 土菜制作技艺 |
汪和平 | 男 | 54岁 | 东至县张溪镇 | 麦鱼制作技艺 |
胡松旺 | 男 | 40岁 | 东至县木塔乡 | 木塔土菜技艺 |
民间音乐这项内容,地域性很强,在东至县境内曾经流传的民歌很多,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现存的只有胜利民歌、张溪民歌、官港民歌、十番锣鼓和打夯号子。
①、普查过程:民间音乐,多为自发性和不固定性,为了调查到现存的本县境内的民歌和十番锣鼓,在下去普查前就作了各项录音准备,但搜集到的音、像资料却很少。在胜利、张溪普查时,知道的人很多,而能演唱的却很少,主要原因是民歌的传唱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濒危,遗存下来的只有年数大的个别人能唱,官港民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十分有影响,当时的安徽日报就曾报道过,还收录于书,如“新月弯弯挂树梢,颗颗银星头上笑。山村夜静人不静,攻读科技兴致高。兴致高——科学种田露几招。”、“文化室里真红火,山乡村民兴致勃。读书看报查信息,学习科技好场所。创作民歌练书法,宣传图片颂英模。伴着胡琴唱织女,到底人间欢乐多。”等,这两首是在官港秧畈村普查到的。十番锣鼓,流传的地方较多,在东至县只有香隅、青山、胜利一带还略有传承演出。十番锣鼓是延用民间打击乐曲牌,普遍用两套锣鼓器具演出,曲牌有:八哥洗澡、流水、一枝花等。
②、分布状况:民间音乐在东至县仍传承不断的区域有胜利、张溪、官港、青山及大渡口等地。
③、主要价值:民间音乐,是广大群众在生活生产中不断创造出来的艺术结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播及面。同时,又是每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社会文化、社会生活的反映。
④、传承人名录: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地址 | 种类 |
胡秀英 | 女 | 61岁 | 东至县胜利镇檀村村 | 胜利民歌 |
张小女 | 女 | 63岁 | 东至县张溪镇东田村 | 张溪民歌 |
施铁君 | 男 | 65岁 | 东至县官港镇秧畈村 | 官港民歌 |
汪结木 | 男 | 61岁 | 东至县胜利镇汪埠村 | 十番锣鼓 |
阮学法 | 男 | 50岁 | 东至县香隅镇金鸡村 | 十番锣鼓 |
徐炳喜 | 男 | 45岁 | 东至县青山乡双河村 | 十番锣鼓 |
东至县境内有“舜曾躬耕于此”的传说,归纳为大历山的传说,南溪古寨的传说和海瑞德政碑的传说。
①、普查过程:大历山的传说,其中故事性较强制的有二、三十则,都是围绕东至县境内风景名胜区——大历山而发生的,所涉及的范围虽小,但故事却丰富多彩,神诡奇谲,具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普查时,作了记录,对其中的舜耕历山、尧帝访贤、尧池舜井、留架地、尧舜对奕等传说故事作了详细记录。传说的故事很长,由于普查报告的需要,在报告中就不一一罗列。
南溪古寨的传说。东至县花园乡有个藏在深山峡谷里的村庄南溪村,据说有着一千二百年历史的古老村寨,全村姓金,有人从其族谱上发现该村金姓的鼻祖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二是,这个古老村寨被人称着“最后一个匈奴部落”。据《南溪金氏家乘》记述:金氏系出匈奴休屠王的太子金日,事汉武帝,赐金姓,封候。自汉而后,代有闻人。至李唐时,进士官徽之别驾,名廷烈者,居歙之黄墩。廷烈公曾孙名侨者,避黄巢乱,由黄墩迁建德之南溪。明洪武时,仲谦公名璧者,秉铎东鲁,文教大兴,遂为建之望族。这已经把南溪金氏的来历说得再清楚明白不过了。匈奴休屠王的太子金日是金氏修谱时追溯的远祖,南溪金氏真正的始祖叫金侨,是唐时避黄巢乱从徽州歙县迁来南溪定居的。据金长志说,除了祭祀祖先,每年正月十三,金氏一族至今还保留祭天地、拜日月的遗风。
海瑞德政碑的传说。在普查时只搜集到微少资料。只见到一块刻有“海瑞德政碑”的碑石,其它的还没有普查出来,下一步将再次赴昭潭、永丰等地调查。
②、分布状况:传说故事的分布地域在尧渡、东流、张溪、花园里乡、昭潭等乡镇。
③、主要价值:大历山传说是紧紧围绕辛勤耕耘的民众,长期以来,把他们对大自然、对社会的理解和感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情怀,自然而然地寄托在一草一木、一景一境和发生的一切健康向上的故事上,为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健康、美丽动人的传说。
④、传承人名录: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地址 | 种类 |
唐礼友 | 男 | 66岁 | 东至县尧渡镇 | 大历山的传说 |
王庆云 | 男 | 70岁 | 东至县尧渡镇 | 大历山的传说 |
金长志 | 男 | 64岁 | 东至县花园乡 | 南溪古寨的传说 |
①、普查过程:根据史料记载,“江南大鼓”在东至县乃至全省影响都很大。东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小组赴葛公、官港等乡镇进行了7天时间的普查,但由于老艺人相继辞世,无法普查到详实资料。
②、分布状况:据史料记载的地方有葛公、官港、泥溪、大渡口等乡镇。
③主要价值:解放前,县内曲艺活动贫乏,解放后有新的发展。葛公丁帮青、官港陈烈、泥溪陶伯奎、大渡口闻发春等民间艺人以牙板、书鼓伴奏说唱,统称“江南大鼓”。1964年,鼓书盲艺人丁帮青出席了全国盲、聋、哑人代表会议,周恩来总理亲自接见,目前仅保存一张与周总理合影的集体照片。
9、民间美术
剪纸、芦杆纸扎曾是东至县较有影响的艺术活动,普查小组多次开展工作,根据线索尚未搜集到实际的艺术成果、详实的历史资料及实物,目前搜集工作仍在进行中。
采取一系列可行的措施,使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常有序、富有成效地开展。
(一)建立保护机制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布实施、职责明确、开成合力”的原则,县政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城乡建设规划,落实保护工作的专项经费,专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工作委员会,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和“十一·五”期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二)广泛开展宣传
运用报纸、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和墙报等多种形式,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任务和作用,遏止损毁、破坏文化遗产的不法行为;通过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文化遗产保护氛围。
(三)加强队伍建设
举办普查工作培训班、推荐专业骨干到有关部门学习等,建立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人才队伍;实施鼓励民间艺人带传艺等措施,加强民间艺术的传承力度,培养一批新型的民间艺术传承者。
(四)深入挖掘研究
对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民间信仰、民间音乐、民间文化、民间曲艺、民间美术共9大类,计40小项极具东至文化特色的重点项目,进行深入挖掘,把还没有申报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经过挖掘、整理,积极申报,编写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著等。
(五)动静结合保护
通过科学论证,运用文学、录音、摄影、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多种方式,逐步建立文化遗产资料库、数据库等档案和网络服务平台,不断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形成其保护管理与土地开发、文物保护、生态保护、观光旅游的互动格局,促进全县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保护项目建立
东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东至县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搜集、挖掘和整理,基本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国家级一项,省级二项,市级九项,县级二十五项(已做标牌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