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亦称“国际妇女节”、“妇女节”、“三八节”是世界各国劳动妇女为争取和平民主、妇女解放而斗争的节日。
(本目录内容由搜狗四史百科编委会编写)
1903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为争取自由平等,举行了规模巨大的罢工和示威游行,得到全国各地广大劳动妇女的热烈响应,以及国际正义舆论的深切同情。1910年8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会议上,主持会议的德国女革命家蔡特金向大会建议,以每年3月8日为世界妇女的斗争日,得到了代表们的一致拥护。
我国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24年在广州召开第一次群众性的“三八”纪念大会。
1924年2月下旬,在国民党中央妇女部干部会议上,何香凝提议在广州举行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大会,由中央妇女部负责出面发起集会和游行示威,会后何香凝承担了纪念活动的筹备事宜。3月3日,广州执信学校作了题为“国际妇女节之性质”的专题讲演,介绍妇女节的历史与意义,这个演说可以说是中国的政党首次向中国大众介绍“国际妇女节”这一概念。
1924年3月8日上午,中国第一个公开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在广州举行,位于市中心的第一公园内的音乐亭搭起了临时舞台,“庆祝国际妇女节”的横幅悬挂正上方。会场四周也张贴了“妇女要求劳动权”等标语。10时左右,执信学校、高师学校、法政学校、市政学校、女子职业传习所、保姆学校、图强学校等30多所学校学生、各界妇女约2000多人参加。11时大会正式开始,由广州工读学校校长沈慧莲主持。之后何香凝主持大会并发表演讲,介绍了“三八”妇女节的由来及纪念它的意义,痛述了广大妇女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下所遭受的种种苦难,鼓励妇女坚决地走“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帝国主义和妇女自求解放的道路。” 与会者报以热烈掌声和口号。廖仲恺也前来助兴,并发表《国际妇女日的性质》的演说。瞿秋白、恽代英等共产党人也应邀参加并讲话,支持妇女群众运动。与会妇女群情激昂,“打倒外国帝国主义”、“排除纳妾和一夫多妻”等嘹亮口号此起彼伏。以此为契机,广东妇女运动逐渐开展起来,越来越多的妇女投身到妇女解放和国民革命的洪流中。妇女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参加了斗争。将争取女权融入争取民权的时代洪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国妇女运动在同一的目标、同一的策略之下,有系统有计划的进行的历史之序幕。”
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规定3月8日为妇女节。
(本目录内容由搜狗四史百科编委会编写)
英、法等国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为妇女运动的产生提供了经济条件,19世纪30-40年代,英、法等国进入到机器工业大发展的阶段,以大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制度,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而巨大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在各国取得胜利,为妇女运动的产生提供了政治条件,妇女积极参加了本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妇女运动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而开始兴起;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思想为妇女运动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条件,如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启发了妇女争取平等权利斗争的觉悟,是妇女运动产生的直接思想根源和理论基础。
在产业革命的影响下,先进女性冲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束缚,走向社会,拥有与男子同等抗衡的社会分量。然而,新兴的男权政客依然蔑视妇女,于是她们开始了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
1949年12月,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妇女节。根据中国国务院发布的《纽约妇女为争取平等权利举行示威游行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第三条规定:妇女节(3月8日)属于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
中共妇女运动领导人纪念日,妇女放假半天。[6]
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每年于3月8日举办活动庆祝国际妇女节,“三八”国际妇女节已经1951年“三八”妇女节广州市郊区的女民兵成
1975年澳洲妇女运动为了联合国的纪念日。一部分人民穿戴紫色的丝带来庆祝这一天。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七十周年》邮票
在阿富汗、安哥拉、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布基纳法索、白俄罗斯、古巴、格鲁吉亚、几内亚比绍、比绍、吉尔吉斯斯坦、老挝、马其顿、蒙古、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干达、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摩尔多瓦、马达加斯加、越南、赞比亚等等国家,这一天是官方假日。
在一些国家,如喀麦隆、克罗地亚、智利、罗马尼亚,这一天不是一个公妇女顶起半边天众假期,但是仍然受到广泛关注。在这一天,男人们习惯在生活中给女性朋友,母亲,妻子,女友,女儿,女同事等等鲜花和礼物。
2004年,捷克议会在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的提议下,将国际妇女节重新确立为官方的“重要日子”。
在亚美尼亚,苏联解体后国际妇女节被废弃。代替的是国家假日4月7日“美和母性”的正式节日。新假日很快受到亚美尼亚人的欢迎,因为它是为了纪念亚美尼亚教会,报喜的主要节日之一。然而,人们仍然在3月8日保持对国际妇女节的庆祝。在亚美尼亚举行专题公开讨论导致了承认所谓的“女性月”,即两个“妇女日”3月8日和4月7日之间的时期。
在意大利,为了庆祝这一天,男人送给女人黄色的含羞草。黄色含羞草和巧克力也是俄罗斯和阿尔巴尼亚最常见的3月8日的礼物之一。
在许多国家,如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哥伦比亚、爱沙尼亚、匈牙利、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马其顿、摩尔多瓦、黑山、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乌克兰、巴西、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俄罗斯等等国家。女人也会从雇主的馈赠中得到礼物。中小学生经常为学生们的女教师带来礼物。在像葡萄牙和意大利这样的国家,妇女通常在3月8日的晚上庆祝“女性专用”晚餐和聚会。
在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国,妇女团体通常在3月8日晚举行“女性专用”晚宴和聚会庆祝节日。
在巴基斯坦正规和非正规部门工作的妇女们每年庆祝国际妇女节,以纪念她们为正当权利而进行的斗争,尽管面临着许多文化和宗教方面的限制。有些女性在社会借助国际妇女节推进帮助女权运动工作。例如在波兰,每一个国际妇女节都涵盖大城市的大型女权示威。
2005年英国工会大会的代表大会(会议)高票通过决议,呼吁国际妇女节被指定在英国公共假日。
一些致力于社会变革的妇女利用国际妇女节来推动妇女权利运动。例如,在波兰,每一次国际妇女节都会在主要城市举行大型女权主义游行。
在国际妇女节期间,哈萨克斯坦全民将可以休假三天,假期时间为3月6、7、8日。由于2022年的3月8日是周二,因此3月5日周六将作为工作日,而将3月7日周一调休为休假日。
快乐女人节每逢“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各国妇女组织和女权活动家努力推动妇女权利进入国家、区域和国际人权领域的重要议程,提示国际或国家关于对妇女议题的性别盲点。她们鼓励和组织妇女们分享个人的经历,讨论色情文化、托儿所、性骚扰、强奸、家庭暴力(如殴打妻子、虐待儿童)等问题,督促一些重要的政府网站反映妇女生活与工作状况的调查与报告文件,采取制定相关政策。
在中国,“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前夕,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展开“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评选活动,表彰中国妇女做出的业绩。[7]评选标准包括:1.思想红,干劲足;2.在工农业生产上、在集体生活福利及社会服务事业中、在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战线上,大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的;3.努力提高文化水平,刻 苦学习和钻研科学的;4.善于团结群众发挥共产主义协作精神的。
凡是具备上述条件或条件之一的,并在完成生产或工作计 划方而作出突出成绩的,都可称为全国妇女先进生产者、先进工作者或先进集体厂。
年份 | 主题 | 译名 |
1996 | Celebrating the Past,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 庆祝过去,为未来规划 |
1997 | Women at the Peace Table | 妇女参与和平谈判 |
1998 | Women and Human Rights | 妇女与人权 |
1999 | World Free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 | 给妇女一个没有暴力的世界 |
2000 | Women Uniting for Peace | 妇女和平组织 |
2001 | Women and Peace: Women Managing Conflicts | 妇女权利与国际和平 |
2002 | Afghan Women Today: Realities and Opportunities | 阿富汗妇女现状:现实和机会 |
2003 | Gender Equality and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 两性平等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
2004 | Women and HIV/AIDS | 妇女与艾滋病毒/艾滋病 |
2005 | Gender Equality Beyond 2005; Building a More Secure Future | 2005年后的性别平等:建造更安全的未来 |
2006 | Women in Decision-making | 妇女参与决策 |
2007 | Ending Impunity for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nd Girls | 终止暴力侵害妇女和女孩行为不受惩罚的现象 |
2008 | Investing in Women and Girls | 投资于妇女和女孩 |
2009 | Women and Men United to End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nd Girls | 男女共同努力消除对妇女和女孩的暴力行为 |
2010 | Equal Rights, Equal Opportunities: Progress for All | 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共同进步 |
2011 | Equal Access to Education, Training,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thway to Decent Work for Women | 平等接受教育、培训和利用科技的权利:妇女通往体面工作之路 |
2012 | Empower Rural Women, End Poverty and Hunger | 赋予农村妇女权利——消除饥饿和贫穷 |
2013 | A Promise is a Promise: Time for Action to End Violence Against Women | 信守承诺:立即采取行动,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 |
2014 | Equality for Women is Progress for All | 妇女平等意味着所有人的进步 |
2015 | Empowering Women, Empowering Humanity: Picture it! | 赋予妇女权利-赋予人类权利:用照片记录! |
2016 | Planet 50-50 by 2030: Step It Up for Gender Equality | 2030年前50-50:加速实现性别平等 |
2017 | Women in the Changing World of Work: Planet 50-50 by 2030 | 职场瞬息万变,需赋权女性:到2030年,实现男女平等 |
2018 | Time is Now: Rural and Urban Activists Transforming Women’s Lives | 正当其时:农村和城市活动人士改变妇女的生活 |
2019 | Think equal, build smart, innovate for change | 思想图平等、建设靠才智、创新谋变革 |
2020 | I am Generation Equality: Realizing Women’s Rights | 我是平等一代:实现妇女权利 |
2021 | Women in leadership:Achieving an equal future in a COVID-19 world | “女性领导力: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COVID-19)背景下实现平等未来” |
2022 | Gender Equality Today for a Sustainable Tomorrow | 性别平等助力明日可持续发展[8] |
2023 | DigitALL: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for gender equality[2] | 数字包容:创新和技术推动性别平等 |
年份 | 主题 | 译名 |
1996 | Celebrating the Past,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 庆祝过去,为未来规划 |
1997 | Women at the Peace Table | 妇女参与和平谈判 |
1998 | Women and Human Rights | 妇女与人权 |
1999 | World Free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 | 给妇女一个没有暴力的世界 |
2000 | Women Uniting for Peace | 妇女和平组织 |
2001 | Women and Peace: Women Managing Conflicts | 妇女权利与国际和平 |
2002 | Afghan Women Today: Realities and Opportunities | 阿富汗妇女现状:现实和机会 |
2003 | Gender Equality and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 两性平等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
2004 | Women and HIV/AIDS | 妇女与艾滋病毒/艾滋病 |
2005 | Gender Equality Beyond 2005; Building a More Secure Future | 2005年后的性别平等:建造更安全的未来 |
2006 | Women in Decision-making | 妇女参与决策 |
2007 | Ending Impunity for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nd Girls | 终止暴力侵害妇女和女孩行为不受惩罚的现象 |
2008 | Investing in Women and Girls | 投资于妇女和女孩 |
2009 | Women and Men United to End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nd Girls | 男女共同努力消除对妇女和女孩的暴力行为 |
2010 | Equal Rights, Equal Opportunities: Progress for All | 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共同进步 |
2011 | Equal Access to Education, Training,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thway to Decent Work for Women | 平等接受教育、培训和利用科技的权利:妇女通往体面工作之路 |
2012 | Empower Rural Women, End Poverty and Hunger | 赋予农村妇女权利——消除饥饿和贫穷 |
2013 | A Promise is a Promise: Time for Action to End Violence Against Women | 信守承诺:立即采取行动,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 |
2014 | Equality for Women is Progress for All | 妇女平等意味着所有人的进步 |
2015 | Empowering Women, Empowering Humanity: Picture it! | 赋予妇女权利-赋予人类权利:用照片记录! |
2016 | Planet 50-50 by 2030: Step It Up for Gender Equality | 2030年前50-50:加速实现性别平等 |
2017 | Women in the Changing World of Work: Planet 50-50 by 2030 | 职场瞬息万变,需赋权女性:到2030年,实现男女平等 |
2018 | Time is Now: Rural and Urban Activists Transforming Women’s Lives | 正当其时:农村和城市活动人士改变妇女的生活 |
2019 | Think equal, build smart, innovate for change | 思想图平等、建设靠才智、创新谋变革 |
2020 | I am Generation Equality: Realizing Women’s Rights | 我是平等一代:实现妇女权利 |
2021 | Women in leadership:Achieving an equal future in a COVID-19 world | “女性领导力: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COVID-19)背景下实现平等未来” |
2022 | Gender Equality Today for a Sustainable Tomorrow | 性别平等助力明日可持续发展[8] |
2023 | DigitALL: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for gender equality[2] | 数字包容:创新和技术推动性别平等 |
创立国际劳动妇女节的主要提议者 | 克拉拉·蔡特金(Clara Zetkin,1857.7.5-1933.6.20),原名克拉拉·艾斯纳,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派领袖之一,国际社会主义妇女运动领袖之一,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无产阶级女权解放的灵魂人物。 1910年8月,蔡特金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国际社会主义者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倡议以每年的3月8日作为全世界妇女的斗争日,1911年的3月8日为第一个国际劳动妇女节。“三八”妇女节成为世界妇女争取权利、争取解放的节日。 |
![]() |
创立国际劳动妇女节的主要提议者 | 克拉拉·蔡特金(Clara Zetkin,1857.7.5-1933.6.20),原名克拉拉·艾斯纳,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派领袖之一,国际社会主义妇女运动领袖之一,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无产阶级女权解放的灵魂人物。 1910年8月,蔡特金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国际社会主义者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倡议以每年的3月8日作为全世界妇女的斗争日,1911年的3月8日为第一个国际劳动妇女节。“三八”妇女节成为世界妇女争取权利、争取解放的节日。 |
![]() |
中国第一次庆祝妇女节活动的发起者 | 何香凝(1878.06.27-1972.09.1),女权运动的先驱之一,民革主要创始人,国民党元老,建立民国的功臣,“三大政策”的忠实执行者,抗日统一战线的一个方面军,也是新中国创始人之一。 1924年2月下旬,在国民党中央妇女部干部会议上,何香凝提议在广州举行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大会,由中央妇女部负责出面发起集会和游行示威。3月8日上午,中国第一个公开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在广州举行。以此为契机,广东妇女运动逐渐开展起来,越来越多的妇女投身到妇女解放和国民革命的洪流中。 |
![]() |
新中国首届全国三八红旗手的杰出代表 | 金学曙(1922.01.23-2014.03.17),新中国第一代西医,同时兼修中医,是新中国首届全国三八红旗手的杰出代表,被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邓拓誉为“新时代的杰出女性”。1949年,时任上海虹桥疗养院医生的金学曙参与了营救爱国民主人士张澜和罗隆基,帮助张澜和罗隆基成功销毁了他们手中所掌握的机密文件和资料,避免了重要文件落入国民党当局手中而给新中国的革命事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上海解放后,金学曙还积极参加妇女届的劳军活动。新中国一成立,金学曙即从上海来到北京,投入到新中国和人民日报社的建设事业中。1986年,金学曙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杰出新闻工作者终身成就奖。 金学曙被公认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20位杰出女性”之一。[9] |
![]() |
中国第一次庆祝妇女节活动的发起者 | 何香凝(1878.06.27-1972.09.1),女权运动的先驱之一,民革主要创始人,国民党元老,建立民国的功臣,“三大政策”的忠实执行者,抗日统一战线的一个方面军,也是新中国创始人之一。 1924年2月下旬,在国民党中央妇女部干部会议上,何香凝提议在广州举行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大会,由中央妇女部负责出面发起集会和游行示威。3月8日上午,中国第一个公开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在广州举行。以此为契机,广东妇女运动逐渐开展起来,越来越多的妇女投身到妇女解放和国民革命的洪流中。 |
![]() |
新中国首届全国三八红旗手的杰出代表 | 金学曙(1922.01.23-2014.03.17),新中国第一代西医,同时兼修中医,是新中国首届全国三八红旗手的杰出代表,被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邓拓誉为“新时代的杰出女性”。1949年,时任上海虹桥疗养院医生的金学曙参与了营救爱国民主人士张澜和罗隆基,帮助张澜和罗隆基成功销毁了他们手中所掌握的机密文件和资料,避免了重要文件落入国民党当局手中而给新中国的革命事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上海解放后,金学曙还积极参加妇女届的劳军活动。新中国一成立,金学曙即从上海来到北京,投入到新中国和人民日报社的建设事业中。1986年,金学曙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杰出新闻工作者终身成就奖。 金学曙被公认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20位杰出女性”之一。[9] |
![]() |
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全世界劳动妇女团结战斗的光辉节日。在这一天,世界各大洲的妇女,不分国籍、种族、语言、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差异,共同关注妇女的人权。近现代以来,联合国的四次全球性会议加强了国际妇女运动,随着国际妇女运动的成长,妇女节取得了全球性的意义。这些进展使国际妇女节成为团结一致、协调努力要求归还妇女权利和妇女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权利的日子。
“三八”国际妇女节是全世界女性共同的节日,是各国妇女争取和平、平等、发展的节日,也是庆祝各国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贡献和取得的成就的节日。而这一节日得以确立并广泛推行的背后,是各国妇女长达一个世纪的不懈努力和艰苦斗争。
国际影响
世界各大洲的妇女标志文化上:西方女权主义起源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以后,19世纪下半叶出现第一代,和欧洲工业革命同步。最初的诉求是妇女在受教育和立法上应当平等,在经济上与男性平等。她们主要是从经济方面诉求妇女的解放。中国19世纪20-40年代的一些社会主义者受到的女权主义影响,主要是属于这一代的。这一时期,女权主义还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主要是一些实践活动,像克拉拉·蔡特金领导的妇女同工同酬的运动,和“三·八国际妇女节”的诞生。[10]
政治上:在这一天,世界各大洲的妇女,不分国籍、种族、语言、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差异,共同关注妇女的人权。近几十年来,联合国的四次全球性会议加强了国际妇女运动,随着国际妇女运动的成长,妇女节取得了全球性的意义。这些进展使国际妇女节成为团结一致、协调努力要求归还妇女权利和妇女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权利的日子。
思想上: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它是全世界的妇女组织所庆祝的重大节日。关于妇女节的这个想法早在20世纪就被提出来了,但是直到1908年才在美国举行了第一个妇女节。1911年,第一个国际妇女节在德国、奥地利、丹麦和欧洲其它一些国家举行。从那时起,这个日子在许多国家被作为全国性假日来庆祝。它标志着女性在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上所取得的成就。各国的妇女们都庆祝这个重要的日子。因为它代表了公平、公正、和平与发展。
中国影响
文化上:“三八”国际妇女节——这个全世界妇女的节日,到21世纪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历史;从1924年中国人第一次庆祝这一节日,至2015年已有90个年头;从1960年中国第一批万名(个)“三八红旗手(集体)”诞生,这个光荣称号也已经年过半百。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妇女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纪念这一节日:北伐路上的游行、抗战街头的募款、内战时的示威、阮玲玉的自杀、丁玲的随笔,等等;“三八”国际妇女节这百年的历史,与中国的妇女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了中国妇女运动的特殊公共文化空间。
政治上:中国广州各界妇女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为中国妇女争得了第一次庆祝自己节日的权利,而且体现了革命妇女力量的大联合,成为首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结成妇女统一战线的标志。”“为中国妇女运动史上开了一个新纪元”。
思想上:与其它节日——诸如国庆节、植树节、圣诞节等不同,“三八”国际妇女节有其鲜明的性别属性——它是妇女专属的节日。以“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为主题的罢工、集会、游行示威等,正是中国妇女在20世纪以来形成新的“社会性别”认同的最重要的场域之一。
美国堪萨斯州罗伦斯市的纺织女工罢工打出的标语就有“我们也要面包加玫瑰”。这表明她们要过像样人的生活。受其影响,诗人詹姆士·奥朋汉(James Oppenheim)写了《面包加玫瑰》之歌:
当我们前进,前进在美好的时光
在成千上万个昏暗的厨房和灰蒙蒙的厂房里
我们感受到突然照射进来的和煦阳光
为了要人民听到我们的歌声
面包加玫瑰,面包加玫瑰
当我们前进,前进,我们带来更美好的阳光
妇女的觉醒意味着一个族群的崛起
在别人体息的时候
不再有苦工和临时工在辛苦劳动
我们要分享生命的荣光
面包加玫瑰,面包加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