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叶或根。
味苦、辛,性凉。
清热解毒,散瘀止痛。
咽喉肿痛,疮疖痈肿,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治咽喉炎:罗伞树根30g,荆芥9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采,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
罗伞树:灌木或灌木状小乔木,高约2m,可达6m以上。小枝细,有纵纹,嫩时被锈色鳞片。叶互生;叶柄长5-10mm,幼时被鳞片;叶片坚纸质,长圆状披针形、椭圆状披针形至倒披针形,长8-16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背面多少被鳞片,中脉明显,侧脉连成近边缘的边缘脉。聚伞花序或亚伞形花序,腋生,稀着生于侧生特殊花枝顶端,花枝长达8cm,多少被鳞片;花梗长5-8mm,多少被鳞片;花长约3mm或略短;萼片三角状卵形,先端急尖,长1mm,具疏微缘毛及腺点;花瓣白色,广椭圆状卵形,先端急尖或钝,具腺点,里面近基部被细柔毛;雄蕊与花瓣几等长,花药卵形至肾形,背部多少具腺点;雌蕊常超出花瓣。果扁球形,具钝5棱,稀棱不明显,直径5-7mm,无腺点。花期5-6月,果期12月或2-4月。
生于海拔200-1000m的林下或沟边阴湿处。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药材性状:茎圆柱形,无毛。完整叶片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侧脉多。有时可见聚伞形花序。气弱,味苦、涩。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辛,平。”
《福建药物志》:“苦、辛,凉。”
《全国中草药汇编》:“清咽消肿,散瘀止痛。主治咽喉肿痛,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疖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