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因山漂浮而得名。相传临汾东南有山,尧舜时,洪水横流,其山随水高低,其形若浮,故名浮山。据《元和郡县志》,以县西浮山为名。相传“洪水时,此山随水消长”,故名。[6]
春秋属晋,
战国属魏,
秦属河东郡。
汉为襄陵县地。
北魏于今县城西南5千米古县村置葛城县,
北齐废入禽昌县。
北周于葛城县故治置郭城县
隋废入襄陵县。
唐武德二年(619)于今古县村置浮山县,次年见“神人”于羊角山(二峰山)下,改名神山县,属晋州。
五代唐同光二年(924)徙治今县城,属建雄军。
五代晋复属晋州。
宋属平阳府。
金大定七年(1167)复名浮山县,兴定四年(1220)改忠孝县。
元仍为浮山县,属晋宁路。
明、清俱属平阳府。
民国年间属河东道,道废后直属省。
1949年属临汾专区。
1954年属晋南专区。
1958年并入临汾县。
1960年复置。
1967年属晋南地区。
1970年属临汾地区。
2000年属地级临汾市。
2001年,撤销东腰乡,并入城关镇,并更名为天坛镇;撤销西佐乡,并入张庄乡;撤销乔家垣乡,并入北王乡;撤销柏寺乡,并入北韩乡;撤销史演河乡,并入米家垣乡;撤销上东乡,并入响水河镇。区划调整后,全县辖辖2个镇、7个乡:天坛镇、响水河镇、张庄乡、东张乡、槐埝乡、北王乡、北韩乡、米家垣乡、寨圪塔乡。县政府驻天坛镇。[6]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名单,浮山县在其中[7]。
截至2014年浮山县有2镇:天坛镇、响水河镇,7乡:东张乡、槐埝乡、米家垣乡、张庄乡、北王乡、北韩乡、寨圪塔乡。
浮山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临汾盆地东缘。地理坐标:北纬35°49′至36°06′,东经110°41′至113°13′。西接临汾、襄汾,南临翼城,东连安泽,南毗沁水,北接古县,东西长51.7公里,南北宽31.8公里,总面积946平方公里。
浮山县境内地形分为西部残垣平川区、中部坡梁沟壑丘陵区、东部和西南部土石山区三大主体地貌单位。地貌东高西低,东部山岭起伏,有大圪塔山、媳妇山、蘑菇山圪塔;西部黄土丘陵,有黄花岭和月山岭;中东部的四十里岭为分水岭,横穿南北;南部有二峰山和司空山;北部有北天坛山;中部有天坛山和分布不均的小平原。海拔高度平均为1044.8米,最低位西佐乡的前河村,海拔为577.8米;最高为寨圪塔乡的西凹东山,海拔为1511.8米;县城海拔800米。
浮山县较大河流有响水河、柏村河、山交河。前两河属汾河水系,后一河属沁河水系。
浮山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特征是多风少雨,温差较大,四季分明。冬季受西北气候影响,寒冷干燥,雨雪稀少,易出现较大西北风。夏季高温伏旱,最高温度可达37℃以上。七月份最热,日均温度24.2℃,常出现暴雨和冰雹天气。秋季温热阴雨,雨量多集中在7—8月份,阴雨过程长达5—7天,春季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得46%以上。
2013年,浮山县天然优良草场10余万亩,野生植物种类多达400余种。
浮山县电力属华北电网区。山交河、响水河等数条河流经过浮山县,以四十岭为界,浮山县分属汾河和沁河两个流域。2013年,浮山县县水资源总量5377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5303万立方米,人均占有量410立方米。
2013年,浮山县已探明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云母、石英石、重晶石、石灰石等。铁矿石总储量1.2亿吨,煤炭储量在76亿吨。金矿总储量0.76万吨。石灰石总储量1947万吨,主要分布在天坛、张庄、响水河、米家垣等乡镇;重晶石探明总储量63万吨,主要分布在米家垣乡。耐火粘土探明总储量83.9万吨,主要分布在天坛镇前交村。
浮山县居民主要是汉族,还有部分回族、白族、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
2021年,年末全县常住人口 95419 人,比上年末减少341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41819 人。全年出生人口518 人,出生率为 5.26‰;死亡人口 903 人,死亡率为9.16‰;自然增长率为-3.91‰。[4]
党委领导
县委书记:赵晨伟[5]
2021年,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510610 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220万元,增长 6.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2%;第二产业增加值 284933 万元,增长 24.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8%;其中,工业增加值 280212 万元,增长24.6%,建筑业增加值4721 万元,增长 4.4%;第三产业增加值158457 万元,增长11.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3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572元,按 2021 年平均汇率计算为8148.8 美元。
2021年,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 1000 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40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4]
2021年,全年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28152.7 公顷,比上年增加2368.3 公顷,增长 9.2%。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3574公顷,增加 2.2 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222.8 公顷,增加276.6公顷;油料种植面积 353.1 公顷,增加19.9 公顷;棉花种植面积 2.9 公顷,减少 0.5 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 11152.2 公顷,增加652.8 公顷;小麦种植面积10924.9 公顷,增加 147.8 公顷。
2021年,全年全县粮食产量 83436.8 吨,比上年减产0.5%。其中,夏粮 33322.9 吨,比上年增产6.0%;秋粮50113.8 吨,比上年减产 4.4%。
2021年,全年全县肉类总产量 4553.8 吨,增长27.1%。其中,猪肉产量 3329.3 吨,增长 33.2%;牛肉产量582.2 吨,增长5.7%;羊肉产量 392.4 吨,增长46.2%。年末生猪存栏28759头,生猪出栏 42602 头。牛奶产量363.8 吨,减少16.8%。禽蛋产量 2812.7 吨,减少 20.7%。
2021年,全年全县完成造林1000公顷。全年实现林业产值6792.8万元。
2021年,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90710千瓦,比上年增长1.7%。机械耕地面积 23356 公顷,机械播种面积21058 公顷,机械收获面积 17170 公顷。全县农机化经营总收入5046万元。[4]
2021年,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 家。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41.5%。
2021年,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82889.2万元,比上年增长 53.2%。其中,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865.7万元,下降 51.0%;股份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43440.3万元,增长 60.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652.5万元,增长 58.0%;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930.7万元,增长 304.0%。
2021年,分门类看,采矿业实现营业收入278791.9 万元,增长60.5%;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 89444.8 万元,增长33.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营业收入14652.5万元,增长 58.0%。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418.4 万元,增长184.6%;实现利税总额 70390.2 万元,增长141.2%。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6.3%;年末资产负债率为 45.1%,比上年末下降36 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721 万元,比上年增长4.4%。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446 万元,增长26.5%,共签订合同额 6175.7 万元,增长16.1%。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共 5 家,全部为三级资质企业。[4]
服务业
2021年,全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 158457 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1.8%。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6572万元,增长 17.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054 万元,增长 8.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457,增长41.3%;金融业增加值 18801 万元,增长 4.2%;房地产业增加值9185万元,增长 21.8%。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267 万元,增长0.6%。
2021年,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74357万元,增长 11.4%,民间投资 23532 万元,下降8.8%。
2021年,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投资97889 万元,增长10.8%;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投资88357 万元,下降78.9%。
2021年,分构成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79837 万元,增长2.4%;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 6606 万元,下降50.9%;其他投资13824万元,增长 68.5%。
2021年,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9157 万元,下降23.7%;第二产业投资 32346 万元,增长 44.2%;第三产业投资58764万元,下降 9.9%。基础设施投资31416 万元,下降32.8%。
2021年,工业投资中,企业技改投资增长451.1%;制造业投资增长 459.5%。
2021年,全年全县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55 个,计划总投资486389 万元,完成投资 100267 万元。全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 4181 万元,比上年增长 1.6%。
贸易
2021年,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076.6 万元,增长19.2%。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101120万元,增长 17.4%;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51956.6 万元,增长23.0%。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140739.3 万元,增长17.8%;餐饮收入额 12337.3 万元,增长37.4%。
2021年,全年全县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9654.3 万元,增长 57.2%。
金融和保险
2021年,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714.3 万元,比上年增长33.2%。其中,税收收入 6998.2 万元,增长95.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 39.5%。
2021年,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6685.2万元,下降10.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13628 万元,下降2.8%;教育支出14225.4 万元,下降 11.8%;科学技术支出63.1 万元,下降80.4%;文化旅游体育和传媒支出605.2 万元,下降63.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25080 万元,下降2.7%;卫生健康支出12845.4 万元,下降 10.6%;节能环保支出5546.9 万元,增长 10.4%;城乡社区支出 4564.6 万元,下降41.6%;农林水支出 18706.2 万元,下降 32.2%;交通运输支出14452.8万元,下降 14.1%。
2021年,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11201万元,比年初增加 44061 万元,比年初增长9.4%。各项贷款余额202814 万元,比年初增加 35231 万元,比年初增长21.0%。
2021年,年末住户存款 429239 万元,比年初增长12.5%。
2021年,年末全县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余额241714万元,比年初增加 26647 万元,比年初增长12.4%;人民币贷款余额 179807 万元,比年初增加 31570 万元,比年初增长21.3%。
2021年,全年全县保费收入 7515.98 万元。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 1855.34 万元;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660.64 万元。[4]
浮山县距南同蒲线临汾站和候月线王庄站各35公里,临汾至沁水,临汾至翼城,临汾至浮山,临汾至古县四条干线公路横穿县境东南西北,油路延伸到所有乡镇,浮山县贯通循环路。
2021年,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 878.94 公里。其中,国道45.32公里,省道 8.71 公里,县道101.05 公里,乡道208.65公里,村道 515.21 公里。其中,二级公路90.65 公里,三级公路 140.08 公里,四级公路 642.17 公里,等外路6.04公里。[4]
2021年,全年全县全社会用电总量36089 万千瓦时。其中,第一产业用电 1018.5 万千瓦时,占全部用电量的2.8%;第二产业用电 16672.1 万千瓦时,占全部用电量的46.2%,其中工业用电 16450.7 万千瓦时,建筑业用电221.4 万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 12723.4 万千瓦时,占全部用电量的35.3%;城乡居民用电 5675 万千瓦时,占全部用电量的15.7%。[4]
2021年,全年全县电信业务总量增长24.9%。年末全县固定电话3020 部;移动电话年末达到 10.9 万户。年末全县宽带接入用户达到 3.55 万户。
2021年,全年全县国内旅游接待人数15.36 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达到 1.6 亿元。[4]
2021年,年末年末全县普通高中 1 所,专职教师151 人;中等职业学校 1 所,专职教师 47 人;初级中学3 所,专职教师324人,入学率达 100%;普通小学12 所,专职教师558人,入学率达 100%;现有幼儿园 17 所,其中公立幼儿园12所,私立幼儿园 5 所,专职教师 261 人。
2021年,全县共有法定(授权)计量技术机构1 个,全年共检定加油机 108 台、医用人体秤 12 台、计价秤19 台、汽车衡器18 台、机械式血压计 26 台,完成市级农产品定量风险监测295 批次。
2021年,全县有气象区域站 13 个、自动土壤水分站1 个、农田小气候站 1 个、天气雷达 1 部、火箭增雨架1 套和烟炉增雨系统 1 套。
2021年,全县有数字测震地震台网1 个。[4]
2021年,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 1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9 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2 个。全县共有广播电视台1 座,公共图书馆1 个,美术馆 1 个,博物馆 1 个。
2021年,围绕庆祝建党百年,浮山县线上举办了系列群众文化活动、贺新春精品文艺作品展播及山西民歌广场舞创作推广活动展播。线下举办了庆祝建党100 周年“永远跟党走”文艺晚会,开展了健步行活动、足球比赛、乒乓球比赛、太极拳表演、书法摄影展等群众文化活动及“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以“十里面香西韩馍”为主题的第三届“国学˙民俗”槐花会,推动了“浮山厨师”劳务品牌建设。
2021年末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09 个(不包括疾控中心),其中:县直医疗机构 4 个,乡镇卫生院7 个,行政村卫生室 169 个,社会办医 1 个,个体诊所29 个,妇幼计生服务机构 1 个。全县有疾控机构1 个。全县卫生机构共有床位 388 张,卫生技术人员 871 人。
2021年,在临汾市首届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大赛中,浮山县荣获“临汾市十佳社会体育指导员”殊荣。在“我要上全运”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山西省轮滑选拔赛中,浮山县6名运动员代表临汾市参赛,取得了3 金3 银4 铜的优异成绩。[4]
2021年,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15 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74 元,增长7.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28 元,增长11.0%。
2021年,年末全县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7108 人;参加企业养老保险 7476 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76461人,增加 3468 人;参加失业保险 7202 人;参加工伤保险14502人,增加 672 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02337人。
2021年,全年全县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993 户2116人,发放城市低保资金 844.7 万元,比上年减少36.9 万元;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 457 户1005 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 300.6 万元,比上年增加27.3 万元。
2021年,全年全县日间照料中心 8 个;敬老院2 所(公办1所,民办 1 所),收养各类人员 63 人。
2021年,年末全县建成区新增绿化面积1.66 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到 133.78 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3.44%。[4]
2021年,年末全县耕地保有量 39.47 万亩。全县年降水量655.3毫米,较上年增加 62.5 毫米。
2021年,年末全县森林面积 30.16 万亩,森林覆盖率21.4%。
2021年,全年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有283 天,比上年增加 1 天,环境空气综合指数3.75。地表水达到III类水体比例为 100%,劣 V 类水体的比例为0。城区PM2.5浓度均值为 30 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8.9%。
2021年,年末全县城市污水收集率100%,污水处理率100%;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全县集中供热面积188.48万平方米,供热用户 15379 户。
2021年,全年共发生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3 起,死亡4 人。亿元GDP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 0.078 人/亿元。[4]
风景名胜 | ||||||||
---|---|---|---|---|---|---|---|---|
天圣宫古遗址 | 铁牛山汉代冶铁遗址 | 古郭城遗址 | ||||||
桥北新石器时代及汉代遗址 | 北西河新石器时代遗址 | 史家坡古脊椎动物化石遗址 | ||||||
齐 、唐造像碑 | 摩崖造像碑 | 老子八十一化线刻图碑 | ||||||
文庙大成殿 | 清微观 | 徐家安子战斗遗址 |
风景名胜 | ||||||||
---|---|---|---|---|---|---|---|---|
天圣宫古遗址 | 铁牛山汉代冶铁遗址 | 古郭城遗址 | ||||||
桥北新石器时代及汉代遗址 | 北西河新石器时代遗址 | 史家坡古脊椎动物化石遗址 | ||||||
齐 、唐造像碑 | 摩崖造像碑 | 老子八十一化线刻图碑 | ||||||
文庙大成殿 | 清微观 | 徐家安子战斗遗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