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秉忠

中文名 马秉忠
出生地 甘肃省河州临夏县
民族 回族
出生日期 1910年
目录导航

人物生平

1937年7月,他接到青海省代主席、八十二军军长马步芳的命令,他被调任暂编骑兵第一师第三旅旅长。暂编骑兵第一师辖三个旅,马秉忠为该师第三旅旅长。出省抗日的暂编骑兵第一师约8000人,基本上都是甘肃、青海的子弟。其中有回、汉、撒拉、东乡、保安、藏等各族人民,以回族较多。

1938年2月,马秉忠旅等驻扎在西安以东地区、河南郑州以西,担负陇海铁路沿线的灞桥、渭南、华县、华阴、潼关和灵宝一线与西安至河南荆紫关公路沿线的蓝田、商州、龙驹寨(丹凤、商南、山阳)一线防守铁路及保卫公路安全等任务。在陕西,一、二、三旅相互配合,以骑兵奇袭了运城的日军,确保了潼关的安全,并剿灭了骚扰这一带的白莲教匪徒和一些惯匪。这股匪徒被消灭后,西荆公路线随即畅通无阻,受到西安行辕主任蒋鼎文的传令嘉奖。

1938年7月,第二旅的一个排长马元林(原哥老会分子)叛变,暗地勾结河东伪军,并枪杀了一营营长马某,带走了几十名士兵,东渡黄河泛区。不到一月时间,他与日本侵略军的1个中队及伪军千余人,偷渡黄河,侵占了新编骑兵师防守的七八个村寨。并扬言日本皇军即将西进夺取洛阳。一时情况紧急,马秉忠所在的骑兵一师将士不怕牺牲,英勇作战,及时向日、伪军展开进攻。经过激烈交战,敌势顿挫,毙伤日、伪军千余人,连续收复了一些村寨。洛阳后方曾一度人心惶惶,待大获全胜的喜讯传来,该防区各县百姓,对抗日将士表示崇敬与慰劳。

1939年春,骑一师第三旅马禄部自郑州调赴陕西耀县,与从驻防甘肃武威的骑五军中调来的两个旅,组成暂编骑兵第二师,马禄任师长,驻防北同官(今铜川)等地。同年春末,骑一师第三旅旅长马秉忠调为二旅旅长,从青海又调来一旅官兵补充第三旅。不久,骑一师调驻周口至界首一带的黄泛区,主力驻项城,其任务是防御淮阳一带的日军。同年八九月间,骑一师乘淮阳日军空虚之机,二旅旅长马秉忠率部渡河进驻宝塔、孔庄一带,进而围攻淮阳城,攻占淮阳城西关。城内日军固守待援,对峙激战中,日军从开封调来100辆卡车的援兵,与淮阳城日军配合步、炮、坦克各兵种,向骑一师阵地疯狂进攻。激战中,双方展开冲锋,形成了白刃战。二旅官兵奋勇迎敌,旅长马秉忠赤膊光膀上阵,一马当先,在战斗中胸部中弹牺牲。[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