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阮务德入山海关田氏中学读书,进一步接触自由平等的社会政治学说以及自然科学知识。
1933年,阮务德考入天津法商学院,他废寝忘食地学习,寻求救国真理,期待着报效祖国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1935年,北平爆发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天津各大中院校也积极响应,并确定12月18日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活动。阮务德是这次游行示威活动的组织者之一。不久,经法商学院中共地下党员的介绍,年仅19岁的阮务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党的事业。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经北平地下党组织的多方营救,阮务德得以出狱。他胸部的烫伤还没有封口,便不顾孱弱的身体,毅然参加了平西游击队。
1938年7月,冀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武装大暴动,组建了冀东人民抗日联军。7月底,第五总队和十总队高志远部一起,攻克乐亭县城。8月初,又挥师北上攻克卢龙县城,与第二十三总队会合。11月他与十几个敌人同归于尽,壮烈牺牲。[1]
1938年7月底,第五总队和十总队高志远部一起,攻克乐亭县城。8月初,又挥师北上攻克卢龙县城,与第二十三总队会合。随之,党组织调阮务德任二十三总队政治部主任。他的远见卓识,丰富的斗争经验,坚定的革命信念,深得部队指战员们的钦佩。但他从不居功自傲,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作风严谨,平易近人,讲究工作方法,像磁石一样吸引团结着广大指战员,把部队的政治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10月底,部队奉命西进整训,到达密云县潮白河时,突然遭到日伪军的疯狂截击。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上级又命令部队连夜长途跋涉,返回滦县北部山区坚持游击战争。
11月初的一天夜晚,部队进驻滦县东安河村,由于汉奸告密,滦县县城的日伪军大队人马立即赶来包围了整个村子,情况万分紧急。
阮务德和总队长高敬之两人当机立断,将全队人马分为两路,两人各带一路,分东西两个方向朝村外突围。
阮务德率领部队刚冲到村西口,日军的机枪就开始吼叫了,一群日伪军向村头冲过来。
阮务德站在一堵土墙后面,指着敌人,向战士们高声动员:“我们要把敌人打退,杀开一条通路突围,向北转移。给我打!”
步枪、机枪一齐吐出火舌,敌人狼哭鬼嚎,立即哗哗倒了一大片。
敌人狼狈地向两边溃退,阮务德率领部队,趁势向村外突围,到达村西安全地带。
这时,总队长高敬之东路突围的方向仍然枪声激烈,村西头的敌人也穿过村庄,向村东头压去。这样一来,他们将背腹受敌。
情况万分危急,阮务德果断地命令:“四分队、五分队由四分队长指挥,立即向滦河上游的北山转移,脱离险区,六分队随我来,增援总队长,快!”
村东头的战斗正在紧张进行,抗联战士在总队长高敬之率领下英勇顽强,但因寡不敌众,伤亡很大。敌人有些得意忘形,根本想不到刚刚突围出去的阮务德又率队突然杀了回马枪。
敌人一下乱了阵脚,火力一齐转向西面,大大小小的火舌向阮务德等人吐来。东路的指战员们在高敬之的带领下,趁机向村东冲去,沿着滦河土堤迅速北撤。
阮务德估计东路已脱离了险境,便不再恋战,把手一挥:“撤!”
部队重新撤到村西头,迎面撞上了来增援的日军汽车队,阮务德不幸中弹,但他镇定自若,坐地指挥:“六分队长,快,带领大家向村北突围!”
警卫员上来背他,不幸中弹牺牲。
阮务德摘下警卫员身上的枪和两颗手榴弹,掖在腰里,爬到一堵土墙后面,朝迎面而来的敌人射击,掩护六分队朝村北撤下去。
敌人从四面包围过来。阮务德的子弹打光了,他把枪砸碎,摘下了手榴弹,拧去了保险盖……随着“轰”地一声,地动山摇,他与十几个敌人同归于尽,壮烈牺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