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高鹏振中学毕业后,又进沈阳文登书院学习。因其父让他经营家业,故入学不久又辍学回家。后到自卫团里当差。由于他讨厌那种尔虞我诈的官场习气,很快就辞了职,到辽西、热(河)东各地漫游并结识了一些不堪官绅欺压而落草为寇的绿林弟兄,杀富济贫。
九一八事变爆发时,高鹏振以旧部为基础拉起了一支200来人的抗日队伍。
1931年9月末,高鹏振率部进驻新民县姚堡。10月初,他联合其他绿林好汉,组织了抗日队伍“东北国民救国军”,高鹏振为司令。11月25日,高鹏振指挥救国军在新民县五台子痛击日军一个小队。
1932年1月3日锦州失守,高鹏振率部与义勇军第四路耿继周相配合,于4日晚,向沈山线上的重镇新民县城发起攻击。他们一度攻入城内,砸开监狱放出200多人。随后返回朝北营子一带驻防。5月,高鹏振率部在新民县境内柳河沟附近伏击日军压道车,打死打伤日军10余名。9月22日,高鹏振率300余人转回新民县第6区,佯攻黑山县城。日伪当局又急忙调动各地自卫团加强对黑山县城的防守。
1934年以后,日伪统治更为残酷,转战在辽西的高鹏振部义军的处境更加艰难。但是,决心与东北父老共存亡的高鹏振及所部将士,仍以坚强的精神与敌斗争。
1935年7月1日,高鹏振所部义军300余名在北镇县青堆子与日伪“讨伐队”遭遇,敌人从东西两侧向高部夹击,敌众我寡,义军抱定必死决心,以一当十,同敌人血战,终于冲出重围向四方濠方向转移。
1937年5月初,高鹏振率十余人的队伍转战于彰武、阜新之间。在阜新境内陷于日伪“讨伐队”包围,在突围中有几名战士阵亡,高鹏振右臂受伤,最后只带七八人转移到彰武县太平山好友刘永安家养伤。高鹏振除留下“双胜”一人在身边照顾外,其余人则分散潜伏,以待时机。6月下旬的一天,双胜对高说:“住在这里不妥,外面风声很紧,我领你再到一个地方去”。他们从赵俊来家里出来,走到十里堡附近,双胜向高鹏振举起了枪……一代爱国志士,没有倒在抗日杀敌的疆场,却丧在了暗箭之下。[1]
1932年1月15日,高鹏振率部取得五台子大捷,击毙日军中队长不破直治。日军对高鹏振部义勇军恨之入骨。他们首先对高家进行疯狂的迫害。日军闯进朝北营子,焚毁了高家的房屋和其他家产。高鹏振父亲高品仲被敌逮捕,因不堪种种毒刑,死于牢狱。家破人亡的高鹏振,面对血雨腥风的残酷现实,抗日之志更加坚决,曾赋诗一首以表情怀:
被逼上梁山,转眼十星霜;
自易枪帜后,来把义勇当。
杀敌五台子,全家遭祸殃;
誓为义勇死,救国保家乡。
日军还组织数百人的特种部队,寻机对高部进行“围剿”,同时派出大批特务四处追踪救国军。高鹏振命令各团分散游击作战。他们忽东忽西,机动灵活,1个月内袭击日军10余次。2月初,鹏振率司令部人员及卫队营到梁山烧锅宿营。不料被日军特务侦知。翌日晨5时许,日军300余人向梁山烧锅偷袭。义军哨兵发现后,立即鸣枪报警,鹏振临危不慌,命令王凤武组织百余名战士埋伏在各院内,只派20多名战士出村迎敌,诱敌进村,其余各部按指定方向撤退。日军见义勇军主力撤走,仅剩20多人边打边往村里撤,便大摇大摆进到村里,当他们走到街心时,突然各院枪声大作,日军仓促应战,且战且退,留下尸体26具、迫击炮一门、机关枪两挺、辎重车一辆。逃入新民县城。
梁山烧锅战斗之后,救国军移住新民县王三户屯,准备在该处过春节。但对外则派人四处张扬,声言救国军将进攻新民县城。敌人信以为真,在新民车站设电网、挖战壕,龟缩在城里,日夜不安。救国军得到一个年关休整的机会。
春节过后,关东军授意汉奸张海鹏对高鹏振招降。张遂写信给高鹏振表示愿收编救国军,委任高为上校团长。高鹏振鉴于救国军械弹两匮,决定将计就计,佯称愿接受委命,将救国军移驻彰武县境内。张海鹏信以为真,竟发给鹏振步枪300支及部分弹药。不久,高鹏振向张海鹏提出去辽西“剿匪”要求再拨军械。张于是拨给步枪200支、轻机枪四挺、手提式冲锋枪四支。待武器运到后,高鹏振下令重新打起东北国民救国军大旗,掀起了更大规模的抗日斗争。
高鹏振再举义旗之后,为了解除群众对救国军的误解,争取更多的爱国者加入抗日队伍,加强了抗日宣传工作。据日伪档案记载:“老梯子、天下好、六合、野狼等,自称中国义勇军,每到一处都向民众宣传反满抗日思想。”再加上当时东三省整个抗日形势的高涨,救国军在1932年四五月间又有了迅速发展。
沈山线是日军向辽西进犯,运送军用物资的主要干线。日军为加强护路,常有压道车往返巡察。为阻断日军运输,1932年5月,高鹏振率部在新民县境内柳河沟附近伏击日军压道车,打死打伤日军10余名。
6月,救国军侦知日军有四辆军用汽车从新民往彰武运送军用物资。高鹏振率部在新、彰交界的小四台子以南的公路上袭击了日军运输队。炸毁汽车两辆,毙伤敌20余人,缴步枪30支,军用鞋百双,奶糖20箱。
7月上旬,小雨濛濛。日本关东军第十六旅团长川原劲部队150多名与彰武、法库伪警察大队200余人,还有满载军用物资的大车十余辆,途径彰武。高鹏振得知后,立即率铁骑埋伏于新秋一带公路旁。日军进入伏击圈时,高鹏振一声令下,救国军枪弹齐发,敌人措手不及,激战两小时,敌遗尸40余具,仓惶退走。救国军铁骑乘势冲杀,生俘敌黑日中尉等七人。战后,高鹏振挥笔做诗一首:
阳关大道我逢敌,偷袭川原于辽西;
辽彰康法人落落,新秋杀敌雨凄凄。
孰知土匪能降侮,哪知百姓也杀敌;
保卫家乡当义勇,轻骑纵马战辽西。
8月上旬,汉奸张海鹏纠集彰、法等县伪警察队,分四路围攻救国军。高鹏振带领轻骑驰骋、穿插于康平、新民、黑山县境敌人之间。8月下旬,高鹏振得知敌人正在策划更大规模的围攻,救国军继续留在新、黑、康、法一带活动有被敌人消灭的危险,遂决定率部向北镇县医巫闾山转移。与活动于该地的义勇军第十二路张海涛部联合作战。
8月26日,他率救国军500人首先由黑山县挺进到新民县后姚堡一带,向伪第六区警察分队发起攻击,战斗相当激烈。伪新民县公署闻讯后即向日军报告说:“此股匪,势甚大,有攻镇陷城之举”,同时又命令该县伪警各局派兵援助后姚堡。在敌兵未到之前,高鹏振又率部进入辽中县境。9月8日,救国军分别开进新民县第四区前后毛家岗子、大莲岗下、杏花坨子等村,并声言进攻台安县城,致使日伪当局调兵遣将加强对台安县城的防守。这时活动在新民县第三区的救国军也声称,高鹏振要率部攻打新民县城。伪公署又急调各地自卫团进城防守,使高部得以从容补充粮秣。9月22日,高鹏振率300余人转回新民县第6区,佯攻黑山县城。日伪当局又急忙调动各地自卫团加强对黑山县城的防守。这时,高鹏振突然挥师北上,进入阜新县境内。正当日伪当局手忙脚乱之际,高鹏振又突然拨马,开进医巫闾山。
1个月内,救国军在辽西与敌周旋,搅得日伪惊恐不宁。日伪《阜新大观》记载,“查大同元年(即1932年)左右在阜新县境的匪情,第一是老梯子,有八百人,……很是跋扈。”这足以表明高鹏振所领导的救国军给敌人造成的威胁。
9月末,高鹏振率骑兵600余人进入北镇县境。该县警务局长单长柏带步、骑警察300余人及小炮队把守在小百屯附近。当救国军各路骑兵到达该地时,双方发生激战。由于救国军仓促应战,又不熟悉地形地势,官兵伤亡甚重。高鹏振急派人向张海涛求援,张立即带骑兵两连和步兵、决死队千余人来援。张部从敌人两侧及正面发起进攻,救国军居中配合,遂将伪警队歼灭。据日伪档案记载:在单长柏指挥警察队与救国军激战之际“有刀匪千余名袭来”“卒以寡不敌众,致单局长阵亡,贾中队长负伤”。敌人惊呼:“刻下匪势甚炽,北镇县城有动摇之状态”。它透露了义军这次联合作战给敌人打击是何等沉重。
战斗结束后,义勇军第十二路司令于汇川委任高鹏振为该路骑兵支队司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