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3月18日,在刘老庄发生了一场敌我力量异常悬殊的战斗。我新四军三师十九团四连的82位勇士,为了挡住3000多日寇对我淮海区党政机关突然袭击,进行了浴血奋战。这些战士大多经过战火的锤炼,有的还是爬过雪山、走过草地的老红军。他们决心以少抗多,拖住敌人,决不让我党政领导机关蒙受损失。同时,为减少村中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四连指战员决定撤到村外开阔地与日寇决战。
从拂晓到黄昏,敌人发动了5次冲锋,但在82位勇士面前,除留下200多具死尸,带走300个伤员外,未能前进寸步。恼羞成怒的日寇集中了上百门山炮、迫击炮,向我四连阵地整整轰击了5个多小时。四连勇士在弹尽粮绝,敌人炮火不停轰击的情况下,上好刺刀,决心与敌人血战到底。经过一场激烈的白刃战,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过大,四连勇士全部壮烈殉国。但日寇妄图合围我淮海区党政机关的阴谋,遭到了彻底的失败。
82烈士气壮山河的气概,激励了解放区的抗日军民。朱德总司令在《论解放区战场》中,称赞82烈士是人民军队“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陈毅代军长说这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1]
反“扫荡”结束后,第7旅重新组建第4连,并命名该连为“刘老庄连”。当地人民群众为该连82位烈士举行公葬,修建了“新四军抗战八十二烈士之墓”的墓碑,并选送82名优秀子弟补入该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纪念烈士,当地人民政府在烈士殉难处建立了刘老庄烈士陵园。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4连82位勇士,在江苏淮阴刘老庄战斗中,与敌人展开殊死肉搏,全部壮烈牺牲。他们是连长白思才、政治指导员李云鹏、副连长石学富,排长尉庆忠、蒋元连、刘登甫,文化教员孙尊明、卫生员杨林标……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撰文表彰:“烈士们殉国牺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励来兹。”朱德总司令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中,赞他们是“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