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

南县

中文名 南县
外文名 NanxianCounty
所属地区 湖南省益阳市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下辖地区 11个镇、1个乡
县长 钟剑波
行政区类别
著名景点 罗文花海涂鸦村、德昌公园、茅草街大桥、南州广场
电话区号 0737
行政区划代码 430921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新石器时代晚期,华夏先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后因地壳构造运动,这里沦陷为泽国。

南县南县(1)唐宋时期,县境尚在浩渺洞庭之中,仅有寄山、明山、宋田山和太阳山浮峙水面。

清咸丰二年(1852年)六月,湖北省石首县藕池江堤溃决,因频年失修,至咸丰十年(1860年),长江洪水泛滥,夹大量泥沙从原溃口倾泻南奔,直灌洞庭。同治末年(1874年前后),洞庭湖北部淤积若干洲渚,其中乌嘴和北洲南岸新淤一个狭长的湖洲,因地处北洲之南,当地群众称之为“南洲”。尔后洲渚淤积连片,形成百里沃野,泛称“南洲”。随着南洲的形成,各地居民纷迁麋集,围堤开荒,世代相息。是时分属华容、岳阳、汉寿、沅江、安乡、常德六县管辖。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湖南巡抚吴大澄奏本清廷获准,划割六县交界之地,在境内乌嘴设置“南洲直隶厅抚民府”,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迁置九都。

民国二年(1913年)十月,湖南都督府下令撤销南洲厅,改称南洲县,民国三年(1914年)六月八日又根据内务部复电转令,将南洲县更名为南县。

新中国建国之初,南县划归常德地区,1962年12月,改属益阳地区,1994年7月后属益阳市(地改市后)。[5]

南县城貌南县城貌(5)1996年,南县面积1075.2平方千米,人口约64.5万人。辖7个镇、13个乡:南洲镇、厂窖镇、三仙湖镇、华阁镇、茅草街镇、明山头镇、武圣宫镇、八百弓乡、三岔河乡、下柴市乡、中鱼口乡、乌嘴乡、北河口乡、沙港市乡、牧鹿湖乡、河口乡、荷花嘴乡、浪拔湖乡、麻河口乡、游港乡。县政府驻南洲镇。【注:益阳市辖大通湖、金盆、北洲子3个农场、大通湖渔场和南湾湖军垦农场的北半部位于县境内】

2004年,南县辖12个镇、11个乡:南洲镇、茅草街镇、三仙湖镇、武圣宫镇、明山头镇、厂窖镇、华阁镇、青树嘴镇、麻河口镇、河坝镇、金盆镇、北洲子镇、乌嘴乡、河口乡、八百弓乡、荷花嘴乡、中鱼口乡、游港乡、下柴市乡、三岔河乡、浪拔湖乡、牧鹿湖乡、北河口乡。[5]

2009年,南县下辖13镇2乡,分别是:明山头镇、青树嘴镇、厂窖镇、武圣宫镇、河坝镇、金盆镇、北洲子镇、南洲镇、华阁镇、茅草街镇、三仙湖镇、麻河口镇、浪拔湖镇、乌嘴乡、中鱼口乡。43个社区,368个行政村。

2015年,根据南县乡镇区划调整方案,调整后下辖2乡13镇:沙堡洲镇与河坝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河坝镇,并将大通湖渔场的行政职能剥离并入河坝镇,保留大通湖渔场企业性质,实现政企分开。本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南县共减少1个乡级建制,现辖乌嘴、中鱼口2个乡和青树嘴、明山头、武圣宫、厂窖、茅草街、三仙湖、南洲、麻河口、华阁、浪拔湖、金盆、北洲子、河坝13个镇。[11]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南县下辖11个镇、1个乡。[12]

区划详情

11个镇:明山头镇、青树嘴镇、厂窖镇、武圣宫镇、南洲镇、华阁镇、茅草街镇、三仙湖镇、麻河口镇、浪拔湖镇、中鱼口镇。

1个乡:乌嘴乡。[12]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430921102000 明山头镇
430921103000 青树嘴镇
430921106000 厂窖镇
430921107000 武圣宫镇
430921125000 南洲镇
430921126000 华阁镇
430921127000 茅草街镇
430921128000 三仙湖镇
430921129000 麻河口镇
430921131000 浪拔湖镇
430921132000 中鱼口镇
430921201000 乌嘴乡

自然环境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430921102000 明山头镇
430921103000 青树嘴镇
430921106000 厂窖镇
430921107000 武圣宫镇
430921125000 南洲镇
430921126000 华阁镇
430921127000 茅草街镇
430921128000 三仙湖镇
430921129000 麻河口镇
430921131000 浪拔湖镇
430921132000 中鱼口镇
430921201000 乌嘴乡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南县南县(3)南县北与湖北省石首、公安、松滋相连,西接常德市的安乡、汉寿两县,东临岳阳市的华容县,南与益阳市的沅江市隔河相望,东南与大通湖、北洲子、金盆、南湾湖、千山红等几大农(渔)场连成一片,为湖南省36个边境县之一。介于东经112°10′53″—112°49′06″,北纬29°03′03″—29°31′37″之间,总面积1321平方千米。东距沿长江开放城市岳阳100千米,南离省会长沙200千米,北到长江30千米。[13]

气候特征

南县地处长江中下游,系洞庭湖新淤之地。地势自西向东南微倾,平均海拔28.8米,高差不足10米,除明山、寄山两处山岗外,一马平川,属于典型的平原地形。[13]

自然资源

南县境内气候适宜,年平均气温16.6℃,降水量1237.7毫米,雨日136.3天,日照时数1775.7小时,蒸发量1236.2毫米。属亚热带过渡到季风湿润气候类型,冬凉夏暖,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充沛,日照时长,有霜期短。[13]

水资源

矿藏资源

南县水资源总量1133亿立方米,其中降水径流5.6亿立方米,客水径流1125.1亿立方米,地下水2.3亿立方米(可开采量)。

人口

南县累计煤探明储量34940.5万吨,保有资源储量24585.6万吨,保有储量中无烟煤占68.81%,焦煤占4.12%,贫煤占4.04%,气煤占2.30%,瘦煤占20.72%。[14]

政治

2021年,全县公安户籍人口64.11万人。常住人口48.51万人。[2]

经济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书记 罗讯
副书记 钟剑波、谌映民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县长 钟剑波
副县长 张心镜、王强、王建国、周俊(挂职)、欧力、龚京榜、潘德志、陈希、石波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李向前
副主任 曹国泉、孟祥胜、张红君、周曙光、陈国奇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周尚亮
副主席 杨洪、黄艳涛、高文斌、曾彩虹、王金辉

参考信息来源:南县人民政府[15]

综述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书记 罗讯
副书记 钟剑波、谌映民

第一产业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县长 钟剑波
副县长 张心镜、王强、王建国、周俊(挂职)、欧力、龚京榜、潘德志、陈希、石波

第二产业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李向前
副主任 曹国泉、孟祥胜、张红君、周曙光、陈国奇

第三产业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周尚亮
副主席 杨洪、黄艳涛、高文斌、曾彩虹、王金辉

文化

历史文化

202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0.78亿元,比上年增长8.6%,两年平均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2.07亿元,增长9.4%,两年平均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6.58亿元,增长8.0%,两年平均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2.13亿元,增长8.6%,两年平均增长6.1%。三次产业结构由2020年的25.3:28:46.7调整为23.8:29.4:46.8。人均GDP达53758元。[2]

南县南县

地方特产

2021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0.3%,比全市高0.3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蔬菜种植面积增长2.2%,产量93.33万吨,增长6.0%;油菜播种面积增长0.4%,产量7.03万吨,下降0.4%。生猪出栏44.76万头,增长42.19%;家禽出栏477.48万羽;水产品产量15.42万吨,增长4.9%。稻虾、龟鳖、蔬菜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稻虾种养面积达60万亩,综合产值突破150亿元,获评“中国生态小龙虾之乡”“中国虾稻米之乡”“国家稻虾生态产业标准化示范区”。

2021年,全县累计流转土地面积达到60.03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71.5%。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南县稻虾米”成为首个成功进军香港市场的湘米品牌,荣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特等金奖、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金奖。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南县小龙虾”获批国家农业公用品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证明商标;“南县稻虾米”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县草龟”“南县中华鳖”获批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产品。新增2家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和7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省级示范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1家省级百佳农民合作社、1家省级百佳家庭农场。

2021年,继续扎实推进1个省级全域美丽乡村、4个省级美丽乡村和1个省级特色精品乡村创建,涉及全县72个村的美丽庭院“六个一”建设全面完成。完成沟渠清淤2455条共2949千米,完成乡村道路清基扫障5750千米,改造脏乱房屋406户。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1944户,公厕改造8座。健全了“户分类减量、村收集回收、乡镇转运、县无害化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12个乡镇132个村全覆盖。[2]

交通

工业

2021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53.16亿元,比上年增长8.8%。在“兴工强县、创新驱动”战略的驱动下,新兴产业异军突起。以捷创新材、哲龙科技、湖南橡塑为代表的新材料企业发展较快;医疗健康产业按下发展“快进键”,引进项目16个,成为全省第五个“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区域。骨干企业势头强劲。规模企业达108家,克明面业发展成国内行业领先的食品高科技企业,生辉纺织双芯纱、四芯纱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20%,成为行业隐形冠军。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家,全县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企业产值比重达69.1%。

建筑业

2021年,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3.42亿元,比上年增长6.2%。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1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6.78亿元、增长18.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2.4万平方米,增长13.5%、建筑竣工面积172.44万平方米,增长20.9%。[2]

社会

南县南县(3)固定资产投资和和房地产开发

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3%,比全市高2.3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0.9%,比全国、全省、全市分别高7.0、3.1、1.8个百分点。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6.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5.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30.4%。按投资方向分,产业投资增长3.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6.4%;民生工程投资下降36.6 %;生态环境投资增长24.4%;工业技改投资下降8.9%;本年新开工工业项目投资增长1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6.5%。民间投资增长35.2%;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39.5%。全县5000万以上项目个数增长45.3%,完成投资增长28.2%;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个数增长24.5%,完成投资增长8.1%。全县共申报各类项目约300个,到位资金37.54亿元。其中:竞争性争取资金14.08亿元,因素法分配资金18.3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5.16亿元。

2021年,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7.8亿元,比上年增长130.4%。全县房屋新开工面积36.74万平方米,增长26.5%;房屋施工面积173.78万平方米,增长6.8%;商品房销售面积65.39万平方米,下降9.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8.38万平方米,下降13.8%。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比上年提高17.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1%、比全国、全省分别高2.2、0.5个百分点,与全市持平。分地域看,城镇、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5.6%和14.5%;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零售额分别增长13.5%、16.4%、11.9%和16.8%。粮油食品类、烟酒类分别增长26.6%、32.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4%;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1.2%;家具类增长15.2%;通讯器材类增长16.6%; 新能源汽车下降18.5%。

邮电通信

2021年,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16.49万户,增长16.3%。

旅游业

2021年,累计接待游客225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20亿元,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新增国家3A级旅游景区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洞庭之心体育旅游线路获评“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承办体育赛事“国字号”16次、省级20次。

财政、金融

2021年,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93亿元,比上年增长9.5%,增速比全市低6.8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其中:地方税收5.44亿元,增长11.1%;非税收入1.49亿元,增长4.1%;非税占比21.5%。

2021年,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33.55亿元,比年初增加43.28亿元。[2]

南县国际涂鸦艺术节南县国际涂鸦艺术节

科技事业

教育事业

衣着习俗

20世纪初至40年代,南县民众多穿青、蓝、红大布和白夏布,男人穿布纽开胸衫,带青色“缸罩帽”,年长者多穿大档裤(裤腰肥大,穿时前腰折叠,以带系之)。富家男人穿长衫,戴礼帽。女人穿大襟衣,富家女人穿旗袍。[16]

帮工习俗

生产活动中,有些事情靠一人或一家一户难以完成,需要众人的力量。南县人历来有亲友邻居相互帮助,集中人力和时间完成生产任务的帮T习俗,称之为“帮忙”。“帮忙”的农活主要为插田、扮禾及其他农事。每逢春耕夏收时节,只要主家打一声招呼,邻居们便主动上门“帮忙”,不取报酬。主家则以茶烟酒饭款待。[16]

文化事业

麻辣肉

南县麻辣肉是湖南省益阳市南县的特产。南县麻辣肉是由本地的土猪肉精制而成,麻辣肉制作比较复杂,加入了21种调料,经过了选料,腌制,码味,蒸煮,切片,烤制等8道工序才能制成。它外观红亮,片大而薄,干爽有嚼头。南县麻辣肉是湖南南县的特产,是由本地的土猪肉精制而成,而不是豆制品。麻辣肉的麻也不是花椒的意思,而是使用高品质芝麻油的麻,属于高蛋白、低脂肪、即食型产品、口感柔韧、芳香可口、肉味独特。麻辣肉制作比较复杂,加入了盐,糖,味素,料酒,红曲,香粉等21种调料,经过了选料,腌制,码味,蒸煮,切片,烤制等8道工序才能制成。它外观红亮,片大而薄,干爽有嚼头。[17]

酱板鸭

酱板鸭成品色泽深红,皮肉酥香,酱香浓郁,滋味悠长,具有活血、顺气、健脾、养胃、美容之功效。[17]

体育事业

杭瑞高速穿南县境而过,益南高速动工建设,千吨级茅草街港口可通江达海,荆益铁路规划布局。[18]

桂花园大桥新建工程,主体建设和附属的两侧匝道施工已于8月份全面完工,南茅运河茅草街船闸工程,主体建设已完工,南茅运河振兴桥建设项目,已实现竣工通车,茅草街二级客运站工程已建成并即将投入营运,S307南县三仙湖至思乐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自然村通水泥公路建设已完工验收374千米,茅草街船舶污染物岸上收集点建成并投入运营,18艘标准化渡船的适航性改造全面完成。2019年,南县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6.56亿元,比上年增长7.1%。[19]

2021年,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6.7亿元,比上年增长5.4%。华常高速实现通车,G234改建,G353、S218、S220改造等工程相继竣工,县内高速公路“一纵一横”、国省干线“四纵四横”格局基本形成。[2]

卫生事业

人民生活

2021年,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家,克明面业获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获评省级星创天地3家、众创空间1家。顺祥食品获批“省优势水产品产业升级示范项目”。浪拔湖科普小镇获批“省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程”。[2]

脱贫攻坚

2021年,全县共有学校212所,其中:幼儿园100所,小学及教学点81所,初中24所,高中5所,职高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县中、小学在校学生数63475人,比上年63076人增加399人。其中:普通高中(含职高)在校生9696人,比上年9220人增加476人;普通中学在校生12964人,比上年12229人增加735人;小学在校生28590人,比上年28505人增加8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1994人,比上年12775减少781人。全县专任教师5356人,比上年增长5.6%,其中:幼儿园专任教师590人,小学专任教师2289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564人,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数10人。[2]

社会保障

2021年,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厂窖惨案遗址建设全面竣工。段德昌生平业绩陈列馆已开馆。重走青年毛泽东南县游学社会调查之路已启动。县图书馆组建了五家分馆。县文化馆建设了南县公共“文旅云”、数字文化馆平台,实现文旅信息与省级平台精准、无缝对接,开启了南县文旅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的新征程。全县132个行政村均按省政府“七个一”标准对村级综合文化中心进行了完善,覆盖率达到100%,形成了以“四馆、一站、一中心”为主体,覆盖城乡、功能齐备、三级联动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全年送戏下乡40场次。歌曲MV《幸福承诺》在省文旅厅开展的“艺心向党•云游湖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作品创作和征集活动中获选优秀作品,在省公共文旅云平台展示,并代表益阳市进入湖南省第七届艺术节决赛。县图书馆购买新书4000多册,订阅报刊杂志180多种,电子借阅机每月自动更新书籍200多种。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不断加强,通过组织活动、加强辅导、政策扶持等措施,做好南县地花鼓、南洲围鼓、南洲湖歌、厂窖农民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造就一批热心地花鼓表演、击打围鼓、诗歌吟唱、农民画创作等特殊群体,真正使我县的民间特色文化焕发出了新的活力。[2]

环境保护

2021年,成功举办中国新能源汽车拉力锦标赛。开展了全民健身日“公益体彩”系列赛事活动。成功举办“三湘悦动·奔跑洞庭”南县定向乐跑赛。成功举办“迈进新时代·舞动新生活”湖南省美丽乡村广场舞大赛·南县站暨湖南省第二届广场舞锦标赛分站赛。成功举办湖南省气排球邀请赛。[2]

安全生产

2021年,开展了“两癌”免费检查活动,免费产前筛查活动。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统筹实施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服务项目。其中:产前筛查率连续三年全市排名第一;婚前医学检查率99%;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100%;出生缺陷发生率从109.02/万下降至69.16/万。县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项目已完工,总用地面积46.3亩, 总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 配置床位300张,投入使用后将落实妇幼保健机构的“大部制”建设与标准化管理。[2]

重要事业

2021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01元,比上年增长9.1%;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71元,增长7.1%;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17元,增长10.4%。[2]

旅游

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清零。149户脱贫监测户、242户边缘户返贫致贫风险全面解除。221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1.02万名贫困人口建立利益联结机制,1.87万名贫困人口自种自养发展脱贫产业。9556名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岗就业。消费扶贫“三专一平台”建设稳步推进。[20]

著名人物

2021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384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683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911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就业2609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05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00人;完成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305人,其中: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培训2170人,分别完成目标任的135%和174%。 企业养老保险征缴基金16298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数40万人;工伤保险累计参保人数40467人,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参保率100%;失业保险征缴基金798万元;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突破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之内。

2021年,累计清欠农民工工资2198万元。五类保险累计征缴基金31亿元,核发各类待遇63.07亿元。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医保基金可持续、更安全。累计发放各类民政救助资金4.3亿元。乡镇敬老院全面提质改造,县福利院获评全国第一家县级标准化养老服务机构。累计建成公共租赁住房11180套。住房公积金累计发放个人贷款12亿元。[2]

荣誉

2021年,全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完善自然保护地监管制度,推进以南洲国家湿地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建设。严格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加强林地草地园地土壤环境管理,推进污染土地治理与修复,强化危险废物管控。

2021年,污染防治扎实推进,工业园区锅炉全面改造,秸秆、垃圾露天焚烧有效控制,划定区域烟花爆竹全面禁放,185处砂场全部整治,全年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实现县域全覆盖,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获评“全省禁捕退捕工作先进县”。重拳治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稳步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0%,完成营造林20.7万亩,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南洲镇南洲村等5个村获评“国家森林乡村”。[2]

词条图册

2021年,食品安全“四个最严”有效落实。平安南县和法治南县建设步伐加快。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推进,共破获刑事案件1621起。获评“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三次获评“全省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县”,连续五年保持“省级平安县”荣誉。公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提升,位居全省前列。

2021年,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1起,比上年减少6起;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2人,比上年减少7人。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5人。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0死亡。道路交通死亡人数比上年下降28.6%。[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