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杰故居:吴杰(l837-19l0),字吉人,安徽歙县人。中法战争前夕,调任镇海口炮台守备,清光绪十一年正月十五日(l885年3月l日〉,法军进犯浙江镇海。时吴杰在招宝山威远炮台亲发大炮,重创法舰,击伤舰队司令孤拔,法舰不敢再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复领镇海口炮台,三署总兵,一护浙江提督,皆有声望。故居位于城关胜利路与人民路交叉口,为吴杰晚年所居,由台门、前厅、后厅和左右厢房组成,前厅面阔5间,重檐楼屋,后厅为客厅,面阔3间,设前轩后廊,亦是重檐楼屋,均为硬山顶,保存较为完整。
吴公纪功碑亭:建于民国二十五年(l936年),系镇海士民纪念吴杰诞辰百周年集资建造。四柱歇山顶,亭中立碑,记述吴杰生平和功绩。
泮池──裕谦殉难处:在镇海中学内,1841年10月10日,中法鸦片战争镇海口之役镇海失陷,两江总督、钦差大臣裕谦(l793--l84l,蒙古镶黄旗人),投泮池尽节,为中英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封疆大吏中唯一亲临战场以身殉国者。
钩金圹──英军登陆处:清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六日(l84l年l0月l0日),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军在此登陆,绕道攻招宝山,利用其制高点,轰击隔江相望的金鸡山。招宝、金鸡两山既陷,英军炮轰县城,守军亦溃,镇海逐告陷落。
威远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都督卢镗与海道副使谭纶为抗倭而筑,清道光十三年(l833年)知县郭淳章重修,清朝官兵曾在此抗击过英法侵略军的进犯。
月城:位于招宝山顶北侧的两峰交界处,为威远城前哨阵地。清光绪九年(l883年),欧阳利见任浙江提督时建。
威远城碑刻:置于威远城内,多数为明、清军政要员手迹、题字。其中“保护宝陀寺勒石碑记”,清光绪十五年(l889年),欧阳利见撰并书,记述了中法战争镇海口战役的情形,有重要研究价值。
安远炮台(见右图):建于清光绪十三年(l887年),由同知杜冠英和参将吴杰督造,次年告竣。曾置克鹿卡后膛钢炮一座。
金鸡山了台:与招宝山隔江对峙,为欧阳利见督师御敌处。
靖远炮台:位于小港金鸡山东麓的沙湾头,清光绪六年(l880年)建曾置炮5座,营房5间。
平远炮台:位于小港金鸡山东北方向的山腰部,光绪十二年(l887年)建。
宏远炮台:位于笠山顶上,规模宏大,为镇海口第一道防线。
镇远炮台:始建于光绪六年,同知杜冠英督造。
戚家山营垒:戚家山在甬江南岸沙蟹岭西南角,与金鸡山毗连。光绪七年(1881年),总镇杨春和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