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

宜兴

中文名 宜兴
车牌代码 苏B
外文名 Yixing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下辖地区 5个街道、13个镇
市委书记 封晓春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国家/地区 江苏省无锡市
著名景点 善卷洞、龙背山森林公园、竹海、玉女潭等
海拔 611.5米
电话区号 0510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宜兴城区宜兴城区宜兴古称荆邑,春秋时属吴。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改荆邑为阳羡县。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阳羡县改称为阳羡侯国;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复称阳羡县。

西晋太安二年至永嘉四年(303年—310年),朝廷为表彰周玘(周处长子)三兴义兵平乱之功,设置义兴郡,属扬州。

南朝刘宋永初三年(422年),又增臵绥安县归义兴郡管辖。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称义兴县,属常州。

唐武德二年(619年),义兴县被分臵为阳羡、临津二县,并在此臵鹅州,县城改为州府;武德七年(624年),鹅州又改称南兴州;武德八年(625年),撤州复称义兴县。

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为避赵光义讳,改为宜兴县,属常州。

元代,宜兴县几度改设州府。

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改宜兴县。

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为宜兴、荆溪两县。

民国元年(1912年),荆溪县撤销,并入宜兴县。

1949年4月,宜兴县属华东军政委员会苏南行政公署政区。

1949年6月,宜兴县属常州专区。

1953年1月,宜兴县属苏州专区。

1956年2月,宜兴县属镇江专区。

1967年3月,镇江专区改称镇江地区,宜兴县属镇江地区。

1983年,宜兴县隶属无锡市。

1988年1月撤销宜兴县,设宜兴市(县级市)。[7]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宜兴市下辖5个街道、13个镇、1个园、1个开发区。[11]

5个街道:宜城街道、屺亭街道、新庄街道、新街街道、芳桥街道。

13个镇:张渚镇、西渚镇、太华镇、徐舍镇、官林镇、杨巷镇、新建镇、和桥镇、高塍镇、万石镇、周铁镇、丁蜀镇、湖父镇。

1个园:环科园。

1个开发区:宜兴经济开发区。[11]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宜兴市位于北纬31°07′—31°37′,东经119°31′—120°03′之间。[12]地处江苏省西南端、沪宁杭三角中心,东面太湖水面与苏州太湖水面相连,东南临浙江省长兴县,西南界安徽省广德县,西接常州市溧阳市,西北毗连常州市金坛区,北与常州市武进区相傍。滆湖镶嵌宜兴和武进之间,三氿(东氿、团氿、西氿)相伴市区。全市总面积1996.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宜兴市地势南高北低,西南部为低山丘陵,全市最高峰为黄塔顶,海拔611.5米;东部为太湖渎区,适宜种植各种蔬菜;北部和西部分别为平原区和低洼圩区。

宜兴山地属于天目山余脉,拥有江苏苏南最高的三座山峰,其中茗岭葡萄岭海拔611.5米,为江苏第二峰。

气候

宜兴市年平均气温16.7℃,较常年偏高0.6℃;年极端最低气温-10.1℃(出现在2018年1月13日),年极端最高气温38.2℃(出现在2018年5月16日);35℃以上高温日数17天,较常年偏多近5天。全年雨日150天,较常年偏多16天;年总降水量为1805.4毫米,较常年偏多510.8毫米;全年出现暴雨6次,其中100毫米以上大暴雨2次;日最大降水量186.7毫米(出现在2018年8月17日),创下宜兴一日最大降水量历史极值。年日照时数1807.5小时,接近常年。

水文

宜兴市境内河流密布、纵横交叉,灌溉、运输方便。有河道215条,总长1058千米,总面积19.49万亩。其中主干河14条,5千米以上的68条。荡20多个,水域面积73.43亩。有水库20座,总库容1.26亿立方米。天然水质较好,矿化度为100—200毫克/升,属很低矿化度水;总矿化度小于1.5毫克当量/升,属很软水;酸碱度值为6.5-7,属中性水。

宜兴西氿站最高水位4.03米,出现在8月18日;最低2.92米,出现在1月1日;年水位落差1.11米。太湖大浦口站最高水位3.91米,出现在8月17日;最低2.72米,出现在4月14日;年水位落差1.19米。宜城6条河年径流量19.18亿立方米,9月28日年最大下泄流量205立方米每秒。全年蒸发量886.8毫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宜兴市可开发利用土地较多,丘陵山区面积约681平方千米,水域面积约532平方千米,平原陆地面积约 783 平方千米。

矿产资源

宜兴市探明矿种有石灰岩、大理岩、石英砂岩、煤、泥炭等27种。

生物资源

宜兴市拥有竹子、松树、杉树等品种为主的用材林;有野鸭、黄雀、黄鹂等上百种野生鸟类,野猪、刺猬、松鼠等多种野生哺乳动物,银鱼、鲫鱼、草鱼、蚌、蟹等几十种水产。

人口

2021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107.08万人,比上年下降0.46%。年末总户数37.28万户,平均每户家庭人口2.87人。全年出生人口5015人,出生率4.67‰;死亡人口9232人,死亡率8.60‰;当年人口自然增长率-3.9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8.70万人,比上年增长0.07%,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9.21万人,比上年增长0.2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9.32%。[9]

政治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封晓春
市委副书记 胡小坚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市长 胡小坚
副市长

周峰、张敏、张毅、周杰、刘英、杨中浩、张达志、金磊、曹林华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许伟英
副主任 朱旭峰、何晓进、裴焕良、温秀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周中平
副主席 朱晓晔、周斌、洪雅、范燕慧、薛强

以上内容参考来源:人民网[13]、宜兴市人民政府[14]、宜兴市人大常委会[15]、政协宜兴市常委会[16]

经济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封晓春
市委副书记 胡小坚

综述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市长 胡小坚
副市长

周峰、张敏、张毅、周杰、刘英、杨中浩、张达志、金磊、曹林华

第一产业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许伟英
副主任 朱旭峰、何晓进、裴焕良、温秀

第二产业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周中平
副主席 朱晓晔、周斌、洪雅、范燕慧、薛强

第三产业

文化

202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82.17亿元,高质量突破2000亿;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6.1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52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1086.11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941.54亿元,增长8.9%。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2.6:52.2:45.2。

2021年,全年新增就业岗位4.5万个,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59万人,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493人,扶持自主创业4977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

2021年,年末全市登记的各类企业达62085户,其中非私营内资企业3008户,外商投资企业772户,私营企业58305户。当年新登记各类企业8899户。

202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1.6,比上年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1.6,比上年增长0.6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1.7,比上年回落2.2个百分点。[9]

宜兴市掠影宜兴市掠影

文化遗存

宜兴宜兴

2021年,全年粮食总产量35.51万吨,比上年增长9.5%。其中,夏粮总产量11.56万吨,比上年增长36.4%;秋粮总产量23.94万吨,与上年持平。油料总产量4769吨,比上年增长1.4%,其中油菜籽总产量4142吨,比上年增长2.7%。茶叶总产量3826吨,比上年增长2.1%;水果总产量29725吨,比上年增长3.9%;干果总产量2180吨,比上年下降2.3%。

2021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19.42万亩,比上年增加10.22万亩,增长9.4%。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7.55万亩,比上年增加10.41万亩,增长15.5%;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0.59万亩,比上年减少0.03万亩,下降0.1%。经济作物中,油料播种面积2.87万亩,比上年增加0.01万亩,增长0.3%。

2021年,全年猪肉产量2086吨,比上年下降56.7%;禽肉产量2508吨,比上年下降30.8%。猪年末存栏数6.28万头,比上年增长112.9%。肉猪出栏数2.65万头,比上年下降51.8%。全年水产品产量71430吨,比上年下降12.1%。[9]

地方特产

宜兴宜兴

2021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468.98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全市125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347.83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完成营业收入433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实现利润总额171.61亿元,比上年下降9.6%;实现增加值788.58亿元,可比价增长11.3%。全市规上工业六大重点行业实现产值3564.35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占规上工业比重82.0%。全市工业总产值前100强企业完成产值2993.96亿元,比上年增长29.5%。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达527家,比上年增加93家。其中,产值超10亿元企业68家,比上年增加9家;超100亿元企业9家,比上年增加4家。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综合能耗488.03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2.8%;实现万元产值能耗0.112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22.7%。五大高耗能行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业)综合能耗为425.8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3.7%,占全市规上工业总能耗的87.3%。

2021年,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68.88亿元,可比价增长0.8%;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65.19亿元,比上年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59.2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5.7%。全年共获评“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6项,“国家优质工程奖”4项,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5项。[9]

交通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5.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0.72亿元;第二产业投资270.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第三产业投资274.09亿元,比上年增长22.9%。

2021年,全年完成房地产业增加值155.45亿元,可比价增长3.1%;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91.46亿元,比上年增长31.8%。房屋施工面积902.4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2%;房屋竣工面积155.9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6.7%。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08.3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商品房销售额3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20.0%。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8.62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29.96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7.1%,饮料类增长22.7%,烟酒类增长16.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53.0%,化妆品类增长24.9%,金银珠宝类增长64.1%,日用品类增长24.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2%,中西药品类下降0.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57.9%,家具类增长29.8%,通讯器材类下降22.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32.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6.5%,汽车类增长2.6%。  

开放型经济

2021年,全市新增外资项目51个,比上年增加17个,其中新设项目42个,增资项目9个。累计增加协议注册外资8.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8.8%。全年实际使用外资4.9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7%。全年新设外资制造业项目19个,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3.57亿美元,占实际使用外资总量的72.9%。

2021年,全市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67.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7.1%。其中出口总额完成46.2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4%;进口总额完成21.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0.3%。

2021年,全市完成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10.5亿美元,同比减少21.9%,完成在岸外包执行额5.8亿美元,同比增长59.4%。

2021年,全年对外直接投资总额3995.2万美元,累计境外投资备案项目7只,中方协议投资额7770.8万美元。

财政和金融

2021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42.39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税收收入119.0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3.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8.30亿元,比上年增长9.2%。

2021年,年末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达2892.80亿元,比上年增长9.9%;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2199.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存款中,住户存款余额1529.55亿元,比上年增长9.2%;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059.29亿元,比上年增长13.7%。贷款中,住户贷款余额567.83亿元,比上年增长30.4%;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623.74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2021年,全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58.90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财产险收入15.09亿元,比上年增长3.9%;人寿险收入4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保险赔款支出18.11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财产保险赔款支出9.69亿元,比上年增长11.3%;人寿保险赔款支出8.42亿元,比上年增长32.2%。

2021年,全市新增上市企业1家,累计32家。[9]

公路

铁路

宜兴历史悠久,拥有7000余年的制陶史和2200余年建县史。先民勤劳朴实,留下众多文化遗存。位于徐舍镇的西溪遗址为马家浜文化时期大型聚落遗址,体现出先民六七千年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祥和、自然的生活。2002年发掘的骆驼墩遗址,代表了太湖西部山地向平原地带过渡的新石器考古文化特点,对研究长江下游古代文明进程有着重要意义,被列为2002年中国六大考古发现之一。西渚镇猪婆山曾是春秋战国时期人群居住点。

社会

宜兴市物产丰富,所产陶器尤以紫砂最为有名,享有“陶都”美誉。丘陵山区盛产多种名特优茶、板栗、毛竹、竹笋和杨梅,阳羡紫笋茶唐朝时就定为贡茶,咸肉煨笋(腌笃鲜)是宜兴特色菜肴。

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

宜兴市境内有长春—深圳高速公路、宜长高速公路、沪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2021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3030公里,比上年增长3.5%,内河航道里程605公里,与上年持平。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36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0%;公路客运周转量51206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1.1%。丁蜀通用机场建成试飞,宜兴航空实现零的突破。宜长高速、常宜高速、宁杭高速宜兴东互通建成通车,宜马快速通道(宜兴段)开工建设。360省道茗岭段、东氿北路等道路建成通车,汤省线改扩建、宜官路二期等工程有序推进,市域交通网络更加顺畅,创成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地区。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成功入选全国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试点县。[9]

文化事业

宜兴站宜兴站宜兴站(Yixing Railway Station)位于宜兴市,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二等站,是宁杭高速铁路的中间站。

医疗卫生

体育事业

宜兴团氿边宜兴团氿边

2021年,年末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80万人,比上年增加0.59万人,增长4.4%。其中,高级职称0.90万人、中级职称3.49万人、初级职称9.41万人,分别增长8.1%、7.6%和3.0%。

2021年,全年组织实施市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74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47项、无锡市级21项。全年专利授权总量10627件,比上年增长26.8%,累计专利授权总量达59977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7.38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0.7%。年内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690家,组织实施产学研及国际合作项目174项。1家企业获省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9]

宗教事业

2021年,全市共有普通高中8所,全年招生4962人,在校学生15160人;普通初中35所,全年招生10175人,在校学生29208人;小学61所,全年招生12787人,在校学生72594人;幼儿园106所,全年入园幼儿9453人,在园幼儿32771人。中等技术学校2所,全年招生2288人,在校学生664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年招生28人,在校学生196人。

社会保障

2021年,年末共有市级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站(馆)18个;市级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83万册;电影放映单位22个,放映场次15.9万次,票房收入5554.8万元。市文化中心各场馆到馆总人数约215.4万人次,总服务人数827.47万人次,共举办各类活动及培训793场,接待各类参观团体975批次,共计30856人次。  

邮电旅游

2021年,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608个,实有床位数7389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591人,其中执业医师3859人,执业助理医师414人,注册护士4976人。宜城防保所完成搬迁投用,市医疗中心土建工程完成。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高标准通过“江苏省健康促进县”省级验收。  [9]

资源环境

2021年,全市有体育场5个、体育馆18个、游泳池51个。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3人。全年举办全国性赛事4项、省级比赛3项,县(市)级19次。成功举办全国动力冲浪板锦标赛、“陶都·体彩杯”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环科园杯”中国·宜兴内河帆船联赛、CBDF中国杯国际标准舞(体育舞蹈)巡回赛等四项国家级体育赛事。全年体育彩票销售5.97亿元,比上年增长6.6%。

安全生产

2021年,全市有宗教活动场所62处,共有教职人员132名。

平安宜兴建设

2021年,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852元,比上年增长9.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527元,比上年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17元,比上年增长11.1%。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831元,比上年增长19.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313元,增长18.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644元,增长23.8%。

2021年,年末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7.01万;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9.43万,比上年增长9.8%;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5.23万,比上年增长4.7%;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52.47万,比上年下降1.9%。月低保标准提高至1060元,月最低工资标准2280元。

2021年,全市拥有城镇社区服务中心18个。享受定期定量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5688人。全年福利彩票销售1.5亿元。全年慈善机构接收捐赠款8005万元,其中慈善“一日捐”941.6万元,定向捐款4492万元,企业认捐到账1155.8万元。市慈善会救助困难群众、学生约5万人,救助支出4257万元。

2021年,全年累计抽检监测各类食品13410批次,每千人抽检率达10.4批次,食品监测合格率为98.67%。

旅游

2021年,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收入3.39亿元,比上年增长0.5%;电信业务总收入18.92亿元,比上年增长6.7%。互联网用户107.96万户,比上年增长7.8%。固定普通话机用户25.20万户,比上年减少0.74万户,下降2.9%。移动电话164.30万部,比上年增加2.10万部,增长1.3%。公用电话0.25万只,比上年减少0.22万只,下降46.2%。

2021年,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2662.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9%;接待海外游客1357人次,比上年下降90.5%。全市拥有等级旅游景区10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8家,3A级景区2家。年末全市星级宾馆7家,其中五星级宾馆2家,四星级宾馆3家,三星级宾馆2家。全市拥有旅行社32家。[9]

自然风光

2021年,全年全市建设用地供应总量731.77公顷,比上年增长38.9%,其中,工矿仓储用地249.73公顷,经营性用地287.57公顷,其他用地194.47公顷。

2021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18.9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4%。其中工业用电量87.18亿千瓦时,增长11.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4.42亿千瓦时,增长8.0%。

2021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降至28.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5.2%,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17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总磷浓度均达到国家控制性考核指标;31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率87.1%,创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好,连续14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

2021年,年内城区新增绿地面积68.39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58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41%。

文物古迹

2021年,全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26起,死亡15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028人/亿元。

著名人物

2021年,平安宜兴建设不断深化。连续16年命案全破,“猎狐”、“团圆”等专项行动成效显著,打击文物犯罪、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案件办理实现突破。[9] 

荣誉

词条图册

善卷洞风景区

善卷洞风景区位于宜兴市西南约25千米的祝陵村螺岩山上。景区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可分上、中、下、水四个洞穴,洞穴之间相互连通,景色不同。上洞之景以缥缈之美而名扬四方。洞内往往云雾弥漫,故而又得名“云雾大场”。中洞为善卷洞的入口。入门即见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天然石厅,石厅的两侧立有形如青狮、白象的巨石,因而得名“狮象厅”。下洞景色斐然,具有乡间田园景致。水洞景色可谓一绝。溪谷流泉,曲折幽深,水平如镜。[17]善卷洞风景区善卷洞风景区

竹海风景区

竹海风景区位于宜兴市区西南31千米的湖滏镇境内,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无锡旅游十八景及宜兴十佳景点之一。主要景点有“太湖第一源”“苏南第一峰”“竹报平安”“镜湖秀色”“索桥凌波”“寂照禅寺”“竹林飞瀑”“翡翠长廊”“悬空栈道”。景区中心游览区一万亩,有“华东第一竹海、太湖第一源、苏南第一峰”之称。[18]竹海风景区竹海风景区

龙背山森林公园

龙背山森林公园位于宜兴城区南侧,占地550公顷,分历史文化区、植物园区、游乐园区、休闲娱乐区四个大的游览区域。龙背山森林公园龙背山森林公园

团氿风景区

团氿风景区位于宜兴市区西部,是太湖风景区、阳羡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用地面积4.5平方千米,其中水面占60%。记者看到,全园分东、中、西三大区,建有各式古典亭、台、楼、榭和古桥,三大区分别采用地产湖石、黄石、卵石造景,共建成柳堤春晓、荆溪揽胜、碧叶红英、玉崖飞瀑、云溪楼、竹林茶吧、涌泉石矶、知渔榭、渔乐广场、八卦生肖广场、滨湖景廊、松山劝学廊、五龙戏珠、翠湖泛舟等32个主要景点。[19]团氿风景区团氿风景区

张公洞景区

张公洞景区位于宜兴城西南18千米的盂峰山,隶属于宜兴市阳羡生态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景区面积0.36平方千米,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湖风景名胜区的阳羡风景区主要景点之一,古代荆溪十景之一,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素有“洞天福地、海内奇观”之美誉,是一个融自然奇洞、道教文化、健身乐趣为一体的旅游胜地。[20]张公洞景区张公洞景区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