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第四师,全称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第四师,皖南事变后,1941年2月由八路军第4纵队编成,师长兼政治委员彭雪枫,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萧望东。辖第10、第11、第12旅和萧县独立旅,共1.5万余人。
1942年7月,吴芝圃任政治部主任。11月,粉碎了日伪军6000余人的大扫荡,歼日伪军700余人,拔除了青阳、马公店等据点。同月,第4师师部兼淮北军区机关。1943年3月,第4师主力在新四军第2师、新四军第3师一部配合下,在江苏泗阳县山子头地区的自卫反击战中,俘国民党江苏省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以下千余人。
1944年春,对日伪军开展攻势作战,歼灭日伪军1800余人。7月,又歼灭日伪军800余人。8月,主力向津浦路西敌后挺进,在第3师第7旅的配合下,歼敌1.3万余入,拔除据点36处,恢复了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9月,彭雪枫牺牲,张爱萍任师长,韦国清任副师长。1945年春,发动攻势作战,攻克据点20余处,歼日伪军4900余人。7月,取得睢宁战役胜利,歼伪军2200余人。同月,重建了第12旅。8月中旬,相继攻克永城县、泗县县、五河县、萧县、灵璧县等县城及徐州之曹村、大许家、曹八集等车站,歼伪军4000余人,并争取了伪第18师4000余人反正。随后,部队进行了新的编组,第9旅北上鲁南,编入津浦前线野战军第2纵队,第11、第12旅编入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新四军第4师在抗日战争中,共歼敌6万余人,部队发展到3.2万余人,组建地方武装2.3万余人。
师长兼政治委员彭雪枫,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萧望东。辖第10、第11、第12旅和萧县独立旅。
第10旅旅长刘震,政委康志强;
第11旅旅长滕海清,政委孔石泉。
第12旅旅长谭友林,政委赖毅。
新四军第四师军政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四军第四师的集体领导机构。1941年4月30日,经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在新四军第四师设立军政委员会,由彭雪枫、张震、萧望东、岳夏、赖毅5人组成,彭雪枫任书记。1941年8月7日,改由邓子恢任书记。1942年10月,萧望东调新四军第2师工作,增补吴芝圃为军政委员会委员。1944年9月11日彭雪枫牺牲,增补张爱萍为军政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撤销。
(本词条内容,由搜狗四史百科编委会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