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刚(4)1958年1月,郑永刚出生于浙江宁波的一个农村家庭;18岁参军入伍。[6]
1985年,郑永刚被派到鄞县棉纺厂当厂长。[6]
1989年5月,郑永刚被派往当时以出口为主的宁波甬港服装总厂(后改为杉杉集团有限公司)。[6]
1989年,郑永刚在服装业率先提出并成功实施名牌发展战略,促进了整个行业"名牌意识"的觉醒。
1993年,开始研制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MS。[6]
1994年,任中国杉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至今。
1996年,郑永刚亲手将杉杉股份推上A股,成为中国服装行业首家上市公司。[7]
1996年,在国内服装界、杉杉却率先聘请其为首席设计师。
1997年,郑永刚在业界提出"名牌、名企、名师"的三名联合,有力推动了设计师与企业的结合,促进了中国服饰文化的繁荣。
1997年-2002年,连续六年参加"世界经济论坛"并作专题演讲。
1999年,始被聘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
1999年,郑永刚在企业内实施的国际化多品牌战略,又一次推动了中国服装名牌战略由生产营销型为主向以设计创新型为主的转型 。
1999年应邀参加全球财富论坛;
1999年9月,郑永刚与鞍山热能研究院,共同成立了上海杉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杉杉科技”)。[6]
2001-2002年,应邀参加全球财富论坛。
2001年9月,应邀出席APEC工商论坛并演讲。
2002年,应邀出席APEC工商论坛并演讲。
2002年,成立上海科润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郑永刚在购并方面加快了速度。收购的从事外贸的国际合作集团一年的销售额即有15亿元。
2003年,成立湖南杉杉。[8]
2004年12月,郑永刚出席在荷兰海牙举行的"中欧工商峰会"上说:"创新是杉杉的灵魂"。
2005年,创办东莞杉杉。[8]
2007年,宣布辞去了公司的董事长职务,安心退居幕后。[9]
2014年,由于股市低迷、IPO大核查,借壳市场非常火爆,壳资源的价值正式显现出来。嗅觉敏锐的郑永刚,也正式开始了玩壳之旅。[7]
2020年6月,郑永刚时隔13年高调回归。[9]
2020年12月28日,杉杉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当日召开董事会,选举杉杉股份企业创始人郑永刚担任新一届董事长。
2022年4月20日,郑永刚获得了“壳王”称号。
2023年2月10日,郑永刚因突发心脏疾病救治无效去世,享年65岁。[2][1]
2023年2月14日上午9时,郑永刚的葬礼在日本东京都港区高轮通2-16-13的道往寺内“高轮会馆”举行。[1]
郑永刚多次荣获"宁波市特级劳模"、"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浙江省劳模"、"中国纺织系统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郑永刚先后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为中国经营大师;被纺织总会授予中国纺织行业优秀企业家称号;
1997年,荣获国际优秀企业家贡献奖。
1999年,被中国政府授予"国家级有特殊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2002年8月,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联合为郑永刚颁发了"中国服装杰出贡献奖"。
2002年12月,郑永刚被推选为2002年度十大中国最受关注企业家之一。
2003年,中华管理英才论坛上,荣获"中华十大管理英才"称号。
2003年,郑永刚被授予"荣誉勋章",成为服装界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家。
2003年,郑永刚同时还获得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颁发的杰出贡献奖。
2018年11月,入选为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时代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郑永刚2018年5月,2018新财富500富人榜发布,郑永刚以120亿元119.7排名第237。[10]
2019年10月,郑永刚以105 亿(人民币)财富名列2019年LEXUS雷克萨斯·胡润百富榜第370位。[11]
2020年5月,郑永刚以68.7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0新财富500富人榜第459位。[12]
2021年5月13日,郑永刚以152.2亿元财富位列《2021新财富500富人榜》第304名。[13]
2022年3月17日,郑永刚以125亿元人民币位列《2022家大业大酒·胡润全球富豪榜》第1864名。[14]
2022年11月,郑永刚以80亿元财富位列《2022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第795位。[1]
郑永刚名言:“骑自行车看10米,开汽车看200米,开飞机看方向。我是开飞机的,我看好方向就行了。”[6]
名言:“将军与元帅的区别在于,将军决战在战场,元帅决策于后方,在市场经济的战场上,我要做元帅。”
口号:“设计是灵魂,设计师是灵魂的载体,要让灵魂归位。我毫不怀疑,中国的设计师时代已经到来。”
对自己成就的转述:“中国服装界有一种说法,郑永刚不仅仅是救活了一家企业,搞好了杉杉集团,他的最大贡献就是在整个服装行业推动了名牌战略。”
郑永刚经常说的一句话:“大企业,一定要进入大行业。”
郑永刚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上海国际时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经济师,中共浙江,郑永刚省党代会代表。
浙江工学院、南京理工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苏州大学兼职教授。
浦东新区政协委员,浙江省人大代表。
陕西省政协研究室主任、机关党组成员。
品牌运营的变革目的也很清楚,即针对细分市场增加产品的分众性,以增加设计元素来提升品牌含金量和时尚感。杉杉看上去是将品牌运营理解为从大规模工业品到设计品的飞跃。"设计是灵魂,设计师是灵魂的载体,要让灵魂归位。我毫不怀疑,中国的设计师时代已经到来。"这是郑永刚当时喊出的口号--也是中国服装产业第一次提出自主创新的想法。
在"多品牌国际化"实践中,杉杉对品牌的理解得到了又一次升华。"我们现在是在做品牌运营商,像耐克、路易·威登和伊藤忠商社那样,杉杉是做投资,以资本为纽带控制了很多时尚品牌,但每个品牌的运作我们交给具体的品牌公司来做,生产环节也被剥离。"郑永刚说,"我们现在做的就是那些跨国公司赚钱的路子。"
2004年12月,郑永刚出席在荷兰海牙举行的"中欧工商峰会"上说:"创新是杉杉的灵魂"。其一,杉杉的管理创新首先是从实现战略管理创新入手。可以这么说,杉杉是一个"战略推动型"的企业,战略管理创新在杉杉企业的发展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1989年,当郑永刚接任宁波甬港服装总厂厂长时,创新具体而言就是品牌发展战略。正是这个战略创新创造出了"杉杉"并不断引导杉杉发展壮大。其二,人才管理是企业创新管理的核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市场竞争最终体现在人才的角逐上。因此,人才管理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核心。杉杉求才若渴,不断引进高层次的高级技术人才和国际化的高级管理人才,已经拥有一支足以与跨国公司竞争的人才队伍。其三,不断推进管理手段的创新。
国际著名企业都把技术创新视为关键的竞争力。杉杉一贯重视技术创新,尤其是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郑永刚带领杉杉科技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获得诸多技术创新荣誉:
CMS项目纳入"九五"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被列为国家"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CMS项目被列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项目及"国家高技术产业化推进项目";CMS项目被评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百佳"及"上海市火炬计划项目";"高容量硅炭复合嵌锂负极材料"项目列入"十五"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间相炭微球"被评为上海市科学技术成果;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中间相炭微球)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荣誉;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复合人造石墨(FSN)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锂离子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及器件制造技术获得教育部颁发的"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GS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对企业来说,单靠一次创新难以创造持久的竞争优势,持续创新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形成这样的局面,就必须不断地实行制度创新!1989年郑永刚接任宁波甬港服装总厂厂长时,这个厂是一个亏损严重的国有企业。郑永刚认为,当时这个企业的制度不适合劳力密集型的服装行业。为了增强全厂上下的凝聚力,推行了一系列制度改革,这次制度上的创新为创造杉杉和打造出杉杉这个名牌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接下来,随着企业的迅速发展,郑永刚感觉企业的发展又到了一个瓶颈时期,假如不进行制度创新,很难有大的发展。因此,1995年,杉杉实行股份制改造;1996年,杉杉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了我国第一家上市的服装企业。毫无疑问,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对当时的杉杉而言,是一次深刻的制度创新,其影响十分深远。后来,杉杉发展成为了集团公司。
1999年,公司总部迁到上海以后,杉杉的发展更加迅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从单一的服装产业转为了以服装为基础、高科技为主导的大型的现代化国际化企业集团。在这种形势下,及时进行制度创新已是刻不容缓。于是,2004年12月成立了杉杉控股有限公司,对杉杉企业作了一个全新的管理体制上的重大改革。所以,今天的杉杉企业是以资本为纽带组合而成的多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是由杉杉控股有限公司名下的全资、控股、参股和无形资产委托管理的所有企业依法组成的企业共同体。
现在的杉杉企业是我国著名的民营企业,然而十几年前,它却是一家负债近800万元濒临倒闭的小厂。救活了这家小厂,并带领其发展为现在服装年销售30个亿的产业集团的人,便是郑永刚。
郑永刚是位有个性的人。他不回避任何问题,越是有点楞角的问题,他越有精神;他也不会羞答答地谈自己的成功,这源于他的自信与勇气:"我去服装厂(杉杉前身)的时候,它已是个烂摊子。我勇敢地去跟领导谈要接下来。我的胆子很大,我太太就担心说,你行吗?我知道我行。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信,我从来没有认为同一件事别人能做到我不能做,除非是科研,这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其它事我都是从不服输的。"
"我这个人就是别人管我不行。我有很多想法。就像看书吧,我跟别人看书不一样。我看了很多介绍成功人士的书,像王永庆、李嘉诚。我看这些书从来不是想学习他们,我是一边看一边和他们交流。比如处理一件事,我会想用另外一种方式去解决,效果可能更好;再就是我会去研究他们当时的历史背景,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处理。所以别人想领导我都难,而我要领导别人呢?我会给他机会。"郑永刚认为,能有今天的成就,一靠创新二靠用人,他称他对服装不是内行,但对当一家服装企业的老总则是内行。他谈道:"我从不做具体的工作,我是用人,用最专业的人做最专业的事。我的企业为什么会从一家资不抵债的小企业走到今天,成为国家500强,连续三届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增长最快的企业?它关健的一条就是考评你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我本人对企业的贡献是具有超前的意识,每一次我们上台阶都是靠创新。"
郑永刚在生活中并没有大公司老总那种总是有处理不完的公务,总是要工作到很晚,似乎工作就是生活的全部。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还常有时间和太太一起散步、和朋友一起聊天,每个星期一必不可少地打两场高尔夫球,他实在是过得太潇洒了。后来有人让郑永刚谈谈其中的奥秘,郑永刚毫不遮掩地说:其实每一个人都分配一项工作,等于是每个人就吃自己前面的一碗饭,如果你把别人的饭给吃了,别人饿了,你也撑了。就这么回事,工作也是一样。所以必须掌握管理技巧。这么多家公司,这么多人你能一一管得了吗?你不能管。如果你使用宝塔型的管理,你就会管好你的团队的人,他们再去管中层的人,再让他们去管,就是一层一层的管理,这宝塔型的管理、是科学的管理,也是最好的。如果你一竿子插到底,那你苦也苦了,最后事也做不好。通过宝塔型管理,你就会有更多时间来思考、来决策。同时,作为公司的决策人需要有个健康的心态健康的身体,这是对事业的一个最大的保障,一个人生活在自由放松的环境里,可以随意交往,谋略策划未来。这一切都需要时间,而一个企业家的时间来源也许就在于"宝塔型管理"。
第一是集团的发展战略;第二是投资决策,这需要强大的专家团支撑;第三是总经理、财务总监等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或经营团队的引进;第四是机制创新,让人才安心做事;第五是企业文化的整合和创新。一个公司的决策人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健康的身体,同时要保持与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交流,这是对事业最大的保障。
儿子:郑驹
妻子:周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