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

平顶山

中文名 平顶山
外文名 Pingdingshan
地理位置 河南省中南部
气候类型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方言 中原官话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54122元(2021年)
邮政编码 467000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国家/地区 河南省
政府驻地 平顶山市新城区祥云路与怀仁路交叉口东
高等院校 河南城建学院、平顶山学院
所获荣誉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市长 李明俊
荣誉记录 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平顶山平顶山

平顶山市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以前。商周时代,这里属应国。

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置高阳县。

隋朝时,分属襄城郡和颍川郡。

唐代先后分属汝州、许州、襄城郡。宋元起至明清,平顶山境域分属汝州、许州和裕州。

民国初年属河洛道、汝阳道,后分属豫南道、豫东道、豫西道。

新中国成立后,平顶山分属洛阳专区、许昌专区。1954年成立平顶山煤矿筹备处,1956年1月,成立中共平顶山矿区委员会,1956年3月,成立许昌专员公署平顶山办事处,下辖东高皇、大营、西高皇、井营四个乡。1957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平顶山市,属省直辖市,下辖二镇四乡,即诸葛庙镇、西高皇镇和大营乡、东高皇乡、井营乡、姚孟乡。

1958年,市区设立了五个街道办事处,城市建设开始起步。1960年撤销宝丰县,将原县属行政区域划归平顶山市,次年又恢复宝丰县制,仍归许昌专署领导。

1964年3月,平顶山市改为平顶山特区,实行双重领导,以煤炭部领导为主,河南省领导为辅。1968年3月,恢复平顶山市,仍为省辖市。1969年设置新华区和卫东区。1971年建立西区。1977年舞钢区划归平顶山市,1979年舞钢区又划归许昌地区管辖。1982年,舞钢区重新划入平顶山市。

1983年9月,分属许昌地区的鲁山、宝丰、叶县三县划归平顶山市管辖,1986年2月又将许昌地区的襄城县和郏县、洛阳地区的临汝县划归平顶山市。  1988年6月,撤销临汝县,设立汝州市。1990年9月,撤销舞钢区,设立舞钢市。二市均为河南省计划单列市,由平顶山市代管。汝州市于2011年6月1日正式施行省直管体制。

1994年8月10日,平顶山市郊区更名为湛河区。1996年12月,襄城县又划归许昌地区。1997年12月18日,设立平顶山市石龙区。至此,全市辖四县(鲁山县、宝丰县、叶县、郏县)、四区(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石龙区),代管汝州市、舞钢市,全市共有99个乡(镇)、25个街道办事处,299个居民委员会、2584个村民委员会。

汝州市2011年被省政府省发改委确立为河南10个省直管试点扩权县市之一。2014年1月1日全面实行省直管体制。

2005年,平顶山市乡镇区划调整,撤并5个(原出处为9个)乡镇。舞钢市撤销王店乡,并入尚店镇管辖,尚店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安寨乡,并入枣林乡管辖,枣林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鲁山县撤销土门乡,并入背孜乡管辖,背孜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宝丰县撤销观音堂乡,并入大营镇管辖,大营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石龙区撤销南顾庄乡,设立相应街道。撤并后,平顶山市全市有93个乡镇、39个街道;平均每个乡镇人口为5.19万人,平均面积为84.75平方千米。[11]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平顶山市下辖4个区,4个县,1个示范区,1个开发区,2个市。[12]

区划详情

4个区:新华区、卫东区、石龙区、湛河区。

4个县:宝丰县、叶县、鲁山县、郏县。

1个示范区: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1个开发区: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个市:舞钢市、汝州市。[12]

名称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万人) 行政代码 下辖区域
新华区 157 36 410402 曙光街街道、光明路街道、中兴路街道、矿工路街道、西市场街道、新新街街道、青石山街道、湛河北路街道、湖滨路街道、西高皇街道、焦店镇、滍阳镇
卫东区 103 30 410403 东安路街道、优越路街道、五一路街道、建设路街道、东环路街道、东工人镇、光华路街道、鸿鹰街道、皇台街道、北环路街道、东高皇街道
石龙区 35 6 410404 高庄街道、龙兴街道、人民路街道、龙河街道、高庄街道
湛河区 124 24 410411 马庄街道、南环路街道、姚孟街道、九里山街道、轻工路街道、高阳路街道、北渡镇、曹镇乡
宝丰县 722 50 410421 城关镇、周庄镇、闹店镇、石桥镇、商酒务镇、大营镇、张八桥镇、杨庄镇、肖旗乡、赵庄乡、前营乡、李庄乡、铁路街道办事处
叶 县 1387 86 410422 昆阳镇、任店镇、保安镇、仙台镇、遵化店镇、叶邑镇、廉村镇、常村镇、辛店镇、城关乡、夏李乡、马庄回族乡、田庄乡、龚店乡、龙泉乡、水寨乡、洪庄杨乡、邓李乡
鲁山县 2406 88 410423 鲁阳镇、下汤镇、梁洼镇、张良镇、张官营镇、尧山镇、张店乡、辛集乡、熊背乡、瀼河乡、瓦屋乡、赵村乡、董周乡、仓头乡、马楼乡、鸡冢乡、背孜乡、磙子营乡、观音寺乡、四棵树乡、昭平台库区乡
郏 县 727 59 410425 龙山街道、东城街道、冢头镇、安良镇、堂街镇、薛店镇、长桥镇、茨芭镇、黄道镇、李口镇、王集乡、姚庄回族乡、白庙乡、广阔天地乡、渣园乡
舞钢市 640 33 410481 朱兰街道、垭口街道、寺坡街道、院岭街道、矿建街道、尚店镇、尹集镇、八台镇、枣林镇、杨庄乡、铁山乡、武功乡、庙街乡

自然环境

名称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万人) 行政代码 下辖区域
新华区 157 36 410402 曙光街街道、光明路街道、中兴路街道、矿工路街道、西市场街道、新新街街道、青石山街道、湛河北路街道、湖滨路街道、西高皇街道、焦店镇、滍阳镇
卫东区 103 30 410403 东安路街道、优越路街道、五一路街道、建设路街道、东环路街道、东工人镇、光华路街道、鸿鹰街道、皇台街道、北环路街道、东高皇街道
石龙区 35 6 410404 高庄街道、龙兴街道、人民路街道、龙河街道、高庄街道
湛河区 124 24 410411 马庄街道、南环路街道、姚孟街道、九里山街道、轻工路街道、高阳路街道、北渡镇、曹镇乡
宝丰县 722 50 410421 城关镇、周庄镇、闹店镇、石桥镇、商酒务镇、大营镇、张八桥镇、杨庄镇、肖旗乡、赵庄乡、前营乡、李庄乡、铁路街道办事处
叶 县 1387 86 410422 昆阳镇、任店镇、保安镇、仙台镇、遵化店镇、叶邑镇、廉村镇、常村镇、辛店镇、城关乡、夏李乡、马庄回族乡、田庄乡、龚店乡、龙泉乡、水寨乡、洪庄杨乡、邓李乡
鲁山县 2406 88 410423 鲁阳镇、下汤镇、梁洼镇、张良镇、张官营镇、尧山镇、张店乡、辛集乡、熊背乡、瀼河乡、瓦屋乡、赵村乡、董周乡、仓头乡、马楼乡、鸡冢乡、背孜乡、磙子营乡、观音寺乡、四棵树乡、昭平台库区乡
郏 县 727 59 410425 龙山街道、东城街道、冢头镇、安良镇、堂街镇、薛店镇、长桥镇、茨芭镇、黄道镇、李口镇、王集乡、姚庄回族乡、白庙乡、广阔天地乡、渣园乡
舞钢市 640 33 410481 朱兰街道、垭口街道、寺坡街道、院岭街道、矿建街道、尚店镇、尹集镇、八台镇、枣林镇、杨庄乡、铁山乡、武功乡、庙街乡

位置境域

气候特征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北临许昌,南接南阳。北纬33°08′至34°20′,东经112°14′至113°45′ 之间,[13]以中心市区建在“山顶平坦如削”的平顶山下而得名。全境东西长15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总面积8802平方公里。中心市区位于北纬33°40′至33°49′,东经113°04′至113°26′,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17公里,面积421.5平方公里。[14]

水文

平顶山市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暖温带,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风向以偏南、西北、东北风最多,春 夏盛刮偏南风,秋冬盛刮偏北风,常有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入侵。

平顶山市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交错的边缘地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这一带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全市年总日照时数为1800~2200小时。年平均气温在14.8~15.2℃之间;极端最低气温为-11.3℃,极端最高气温为38.1℃。无霜期214~231天,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全市年降水量为1000毫米左右,春季和秋季是比较适合到这里旅游的季节。[14]

地形地貌

平顶山市境内河流众多,均属淮河流域沙颍水系。水资源比较丰富,主要由降水补给,故在时空分布上非常不均匀。全市多年地表径流量为15.66亿立方米,地下水水储量为7.8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18.34亿立方米。各类水库170座,年均水资源总量30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

平顶山市处于豫西山地和淮河平原的过渡地带。西部以山地为主,最高山峰位于鲁山县西部边界的尧山,海拔2153.1米。东部以平原为主。在低山和平原之间,分布着高低起伏的丘陵。从北往南看,大体有三列山地夹两组河谷平原。北部是箕山,中部是外方山的东段及平顶山市区以北的落凫山等低山,南部则是伏牛山东段及其余脉。北部夹北汝河冲积平原,南部夹沙河、澧河等冲积平原。其海拔高度大多在300-700米之间,具有西高东低的特征。

水资源

自然资源丰富

已探明各类矿藏57种,其中原煤储量100亿吨,是中南地区最大的煤田;钠盐储量3300亿吨,是中国岩盐之都;铁矿石储量10亿吨,是全国十大优质铁矿之一。有各类水库169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平顶山市穿境而过,有白鹭洲、白龟湖两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旅游资源单体4200多个,居河南省第二位。尧山—中原大佛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有绵延百里的温泉带和世界最高铜制立佛中原大佛,尧山地质公园是国家地质公园。平顶山博物馆、二郎山、灯台架、画眉谷、三苏园、尧山大峡谷漂流、香山寺等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矿产资源

平顶山市地处淮河流域上游,[15]分属于颍河、洪汝河两个水系。自北向南流经该市的主要河流有颍河水系的北汝河、沙河、澧河、甘江河,洪汝河水系的滚河。沙颍河水系在平顶山市辖区范围内的流域面积为7308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93.53%;洪汝河水系洪河支流滚河发源于舞钢市,在舞钢市的流域面积为574平方千米,占该市总面积的88.8%,占平顶山市辖区总面积的6.47%。已建成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10座,小型水库154座,总库容32.67亿立方米。5座大型水库的兴利库容分别为白龟山水库2.36亿立方米,昭平台水库3.5亿立方米,孤石滩水库0.6亿立方米,石漫滩水库0.6 亿立方米,燕山水库2.5 亿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5.656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7.9557亿立方米,地表地下水重复计算量4.9107亿立方米,全年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8.3368亿立方米。

动物资源

平顶山市已探明储量矿种22种。其中煤炭保有储量31.59亿吨;岩盐探明储量20.9亿吨,远景资源储量2300亿吨;铁矿储量7.3亿吨;铝土矿探明储量2974万吨,远景储量3.29亿吨;石膏储量 3.2亿吨;磷矿1亿吨;水泥灰岩15亿吨;熔剂灰岩7712万吨,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共有各类矿山564家,其中煤矿226家(国有煤矿32家,乡镇煤矿194家);非煤矿山338家(铁矿8家;盐矿2家;铝土矿6家;石膏矿1家;铜矿1家;铅锌矿2家;其它矿山318家)。

人口

平顶山地区内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39种,其中鸟类186种,兽类20种,两栖类10种,爬行类23种。区内生境类型多样,食物丰富,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充足的食物来源。鸟类隶属17目43科。其中鸫科25种,鸭科16种,雀科13种,鹭科、鹰科、鸦科各10种,鹬科8种;杜鹃科、鹊钨科各7种;鸱鹗科、啄木鸟科科各6种;秧鸡科,鸸科、鸠鸽科各5种;伯劳科有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4种,即白鹳、黑鹳、大鸨和金雕,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23种,即斑嘴鹈鹕、黄嘴白鹭、大天鹅、小天鹅、鸳鸯、鸢、苍鹰、雀鹰、松雀鹰、大窝、秃鹫、白尾鹞、白头鹞、红脚隼、 红隼、灰鹤、红角鹗、雕鹗、鹰鹗、纵纹腹小鹗、长耳鹗、短耳鹗。

政治

2021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96.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7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26.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4.45%,比上年末提高1.03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4.0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09‰;死亡人口3.7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46‰;自然增加人口0.3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63‰。[7]

党委领导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陈向平[9]
市委副书记 赵文峰、李明俊[16][17]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陈向平[9]
市委副书记 赵文峰、李明俊[16][17]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市长 李明俊[18][10]
副市长 刘文海、陈天富、王永记、房国卫、许红兵、刘文祥、安保亮、史晓天[10]
秘书长 贾宏亚

参考资料来源[19][20][21][22][23][24][25][26][27]

经济

职务
姓名
市长 李明俊[18][10]
副市长 刘文海、陈天富、王永记、房国卫、许红兵、刘文祥、安保亮、史晓天[10]
秘书长 贾宏亚

第一产业

职务 姓名
主任 张明新
副主任 王兆军、荆建刚、丁国浩、董汉生、马军义、李玉洁[10]
秘书长 赵会杰[10]

第二产业

职务 姓名
主任 张明新
副主任 王兆军、荆建刚、丁国浩、董汉生、马军义、李玉洁[10]
秘书长 赵会杰[10]

第三产业

职务 姓名
政协主席 黄庚倜[1]
政协副主席 张电子、李建华、王著、王迎波、袁银亮、凌兵奎、赵国良、马丽[1]
政协秘书长 杨天成[1]

产业优势

职务 姓名
政协主席 黄庚倜[1]
政协副主席 张电子、李建华、王著、王迎波、袁银亮、凌兵奎、赵国良、马丽[1]
政协秘书长 杨天成[1]

文化

综述

2021年,全年全市生产总值2694.16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6.87亿元,增长7.1 %;第二产业增加值1208.53亿元,增长4.8 %;第三产业增加值1268.77亿元,增长9.1 %。三次产业结构为8.0 : 44.9 : 47.1。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4122元,比上年增长7.7%。

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79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7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1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9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4万人,新增返乡下乡创业1.47万人,带动就业13.1万人。年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136.55万人。

202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其中:食品烟酒类比上年下降0.9%,居住类比上年上涨0.9%,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6.9%。

2021年,全年财政总收入330.29亿元,比上年增长8.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21亿元,增长 14.2 %,其中税收收入144.82亿元,增长17.6 %,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71.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389.37亿元,下降4.6 %,其中民生支出283.70亿元,下降6.3 %,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72.9 %。[7]

交通

2021年,全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 446.06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79千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 220.57千公顷,增加0.2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6.13千公顷,增加 2.06千公顷。其中,花生种植面积34.1千公顷,增加2.6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7.64千公顷,减少1.11千公顷。

2021年,全年粮食产量227.91万吨,比上年减少6.55万吨,下降2.8 %。其中,夏粮产量121.96万吨,增加1.22万吨,增长1.0 %;秋粮产量105.95万吨,减少7.77 万吨,下降6.8%。小麦产量121.92万吨,增加1.22万吨,增长1.0 %。

2021年,全年油料产量15.32万吨,比上年增加0.20万吨,增长1.3 %。其中,花生产量 12.65万吨,减少0.07万吨,下降0.6 %。蔬菜产量231.01万吨,减少5.6万吨,下降2.4 %。食用菌产量11.9万吨,减少1.1万吨,下降8.5%。瓜果产量 23.7万吨,增加0.3万吨,增长1.2 %。   

2021年,全年猪牛羊禽肉总产量 32.15万吨,比上年增长 22.5 %。其中,猪肉产量23.55万吨,增长32.5 %;牛肉产量 2.11万吨,下降2.5 %;羊肉产量1.86万吨,增长2.5 %;禽肉产量4.64万吨,增长 3.0 %。禽蛋产量17.68万吨,增长0.8 %。牛奶产量20.33万吨,增长48.4 %。年末生猪存栏250.57万头,增长19.0 %;生猪出栏 320.87万头,增加35.8 %。[7]

综述

2021年,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2.3%;股份制企业增长9.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4.6%;私营企业增长21.5 %。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0.5 %,制造业增长15.6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7%。产品销售率98.6%。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11.8 %,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17.5%;传统支柱产业增长6.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8.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7.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8.6%;高技术制造业增15.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5%;高耗能工业增长5.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7.9%。

2021年末发电装机容量781.15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3.4%。其中,火电装机容量490.2万千瓦,下降5.2%;水电装机容量0.8万千瓦,与上年末基本持平;并网风电装机容量136.63万千瓦,增长12.4%;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84.6万千瓦,增长3.1%。

2021年,全年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62.6 %。

2021年,全年建筑业总产值229.31亿元,比上年增长6.0%。建筑企业本年新签合同额243.32亿元,增长9.6 %。[7]

高速公路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比上年增长12.5%。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7.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4 %,第三产业投资增长9.8 %。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1 %,民间投资增长25.1 %,工业投资增长11.7%。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73.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住宅投资149.12亿元,增长17.1%。商品房待售面积156.36万平方米,下降5.7%;其中,商品住宅95.97万平方米,下降5%。

2021年,全年亿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261个,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9.4%。鹰城大道、市第一高级中学新校区、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尧山至栾川高速等项目建成投用,河南鲁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等项目加快推进,焦作至唐河高速公路平顶山段等项目开工建设。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00.84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分城乡看,城镇895.97亿元,增长10.6 %;乡村204.86亿元,增长11.1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 889.06亿元,增长10.2 %;住宿餐饮业211.77亿元,增长13.0 %。 

2021年,全年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1.56亿元,下降9.0%。  

2021年,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25.2 %,饮料类增长 19.5 %,烟酒类增长27.0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9.7 %,金银珠宝类增长16.1 %,日用品类增长21.3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9.9 %,中西药品类增长7.7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9.3 %,家具类增长17.3 %,通讯器材类下降 11.3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45.6 %,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6.7 %,汽车类增长13.9 %。

对外经济和旅游

2021年,全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值 41.90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出口总值 40.00亿元,增长 31.5 %;进口总值 1.90亿元,下降51.4 %。  

2021年,全年外商直接投资(不含银行、证券、保险)新设立企业 15 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5.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6.0 %。实际利用省外资金 638.70 亿元,增长 3.2 %。

2021年,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261.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00.3 亿元。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60处,其中4A级以上旅游景区15处。星级酒店12个,旅行社41家。

财政和金融

2021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667.2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9.7 %,其中境内住户存款余额2568.60亿元,增长11.5%;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2626.99 亿元,增长12.0 %,其中境内住户贷款余额690.38亿元,增长12.0%。

2021年,年末共有上市公司4家。发行股票4只,其中发行A股3只,发行境外股票 1只。本年首次发行、再融资募集资金10.65亿元,其中A股发行和再融资募集资金10.65亿元。年末A股上市公司流通股市价总值449.80亿元。 

2021年,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98.56亿元,比上年增长4.12 %。其中,财产险24.31亿元,人身险74.25亿元。全年赔款支出与给付34.48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金额16.88 亿元,人身险给付金额15.81亿元,赔款金额1.79亿元。[7]

公路

产业优势突出

拥有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冶金建材、轻工食品等支柱产业,正在打造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培育壮大新能源、新医药、现代金融、全域旅游、现代物流、生态循环农业等产业。平煤神马集团、舞钢公司、平高集团、姚电公司、鲁阳电厂等一大批企业在全国同行业占有重要地位。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是全省唯一、全国40个之一。

铁路

历史文化厚重

西周时期为武王宗室应侯封地应国,应国以鹰为图腾,因此平顶山又称鹰城。境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有千手观音证道祖庭香山寺、千年古刹风穴寺、国家重大考古发现汝官窑遗址、苏轼父子三人的安息地三苏园、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县衙叶县县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街书会,是河南曲剧的发源地和世界叶姓、刘姓、应姓、沈姓的祖籍地。

2020年,年末全市拥有公有制文艺团体7个,群艺馆(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10个,总藏量204.17万册。《平顶山日报》全年发行量1670万份,《平顶山晚报》发行量1005万份。拥有广播电台7座,中波广播发射台1座,电视台7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21%,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45%,市区有线电视用户22.76万户。

民族

平顶山市是全省民族宗教工作较重的省辖市之一。全市现有36个少数民族成分,共64375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34%。其中回族51247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9.6%;满族6013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3%;蒙古族4534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其它33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少,总计2581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4%。少数民族的分布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10个县(市)、区均有分布。全市有1个少数民族人口在万人以上的县—叶县,人口为1.7万人,2个民族乡—叶县马庄回族乡、郏县姚庄回族乡;少数民族在千人以上的乡(镇、办事处)17个;少数民族人口占50%或500人以上的行政村31个,民族学校23所(回中2所、回小20所,蒙古族小学1所),在校生7543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4145人。

宗教

平顶山市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天主教五种宗教。据2002年底统计,全市现有信教群众40.08万人, 占全市总人口的8.3%。 其中基督教15.02万人,伊斯兰教5.28万人,佛教9.41万人,道教10.27万人,天主教0.10万人,分布在全市10个县、市、区的124个乡(镇、办事处)、515个行政村(居委会)。

全市有各类正式登记宗教活动场所499处,其中基督教堂127座,其督教简易活动171处,伊斯教清真寺64坊,佛教寺庵57座,道教宫观79座,天主教堂1座;各类教职人员313人,其中基督教牧3人,长老15人,伊斯兰阿69人,佛教比丘73人、比丘尼49人,道教道士59人、道姑42人,天主教神甫2人、修女1人;已建立爱国宗教团体41个,其中市级爱国宗教团体6个、县级爱国宗教团体35个。

历史

西周时期平顶山市为武王宗室应侯封地应国,应国以鹰为图腾,因此平顶山又称鹰城。境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有千手观音证道祖庭香山寺、千年古刹风穴寺、国家重大考古发现汝官窑遗址、苏轼父子三人的安息地三苏园、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县衙叶县县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街书会,是河南曲剧的发源地和世界叶姓、刘姓、应姓、沈姓的祖籍地。

社会

教育事业

平顶山地处京广和焦枝两大铁路干线之间,距新郑国际机场100公里。兰南、宁洛、二广、郑尧、焦桐5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正在建设的郑万高铁从该市通过,并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郏县设站。

2021全年全市货物运输总量1.15亿吨,比上年增长67.3 %。货物运输周转量270.69亿吨公里,增长37.0 %。旅客运输总量0.16亿人次,下降41.2%。旅客运输周转量7.02亿人公里,下降48.4%。年末全市铁路营业里程672公里,其中高铁67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78.26公里。

2021年,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83.3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6.5 %,其中私人汽车77.58万辆,增长6.7 %。民用轿车拥有量40.48万辆,增长9.1%,其中私人轿车38.93万辆,增长9.4%。[7]

科学技术

许平南、漯平洛、郑尧、太澳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和中国高速公路网络相连。

平顶山段许平南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的重点干线公路日照至南阳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全长163公里(其中平顶山段长52公里)。该项目已于2004年11月建成通车。

平临高速公路系国家规划的南京至洛阳干线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南省干线公路网规划的“五纵、四横、四通道”中的一横。2006年5月底建成通车。

平顶山段漯平高速与平临高速系同一线路,均为宁洛高速的重要组成路段。线路全长75.4公里,其中平顶山段长20.8公里,2005年12月建成通车。

平顶山段郑尧高速公路是河南省高速公路“686”规划网中的一条重要连络线,线路全长183公里,途径郑州、许昌、平顶山三市九个县(市、区),总投资88亿元。其中平顶山段全长101公里,总投资48亿元。郑石高速由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全额投资建设,于2007年12月建成通车。

太澳高速平顶山段平顶山段,即洛阳至南阳市高速公路寄料至分水岭段,于2008年11月建成通车。

叶(县)舞(钢)高速公路系河南省高速公路网总体规划中焦(作)桐(柏)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北起平顶山市叶县,与宁洛高速相连,向南经叶县、舞钢市,止于平顶山市与驻马店市交界处。2010年底建成通车。

邮电通讯

截止2009年底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已经达到11789.634公里,按照行政等级分,县道1274.278公里,乡道2004.513公里,村道8489.596公里,专用公路21.247公里 ;按照技术等级分,二级公路802.555公里,三级公路828.04公里,四级公路9037.866公里,等级公路占90.5%,等外公路1121.173公里。按路面类型分,铺装路面6886.245公里,无路面4903.389公里。全市所有行政村在2006年底提前省定目标一年全部实现了通水泥(油)路。

文化事业

平顶山地处京广和焦枝两大铁路干线之间,境内铁路总长400公里,设有平顶山东站、平顶山站、平顶山西站、宝丰站、鲁山站、郏县站。

高速铁路:郑万高铁(郑渝高铁,已通车)[28]

普速铁路:三洋铁路

城际铁路:郑平城际铁路

主要车站:郏县站、平顶山西站[29]

郑万高铁(Zheng Wangaotie)

郑万高铁(郑渝高铁)途经河南、湖北、重庆三省市,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其中重庆至万州段已于2016年11月开通运营。

2019年12月1日,郑万高铁河南段正式开通运营。此次开通的郑州至襄阳段全长389公里,从郑州东站引出,向西南经许昌、平顶山、南阳,经邓州进入湖北省境内,终到襄阳,共设郑州东站、郑州南站、长葛北站、禹州站、郏县站、平顶山西站、拐河北站(越行站)、方城站、南阳东站、邓州东站、襄阳东站等11座车站,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

医疗卫生

人民生活

2021年,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81万人,在校生8.39万人,毕业生2.18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1.16万人,在校生2.65万人,毕业生1.28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1.94万人,在校生4.84万人,毕业生1.52万人。普通高中招生4.73万人,在校生12.46万人,毕业生3.23万人。初中招生9.39万人,在校生25.76万人,毕业生8.92万人。小学招生8.39万人,在校生52.78万人,毕业生9.68万人。特殊教育招收残疾儿童537人,在校残疾儿童425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1.45 万人。[7]

中学教育

主要中学
平顶山市第一中学 平顶山市第二中学 平顶山市第三高级中学
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 平顶山市第八中学
平顶山市实验高级中学 平顶山市第二高级中学 平顶山外国语学校
舞钢市一高 舞钢市二高 舞钢市实验高中 鲁山县一高
鲁山县二高 鲁山县三高 鲁山县实验高中 河南江河公司子弟中学
钢铁公司子弟中学 宝丰县一高 宝丰县二高 宝丰红星中学
叶县高中 叶县二高 郏县一高 郏县二高
育英高中 郏县三高

高等院校

学校 成立时间 办学层次 办学性质
河南城建学院 1983年 本科 公办
平顶山学院 1977年 本科 公办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975年 高职高专 公办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1980年 高职高专 公办
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 1978年 高职高专 公办[30]

社会保障

主要中学
平顶山市第一中学 平顶山市第二中学 平顶山市第三高级中学
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 平顶山市第八中学
平顶山市实验高级中学 平顶山市第二高级中学 平顶山外国语学校
舞钢市一高 舞钢市二高 舞钢市实验高中 鲁山县一高
鲁山县二高 鲁山县三高 鲁山县实验高中 河南江河公司子弟中学
钢铁公司子弟中学 宝丰县一高 宝丰县二高 宝丰红星中学
叶县高中 叶县二高 郏县一高 郏县二高
育英高中 郏县三高

资源环境

学校 成立时间 办学层次 办学性质
河南城建学院 1983年 本科 公办
平顶山学院 1977年 本科 公办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975年 高职高专 公办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1980年 高职高专 公办
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 1978年 高职高专 公办[30]

体育事业

2021年,年末共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5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1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启动实施3个省重大科技专项。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7项(人)。全年授权专利4659件,截至年底,有效发明专利2200件。全年签订技术合同333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1.87亿元。[7]

旅游

2021年,全年邮电业务总量55.25亿元,比上年增长29.1%。其中,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含快递)13.02亿元,增长24.5 %;电信业务总量42.23亿元,增长30.6%。快递业务总量0.63亿件,增长49.6 %;快递业务收入5.80亿元,增长36.9%。年末互联网用户165.70万户。[7]

著名人物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1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95 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个。有线电视实际用户29.90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 99.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 98.9 %。年末共有综合档案馆1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5.9万卷(件)。[7]

荣誉

2021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706个,其中医院11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34个,卫生院96个,村卫生室 2793 个,门诊部66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35,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  3个,卫生监督机构 11 个,急救中心5个,采供血1个,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8个,其他卫生机构11个。卫生机构床位   35359张,其中医院27400张,卫生院5952张。卫生技术人员3525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3321人,注册护士15007人。按机构分,医院卫生技术人员23504人,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3763 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423人,妇幼保健院(所、站)机构卫生技术人员2148人。全年总诊疗人次29658917人次(不含核酸检测人次数),总出院人数814717人。[7]

词条图册

2021年,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69元,比上年增长7.8%;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344元,比上年增长14.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42元,增长6.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380元,增长12.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19元,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395元,增长15.5%。[7]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