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成立。
1950年6月,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更名为军工局工业专门学校;7月,学校更名为东北兵工学校。
沈阳理工大学(3)
1951年7月,东北兵工学校更名为东北兵工专门学校。
1953年3月,东北兵工专门学校兵工专业迁入北京工业学院;东北兵工专门学校更名为第二机械工业部土木建筑技术学校(沈阳);9月,学校更名为东北建筑工程学校;10月,学校划归中央建筑工程部。
1955年2月,东北建筑工程学校更名为第二二二技工学校。
1956年5月,第二二二技工学校更名为沈阳第一化学工业学校。
1953年3月,东北工业学校成立。
1954年3月,东北工业学校更名为东北第三工业学校。
1955年8月,东北第三工业学校更名为沈阳第二工业学校。
1956年4月,沈阳第二工业学校更名为沈阳机械制造工业学校。
沈阳理工大学(4)1961年6月,沈阳工学院附属中专化工部分独立为沈阳第一化学工业学校。
1965年12月,沈阳市第一机械工业学校并入,学校更名为沈阳第一工业学校。
1969年6月,沈阳第一工业学校改为国营险峰机械厂。
1971年12月,国营险峰机械厂更名为国营东北机器制造厂第五分厂。
1972年7月,国营东北机器制造厂第五分厂改为国营东北机器制造厂工业学校。
1978年3月,国营东北机器制造厂工业学校更名为沈阳第一工业学校。
1960年4月,沈阳第一化学工业学校与沈阳机械制造工业学校合并组建沈阳工业学院。
1962年至1963年,沈阳工业学院大学部迁入太原机械学院。
1963年6月,沈阳工业学院更名为沈阳第一机械工业学校。
1965年4月,沈阳第一机械工业学校复名为沈阳工业学院。
1969年7月,沈阳工业学院改为国营劲松机械厂。
1972年1月,国营劲松机械厂改为沈阳机械工业学校。
1979年1月,沈阳机械工业学校再次复名为沈阳工业学院。
1988年6月,沈阳第一工业学校并入。
2004年5月,沈阳工业学院更名为沈阳理工大学。
2010年3月,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签署协议共建沈阳理工大学。
2011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2016年,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沈阳理工大学。
2021年5月16日,成为“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首批会员单位之一;[8]6月23日,加入中国-乌克兰大学联盟。[9]
截至2022年4月,学校设有16个学院(部),开设63个本科专业。[2]
学院(部) |
本科专业 |
---|---|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器人工程 |
沈阳理工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 |
车辆工程、交通运输、能源与动力工程、装甲车辆工程 |
沈阳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 |
沈阳理工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
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 |
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 |
工商管理、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 、物流管理、电子商务[10] |
沈阳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安全工程、应用化学、化学 |
沈阳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俄语 |
沈阳理工大学装备工程学院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武器发射工程、信息对抗技术 |
沈阳理工大学理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方向、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方向)、信息与计算科学 |
沈阳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俄学院 |
- |
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
沈阳理工大学创新创业中心 |
- |
沈阳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沈阳理工大学体育部 |
- |
沈阳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 |
学院(部) |
本科专业 |
---|---|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器人工程 |
沈阳理工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 |
车辆工程、交通运输、能源与动力工程、装甲车辆工程 |
沈阳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 |
沈阳理工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
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 |
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 |
工商管理、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 、物流管理、电子商务[10] |
沈阳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安全工程、应用化学、化学 |
沈阳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俄语 |
沈阳理工大学装备工程学院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武器发射工程、信息对抗技术 |
沈阳理工大学理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方向、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方向)、信息与计算科学 |
沈阳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俄学院 |
- |
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
沈阳理工大学创新创业中心 |
- |
沈阳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沈阳理工大学体育部 |
- |
沈阳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 |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6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5个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防特色学科,1个辽宁省一流学科。[2]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兵器领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辽宁省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材料加工工程,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工商管理、设计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国际贸易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专业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工商管理、会计、翻译 [11]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 ||||
---|---|---|---|---|
会计学 | 企业管理 | 旅游管理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国际贸易学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市场营销 | 艺术设计学 |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元器件制造技术与装备 | 机械设计与理论 | 工业工程 | 机械电子工程信息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材料加工工程 | 物理电子学 | 光电材料科学与技术 | 优化理论与过程控制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材料学 |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软件工程 | 计算机系统结构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 生物化工 | 应用化学 | 工业催化 |
化工安全科学与工程 |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化学工艺 | 系统工程 | 化学工程 |
武器系统信息与对抗技术 | 导航、制导与控制 | 工程力学 | 环境科学 | 环境工程 |
车辆工程 |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 ||||
---|---|---|---|---|
会计学 | 企业管理 | 旅游管理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国际贸易学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市场营销 | 艺术设计学 |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元器件制造技术与装备 | 机械设计与理论 | 工业工程 | 机械电子工程信息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材料加工工程 | 物理电子学 | 光电材料科学与技术 | 优化理论与过程控制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材料学 |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软件工程 | 计算机系统结构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 生物化工 | 应用化学 | 工业催化 |
化工安全科学与工程 |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化学工艺 | 系统工程 | 化学工程 |
武器系统信息与对抗技术 | 导航、制导与控制 | 工程力学 | 环境科学 | 环境工程 |
车辆工程 |
截至2022年4月29日,学校有教职工1703人,其中专任教师1080人,含高级职称专任教师58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551人;有双聘院士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15人;省领军人才、省优秀专家、省特聘教授、省“兴辽英才计划”人选、省学术头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省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等110人;获批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教学团队6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7个。建有国家级沈阳中俄科技合作基地、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重点实验室等5个国家级平台,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现代兵器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2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
沈阳理工大学(12)
截至2020年5月,学校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引领,不断加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现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示范、改革试点和重点支持等专业19个,国家级、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5门。现有国家级、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个。[2]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2][13]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辽宁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
省级示范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管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工程与环境治理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汽车技术实训培训基地、汽车生产及服务跨专业综合实验实训平台等
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学实践教育基地、沈阳东软睿道教育服务有限公司理科实践教育基地等、沈阳昊诚电气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省级精品课程(名单不全):材料成型原理、国际贸易实务、综合俄语、电镀工艺、金属腐蚀学、机械设计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不全):算法设计与分析
2013年1月,沈阳理工大学获201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奖16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
项目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项目类别 |
---|---|---|
学分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马星国、宋勤、张景异张晓丽、杨猛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旨在培养科技法律人才的“诊所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邓卫卫、景冬梅、李红伟娄天武、许艳霞、李晓东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 |
“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王军、马星国、黄树涛张健、冯永新、邓子玉、王玲雷光、刘红、金敏力、杨猛李剑锋、王灵犀、张素媛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 |
机械类专业检测技术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设计与实现 | 慕丽、王欣威、全越刘凤丽、丛培田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 |
以评价为基础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马星国、侯献军佟晓丽、张素媛、曹秀吉金敏力、孟宪嘉、刘红朱英杰、李剑锋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 |
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PEER”模式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 公丕国、李康举、毕韶丹邵玉、关世杰、赵林、徐颖、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 |
基于网络技术的交互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王俭、马溪平、宋有涛侯伟、刘猛、陈忠林艾娇、杨春璐、冯永新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 |
对接产业集群的工程人才产学研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于洋、高宏伟、伍彩云陈亮、赵亚威、宋建辉刘晓阳、虞闯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 |
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朱立忠、杨康、王艳梅任波、段志敏、马永轩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 |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面向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 李艳杰、郭虹徐丽、王磊、王晓云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 |
基于信息支撑系统的网络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 金敏力、房明、王镜宇彭武良、李耸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 |
借力国际品牌、深化校企融合、立足学以致用、培养应用型卓越计算机工程人才 | 石丽、刘平、梁爽杨玥、吴晓艳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 |
俄语专业“2+1+1”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完善 | 王丽君、马佳、王晓焕王国红、张雪莹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
理工科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王宏栋、丁志强王凯、张玉春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
改革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 李金泉、王铁军、尤小梅赵满平、白士红、冀晓红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
教学与科研融合,深化特色专业课程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 陈亮、于洋、王红霞宋建辉、刘晓阳、高宏伟赵亚威、刘砚菊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
基于“3+1”阶梯式电子信息类本科学生能力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 程磊、刘海艳、张焕君郑浩哲、孙维广、崔宁海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
培养应用型工业设计人才的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 雷光、闫启文、王成玥陈峰、简增强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
理工院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范抒、赵伟、曾婷隋志纯、关玉红、丛玲玲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
动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 闫启文、雷光、简增强陈锋、王成玥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
基于网络的通用图文试题库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 刘惠鑫、谢进军、柳伟关世杰、李康举公丕国、赵林、张景耀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3+1、”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杨秀英、史安娜邵玉、张景耀、徐明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
经管类专业基于人才素质培养的团队拓展训练创新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张莉莉、李文国、刘庆君张博、薛启芳、公丕国麻桂新、张颖、熊爽、刘龙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
项目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项目类别 |
---|---|---|
学分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马星国、宋勤、张景异张晓丽、杨猛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旨在培养科技法律人才的“诊所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邓卫卫、景冬梅、李红伟娄天武、许艳霞、李晓东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 |
“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王军、马星国、黄树涛张健、冯永新、邓子玉、王玲雷光、刘红、金敏力、杨猛李剑锋、王灵犀、张素媛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 |
机械类专业检测技术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设计与实现 | 慕丽、王欣威、全越刘凤丽、丛培田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 |
以评价为基础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马星国、侯献军佟晓丽、张素媛、曹秀吉金敏力、孟宪嘉、刘红朱英杰、李剑锋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 |
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PEER”模式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 公丕国、李康举、毕韶丹邵玉、关世杰、赵林、徐颖、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 |
基于网络技术的交互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王俭、马溪平、宋有涛侯伟、刘猛、陈忠林艾娇、杨春璐、冯永新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 |
对接产业集群的工程人才产学研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于洋、高宏伟、伍彩云陈亮、赵亚威、宋建辉刘晓阳、虞闯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 |
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朱立忠、杨康、王艳梅任波、段志敏、马永轩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 |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面向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 李艳杰、郭虹徐丽、王磊、王晓云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 |
基于信息支撑系统的网络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 金敏力、房明、王镜宇彭武良、李耸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 |
借力国际品牌、深化校企融合、立足学以致用、培养应用型卓越计算机工程人才 | 石丽、刘平、梁爽杨玥、吴晓艳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 |
俄语专业“2+1+1”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完善 | 王丽君、马佳、王晓焕王国红、张雪莹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
理工科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王宏栋、丁志强王凯、张玉春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
改革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 李金泉、王铁军、尤小梅赵满平、白士红、冀晓红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
教学与科研融合,深化特色专业课程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 陈亮、于洋、王红霞宋建辉、刘晓阳、高宏伟赵亚威、刘砚菊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
基于“3+1”阶梯式电子信息类本科学生能力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 程磊、刘海艳、张焕君郑浩哲、孙维广、崔宁海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
培养应用型工业设计人才的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 雷光、闫启文、王成玥陈峰、简增强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
理工院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范抒、赵伟、曾婷隋志纯、关玉红、丛玲玲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
动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 闫启文、雷光、简增强陈锋、王成玥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
基于网络的通用图文试题库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 刘惠鑫、谢进军、柳伟关世杰、李康举公丕国、赵林、张景耀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3+1、”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杨秀英、史安娜邵玉、张景耀、徐明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
经管类专业基于人才素质培养的团队拓展训练创新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张莉莉、李文国、刘庆君张博、薛启芳、公丕国麻桂新、张颖、熊爽、刘龙 | 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 |
沈阳理工大学(3)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国家级沈阳中俄科技合作基地、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高校重大科技平台,2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级沈阳中俄科技合作基地:中俄风洞实验室、中俄高能束流实验室、中俄微波武器实验室、中俄联合激光技术实验室
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重点实验室:国家863空间信息安全基础技术重点实验室
省级高校重大科技平台:现代兵器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废水治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兵器工业数控交工中心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兵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兵器工业材料成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激光与光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金属材料先进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信息网络与信息对抗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现代毁伤控制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信与网络工程中心、兵器工业高速切削工程中心、兵器工业润滑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高速切削技术工程中心、辽宁省往复压缩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通信与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成套装备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特种储备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汽车噪声震动和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2800余项,科研到款逾3亿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国家国防科工局等国家级项目130项,获批省级奖项40项,获得授权专利1056项,发表三大检索论文1434篇。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
1 | 军委科技委创新特区项目 | 基于多域融合的复合维度信息传输方法 |
2 | 国家863 | 应用类协议技术 |
3 | 国家863 | 空间操控平台技术 |
4 | 国家863 | 信息网络体系与协议技术 |
5 | 国家863 | 分布式网络动态重构技术 |
6 | 国家863 | 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
7 | 国家863 | 新一代轨道转移飞行器技术 |
8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 基于车牌合作目标单目视觉定位的汽车防撞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9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 基于视觉信息感知与注意机制的复杂背景下目标识别算法研究 |
10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技术的同步新机理研究 |
11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 基于数据的过程控制性能评估与可重构方法的研究 |
12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 基于自相似业务流的高级在轨系统多路复用优化模型与算法研究 |
13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 基于单向链路时延的SCPS-TP双端双向拥塞控制模型和算法研究 |
14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 基于新体制GNSS信号的模型抑制捕获研究 |
15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 灵活时分波分复用无缘光网络中节能调度机制的研究 |
16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 基于宽带和跳频信号的星载智能天线波束形成技术研究 |
17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 高级在轨系统中的多路复用与链路自适应研究 |
18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 大规模路网下基于智能优化的动态路径诱导策略研究 |
19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 带热膜涂层叶片气模孔激光电解组合微细加工新方法及工艺 优化模型研究 |
20 | 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 | 多模态卫星导航信号同步新机理 |
21 | 国防基础科研项目 | 反接入通信技术 |
22 | 总参预研 | 新体制通信技术 |
23 | 总装预研 | 检测规划技术 |
24 | 总装预研 | 双目视觉技术 |
25 | 总装预研 | 信息栅格技术 |
26 | 总装预研 | 目标识别控制技术 |
27 | 兵科基金 | 异构网络接入及路由技术 |
28 | 兵科基金 | 无人机组网系统研制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获奖等级 |
---|---|---|---|
1 | 面向服务业的空地一体化网络管理与远程故障诊断系统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 |
2 | 新体制时空基准 | 国防科技进步奖 | 二等 |
3 | 新体制扩频技术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 | 二等 |
4 | 一体化网络管理与远程故障诊断系统 | 辽宁省科技进步奖 | 一等 |
5 | 新体制时空基准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 | 二等 |
6 | 组织结构分析评估方法研究 | 国防科技进步奖 | 三等 |
序号 | 专著名称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
1 | 数据库支持的模糊OWL本题管理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2011 |
2 | 直接序列扩频信号同步新机理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2011 |
3 | 互联网宏观拓扑结构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2012 |
4 | 基于分层多域的应急通信系统监控技术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2013 |
5 | 高级在轨系统中的多路复用与差错控制技术研究 | 科学出版社 | 2014 |
6 | Intelligent Coordinated Control of Complex UncertainSystems for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Reliability | ELSEVIER | 2015 |
7 | 计算机单目视觉定位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2016 |
8 | 新体制GNSS信号的模糊抑制捕获机理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2017 |
9 | 图像光照处理及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 现代出版社 | 2017 |
10 |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与拓扑控制技术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2018 |
11 | 面向流量相关性的高级在轨系统多路复用及优化技术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2018 |
12 | 智能信息融合与目标识别方法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8 |
序号 | 专利类型 | 专利名称 | 专利编号 | 授予时间 |
---|---|---|---|---|
1 | 发明专利 | 一种基于Sarsa学习的中心式动态路径诱导方法 | ZL201510055467.0 | 2017.12 |
2 | 发明专利 | 一种差分空时编码信号盲检测方法 | ZL201410140389.X | 2017.12 |
3 | 发明专利 | 一种可灵活控制的BOC调制信号产生方法 | ZL201510820159.2 | 2017.11 |
4 | 发明专利 | 互联网级联故障诊断分析系统 | ZL201410199000.9 | 2017.7 |
5 | 发明专利 | 一种双层拨盘式作物育种激光自动切片取样机 | ZL201510973063.X | 2017.6 |
6 | 发明专利 | 玉米育种切片特征区的定位切片方法 | ZL201510252360.5 | 2017.5 |
7 | 发明专利 | 一种放电破岩用水密封掘进盾头 | ZL201510285358.8 | 2017.3 |
8 | 发明专利 | 基于三段论协同的新型直扩捕获兼容模型 | ZL201410220783.4 | 2016.4 |
9 | 发明专利 | 基于闭合回路控制的新一代GNSS同步接收模型 | ZL201410198269.5 | 2016.6 |
10 | 发明专利 | 基于Zigbee网络LED路灯控制系统数据传输方法 | ZL201310524621.5 | 2016.6 |
11 | 发明专利 | 一种通信系统高动态信号逆向仿真方法 | ZL201410124980.6 | 2016.3 |
12 | 发明专利 | 一种交换式宏微激光高速切割机床 | ZL201110274605.6 | 2015.4 |
13 | 发明专利 | 兼容多cis平台的有线电视数据采集与维护系统 | ZL201110387511.X | 2015.4 |
14 | 发明专利 | 一种足部按摩机器人快速自动定位方法 | ZL201210011640.3 | 2014.7 |
15 | 发明专利 | 一种GPS效果评估方法 | ZL200910121222.8 | 2014.6 |
16 | 发明专利 | 基于导航信号处理方法 | ZL201010051222.8 | 2014.5 |
17 | 发明专利 | 一种基于闭合频率路径转移方法 | Zl201010051220.9 | 2014.1 |
18 | 软件著作权 | 智能老人助理软件系统 | 2018SR546464 | 2018.7 |
19 | 软件著作权 | 基于Zigbee的实验室环境监测软件系统 | 2018SR546461 | 2018.7 |
20 | 软件著作权 | 智能算法学习系统 | 2018SR079125 | 2018.1 |
21 | 软件著作权 | 面向服务架构的网络攻击安全评估软件 | 2017SR386879 | 2017.7 |
22 | 软件著作权 | 基于无线网络的智能楼宇对讲系统 | 2017SR190287 | 2017.5 |
23 | 软件著作权 | 基于无线网络的智能家居管理系统 | 2017SR190292 | 2017.5 |
24 | 软件著作权 | 基于Zigbee的无线自组网组网软件设计 | 2016SR189155 | 2016.7 |
25 | 软件著作权 | 直线特性单目视觉定位软件 | 2016SR113281 | 2016.5 |
26 | 软件著作权 | 多机器人协同控制虚拟软件 | 2016SR113280 | 2016.5 |
27 | 软件著作权 | 飞机钣金零件检验规划系统 | 2015SR101467 | 2015.6 |
28 | 软件著作权 | 激光器电源内外控制软件 | 2015SR018198 | 2015.1 |
29 | 实用新型 | 基于单目结构光的地磅上车辆位置监测系统 | ZL201721239431.9 | 2018.4 |
30 | 实用新型 | 基于图像监测的自动浇注系统 | ZL201720378121.9 | 2018.2 |
31 | 实用新型 | 一种汽车碰撞信息报警装置 | ZL201720283970.6 | 2017.10 |
32 | 实用新型 | 微间隙电解辅助激光微细加工方法及装置 | ZL201621153125.9 | 2017.7 |
33 | 实用新型 | “拖把”式自动擦窗器 | ZL201620065022.0 | 2016.6 |
34 | 实用新型 | 一种宠物洗浴安全支架 | ZL201620064895.X | 2016.7 |
35 | 实用新型 | 一种SOEF通信实验开发系统平台 | ZL201620047188.X | 2016.6 |
36 | 实用新型 | 一种标准化振动测量装置 | ZL201520344733.7 | 2016.2 |
37 | 实用新型 | 一种教学用变形机器人 | ZL201520326601.1 | 2015.12 |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
1 | 军委科技委创新特区项目 | 基于多域融合的复合维度信息传输方法 |
2 | 国家863 | 应用类协议技术 |
3 | 国家863 | 空间操控平台技术 |
4 | 国家863 | 信息网络体系与协议技术 |
5 | 国家863 | 分布式网络动态重构技术 |
6 | 国家863 | 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
7 | 国家863 | 新一代轨道转移飞行器技术 |
8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 基于车牌合作目标单目视觉定位的汽车防撞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9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 基于视觉信息感知与注意机制的复杂背景下目标识别算法研究 |
10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技术的同步新机理研究 |
11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 基于数据的过程控制性能评估与可重构方法的研究 |
12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 基于自相似业务流的高级在轨系统多路复用优化模型与算法研究 |
13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 基于单向链路时延的SCPS-TP双端双向拥塞控制模型和算法研究 |
14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 基于新体制GNSS信号的模型抑制捕获研究 |
15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 灵活时分波分复用无缘光网络中节能调度机制的研究 |
16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 基于宽带和跳频信号的星载智能天线波束形成技术研究 |
17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 高级在轨系统中的多路复用与链路自适应研究 |
18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 大规模路网下基于智能优化的动态路径诱导策略研究 |
19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 带热膜涂层叶片气模孔激光电解组合微细加工新方法及工艺 优化模型研究 |
20 | 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 | 多模态卫星导航信号同步新机理 |
21 | 国防基础科研项目 | 反接入通信技术 |
22 | 总参预研 | 新体制通信技术 |
23 | 总装预研 | 检测规划技术 |
24 | 总装预研 | 双目视觉技术 |
25 | 总装预研 | 信息栅格技术 |
26 | 总装预研 | 目标识别控制技术 |
27 | 兵科基金 | 异构网络接入及路由技术 |
28 | 兵科基金 | 无人机组网系统研制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获奖等级 |
---|---|---|---|
1 | 面向服务业的空地一体化网络管理与远程故障诊断系统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 |
2 | 新体制时空基准 | 国防科技进步奖 | 二等 |
3 | 新体制扩频技术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 | 二等 |
4 | 一体化网络管理与远程故障诊断系统 | 辽宁省科技进步奖 | 一等 |
5 | 新体制时空基准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 | 二等 |
6 | 组织结构分析评估方法研究 | 国防科技进步奖 | 三等 |
序号 | 专著名称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
1 | 数据库支持的模糊OWL本题管理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2011 |
2 | 直接序列扩频信号同步新机理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2011 |
3 | 互联网宏观拓扑结构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2012 |
4 | 基于分层多域的应急通信系统监控技术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2013 |
5 | 高级在轨系统中的多路复用与差错控制技术研究 | 科学出版社 | 2014 |
6 | Intelligent Coordinated Control of Complex UncertainSystems for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Reliability | ELSEVIER | 2015 |
7 | 计算机单目视觉定位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2016 |
8 | 新体制GNSS信号的模糊抑制捕获机理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2017 |
9 | 图像光照处理及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 现代出版社 | 2017 |
10 |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与拓扑控制技术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2018 |
11 | 面向流量相关性的高级在轨系统多路复用及优化技术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2018 |
12 | 智能信息融合与目标识别方法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8 |
序号 | 专利类型 | 专利名称 | 专利编号 | 授予时间 |
---|---|---|---|---|
1 | 发明专利 | 一种基于Sarsa学习的中心式动态路径诱导方法 | ZL201510055467.0 | 2017.12 |
2 | 发明专利 | 一种差分空时编码信号盲检测方法 | ZL201410140389.X | 2017.12 |
3 | 发明专利 | 一种可灵活控制的BOC调制信号产生方法 | ZL201510820159.2 | 2017.11 |
4 | 发明专利 | 互联网级联故障诊断分析系统 | ZL201410199000.9 | 2017.7 |
5 | 发明专利 | 一种双层拨盘式作物育种激光自动切片取样机 | ZL201510973063.X | 2017.6 |
6 | 发明专利 | 玉米育种切片特征区的定位切片方法 | ZL201510252360.5 | 2017.5 |
7 | 发明专利 | 一种放电破岩用水密封掘进盾头 | ZL201510285358.8 | 2017.3 |
8 | 发明专利 | 基于三段论协同的新型直扩捕获兼容模型 | ZL201410220783.4 | 2016.4 |
9 | 发明专利 | 基于闭合回路控制的新一代GNSS同步接收模型 | ZL201410198269.5 | 2016.6 |
10 | 发明专利 | 基于Zigbee网络LED路灯控制系统数据传输方法 | ZL201310524621.5 | 2016.6 |
11 | 发明专利 | 一种通信系统高动态信号逆向仿真方法 | ZL201410124980.6 | 2016.3 |
12 | 发明专利 | 一种交换式宏微激光高速切割机床 | ZL201110274605.6 | 2015.4 |
13 | 发明专利 | 兼容多cis平台的有线电视数据采集与维护系统 | ZL201110387511.X | 2015.4 |
14 | 发明专利 | 一种足部按摩机器人快速自动定位方法 | ZL201210011640.3 | 2014.7 |
15 | 发明专利 | 一种GPS效果评估方法 | ZL200910121222.8 | 2014.6 |
16 | 发明专利 | 基于导航信号处理方法 | ZL201010051222.8 | 2014.5 |
17 | 发明专利 | 一种基于闭合频率路径转移方法 | Zl201010051220.9 | 2014.1 |
18 | 软件著作权 | 智能老人助理软件系统 | 2018SR546464 | 2018.7 |
19 | 软件著作权 | 基于Zigbee的实验室环境监测软件系统 | 2018SR546461 | 2018.7 |
20 | 软件著作权 | 智能算法学习系统 | 2018SR079125 | 2018.1 |
21 | 软件著作权 | 面向服务架构的网络攻击安全评估软件 | 2017SR386879 | 2017.7 |
22 | 软件著作权 | 基于无线网络的智能楼宇对讲系统 | 2017SR190287 | 2017.5 |
23 | 软件著作权 | 基于无线网络的智能家居管理系统 | 2017SR190292 | 2017.5 |
24 | 软件著作权 | 基于Zigbee的无线自组网组网软件设计 | 2016SR189155 | 2016.7 |
25 | 软件著作权 | 直线特性单目视觉定位软件 | 2016SR113281 | 2016.5 |
26 | 软件著作权 | 多机器人协同控制虚拟软件 | 2016SR113280 | 2016.5 |
27 | 软件著作权 | 飞机钣金零件检验规划系统 | 2015SR101467 | 2015.6 |
28 | 软件著作权 | 激光器电源内外控制软件 | 2015SR018198 | 2015.1 |
29 | 实用新型 | 基于单目结构光的地磅上车辆位置监测系统 | ZL201721239431.9 | 2018.4 |
30 | 实用新型 | 基于图像监测的自动浇注系统 | ZL201720378121.9 | 2018.2 |
31 | 实用新型 | 一种汽车碰撞信息报警装置 | ZL201720283970.6 | 2017.10 |
32 | 实用新型 | 微间隙电解辅助激光微细加工方法及装置 | ZL201621153125.9 | 2017.7 |
33 | 实用新型 | “拖把”式自动擦窗器 | ZL201620065022.0 | 2016.6 |
34 | 实用新型 | 一种宠物洗浴安全支架 | ZL201620064895.X | 2016.7 |
35 | 实用新型 | 一种SOEF通信实验开发系统平台 | ZL201620047188.X | 2016.6 |
36 | 实用新型 | 一种标准化振动测量装置 | ZL201520344733.7 | 2016.2 |
37 | 实用新型 | 一种教学用变形机器人 | ZL201520326601.1 | 2015.12 |
●馆藏资源
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广场(3)截至2020年5月,图书馆藏书总量244.55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43.55万册,电子图书101万册;各类电子资源数据库16个;图书馆专用网络服务器12台,存储设备容量140TB。
●学术期刊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创办于1982年,是沈阳理工大学主办的以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该刊主要刊登有创新的科研论文、有创新或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报告和重要学术问题述评;该刊是《化学文摘》(CA,美国)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
据2020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大力实施“开放兴校”战略,不断发挥对俄合作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和合作。与俄罗斯、波兰、英国、美国、法国、德国、芬兰、加拿大等18个国家80余所大学及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与波兰西里西亚技术大学开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批教育部本科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波兰、美国、法国等国家的大学分别开展了4+0、2+2、3+1等中外校际交流项目。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等俄罗斯著名高校合作开展了中俄联合培养2+2项目,培养了大批“专业+俄语”的复合型国际人才。2012年学校成为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赴俄罗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公派留学项目优先选拔院校。累计培养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来华留学生。学校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所属的9个研究所共建了4个设备技术先进的合作实验室。与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和国家级普希金俄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