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6月,经辽宁省教育局批准,铁岭地区革委会组建辽宁大学铁岭师专班,接收1977年11月考入辽宁大学师资班学生79人,分数学、物理两个班,学制二年。同年9月,师专班新招学生210人,分中文、数学、物理、化学4个班;在校生280人;教职工42人。
1979年4月,辽宁大学铁岭师专班改称辽宁师范学院铁岭分校,设中文、数学、物理、化学4个专业,学制二年。
1983年8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辽宁师范学院铁岭分校改办为铁岭师范专科学校,开设中文、政史、英语、数学、物理等5个专业,学制二年。在校生人数365人;教职工90人。
1993年10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改称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开设中文、政法、英语、数学、物理、生化、艺术、体育等8个系,学制二年。[3]
铁岭师范学校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06年在铁岭银冈书院劝学所举办的简易师范,1949年筹建辽西省立铁岭师范学校,1950年3月经原辽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隶属辽西省文教厅。成立时,有初师班5个、中师班10个、速师班1个,学生463人。
1970年1月,原新民师范与铁岭师范合并,成立“铁岭地区师范学校”,校址设在昌图县老城高中,后又改迁至开原县老城镇,原省精神病院旧址。
1982年学,校回迁铁岭,在原省朝鲜族师范学校校址建校。
1984年10月,铁岭地区改为铁岭市,学校更名为铁岭市师范学校。
校园环境(3)1985年,铁岭师范改为四年制。同年组建附属小学。
1987年,铁岭师范被确定为铁岭市整体改革和实行校长负责制的试点学校,更名为铁岭师范学校。
1987年—1997年,开设普师班、民师班、计算机及应用、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在校生1700多人,教职工180多人。[3]
铁岭职工大学前身为铁岭阀门厂职工大学,1979年5月组建。
1982年10月,经辽宁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开设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1个,面向铁岭地区经济委员会系统招生,在校生120人,学制三年。
1985年2月,经辽宁省高等教育批准,又增设机械制造专业业余班,学制四年。
1987年,经省教委批准,更名为铁岭市职工大学,隶属铁岭市经济委员会领导。
1993年,经辽宁省政府批准更名为铁岭职工大学。常设机械制造、计算机会计、市场营销等专业,文理兼备。[3]
1997年8月,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铁岭师范学校合并,仍定名为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1年7月,铁岭职工大学并入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名不变。[3]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截至2019年11月,学校设有9个二级学院,有46个专科专业,涵盖了11个专业大类,23个专业类。[1]
院系 | 专业 |
---|---|
工学院 | 应用电子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工业设计 |
理学院 | 数学教育、生物教育、小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 |
管理学院 | 保险、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社区管理与服务、物流管理、会计 |
文学院 | 语文教育、文秘、新闻采编与制作、艺术教育 |
艺术学院 | 动漫制作技术、艺术设计、音乐教育、美术教育 |
体育学院 | 健身指导与管理、体育教育 |
学前教育学院 | 学前教育 |
师范学院 | 小学教育 |
外语学院 | 英语教育、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应用日语、应用韩语、空中乘务 |
院系 | 专业 |
---|---|
工学院 | 应用电子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工业设计 |
理学院 | 数学教育、生物教育、小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 |
管理学院 | 保险、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社区管理与服务、物流管理、会计 |
文学院 | 语文教育、文秘、新闻采编与制作、艺术教育 |
艺术学院 | 动漫制作技术、艺术设计、音乐教育、美术教育 |
体育学院 | 健身指导与管理、体育教育 |
学前教育学院 | 学前教育 |
师范学院 | 小学教育 |
外语学院 | 英语教育、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应用日语、应用韩语、空中乘务 |
截至2019年11月,学校有教职工604人,其中专任教师398人;教授84人、副教授106人,具有硕士学位183人,博士学位2人。有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省级高水平特色专业群1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教指委精品课程1门,全国教育科研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教材3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3项,省级创新型实训基地4个。[1]
辽宁省优秀教师:杨冰
辽宁省级专业带头人:陈斌
辽宁省级教学名师:刘玉洁、杨冰、郎益君、张艳波
辽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2009年)、汉语口语教学团队(刘玉洁,2008年)、旅游英语教学团队(杨冰,2009年)[4]
校园风貌(11)截至2019年11月,学校有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辽宁省级高水平特色专业群1个,辽宁省级品牌专业1个,辽宁省级示范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1个,辽宁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教指委精品课程1门,全国教育科研精品课程1门,辽宁省级精品课程4门,辽宁省级创新型实训基地4个。[1]
国家级骨干专业:电子商务
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应用电子技术、商务英语
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物流专业综合实训中心
教育部教指委精品课程:旅游英语视听说
辽宁省级精品课程:钢琴、体育健康、教师口语、应用写作
辽宁省级示范专业:学前教育、市场营销
辽宁省级品牌专业:旅游英语
辽宁省级学徒制试点建设专业:物流管理
辽宁省级高水平特色专业群:现代服务业专业群
辽宁省级对接产业集群示范专业:营销与策划、学前教育
辽宁省级创新型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实训中心、物流配送(物流管理)实训中心、学前教育实训中心等[5]
截至2019年11月,学校有辽宁省级精品教材3部,获得辽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3项。[1]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
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口语表达素质培养 | 辽宁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
高职高专体育健康课程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 辽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利用微格教学培养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实验研究 | 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
职高专音乐课程模式的实验研究 | 辽宁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6] |
2019年,学校学生参加竞赛获国家级竞赛三等奖1项,辽宁省级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2项;市级竞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9项。[6]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
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口语表达素质培养 | 辽宁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
高职高专体育健康课程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 辽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利用微格教学培养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实验研究 | 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
职高专音乐课程模式的实验研究 | 辽宁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6] |
2019年,学校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0.1万元,新增省级课题13项,市级课题6项,校级课题44项;省级结题1项,市级结题1项,校级项目65项;学生参与科研项目122项;省级优秀科研成果2项,市级优秀科研成果46项;校级优秀论文成果62篇;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科研论文94篇;校级论文319篇,软件著作权9项。[6]
截至2019年12月,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36万册,中文纸质专业期刊220种,电子专业期刊4842种,阅览室座位312个,电子图书50530册,12699GB,有CNKI数字图书馆中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高等教育期刊文献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涵盖理工,文史哲,电子信息,政治、军事、法律,经济与管理及教育社科六个专辑。自建数据库2个。[6]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主要有政治经济与法律教学研究、语言与文学教学研究、教育教学法研究、艺术学与传播学研究、史学与图书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等栏目。[7]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于1999年10月1日创刊,是辽宁省教育厅主管、主办,由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承办。中心编辑部设在铁岭。学报是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固定转载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CEPS中文电子书刊服务、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8]
校徽
学校校徽是银冈之鹰,鹰形图案以汉字银冈艺术变形而来,象征着学校传承银冈书院之精神,更好地服务铁岭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9]
厚德、博学、勤奋、创新
厚德:心胸宽广不以个人得失为主,重公轻私,谓之厚德。
博学:“博”,大通也。(《说文》)即宽广、广博之谓。
勤奋:认认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
创新: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