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光镇

赤光镇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中文名 赤光镇
车牌代码 粤P
所属地区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
别名 赤崗
政府驻地 赤光墟
邮政区码 517349
面积 141.73平方千米(2017年)
目录导航

乡镇概况

赤光镇位于龙川县中部。东经115°31′,北纬24°32′,距龙川县城47公里,地势自东南向西倾斜,属九连山脉的支派,为丘陵地带。总面积141.73平方千米(2017年),其中耕地面积1260公顷,山地面积9240公顷。

该镇自然环境条件好,土地肥沃,土壤成土母质好,土质松,有机质会含量丰富,通透性好,气候温和,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常年平均气温20.5℃,年均降雨量177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年均日照为1843.2小时。

赤光镇水系发达,境内有13个村的小河分别注入东江水系的东江(流经老隆、河源),有3个村的小河分别注入韩江水系的铁场、鹤市河。

自然资源

该镇资源丰富多样:水力资源主要有石子岭、红光、南龙、再香、再森5座小水电站,装机容量600千瓦时。山林资源以松、杉、油茶、油桐、毛竹为主。矿产资源有铁沙、稀土、石灰石等。旅游资源有天羊山庄、五合径度假村、青龙湖、彭坑旅游码头等旅游景点。

村庄人口

现在,该镇辖16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委会。2006年末乡镇户数为7612多户,总人口42074人,其中农业人口35088人,非农人口4500人。所属人口均为汉族,客家人,操客家话水源音。下辖村庄如下:

双洋村 浮下村 新淳村 潭芬村 再头村 瑶坑村 石圳村 再森村
再香村 沥口村 畲乾村 南龙村 塘尾村 再乐村 大洋村 下輋村

31056人(2017年)。

基础设施

双洋村 浮下村 新淳村 潭芬村 再头村 瑶坑村 石圳村 再森村
再香村 沥口村 畲乾村 南龙村 塘尾村 再乐村 大洋村 下輋村

地方特产

镇内圩镇街道现有1.3平方公里,新开发有犁头埂、湖洋塘、枫树头下开发小区。已做好了20年圩镇总体规划,具体分为“三个中心”(市政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商贸中心)和“两个园区”(工业园区、绿化区)。圩镇拓展到2.7平方公里.程控电话、移动电话等业务已全面开通。

该镇交通十分便利。赤光是三条省道的交汇处,交通得天独厚。省道(老)隆江(西)公路从南至北纵贯本镇16公里,东有省道甘赤公路与回龙、兴宁、梅州相接,西有省道枫赤公路与车田、和平相连。广龙(河惠莞)高速穿境而过。镇内16个行政村村村通汽车,有8个村公路已实现了村道硬底化。赤光地处东江上游,建有多个简易码头,水路交通方便。

经济概况

本镇名产主要有优质高山茶油、绿茶、柿饼、红枣、大米、腐竹、菜干、米酒、牙签等“千家欣”系列农副产品。

文化建设

农业是本镇基础产业,主产稻谷、杂交稻育种、薯、瓜豆类等。林副产品也是本镇重要经济来源。还有丰富的水力资源,镇办企业以小水电为主。2006年,全镇实现生产总产值1.65亿元,比增20%,三大产业结构分别由2005年的53.9:32.8:13.3调整优化为50.3:35.2:14.5;实际利用外资65万美元;税收总收入145万元,占任务的115.6%;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000万元,比增13%;农民人均纯收入3760.7元,比增7.07%。

文物古迹

该镇拥有1所完中,1所初级中学,16所小学,成人学校1所,中心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总人数为6715人。有卫生院1所、医疗站16间,医务人员110多人。文体设施齐全,建有图书馆、新华书店、文化活动中心等。全镇16个行政村都设有文化活动室,舞狮、下象棋、乒乓球、足球、篮球、排球等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词条图册

该镇清代文章祠一座,1957年建成革命烈士纪念碑一座,被省市县列为保护文物。

赤光赤光(8)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