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中文名:江西杜鹃
种拉丁名:Rhododendron kiangsiense Fang
种别名 :
国内分布:产江西(萍乡县)。生于海拔1100米的山坡。模式标本采于扛西萍乡紫极宫山坡。
命名来源:(植物分类学报)[Acta Phytotax. Sin. 7(2): 191.f.1. 1958]
中国植物志:57(1):032
亚组中文名:有鳞大花亚组
亚组拉丁名:Subsect.Maddenia(Hutch.)Sleumer
组中文名:杜鹃组
组拉丁名:Sect.Rhododendron
亚属中文名:杜鹃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Rhododendron
属中文名:杜鹃属
属拉丁名:Rhododendron
亚科中文名:杜鹃花亚科
亚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鹃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江西杜鹃是灌木,高约1米;茎皮灰色、灰褐色或灰黑色。幼枝绿色,圆柱形,被鳞片。叶片革质,长圆状椭圆形,长4-5厘米,宽2-2.5厘米,顶端钝尖具小短尖头,基部楔形或钝尖,边缘略反卷,上面深色,无鳞片,下面灰色,被鳞片,鳞片相距为其直径的1-2倍,侧脉8-9对在两面均微微凸起;叶柄长3-5毫米,上面平坦无沟槽,疏生粗毛,被鳞片。
花序顶生,伞形,有花2朵;花梗长1-1.4厘米,褐色,粗壮,密被鳞片;花萼长7-8毫米,5裂,裂片卵形,边缘波状,外面被鳞片;花冠宽漏斗形,长4-6.2厘米(Fang只记述管部长2-2.2厘米,Cullen:花冠长约4厘米)直径4厘米,白色,外面被鳞片,5裂,裂片圆形,直径2.4厘米,边缘波状;雄蕊8,花丝线形,长2.5厘米,基部扁平,下部三分之一被白色短柔毛,花药长4毫米;子房密被鳞片,长6毫米,花柱长3.5厘米,基部被鳞片,柱头大。蒴果未见。
产中国江西(萍乡县)。生于海拔1100米的山坡。模式标本采于扛西萍乡紫极宫山坡。
百合花杜鹃:灌木或乔木,高3(-8)米。幼枝无毛,被鳞片。叶片革质,长圆形,长7-16厘米,宽2-5厘米,顶端钝圆,基部楔形、钝形或圆形,叶面暗绿,无鳞片,叶背粉绿色,被大小不等的红褐色鳞片,相距为其直径的1-3倍;叶柄长1.5-3厘米,上面隆起而无凹槽,被鳞片。花序顶生,伞形,有2-3朵花;花梗粗壮,长1.2-1.6厘米,密被鳞片;花萼5裂,萼片长圆状卵形,长0.8-1厘米,外面被鳞片或基部有鳞片;花冠芳香,管状钟形,长8-9厘米,白色,外密被鳞片,5裂,裂片全缘;雄蕊10,长4.8-5.7厘米,较花冠短,花丝下部1/3密被毛,花药长6-7毫米;子房5室,密被鳞片,花柱略短于花冠,下半部被较密的鳞片。蒴果长2.5-4.5厘米,有宿存的花萼。
此种未见到标本,描述据方文培1958。 据原描述载,此种极近百合花杜鹃R.liliiflorumLevl,但此种叶为长圆状椭圆形, 长4-5厘米,宽2-2.5厘米,较后者小得多,叶柄长仅3-5毫米,花也较小,雄蕊仅8枚,花柱长仅3.5厘米,两者甚有区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