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城区

清城区

中文名 清城区
车牌代码 粤R
外文名 Qingcheng
别名 城区
地理位置 广东省中部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侯风气候
邮政编码 511500
人均生产总值 62269元(2018年)
地理坐标 北纬23°42′~23°27′、东经112°50′~113°22′
行政区类别
政府驻地 东城街道
区委书记 邱泽军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北江河岸景色北江河岸景色清城区所辖行政区划为原清远县境域之一部分。

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县,因境内有中宿峡,故取名为中宿县,属南海郡。

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以桂阳郡南部,立始兴郡,中宿县改属始兴郡。

南北朝,宋泰豫元年(472年)始兴郡改称广兴郡。齐建元元年(479年)复为始兴郡,中宿县属之。梁武帝期间(502-549年),置清远郡,辖中宿、威正、廉平、恩洽、浮护等5县,隶于衡州。陈,清远郡属西衡州。

隋开皇十年(590年)平陈,废清远郡及其所属的中宿、威正等5县,置清远县、政宾县,同属南海郡。

唐武德六年(623年)废政宾县并入清远县,属广州都督府辖。

五代南汉以及宋、元、明、清等朝,清远县均属广州府(路)。

民国3年(1914年)清远县属粤海道尹(原名广肇罗道);民国17年,属西区善后委员公署;民国21年,属中区绥靖委员公署;民国25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

新中国成立后,清远县属韶关地区。1983年7月,改隶广州市。

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清远县,设立清远市。原清远县分置清城、清郊(今清新县,下同)两个县级市辖区;1月28日,省政府划定清城区管辖原清远县的清城、附城、洲心3个镇。

2000年,清城区管辖5街7镇。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506680人,其中:南门街道19096人、上廓街道24663人、下廓街道28756人、松岗街道56338人、小市街道47232人、附城镇40275人、洲心镇36705人、横荷镇48307人、源潭镇62953人、高桥镇14942人、龙塘镇51577人、石角镇61425人、扶贫经济开发区虚拟街道3575人、银盏林场虚拟镇2675人、畜牧水产示范场虚拟镇8161人。

2002年,清城区管辖8街(上廓、下廓、南门、松岗、城北、小市、连江)7镇(附城、洲心、横荷、石角、龙塘、源潭、高桥),原出处表明8个街道,但只给出7个街道名录。

2003年6月28日,撤销上廓街、下廓街、南门街、松岗街,设立凤城街;撤销附城镇,设立东城街;撤销小市街、洲心镇,设立洲心街;撤销横荷镇,设立横荷街;撤销高桥镇,并入源潭镇。调整后,清城区管辖4街(凤城、东城、洲心、横荷)3镇(石角、龙塘、源潭)。

2009年3月19日,原清新县飞来峡镇划归清城区管辖,原清城区龙塘镇划归高新区管辖。调整后,清城区管辖4街(凤城、东城、洲心、横荷)3镇(石角、源潭、飞来峡)。

2012年4月,清远市政府对区划进行调整,龙塘镇正式划归清城区管辖。区划调整后,清城区辖4个街道、4个镇,有77个居委会,71个村委会。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清城区总人口506680人,其中(5个街道、7个镇):南门街道19096人、上廓街道24663人、下廓街道28756人、松岗街道56338人、小市街道47232人、附城镇40275人、洲心镇36705人、横荷镇48307人、源潭镇62953人、高桥镇14942人、龙塘镇51577人、石角镇61425人、扶贫经济开发区3575人、银盏林场2675人、畜牧水产示范场8161人。

2002年,清城区辖小市、南门、上廓、下廓、松岗、连江、城北等8个街道和附城、高桥、源潭、洲心、横荷、龙塘、石角7个镇,107个村委会、56个居委会。

2003年6月,清城区将小市、松岗、南门、上廓、下廓5个街道(一说8个街道)和附城、横荷、洲心、龙塘、石角、源潭、高桥7个镇撤并为凤城、东城、洲心、横荷4个街道和源潭、龙塘、石角3个镇,并于6月28日举行挂牌仪式:撤销上廓、下廓、南门和松岗街道,设立凤城街道;撤销附城镇,设立东城街道;撤销洲心镇、小市街道,设立洲心街道;撤销横荷镇,设立横荷街道。同时撤并了16个村委会。(尚不清楚高桥镇的变更)

2009年,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同意清新县飞来峡镇划归清远市清城区管辖的批复》(粤民区[2009]5号),将清新县飞来峡镇划归清城区管辖。2009年末,清城区面积1334.18平方千米,辖4个街道、4个镇,76个社区、71个行政村。区政府驻东城街道东城新区行政文化中心。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清城区下辖4个街道、4个镇、1个开发区、1个林场。[7]

区划详情

4个街道:凤城街道、东城街道、洲心街道、横荷街道。

4个镇:源潭镇、龙塘镇、石角镇、飞来峡镇。

1个开发区:清远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个林场:清远市国营银盏林场。[7]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清城区位于北纬23°42′-23°27′、东经112°50′-113°22′之间,地处广东省中北部,清远市南部,东邻佛冈县,南接花都区,西南与佛山市三水区相连,北与清新区交界。

地质地貌

  • 地质

清城区地理位置处于北纬23°42′-23°27′、东经112°50′-113°22′之间,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大部分地区属平原与低山丘陵。北部山岭海拔高度从700余米至数10米不等,其间清城区清城区有少部分高山,山地地形割切明显,地貌景致秀丽。东南部地区为砂板岩、花岗岩,花岗岩风化壳普遍发育,一般高程在海拔数10米至500米之间。中部、西南部为红层及第四系分布,地势平缓,海拔高度在数10米之内。区境处东桂湘赣褶皱带的粤中拗褶束与湘粤拗褶束交接部位、粤桂隆起边缘,为华南褶皱系的一部分。同时,亦是佛冈—丰良纬向构造带与吴川—四会新华夏断裂带的交汇复合部位,由于不同构造体系的发育、迭加,加上海西—印支以及燕山早期大规模岩浆侵入活动,区境内的地质构造较为复杂。

  • 地貌

清城区街道清城区街道清城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与粤北山区的交接地带,兼有山区、丘陵与平原等地貌。地势大体上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最高点为大帽山,海拔779米,最低处是石角虎山的莲塘,面积86亩,海拔4米。北部、东部和南部多山,西南部有大块平原并伴有小块低丘,间有零散低山,视野开阔。飞来峡地处北江中下游(飞来峡以下为北江下游),处于其中的区属境域属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北端,地势平坦,河坑交错,塘凼较多。

气候特征

清城区位于广东省中北部,居珠江三角洲平原与粤北山区的交会处,是大陆气团和海洋气体交绥的过渡地带。由于位于低纬度,北回归线从南部边缘穿过,既受低纬大气清城区清城区环流的影响,又受中、高纬大气环流的制约。冬季处于蒙古高压边缘地带,盛行偏北气流。每当强冷空气南下,其冷锋掠过区境,造成普遍降温、大风及降雨天气。在冷锋过境之后,受冷高压控制,天气一般较为晴朗。初夏,处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缘,西南季风向华南挺进,带来充沛的雨量。盛夏初秋,随着西风带北撤和副热带高压北跳,热带辐合带也相应北移,台风活动增加,常受到热带低压和台风环流影响,但由于处于内陆地区,绝大多数热带气旋登陆后影响区境时其强度已大为减弱。一般来说,登陆的热带气旋对区境影响不大,但在珠江口附近登陆的热带气旋,无论风力还是降水强度对区内都有较大影响。热带气旋活动总体上对区内天气是利多弊少,不但可以带来充沛降水,同时也可以缓解高温天气。春季和秋季是季风交替时期,春季,南下冷空气与北上暖空气常在华南对峙,往往造成区内出现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日照偏少,雨季从此时开始,其中4月份进入前汛期。秋季,蒙古冷高压逐渐形成,东北季风逐渐占领地面层,但高空仍为副热带高压所盘踞,热带气旋活动的次数开始减少,形成晴朗干燥,雨量、湿度小,日暖夜凉的秋高气爽天气。同时由于多晴朗天气,蒸发大,降水少,容易出现干旱灾害天气。

清城区属于以中亚热带气候为主的湿润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均受季风影响,气候分明:春季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多低温阴雨。夏季炎热酷暑,盛夏午后多雷阵雨。秋季晴朗,秋高气爽,昼夜温差大。冬季较为寒冷,每年均有低温天气出现,一些年份还有霜冻出现。气候资源比较丰富,日照充足,降水充沛,雨、热基本同季,对农作物生长有利,气候条件比较优越,但同时也有暴雨、干旱、低温阴雨、冰雹、寒露风、霜冻和大风等多种气象灾害。

水文特征

清城区境内河流属珠江流域北江水系。区境内的北江一级支流有大燕河、笔架河、乐排河、文洞河,二级支流有迎咀河、银盏河、高桥水。

自然资源

土地

清城区的土地总面积为139.08万亩,到2003年,已利用土地134.86万亩,未利用土地4.22万亩,土地利用率为96.9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5.59%)。全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地类比较齐全,在区内的土地利用结构,农用地规模最大,土地建设用地次之。

生物

清城区地处北回归线上,适宜在南亚热带生长的植物均能在区内生长繁殖,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难以一一列举,常见的土产植物和引进种植的植物种类有450多种。其中,粮食作物类有水稻、番薯、木薯、玉米、高粱、粟米。

清城区地处北江中下游,既有平原河网地带,又有山地丘陵,有利于各类动物的生长和繁殖,动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是省内有名的清远鸡、清远乌鬃鹅、清远早禾鸭的主要产地。人工饲养的禽畜类动物本志《畜牧水产业》篇内有较详细的记述,且有些野生动物品种也未被人们所完全认识。

矿产

区境内已探明的矿产有钠长石、钾长石、高岭土、瓷砂清城区清城区、石灰石、花岗岩、河沙、水晶石、铁矿石等。其中储量大、品位高的有钠长石、钾长石、高岭土、瓷沙、建筑用花岗岩、河沙。此外,还有偏硅酸矿泉水和地下热水(温泉)。核定矿区开采总面积为2.96平方公里,开采方式均为露天开采作业。

矿产资源中,分布在源潭镇、高桥镇的主要矿种有钠长石、钾长石、瓷沙、高岭土、水晶石、石灰石、建筑用花岗岩、铁矿石等,同时,高桥镇蕴藏有偏硅酸矿泉水资源,源潭镇蕴藏有陶土(白坭、黑坭)。分布在龙塘镇的主要矿种有建筑用花岗岩、瓷沙、高岭土、钠长石、钾长石、铁矿石等。分布在银盏林场的主要矿种有瓷沙、高岭土、钠长石、钾长石、建筑用花岗岩以及地下热水等。分布在石角镇的主要矿种有高岭土、粘土、石灰石、河沙等。洲心镇、横荷镇、附城镇等地蕴藏有大量粘土、河沙。

矿产资源中储量较大的是陶瓷原料,仅源潭镇境内的瓷沙、高岭土蕴藏量达3500万吨,可供开采50年以上(1970年中央一机部工程组勘探数据)。高桥镇境内的仓口钠长石储量有500万吨(1975年武汉地质勘探局资料)。

交通

清城区交通四通八达。京广铁路途经区内银盏、清远(源潭)两站,营运线长30公里;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广清高速公路、清三公路、清佛公路及珠江支流北江等纵贯全区,至广州花都新国际机场仅有28公里,东有清佛公路,西有清三公路,自然村之间全部铺上水泥路面,畅通无阻;北江河东西流向可长年通航100吨轮船,有专用深水码头和直通港澳地区、黄埔港的定期航班。侨胞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清城区有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10多万人,是省重点侨乡之一。现有劳动力20多万人,在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等行业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

市区距广州市中心仅60多公里,距广州白云国际新机场38公里。建设中的武广客运专线纵贯全区并设经停站。全区公路密度大,镇、行政村之间全部通上乡村一级公路,交通畅顺;北江河横贯东西,可通航300吨的轮船,有专用深水码头和直通港澳地区、黄埔港的定期航班。发达的水陆空通道,使清城区交通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与广州、佛山及珠三角地区形成“一小时生活圈”。

语言

清城区位于广东省中部,北江中下游,在原清清城区清城区远县南部,清远市东南部,为清远市经济最发达部分。清城自古以来就是清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土生土长的清城人,说的自然就是一口清远话。本地人多称它为“白话”。

清城南临广州花都区和佛山三水区,东邻佛冈县、从化市,北、西靠接清新县、佛山三水区,下辖石角镇、龙塘镇、源潭镇、洲心街道办事处、东城街道办事处、横荷街道办事处、凤城街道办事处、银盏林场,所在皆为广府文化区,其语言以清远白话为主,市区以清远白话作日常交际语言。此外,还有客家话及属闽南潮州话的“鹤话”(即福话)。清远白话属粤语广府片,又称“粤海片”,与广州市白话差别不大;鹤话则属于闽方言中闽南话系统的潮汕方言。

三种方言中,以清远白话使用人口最多,约占总人口的70%左右,客家话其次,占总人口的25%左右,鹤话使用人口最少,只占总人口的3~4%。

三种方言的地区分布如下:

清远白话:清城的全部;石角、洲心等镇、街的大部分地区和龙塘、东城、银盏林场等镇、街、场的少数地区。

客家话:源潭镇的全部和龙塘、东城、银盏林场等镇、街、场的大部分地区;石角镇的少数地区。但讲客家话地区的人,绝大多数都能讲流利的清远白话。

鹤话:分布在洲心街佛祖村委会的禾丰、爱星、云定、云星、茅寮、李合、东边冲和虾塘村陈姓等8个自然村;龙塘镇的庙咀、茶寮、月星、满氹、西泽、杨梅丫、汉冲、大沙、田螺岗等9个自然村;源潭镇新马的马头岭、秀溪的新来罗、台前的大江布、连安的官山、农场的大布顶等5个自然村;石角镇南村的坪山、郑屋、尖山、财利、高咀、福兴、和昌,塘基的东屋,横石南、横石北,民安的坪头,马头的马头石,兴仁的钟屋等13个自然村。这些地区的人绝大部分亦能讲流利的清远白话。

人口

2018年年末全区常住人口 85.12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0.35 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 70.99 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 率)83.40%。全年常住出生人口 1.14 万人,出生率为 15.89 ‰;死亡人口 0.41 万人,死亡率为 5.45‰;自然增长人口 0.73 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10.44‰。年末全区户籍人口 75.08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97 万人,其中男性人口 37.85 万人, 女性人口 37.23 万人。

政治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区委书记
邱泽军[8]
区委副书记
廖家杰、廖剑锋[8]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区委书记
邱泽军[8]
区委副书记
廖家杰、廖剑锋[8]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区长
廖家杰
副区长
刘浩文、黄桂棠、蓝建飞、邱伟博、宗卫平、雷焕坤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区长
廖家杰
副区长
刘浩文、黄桂棠、蓝建飞、邱伟博、宗卫平、雷焕坤

经济

职务 姓名
主任
虞卫旗
副主任 沈学贤、李根生、李汉森、潘艳嫦、袁志武、罗婉玲

综合

职务 姓名
主任
虞卫旗
副主任 沈学贤、李根生、李汉森、潘艳嫦、袁志武、罗婉玲

第一产业

职务 姓名
主席 陈少聪
副主席 梁艳红、姚碧连、郭志毅、谢宇辉、古汉雄、张锦辉[9]

第二产业

职务 姓名
主席 陈少聪
副主席 梁艳红、姚碧连、郭志毅、谢宇辉、古汉雄、张锦辉[9]

第三产业

社会事业

清城区清城区

初步核算并经市统计局核定,2018 年清城区实现生产总 值 528.9 亿元,增长 1.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4.0 亿元, 增长 1.5%,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 4.4%;第二产业增加 值214.1亿元,增长7.6%,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10.3%, 工业增加值 203.2 亿元,增长 7.7%,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 率为 203.6%;第三产业增加值 290.8 亿元,下降 3.2%,对生 产 总 值 增 长 的 贡 献 率 为 -114.7% 。 三 次 产 业 结 构 为 4.5:40.5:55.0,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 2.8 个百分点。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 2.2%,住宿和餐饮业增长 2.6%,金融业增长 1.2%,房地产业下降 9.5%。2018 年,清城 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62269 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 9410 美元, 增长 1.1%。

教育科学

清城区清城区2018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 43.8 亿元,增长 1.8%。其 中农业产值 12.9 亿元,增长 5.3%;林业产值 1.9 亿元,下 降 5.0%;牧业产值 20.7 亿元,下降 2.0%;渔业产值 5.6 亿 元,增长 7.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2.7 亿元,增长 8.5%。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 23.9 万亩,比上年减少 1.0 万亩。其 中,稻谷种植面积 22.9 万亩,减少 1.0 万亩;玉米种植面积 0.5 万亩,增加 0.1 万亩。油料作物种植面积 5.3 万亩,增 加 0.4 万亩。蔬菜种植面积 12.6 万亩,增加 0.7 万亩。水果 种植面积 2.0 万亩,与上年持平。 全年粮食产量 6.4 万吨,与上年持平。其中早稻产量 3.2 万清城区清城区吨,增长 5.0%;晚稻产量 3.0 万吨,减产 1.8%。油料作物 产量 1.2 万吨,增长 8.6%。蔬菜产量 23.8 万吨,增长 6.3%。 水果产量 3.4 万吨,增长 7.8%。 全年肉类总产量 7.3 万吨,下降 2.0%。其中猪肉产量 2.0 万吨,增长 2.7%;禽肉产量 5.2 万吨,下降 3.9%。禽蛋产量 0.7 万吨,增长 4.1%。

2018年末生猪存栏 18.3 万头,增长 1.8%; 生猪出栏 27.6 万头,增长 2.9%。 全年水产品产量 4.3 万吨,增长 2.1%。

文卫体育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03.1 亿元,增长 8.2%。规模 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 7.8%,重工 业增长 10.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 3.1%,民营企业 增长 8.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 14.0%,股份制企业增 长 8.9%。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长 8.7%,中型企业增长 - 3 -- 4 - 11.6%,小型企业增长 10.0%,微型企业下降 65.5%。

2018年在规模以上工业现代产业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 57.8 亿 元,增长 23.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28.4%,其 中,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 33.6%,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 7.3%,石油化工产业增长 23.4%,先进轻纺制造业增长 10.8%, 新材料制造业增长 30.8%,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下降 1.3%。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 14.1 亿元,增长 24.2%,占规模以 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6.9%。其中,医药制造业下降 1.3%,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 35.9%,信息化学品制造业下降 43.8%。 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 58.8 亿元,增长 24.6%,占规模以 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29.0%。其中,纺织服装业下降 5.3%, 食品饮料业增长 9.6%,家具制造业增长 95.0%,建筑材料业增 长 22.5%,金属制品业下降 82.5%,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下降 8.8 15.1 7.5 8.1 4.7 8.2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亿元 图2 2013—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比上年增长 0.3%。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888.3 亿元,增长 8.5%。支柱产业中: 有色金属行业完成产值 295.4 亿元,下降 6.5%;陶瓷业完成 产值 78.8 亿元,增长 2.8%。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261.44%,比上年提 高 23.6 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 8.26%,比上年下降 1.0 个 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 62.23%,比上年下降 1 个百分点;流 动资产周转次数 2.2 次;成本费用利润率 4.06%,比上年下降 0.5 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 28.0 万元/人年,增长 19.5%; 产品销售率 97.99%,比上年提高 0.1 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 务收入 897.4 亿元,增长 11.3%;实现利润总额 35.2 亿元, 增长 0.3%。亏损企业亏损总额 2.3 亿元,增长 40.5%。亏损企业亏损面 23.0%。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 90 元,比 上年增加 0.04 元。 年末全区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分包建筑企业 70 家,比 上年增加 2 家;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112.1 亿元,增长 28.0%。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81.1 亿元,增长 12.3%;利润总额 6.2 亿元,下降 2.3%。其中,装卸搬运和仓 储业营业收入增长 29.6%,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 56.7%,研究和实验发展营业收入增长 2.41 倍,专业技术服务 业收入增长 33.4%。

人民生活

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400.6 亿元,增长 29.9%,其中基 础设施投资 55.7 亿元,下降 3.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 13.9%。分三次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 52.0 亿元,下降 14.1%, 其中工业投资 52.0 亿元,下降 14.1%。第三产业投资 332.4 亿元,增长 44.6%。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 261.9 亿元,增长 48.4%。按用途分,商品住宅开发投资 208.2 亿元,增长 51.7%; 办公楼投资 1.9 亿元,下降 2.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 27.4 亿 元,增长 10.6%。 全年商品房竣工面积 459.8 万平方米,增长 81.1%,其中 住宅 361.8 万平方米,增长 99.7%;商品房销售面积 413.5 万 平方米,下降 22.1%,其中住宅 360.0 万平方米,下降 22.9%; 商品房销售金额377.2亿元,下降5.1%,其中住宅销售额341.9 亿元,下降 2.8%。

国内贸易 

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48.4 亿元,增长 8.2%。分城 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313.6 亿元,增长 8.2%;农村消费 品零售 34.8 亿元,增长 8.6%。按行业分,批发业完成 131.7 亿元,增长 15.6%;零售业完成 203.9 亿元,增长 4.0%;住宿 业完成 3.3 亿元,增长 5.0%;餐饮业完成 9.5 亿元,增长 6.8%。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 长 1.2%,烟酒类增长 10.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 10.6%,化妆品类增长 2.7%,日用品类下降 2.0%,体育、娱乐 用品类下降 26.9%,书报杂志类下降 28.1%,家用电器和音像 器材类增长 4.6%,中西药品类增长 19.5%,通讯器材类下降 20.0%,汽车类下降 7.9%,金银珠宝类增长 2.5%,文化办公用 品类增长 45.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 12.3%。

 对外经济和旅游 

2018年区辖部分外贸进出口总额 99.8 亿元,增长 43.2%。其 中出口 16.1 亿元,下降 7.6%;进口 83.8 亿元,增长 60.0%。 进出口差额(进口减出口)67.7 亿元。 全年合同外资金额(不含高新区)8443 万美元,增长 3.2%。 实际吸收外资 1271 万美元,下降 69.4%。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1194.3 万人次,增长 15.6%;旅游 总收入 79.9 亿元,增长 15.7%。 

财政和金融业 

2018年区辖部分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6.4 亿元,增长 5.8%;其中税收收入 11.4 亿元,增长 10.0%。区辖部分财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40.2 亿元,增长 3.9%。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1115.9 亿元,比上年末 增长 4.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 518.4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11.5%;各项贷款余额 828.1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13.2%。

清城区石角镇清城区石角镇

劳动就业

保障福利

2018年全区各类学校(不含市属,含幼儿园)共有 283 所。其中 普通中学 31 所,小学 60 所,幼儿园 177 所,教学点 15 间。 在校学生 170308 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 965 人,初中在校学 生 31355 人,小学在校学生 93631 人,幼儿园(含学前班)在 园幼儿 44357 人。全区共有专任教师 9706 人,其中普通中学 专任教师 3182 人,小学专任教师 3670 人,幼儿园专任教师 2854 人。 全年专利申请总量 1065 件,增长 83.6%;授权总量 572 件,增长 83.3%。年末有效发明专利 156 件。工业企业拥有技 术开发机构 33 个,其中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7 家,市工程技 术研究开发中心 27 家,省企业技术中心 9 家。

资源环境

2018年末全区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 48 个,县级及以上公共 文化馆 1 个,图书馆 1 个,博物馆 1 个。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数(含民营机构及村卫生 室)510 个,其中,医院 28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 个, 乡镇卫生院 9 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家,共拥有床位 2902 张。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技术人员 3739 人,其中执业医师 1168 人,执业助理医师 334 人,注册护士 1525 人。

2018年成功举办各类体育活动 11 次,参加运动员近 5000 多 人。有超过 31 万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安全生产

2018年清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0452 元,增长 8.1%,扣 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 5.8%。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32956 元,增长 7.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 5.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479 元,增长 8.9%, 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 6.6%。

旅游

 2018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 8459 个,城镇登记失业率 2.37%。

名人

2018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含离退休)16.6 万人, 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25.61 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 险 60.92 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12.68 万人,参加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48.26 万人,参加失业保险 10.7 万人, 参加工伤保险 12.16 万人,参加生育保险 9.47 万人。 各类提供养老入住且获得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的社会养 老服务机构床位 1410 张。发放医疗救助资金 962.8 万元,其 中资助参保 22798 人,支出救助金 205.2 万元;门诊救助 141 人次,支出救助金 38.4 万元;救助住院困难群众 2664 人次, 支出救助金 719.4 万元。全区在册低保对象有 2562 户共 5466 人,全年共发放低保金 2684.5 万元。 

2018年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 9845.6 万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 689 万元。

城市排名

2018年年末拥有中型水库 3 个,小型水库 62 个。 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 338 天,其中优天数 131 天;良 天数 207 天;轻度污染天数 23 天;中度污染 4 天;无重度污 染,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为 92.6%。清城区降水 PH 均 值 4.97,酸雨频率为 90.8%。清城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 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臭氧、一氧化碳 年均浓度分别为 11μg/m³、33μg/m³、57μg/m³、36μg/m³、 137μg/m³、1.2mg/m³。 2018年完成营造林工程5800亩,其中退化修复5000亩,封山 育林800亩;完成森林抚育23420亩,其中省级碳汇林抚育1170 亩和中幼林抚育22250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4.25%。 

词条图册

2018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48 起,死亡 55 人,受伤 6 人,经济损失 2350.35 万元。发生工矿商贸制造企业事故 3 起,死亡 3 人, 直接经济损失 255 万元。发生交通运输和仓储 业生产经营性事故 41 起,死亡 39 人,受伤 4 人,直接经济损 失 13.95 万元。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