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金村镇属山西省泽州府(今山西晋城)所辖。
1985年原金村镇、水东乡和铺头乡均隶属晋城市郊区管辖。分别称为晋城市郊区金村镇、晋城市郊区水东乡,晋城市郊区铺头乡。乡镇政府所在地分别设在金村村、水东村和铺头村。
1996年,晋城市郊区改为泽州县。随之原金村镇、水东乡和铺头乡均隶属泽州县管辖,分别称为泽州县金村镇、泽州县水东乡、泽州县铺头乡。但三个乡镇内的行政区划和乡镇政府所在地均未变动。
2000年12月,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泽州县撤乡并镇,由原来的26个乡镇合并为17个乡镇,原金村镇、水东乡和铺头乡同时合并为新的金村镇,从2001年1月起正式挂牌办公。镇政府驻金村村,为工作方便,按照泽州县的统一安排,本镇在原水东乡驻地设立水东工作站,在原铺头乡驻地设立铺头工作站,隶属金村镇管辖。
2018年,泽州县人民政府从晋城市城区迁至金村镇。
地势北宽南窄,地貌以丘陵为主,北部毗邻市、矿区,地势平坦,水源充沛,工、商、贸发达,东南部为太行山区,山大坡广,人少地多,偏僻闭塞。
境内交通发达,水源充沛,土壤肥沃。仅晋长高速路在本镇就有两个进出口,陵沁一级、长晋二级高等级公路纵横交错,丹河水纵贯南北,晋城北铁路车站囊括其中。“村村通”公路蛛网密布,四通八达。
据泽州县国土资源局资料显示,2000年底撤乡并镇后(包括原金村镇、水东乡、铺头乡),全镇土地总面积的基数为329357.69亩。其中:耕地为100844.67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5.74%;果园地为2696.2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08%;林地为106902.55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4.26%;牧草地为26383.24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71%;镇区居民及工矿用地为21822.15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45%;交通用地为3841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39%;水域面积为4663.3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45%;未利用土地为62204.58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0.83%。
本镇土地总量结构变化是交通建设用地1600亩,退耕还林7481亩,土地开发3300亩。经测算:耕地面积总量减少4800亩。为了加强土地的日常管理和服务,镇政府内设土地管理办公室,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由县派驻的金村国土资源所负责。
在撤乡并镇前的1985年,原金村镇、铺头乡和水东乡三个乡镇合计总户数为12275户,总人口为52491人。其中,农业人口为44559人;非农业人口为7932人;在总人口中,男性为26689人,女性为25802人,男女比例为1.034:1。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落实和户籍改革,本镇人口也在不断发生变化,2000年底建立新镇时,全镇总户数为15236户,总人口为56649人。其中,农业人口为46763人,非农业人口为9886人;在总人口中,男性为28950人,女性为27699人,男女比例为1.045:1。截止2008年底,全镇总户数户为15158户,总人口为49806人,其中,农业人口为45669人,非农业人口为4137人;在总人口中,男性为25392人,女性为24414人,男女比例为1.04:1。
常住人口52016人(2017年)。
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围绕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两条主线。着力推进城市型、城郊型、自主型、城镇型四种不同类型社区建设和项目拉动型、全民创业型、基地带动型、园区辐射型、文化凝聚型等不同类型的新农村建设。抓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稳步推进。
小刘家川村龙化村 大岭头村 铺头村
郭背村 沾家村 神南村 东洼村
上辛安村 上胡村李家鄢村十字坂村
石家街村 扬轩村 寨则村 牛庄村
寺南庄村 北桑坪村 原庄(水东)村 水北村
管院村 杆棚底村 南掌村 东北村
孟匠村 水西村杨家山村范谷堆村
峪西村 柳泉村 大会村 霍秀村
府城村 东村村 贺洼村 浮山街村
崔庄村 小庄村 东庄(铺头)村 大庄村
后峪村 东属村 郭壁村 司家掌村
长畛畦村 土楼领村 岳匠村 东南村
武庄村 金村村 青山街村 吴庄村
南桑坪村水东村下胡村 背阴村
枣园村 西南属村 田庄村 大岭头村
西属村 赵庄村 后掌洼村 黄头村
西街头村 东六庄村 磨山底村 长阴村
下辛安村 山头村 坂头(铺头)村 候匠社区
东陕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