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亿年以前,太行山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经过了频繁的地壳活动,地面上升下降,海水时进时退,当海退时,这里沼泽广布,气候温暖潮湿,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因此形成了太行山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后的一次次地壳活动,使太行山脉逐渐隆起。后又与东西的华北大平原断裂,形成太行东部陡峭,西部徐缓的地貌形态。
约在240万年前开始大幅度隆起并逐渐形成。早在28亿年前,太行山地区被海水淹没,沉积了巨厚的碎屑岩、含铁硅质岩及碳酸盐地层,受五台运动和吕梁运动的影响,区内古老的地层普遍遭受褶皱、变质,并伴随有断裂和石英岩脉的侵入。至距今18亿年,形成了混合岩化的结晶基底岩层。
自距今18亿年的吕梁运动以后,本区地壳进入差异升降阶段,并由此导致了海水的进退往复,分别形成了中元古代地台沉积盖层,以及上覆的古生界寒武、奥陶、石炭和二叠系地层。其中奥陶和二叠系为含煤地层。发生在中生代的燕山运动使太行山新华夏式褶皱带逐渐形成并发育太行山前深大断裂带。
发生在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太行山强烈隆升,而山前的华北平原则相对下沉,经过数百万年的千古锤炼,太行山终于产生。
山地受拒马河、滹沱河、漳河、沁河、丹河等切割,多横谷,当地称为“陉”,古有“太行八陉”之称,为东西交通重要孔道。太行山东翼断陷盆地中分布有井陉、临城、峰峰、六河沟等著名煤矿。太行山为重要地理分界,山以西为黄土高原,以东为黄淮海平原。山地对夏季风有明显阻滞作用,迎风坡降水较多,并形成暴雨区。山地东侧为地震强烈活动带。
太行山脉的的地质基底是复式单斜褶皱。东侧为断层构造,相对高差达1500~2000米,山前发育典型的洪积扇以及冲洪积平原。从北向南有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太白山、白石山、狼牙山、南坨山、阳曲山、王莽岭等山峰。山西高原东部河流多切过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汇入海河水系。只有西南部的沁河水系向南汇入黄河。
太行山是中国东部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东部的华北平原是落叶阔叶林地带,西侧的黄土高原是森林草原地带和干草原地带,两侧的植被、土壤垂直带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
太行山脉多东西向横谷,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商旅通衢。古时有著名的“太行八陉”。
太行山北高南低,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2000米以上的高峰有河北的小五台山、灵山、东灵山、白石山,山西的太白魏山、南索山、阳曲山等。北端最高峰为小五台山,海拔高2882米;南端高峰为陵川的佛子山、板山,海拔分别为1745米、1791米。
太行山山势东陡西缓,山西高原东部河流多切过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汇入海河水系。只有西南部的沁河水系向南汇入黄河。
太行山脉西翼连接山西高原,东翼由中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山中多雄关,著名的有位于河北的紫荆关,山西的娘子关、虹梯关、壶关、天井关等。
太行山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线。北宋时代杰出的科学家沈括看到太行山的山崖之间“怯怯御螺贝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经过研究指出:“此乃昔日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现代地质研究证实了他的论断。太行山崖间的螺蚌壳,显系古生代地层中的腕足动物或软体动物化石。[3] [8]
从气候上看,太行山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虽四季分明,但冬长夏短。
太行山年平均气温在10℃左右,气候条件与承德相近。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5℃,平均最低气温在-10℃左右;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3℃,平均最高气温在28℃上下,偶尔会出现高温天,但概率可以说是相当低。[9]
在这里四季分明,但明显的冬长夏短,冬季长达半年,夏季两个月不到。年日照时数将近2500小时,平均每个月的日照时数在200小时左右。太行山年降水量在534毫米左右,7月降水最多,为132.3毫米,12月最少,为4.4毫米。从多年的气象资料统计的结果来看,平均每年7月,雨日大概在一周左右,可见这个时候雨下得还是比较大的。[9]
7月是太行山气温最高、降雨最多的一个月,同时也是雷暴天气最多的一个月,所以选择7月去大峡谷时机并不算好,相对来说5-6月以及8-9月应该是最佳旅游时间,这段时间气温比较适宜,山上的风景应该很漂亮,不过5月和8月的雨水稍多些,但通常不会下得很大,雨后的空气一定会更清新,而且雨后易出雾,景色还会更美。而4月,10月温度稍低了些,最低气温只有5、6℃的样子,有点冷,选择这个时间段来旅游,一定要带足衣服,注意保暖,穿棉衣都不为过。
山西高原的河流经太行山流入华北平原,流曲深澈,峡谷毗连,多瀑布湍流。河
太行大峡谷
谷及山前地带多泉水,以娘子关泉为最大。河谷两崖有多层溶洞,著名的有陵川的黄围洞、晋城的黄龙油、黎城的黄崖洞和北京房山的云水洞等。在太行山深山区河北省赞皇县,有世界最大的天然回音壁。[7]
太行山的自然植被被垂直温差面异,如小五台山南坡,1000米以下为灌丛;1000米以上偶有云极或落叶松。北坡1600米以下是夏绿林,1600~2500米是高亚草原。
有许多重要煤矿、陶瓷、水泥和石灰生产工业。 太行山南段和北段为石灰岩组成,中段有部分片麻岩。
太行山区具有较好的风力资源,地下煤炭、煤层气、地热资源丰富。[6]
太行山煤炭资源丰富,从北到南,煤炭资源丰富,还有铁、铜、钼、金、钨等,当地形成了许多煤炭、陶瓷、水泥和石灰生产工业。
有木本花卉、药材等珍稀植物300多种,特别是自然生长的亚热带树种南方红豆杉在大峡谷的出现,使大峡谷更显得神秘。
太行山形势险峻,历来被视为兵要之地。从春秋战国直到明、清,两千多年间烽火不息。公元前650年,齐伐晋,入孟门、登太行。齐桓公曾悬车束马窬太行。公元前263年,秦国攻伐韩国,在太行山“决羊肠之险”,一举夺韩荥阳。公元前204年,刘邦被困于荥阳、成皋之间,他采纳郦食其的建议,北扼飞狐之口,南守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之津,终于转危为安。
东汉元初元年(公元114年),汉安帝为防外敌侵犯洛阳,下诏在太行南端36处要冲屯兵。曹操围临漳,袁尚轻易率军东出太行,结果大败于曹军。晋太元十九年(公元394年),后燕慕容垂进伐西燕,屯军于临漳西南。西燕慕容永令全部人马前去堵塞太行山口,慕容垂引兵自滏口进入,灭了西燕。隋末,李世民与窦建德相争,李世民进据虎牢,使窦不能越过太行,李乘机占领上党,尽收河东之地。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刘福通率起义军越过太行,火烧上党。元将察罕粘木儿塞井陉、杜太行,遏止起义军向北发展。[7]
抗日战争时期,河北、山西的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刘伯承、邓小平的领导和指挥下,创建了太行区(晋冀豫边区)。发轫于太行山的游击战,迅速发展到西起同薄、汾河,东至渤海,南靠黄河,北沿正太、沧石路的广大地区,先后形成许多重要战略区。
通天峡风景区位于太行山南端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东30公里虹梯关乡,横跨山西、河南两省交界处,西距上党古城长治市区50公里,北与红色旅游胜地八路军文化园及太行水乡等风景区相通,南临林州市35公里,与石板岩风景区、林虑山风景区及著名的红旗渠相连,总面积56平方公里,主峡谷长约26公里。通天峡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全年平均气温9.5℃,与河北承德皇家避暑山庄属于同一类气候。这里空气清新,景色四季宜人,夏季山谷清幽,涌泉如瀑,是避暑的好去处;秋季满山五彩斑斓、色泽艳丽,让人陶醉痴迷;冬季白雪皑皑,冰瀑飞挂另有一番景致。这里生长着党参、黄芩、柴胡、连翘等多种名贵的中药材,形成了养生健身的极佳环境。
通天峡灵秀壮美。灵在于水,高山平湖、深潭瀑布、溪水潺潺,被称为“北方小九寨”;秀在于林,满目苍翠、遍山葱茏、气象万千;壮在于山,雄、奇、险、峻集于一体,确有“三山五岳汇太行,通天峡归来不看山”之感,这里将中国北方大山的雄浑和南国水乡的阴柔之美融为一体,既有江南的飘逸妩媚,又有北方的大气磅礴;美在于文,有虹梯关、玉峡关、明慧大师塔等历史遗存,有神话传说历史典故;这里有丰富的地质奇观,仿佛就是一座恢宏的地质博物馆,可以领略几亿年以上的地质原貌,走进通天峡,不仅是一次山水风光的游览,而且是一次历史文化的观澜。
苍岩山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南50公里,地处井陉县境内,总面积63平方公里。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苍岩山福庆寺做为苍岩山的核心景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拔1000余米,苍岩山最大的特点是:这里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而且宗教寺庙众多,山峦中有不少名殿古刹。
苍岩山景观丰富多彩。群峰巍峨,怪石嶙峋,深涧幽谷,古树名木,清泉碧湖,构成了奇特、幽静、秀丽的自然景观。千年古刹福庆寺以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建筑艺术构成奇异壮观的人文之美,使之享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之美誉。福庆寺建于1400年前的隋代初期。据碑文记载,隋朝隋炀帝女儿南阳公主曾在此出家为尼,度过了62个春秋。山上主要建筑有书院、万仙堂、桥楼殿、大佛殿、藏经楼、公主祠、碑亭等。所有建筑依山就势,小巧玲珑,或建于断岩,或跨于险壁,斗拱飞檐,构造宏丽,云蒸霞蔚,颇为壮观。
邢台峡谷群是国家4A级风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景区位于邢台市西70公里处,由24条峡谷组成,其中长1000米以上的达8条,是太行群峰中的一大奇观。主要景观有鬼门天堑、卧峡晴虹、云崖撒珠、飞瀑泻玉、瑶池妆台、龙宫玉珠、济公观海、三山销翠等。邢台峡谷群是以石英砂岩峡谷景观为主体,辅以山崖、瀑布、人文风情等景观的峡谷群型旅游区,其所具备的垄断性石英砂岩峡谷群和典型性的嶂石岩砂岩地貌特点,在太行山区乃至全国山岳型旅游区中独树一帜,不可多得。
天河山位于邢台市西部晋冀交界处的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总面积30平方公里,距邢台市50公里,这里奇峰林立,峡谷幽峻,植被丰茂,林木葱郁;群瀑飞雪,清泉鸣筝,水源丰沛,是著名的“太行水乡”;松涛阵阵,牛羊成群,又称“云顶草原”。早在新石器时代,天河山地区就有人类居住。抗日战争时期,天河山是八路军主要根据地之一。129师医院,冀南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前身)等革命遗址,至今保存完好。
天河山一带广泛流传着牛郎织女的故事,并拥有大量的文化遗存。经多位专家考证,这里就是牛郎织女故事的原生地。2005年,天河山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中国爱情山”。2006年,天河山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七夕”文化研究基地,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七夕文化之乡”。天河山风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2015年我国中原地区第一座山间滑雪场——天河山冰雪大世界建成
北武当山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西部山区,主峰海拔1437.3米,俗称“老爷山”,《顺德府志》记载:北武当山,去府西百二十里,上有玄天上帝庙,亦曰小武当,其旁即青龙、白虎二山。距沙河市区60公里,是河北省重点风景名胜区。 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8年被评为国家2A级景区。山貌壮观、奇峰耸峙、沟壑幽深、植被繁茂,名川丽水随处可观,奇峰秀石举目皆是。
京娘湖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太行山大峡谷西北部山区的口上村北,亦称口上水库。距武安城30公里,距邯郸约60公里,位居太行山脉腹地。湖面呈倒“人”字型,分东西两支,长短各3公里。这里山水环绕,群峰竞秀,层峦叠嶂,川谷深幽,赤壁丹崖,色彩斑斓,林木茂盛,波光粼粼,风景秀美,造化神奇。现已凭借其中山川水色开辟成为旅游风景区和避暑胜地。
据史料记载,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便发生在这里。京娘湖因宋太祖送京娘的故事发生在这一带,故得此名。
因相传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千里送京娘途经于此而得名。这处带有神秘色彩的佳山秀水,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境内的太行山西麓,北洺河上游常社川和门道川汇合处,东南距武安市32公里,东距邯郸市6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京娘湖水面2500余亩,湖水容量3200万立方米,水深达50米。湖水呈倒人字形,分东西两支,总长十余公里,湖面蜿蜒曲折,或开阔或如一线。湖面两岸险峰对峙,层峦叠峰,隽秀而奇险。山水相依,山因水而秀,水因山而奇,在山与水的交融中,这里的18处景观各具特色,有的为人工造就,气魄雄浑;有的天然形成,鬼斧神工;有的同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相交融,寓情于景,更增添了迷人的气氛。
武当山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西北的太行山大峡谷深处,距邯郸市70公里,景区面积20多平方公里,是一座道教历史名山,4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
古武当山
山顶一唐代古碑上记载此为古武当山,经专家考证认定是久为国内道教界寻找的著名的北武当山,其历史早于国内其它武当山。古武当山上庙主峰海拨1437.7米,真武古庙建在山的极顶处,庙内供奉着道教大神真武大帝和太极宗师张三丰。
武当山山势奇特,五峰相望,顶顶有庙,峰峰插天,杆被繁茂,满山葱郁。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的主要遗产有太和宫、南岩宫、紫云宫、复真观和“治世玄岳”石坊等。
七步沟景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太行山大峡谷活水乡境内,河北武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腹地,总面积15平方公里,由门景区、休闲度假区、百瀑峡、罗汉峡、三棱山、马武寨六个景区组成,集绿色、古色、红色旅游资源和独特地质资源之大成。于2009年5月重新规划建设,总投资12亿元。设有冀南首家滑雪场、高空索道、CS真人射击、拓展训练、游客中心和四星级天门湖酒店,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河北省重点旅游建设项目。
长寿村即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太行山大峡谷西北56公里处摩天岭脚下的艾蒿坪村,因自建村以来,村民少病绝癌,世代长寿,寿命均在85岁以上,故称"长寿村"。沿深褐色石板路进村,在村
长寿村
边山崖旁,一股清冽甘纯的泉水从山岩之中喷涌而出,汇成小溪,汩汩流淌,因泉水富含矿物质和中草药成分,村民们常年饮用,少病益寿,故称"长寿泉"。
摩天岭最高峰海拔1747.5米。这里层峦叠嶂,峡谷深幽。山上物产丰富,遮天蔽日的原始次生林中长满了油松、樟子松、漆树、板栗树等几十种珍贵的树木,有上千亩的野生连翘茶林,有党参、丹参、黄芪、柴胡、何首乌等200多种中草药材。因植被茂盛,气候湿润,雨水充足,再经山上多种药材根系过滤,渗入地下,形成股股甘冽之泉。连翘有清肺消炎的功效,村民们采摘嫩叶土法蒸制成茶叶,用泉水冲泡,常年饮用,有养生保健的作用,故称"长寿茶"。山上有金钱豹、野山羊、山鸡、野猪、野兔等保护动物。景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游览面积15平方公里,景点有50多处。长寿园、长寿泉、长寿洞、龙盘树、马刨泉、十八盘、古长城、峻极关、玉皇顶等是一处休闲避暑养生的佳地。
朝阳沟,地处河北省邯郸市武安管陶乡朝阳沟村,距邯郸市80公里,是著名戏剧作家杨兰春老先生的家乡,是戏剧《朝阳沟》故事的创作原型地 。 1958年毛主席发表了“农村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讲话,号召广大知识青年到农村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为反映这一时代的特色,出身于朝阳沟的著名导演杨兰春根据回家探亲时朝阳沟发生的故事,结合朝阳沟的地理特征,仅用七天时间就编写排演了《朝阳沟》这一戏剧,一经公演,赢来全国人民的喝彩。朝阳沟景区就是根据这一故事的原型地而开发的旅游区。
景区内还保存了杨兰春旧居、李支书旧居、二大娘旧居、栓宝银环旧居、老平旧居、老小孩旧居、有良旧
朝阳沟
居、小牧童旧居。朝阳沟剧中绳坡峧、野草湾、阳坡垴、跌水岩等大都成为观光的景点,除此以外,可以参观的还有黑龙庙、九连溪、九连瀑、象山、华山洞、山顶草原、龙泉瀑、观日峰、玉峰塔、药王洞、圣母洞等等。杨兰春先生曾说这里是真正的朝阳沟故事发生地和创作原型地,并欣然为朝阳沟题词:朝阳沟——“人勤人诚人奋进。好山好水好地方”[1] 。
陉,(音xíng),即山脉中断的地方。“太行山首始于河内,北至幽州,凡有八陉,是山凡中断皆曰陉。”。[13]
太行八陉,即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延袤千里、百岭互连的太行山相互往来的8条咽喉通道;是三省边界千峰耸立、交错山岭之间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6]
天界山景区是祈福问道圣地“南金顶、北铁顶,南顶在武当,北顶在太行”中天下第一铁顶所在地,景区分为龙吟峡、云峰画廊、老爷顶、张沟、十字岭五部分,境内景观集聚奇、雄、绝、特、怪于一体,典型代表了南太行风光特色。境内九峰竞秀峰岳形胜、沟壑纵横千姿百态、太行山障百里横亘、红岩峡谷千尺跌崖、亲水乐园瀑飞溪喧、太行云海佳境升腾…,一幅幅如诗如画的卷轴鬼斧神工、震撼人心。回龙天界山景区也是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02首届“感动中国”人物——张荣锁,[3]他的光荣事迹发生地就是在南太行的新乡市辉县上八里镇回龙村。1993年张荣锁担任了党支部书记后,在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的情况下,奉献出自己的百万家产,带领回龙人民,用了三年时间,修路架电用最简单的生产工具,在悬崖绝壁上和崇山峻岭间,修通了八公里长的盘山公路和1000米长的“S”型隧道(挂壁公路),用汗水和鲜血修通了一条出山路、生命路,被党和人民誉为“回龙精神”。
回龙人又在张荣锁的带领下,发展高效农业,积极从事第三产业,整治荒山、造梯田、栽果树,大力发展旅游业,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回龙村相继被省市和中央评为“河南省五好党支部、升级先进基层党校、河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河南省生态文明村、河南省特色旅游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全国文明村”。
回龙村以它那自然风光,淳朴的古道热肠而俗称的豫北风情,吸引了众多艺术名家,影视巨擘,美院学生来此采风、写作、摄影和创作和休闲避暑。全村80多户从事果品、野菜、小杂粮、食用菌等绿色产品的经营,农家旅社发展到180多家,这也正好是都市人群体验休闲乡村生活的好去处。
八里沟风景名胜区位于太行山南麓的深山区,景区内剑峰千仞,沟壑奇幽,飞瀑鸣涧,清泉潺流,林木葱茏,花草馥郁,猕猴嬉戏,群鹿呦呦。她是太行山水精粹所聚之地,兼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九寨、青城之幽,黄山、峨眉之秀,人称“太行之魂”。 八里沟风景名胜区特色是美在原始,贵在天然。主要景区有桃花渡、山神庙、羊洲地、红石河等,步移景异,各有所奇。其中八里沟大瀑布落差180米,一挂飞瀑,凌虚而下,咆哮奔腾,山鸣谷应,飞珠溅玉,异彩纷呈,磅礴多姿,气势恢弘,被誉为“华北第一瀑”。红石河源自山西,海拔1500米,故又称“太行天河”。
万仙山景区群峰竞秀,层峦叠嶂,沟壑纵横, 飞瀑流泉,既有雄强而苍茫的石壁景观又有妙曼而秀雅的山乡风韵,集雄、险、奇、秀、为一体。主要景点有红岩绝壁大峡谷、影视村、绝壁长廊、天池、莲花盆、白龙洞、喊泉、日月星石、黑龙潭瀑布、五峰山林海、磨剑锋瀑布、七郎峰、蚂蚁山等 200 多处。景区由中华影视村——郭亮、清幽山乡——南坪、人间仙境——罗姐寨三个景区组成,被评为国家 AAAA 级旅游区、国家攀岩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河南最美景区之一,是著名的攀岩、影视、写生、休闲避暑、户外拓展基地。万仙山被誉为“太行明珠”、“华夏奇观”,先后有《清凉寺钟声》、《走出地平线》、《倒霉大叔的婚事》、《战争角落》、《举起手来》、《天高地厚》等 40 多部影视片在这里拍摄。万仙山景区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古朴的风俗民情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九莲山景区景区有呈“V”字型两条大峡谷和一条长约15公里的雄伟绝伦的红岩绝壁,形成三角形旅游环路,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两条大峡谷中一条名叫西莲峡,路尽谷穷,九潭相连,高约120米的瀑布终年流水潺潺。峡谷尽处另一面,是通往绝壁之上的990级石头台阶,苍莽群山之上悠悠碧空之下,是西莲寺和西莲村共处的九莲台,站在九莲台远望,逶迤有九座山峰,犹如九朵莲花盛开,故名九莲山。其形成九莲捧圣的千古奇观,二十多座庙堂香火鼎盛,现年接待香客及游客已达到10万人次。另外一道峡谷名叫关后大峡谷,终年流水,此峡谷瀑布有七、八条之多。谷内奇石怪壁,珍花异草;两岸众山簇拥,亘古寂寞,鲜少人来,纯自然、原生态,故活跃着许多太行猕猴,峡谷内融山秀、石奇、水澈、林茂、潭幽于一体。景区依托南太行雄、险、奇、秀的自然山水景观,将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的项目融合进九莲山的自然山水元素之中,使游客在饱览自然风光的同时,深刻领会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接受传统民间文化洗涤和熏陶,增强爱国热情民族凝聚力。
关山国家地质公园是一座以石柱林、红石峡、一线天为代表,山崩地裂、飞瀑流泉、清溪幽潭、云海飞渡为特色的地质地貌型国家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境内集滑塌峰林独特的地质地貌和南太行众多山水佳景于一体,宛若一幅山水画的立体长卷。关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貌雄险壮观,从平原北望,俨然一座巨型石屏拔地而起,似铜墙铁壁,气势宏伟,造就太行之魂。
秋沟景区内山高林密,峡谷壁垂,三步一潭、五步一瀑;怪石洞穴、古庙传说,纯朴的民风民俗与太行风情兼备,被誉为“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主要景点有红色娘子水库、五龙峡、五龙潭、南天一柱、小南海、白龙洞、白龙潭、石缸岭、一线天、观景台、桃花湾等。这里植被茂盛、气候湿润、盛夏凉爽宜人,午休仍需盖被才能入睡。是一处休闲、度假、观光、避暑、写生、绘画之胜地。
齐王寨景区相传春秋时期齐王曾在此隐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和相关遗址。景区地势高差悬殊,群山环绕形成天然屏障,因此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茂密。登山俯视,北观群山起伏,南视黄河金带,东望层林染翠,西瞩秀云飘渺,风光秀美,如临人间仙境。著名导演冯小宁曾在此拍摄喜剧大片《举起手来》,并欣然命笔,留下了“白龙梦水齐王寨,太行奇山天柱沟”的题词,齐王寨景区也由此成为一座天然的“影视城”。
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山西省壶关县东南部,境内千峰竞秀,万壑争奇,独特的地形、地貌,珍稀动植物资源造就了太行山大峡谷最为奇异的自然风光。
太行山大峡谷山势雄特、拔地通天,地壳的隆起和凹陷造成太行山山前断层的巨大错断,形成了雄伟的太行山山体与峡谷错综复杂的分布态势。这里的山体雄健壮美,群峰神奇秀异。
太行山大峡谷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孔子回车、二仙真人的故事源远流长,特别是坐落在紫团山西南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真泽宫。
森林公园位于壶关县东部的晋豫两省交界区,北距壶关县城30公里,荫林路、福川路、壶平路、紫盘旅游公路横穿其中,乡村道路遍及全园,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公园涉及三个乡镇的23个村,占地面积达4389.4公顷,其中林木面积3287.6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