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狮

中文名 铁狮
狮身宽 三米
目录导航

历史时期

中国五代后周时期

背景资料

中国五代后周大型铸件。在今 河北省 沧州市东南20千米的 沧州 故城 开元寺前。五代后周 广顺三年(953)铸,狮身左胁铸有“山东李云造”五字。铁狮身长5.3米,高5.4米,宽3米,重约40吨,采用泥范明注式整体铸成。狮身铸有“狮子王”字样,背驮莲座,前胸及臀部饰束带,发鬈曲呈波浪形,形态威武,作奔走状。1961年定为 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狮铸于五代时期,其项右铸有“大周广顺三年铸”七字,左肋铸有“山东李云造”五字,头部铸有“狮子王”三字,腹腔内铸有金刚经文。铸造铁狮的目地和用途说法不一,一说为后周柴世宗北征 契丹时罚罪人铸造,以镇州城。另一种说法是沧州临海,常受海啸危害,铸狮以镇水患,因而铁狮又称“镇海吼”。但据文物界考证,从铁狮背负莲花座,腹腔内铸有经文,以及县志中有铁狮原在开元寺[已不复存在]前的记载,认为这座铁狮似是文殊菩萨的底座。可惜的是无论那种说法均无历史文献的佐证。

这座重达四十吨的铁狮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铸铁件,是由数百块约三十厘米见方的铁块,采用分节叠铸的方法拼铸而成。其高超的铸铁工艺的确是实为罕见,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才华。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