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二陵发掘报告

目录导航

背景

南唐二陵是1949年以来最早发掘的帝陵,也是南京地区唯一的在考古发掘以后向群众开放参观的国家级帝陵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南京博物院编著、记录其发掘成果和材料的《南京二陵发掘报告》曾于1957年在文物出版社出版,可惜由于过于专业和时间久远,一般读者已很难看到此书。为了弥补这一遗憾,在南唐二陵考古发掘65周年之际,南京出版社联合南唐二陵文物保护管理所共同推出了《南唐二陵发掘报告》。

内容

该书在介绍二陵地理环境及发现、发掘经过的基础上,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分别说明和分析了二陵建筑的布局、形制、装饰,陶器、瓷器、陶俑的出土、质料、制法和艺术价值,玉哀册、石哀册的摆放顺序、文字内容及玉、骨、铜、铁的出土情况等。同时该书编制了《南唐二陵出土遗物一览表》和《南唐大事年表》,便于读者加深对二陵考古成果的认识和理解。尤为珍贵的是,该书的图版部分保留了大量当时考古摄制的照片,特别是数十张彩色照片,直观地反映了二陵的建筑特色和保存状况,是十分难得的考古资料。

此次再版,当年参加发掘的蒋赞初先生撰写了《导读》,着重追忆了一些在参加发掘工作和编写报告过程前后的体会。其中关于南唐二陵墓地的选址问题,是当时考古发掘时令人相当困惑的问题,直到分析了二陵的宏观地理环境、古代交通形势和工具以及六朝以来王公贵族的墓葬分布情况后,工作人员方才理解二陵墓址位置的选择。而在阅读了更多的史料并结合发掘时所见墓内被破坏情况,蒋先生认为二陵被盗及陵园破坏很有可能是与南唐同时代的吴越兵所为,而陵园残存遗迹的被毁则可能发生于明代后期兵部尚书王以旂在此地建墓时的1554年。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