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错金银镶嵌丝网套铜壶为容酒器,通高24厘米,口径12.8厘米,腹径22.2厘米,圈足径13.8厘米,重6250克。因为铜壶外套的腹下部锈蚀残措,与圈足已分离,所以它的实际高度要超过24厘米,实际重量也应大于6250克。
战国错金银镶嵌丝网套铜壶由器身和肩与腹上的网套组成。器身作侈口,长颈,圆腹,圈足。壶口外敞,颈较高,腹圆鼓,下腹内收,平底,座圆型,壶肩、腹部焊接纵横有致的花枝,花枝上焊接花朵,花朵上由五个花瓣和花蕊组成,花瓣纹饰细如发丝,共为五百七十六朵盛开的桃花。上腹花朵上焊接有金银错铜圈,圈的四围焊接对衬的四只铺首,铺首两角根部正中镶嵌一颗圆珠,弯曲的角梢铸成龙头,龙张口,口内含舌,唇的两边露出两对小牙,尖小如针尖。腹部焊接四只金银错虎状把手,上端连铜圈,下端连花朵,与铺首交错排列。虎作驱体弯曲状,头部向下,张开大口,前后足分开,爪子抓着圆柱。
铜丝网套由九十六条卷曲的龙和五百七十六枚梅花钉交错套扣而成。网罩中间有错金云纹铜箍,箍上有相间兽首衔环和倒垂的浮雕兽各四个,衔环与立兽上有错金银纹饰。壶颈和圈足上、网套下面的肩与腹部,分别饰错金银斜方格云纹。壶座圆形,平面有镂空圆形对衬图案。壶颈、壶座施以金银片、金银丝组成几何纹图案。战国错金银镶嵌丝网套铜壶口沿刻有记录壶的容量的铭文,口沿内壁有铭文十一个字。圈足外刻有“陈璋伐匽(燕)之获”的字样。
此壶记载了战国中期的一大历史事件:燕王哙禅让,由相国子之执政,三年引起燕国内乱,在齐王的阴谋煽动下内战越甚,齐趁机发兵攻打燕都城,在“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的情况下大胜。掠获燕国王室重器。此一事件《史记·燕召公世家》、《战国策》都有记载,然作为当事国齐国来讲不是件光彩的事,故《史记·齐太公世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并未记载。
此壶因长期受到20公斤黄金的压力,长埋地下2000年,在双金属与应力腐蚀的作用下,腹下部镂空纹饰有残损,但仍不失中国青铜时代泥范铸造工艺技术最完美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