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建于1993年6月,其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的俄语专修科;1960年成立外文系。1979年英、日、俄三个专业成为教育部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英语、日语、俄语、朝鲜语、西班牙语5个本科专业。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6个学科方向,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是吉林省重点学科,并入选“吉林大学双一流建设”高原学科建设项目。日文系是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和吉林省重点学科,拥有日语语言文学博士点,是我国近400所设有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的高校中仅有的5个博士点之一;朝语专业是国家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3]
学院现有教职工96人,其中业务教师81人(含外籍专任教师10人),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25人、讲师32人;行政教辅人员15人。所有教师都拥有硕士以上学历和出国进修、留学或工作的经历,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3人,占教师总数的59%。[3]
建院以来,出版著作62部、辞书27部、教材97部、译著55部,发表论文1000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4项,各类省级科研项目4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重大项目“吉林省新发掘日本侵华档案研究”成果《铁证如山》系列出版物(中文版和日文版1-10卷、英文版和俄文版1-3卷),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陆续出版,并经驻外使领馆向海外传播。《日语精读》被列为“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被列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日语精读》(1-4册)、《现代俄语通论教程》被列为“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简明日本文学史》、《日语听力(初级)》、《西班牙文学教程》、《跨文化修辞学》、《英语泛读课程》、《初级韩国语会话》被列为吉林大学“十二五”规划教材,《韩国语泛读》被列为吉林大学“十三五”规划教材;《日语精读》、《韩国语精读》被国内众多高校使用。2013年,学院挂牌成立“东北亚国际语言文化研究基地”,这是吉林省首批社会科学重点领域基地中第一个获批的基地,并被评为吉林大学国际化示范基地A类项目。[3]
依据2019年11月学院官方网站资料,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003人,硕士生248人,博士生27人。[3]针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除学校统一发放的奖学金外,还设立了三昌奖学金、三星奖学金、东荣奖学金、住友商事奖学金、友利银行奖学金、宫城县友好奖学金和霞山会奖学金等。
院每年派出数十位教师到美国、日本、韩国、西班牙、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学术会议、进修、合作研究或攻读博士学位;并派遣百余名学生出国留学,学生出国留学人数逐年增加。学院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学院交流、讲学,仅2017年,外籍专家学者在学院开设的讲座就达62场,占学院全年开设讲座的77%。自2014年,每年定期举办“东北亚国际语言文化研究基地”年会和“海峡两岸外语教学研讨会”。[3]
英语语言文学系(简称英文系)前身是 1960 年创建的外国语言文学系的英语专业。英语专业建立之初,在老一辈知名学者王昆教授和张彦昌教授的带领下,发展迅速。1979年,经教育部批准,英语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国内首批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1993年6月,英语专业扩建为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2000年,经过合校和院系调整,英语系进一步壮大规模。2018年更名为英文系。目前设立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硕士(口译)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及英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授权点。
目前全系共有教师29人(含2名外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8人,讲师8人。其中多名教师在相关学术领域享有盛名,有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1名,中国教育语言学研究会理事1名,吉林省外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2名。
每年派遣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进修、讲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以及每年都聘请外籍专家、教授为研究生和本科生授课、讲学。[4]
日本语言文学系(简称“日文系”)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基础日语教研室,1963年建立日语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至今已有近 60年的历史。1979年,经教育部批准,日语专业成为全国首批(共3所院校)获准招收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之一,同年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1993年6 月,在原日语教研室基础上建立了日本语言文学系。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本科——硕士——博士教育层 次完整、课程设置齐全的日语语言文学专业之一。2010年开始招收翻译硕士(MTI)研究生,2018年1月日语语言文学专业获批为吉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吉林省重点学科,学科基础课日语精读课被评为吉林省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
日文系是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第六届和第九届理事会会长单位,现有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名誉会长1人,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会长1人,教育部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员会委员1人。
日文系现有教师18人(含2名外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4人(含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7人,讲师7人。吉林省教学名师1人,吉林大学教学示范教师1人,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2人,并均拥有在日本留学、讲学、工作经历。
日文系教师自建院以来,共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与译著80余部,累计出版教材、辞书近40部,其中包括国家“十五”和“十一五”立项教材,多次获得吉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吉林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近5年,日文系承担国家级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6项、省级社科项目8项。[5]
俄语语言文学系(简称俄文系)的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东北人民大学俄语专修科。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被批准为国内首批俄罗斯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1993年6月,扩建为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2018年更名为俄文系。2011年,获得俄语笔译方向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俄文系现有教师14人(含3名外籍专任教师),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所有教师都曾在俄罗斯留学或进修,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
俄文系目前承担或参研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教研项目10余项。自建院以来,出版各类学术专著、教材、译著、辞书2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俄文系的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分为俄语理论、俄语翻译、俄苏文学三个研究方向,开设俄语语法学、普通语言学、俄语语义学、语用学、翻译理论、翻译实践、俄罗斯文学选读、俄语篇章分析、修辞学、语言与文化、口语学等课程。自2012年起,招收俄语笔译方向翻译硕士研究生。[6]
朝文系成立于1993年,是中韩建交后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最早建立的朝鲜语专业,朝鲜语系2007年列为教育部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之一。朝鲜语系目前有教师9人(含1名外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朝文系在学科设置和建设上,学术型与专业型并重,拥有亚非语言文学专 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及亚非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予权,从2004年起招收朝鲜(韩国)语言文学方向学术型研究生,于2012年开设朝鲜语口译专业并招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
建系二十多年来,朝文系共承担各类教研项目10项,出版学术专著15部,发表论文40余篇,编写各类教材10余部,出版译著20余部。作为中国朝鲜(韩国)语教育研究会、中国朝鲜韩国文学研究会理事单位,朝文系曾主办国际学术研讨会10余次、全国及地区性学术研讨会3次。[7]
西文系成立于2000年,由韩国IB集团董事长、吉林大学校董事会副会长权荣浩先生倡议并资助创办,是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的第一个西班牙语本科专业,于2000年招收第一批本科生。
于2006年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西文系现有教师11人(含2名外籍专任教师),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7人,助教1人,编撰了《西班牙语习语词典》,公开出版了论文集《青果集》、《硕果集》,并出版了译著《西班牙语短篇小说选》。近十年来,西文系教师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论文集2部,编撰辞书及译著10余部,承担各类教学科研项目11项。[8]
院长:周异夫
党委书记:刘昌松
副院长:刘佐艳、张玫玫、权赫律、胡建军、王哲夫
院长助理:刘多义[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