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版印刷

孔版印刷

中文名 孔版印刷
印刷方式 采用丝网做版材
目录导航

简介

  孔版印刷(Stencil Printing)的原理就是在刮板的作用下,丝网框中的丝印油墨从丝网的网孔(图文部分)中漏至到印刷承印物上,由于印版非图文部分的油墨由于丝网网孔被堵塞,油墨不能漏至承印物上,从而完成印刷品的印刷。

  凡是印刷品上墨层有立体感的,如瓶罐、曲面及一般电路板印刷,多用孔版印刷。

  版面为网状或具有一定弹性的薄层,图文部分通透,油墨或色料通过印版漏印到承印物上,是与平版、凸版、凹版三大印刷方式并列的第四种印刷方式。但习惯上仍有人把它划归特种印刷范畴。

分类

  孔版印刷分型版、誊写孔版、打字孔版和丝网印刷四种类型,又各有几种不同的制版方法。它们都具有设备轻便、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的特点,应用广泛。

  ①型版。在木片、纸板、金属或塑料片材上刻出文字或图形,制成镂空印刷

版,用刷涂或喷涂的办法使色料透过印版印到承印物上。这是最古老的技法之一。从出土的古代印花织物判断,中国春秋时已经采用型版。因方法简便,20世纪80年代民间仍有应用。

  ②誊写孔版。用手写的方法制版,最早是用毛笔蘸稀酸(如硫酸)在涂敷明胶的多孔性纸上描绘图形,稀酸将明胶膜溶解,露出多孔纤维,形成孔版,称为毛笔誊写版。由于图形的边缘易被酸腐蚀,印刷精度较差,铁笔誊写版出现后,此法已罕用。铁笔誊写版是用铁笔在有网纹的钢板上刻写蜡纸制成的印版,蜡纸被刻划的部分可以透过油墨。此法传为T.A.爱迪生于1886年所发明。由于誊写的字迹因人而异,远不如后来发明的打字孔版字形清晰,应用已日渐减少。水洗誊写版是用笔蘸取水溶性胶液在多孔性纸上书写,然后在纸上涂一层不溶于水的胶膜,干后水洗,溶出书写部分,形成孔版。

  ③打字孔版。利用打字机将活字打印到蜡纸上,活字的冲击使蜡纸形成能透墨的文字孔版。19世纪80年代在美国首先制出实用的英文打字机机型,汉字打字机首创于日本大正年间(1912~19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普及。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和办公室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已逐渐取代打字孔版印刷。

  ④丝网印刷。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成为孔版印刷的主流(见丝网版)。

原理

  除了凸版、平版、凹版三大版式之外,另一种类似手工艺之孔版印刷,也占了现代印刷业之独特一门,由于现代商业界深受影响,在设计界里亦深受重视。孔版印刷因其独特之表现力,而应用范围广泛,是设计家或一般民众,也是必须了解一点概念。凡印纹部分呈如孔状者,并利用此种方式印刷者均称之为“孔版印刷”。

  如一般用钢针在蜡纸上刻字或用电子蚀版的油印机印刷,这便是较基本的孔版印刷,而在设计或工业上应用到的是丝网印刷(Screen Printing),丝印早期是使用在手工艺品之类,现在已发展为自动化的印刷了,在制版方面已利用照相制版方法使版面构成;因其墨色浓厚,另有一种特殊感觉,最宜用为特殊效果印件。又可以在立体面上如盒、圆形、罐等上施印,并除了印纸张外又可印在布、快把、塑胶片、金属片、玻璃等物料上。

方式

  孔版因是透过式印刷,因此给墨装置在版面之上,而纸张是放在版面之下,印刷方式为版面是正纹透过式,印至版面仍为正纹。由于印刷目的之不同,版面随印刷物之表面做成曲面版亦可,任何在印刷三大版式限制范围以外,大体均可以孔版印刷达到目的。至于其压力方式并不是平版平压,亦非圆版圆压,而是采用早期发明印刷时期中国印刷法之延伸,亦即是“水平压印法”。当然其压力方式亦减低到最低限度。

  孔版印刷之优劣点:

  ①优点:油墨浓厚,色调鲜丽,可应用任何材料印刷,曲面印刷可能。

  ②劣点:印刷速度慢,生产量低,彩色印刷表现困难,大量印刷不适合。

应用

  ①有关特殊印刷类、②玻璃瓶、③塑胶瓶、④铁皮、⑤金属板、⑥布花、⑦纸张印刷、⑧其他立体面之印刷。

  凸版印刷之特征

  由于凸版印刷版面之印纹部分与非印纹部分有显著的高低差别,印刷时压力受到明显的受压状态,因此,被受压的边缘即产生较中心为重,故边缘显露油墨较厚现象,所以印刷成品在单位面积里均可以看到边缘受压状况,此种状态称为外缘带(Marginal Zone)。凸版印刷色调浓厚,是印刷三大版式中列为第二位,油墨表现力约为70%-80%。

  平版印刷之特征

  平版印刷物较凸版印刷物为柔和,版面之构成是利用水与油不互相混合之原理制版印刷的。因此在印刷工作中版面印纹部分受到水胶之侵扰,而使得印纹部分之线条其边缘受到严重的破坏,故使得单位面积的线条边缘产生油墨浓度减淡,而呈现不整齐现象。当然越入线条中央就越浓,此种由淡的边缘到浓的中央之表现现象,即是平版印刷物之基本特征。但平均色调因水胶及间接印刷之故,色调平均降低,是印刷三大版式中色浓度最淡者,油墨表现力约为60-70%,换言之,平版印刷较为柔和软调现象。

  凹版印刷之特征

  凹版印刷是印刷三大版式中色调表现最强者,约为80-90%浓度。由于凹版印刷版面印纹部分是凹陷于版面之下,在印刷过程中需要经过上墨、擦墨、而后印刷,当印刷时需要以强大的压力将凹陷之印纹油墨拉出,因此在线条边缘即产生力学上之拉力作用,而构成毛毛之边缘,当然也会产生外缘带(Marginal Zone)现象,这是鉴别凹版印刷最重要的观点。虽然如此,凹版印刷平均色调仍然是极为浓厚的,所以印刷品印纹部分有立体厚度之感觉。

特征

  孔版印刷由于是必须透过网状之孔而落下油墨,故其印刷物表面均产生有布纹样式之表现。大部分是以绢布制版印刷,因此产生绢布的布纹,其他如铜网或塑胶网等等均一样产生此种现象。同时由于油墨是透过网状而达到纸面之缘故,其印刷油墨极厚,用肉眼可以看出厚度。印刷油墨不发亮亦是其特征之一。

流程

  丝网印刷,可以采用手工方式或机械方法进行,印刷原理一般是以手工印刷为基础的,工艺流程为:

  印刷准备→刮墨板调整→印刷→印品干燥

  印刷准备,包括丝网印版安装在印刷机上,调整印刷间隙,确定承印物的位置,调配印刷油墨等。

  丝网印刷,应使用屈服值较低的油墨。油墨的粘度不能过高。

  丝网印刷的油墨,是用橡皮刮板刮漏到承印物上的,刮板要有良好的弹性,耐溶剂性和耐磨性。刮墨板的形状有直角形、圆角形、斜角形等。刮墨板与丝网板的夹角越小,刮墨板速度愈慢,印品上的墨量就愈大。印刷时根据承印物材质选择刮墨板形状,根据要求的墨层厚度,调整刮墨刀的角度。

  丝网印刷,墨层厚,油墨干燥缓慢,需要用干燥架晾干,回转移动式干燥机干燥,或者选用红外、紫外油墨印刷,用红外、紫外干燥器干燥。有些丝网印刷产品,油墨凝固在印品上以后,还要进行特殊处理,例如,采用热熔玻璃油墨印刷的玻璃杯,需放入400℃的烧结炉中进行印花烧结。

故障

  丝网印刷中的故障,一般是由印版,刮板、油墨等引起的。

  (一)印品着墨不良

  印刷品上,墨色浅淡,不均匀。排除的方法有:更换与承印物相匹配、附着性能好的油墨。添加减缓油墨干燥的助剂,降低油墨干燥速度。加大刮板的压力。

  (二)滋墨

  印品层次并级,网点糊死的现象。排除的方法有:添加原墨,提高油墨的浓度。提高印刷速度。除低刮印压力。减少印版的供墨量,适当地增大刮板与印版的角度。

  (三)透印

  印刷品的背面透过油墨或有溶剂扩大的污迹。排除的方法有:更换渗透小的油墨印刷,降低刮板压力。

  (四)印品长时间不干相互粘合

  排除的方法有:使用快干稀释剂,增加油墨的干燥性。

  (五)版面堵网

  油墨堵塞丝网印版的网孔,不下墨。排除的方法有:添加缓干的稀释剂,降低油墨干燥速度。使用指定的溶剂,适当降低油墨的粘度。

  (六)印版脱胶漏墨

  印品空白部分出现较大面积的墨污。排除方法有:选用耐油墨溶蚀的感光胶制版。选用软质的橡胶刮板刮印。脱胶十分严重时,需重新制版。

  装置,经常检查维修,以免着火。

术语

 

  打字蜡版印刷 typewriter stencil duplicating 用打字机在蜡纸上打成文字蜡版,随后在蜡版上施墨印刷。

  电刻丝网印版 photo-emulsion for screen plate 一种用来涂刮于印版支承体上,通过光化学反应制取丝网印版的胶料。

  堵眼 stencil clogging 丝网印版的网孔因油墨干固而被逐渐堵塞,造成印刷故障。

  感光膜片 photosensitive film 间接法制丝网印版用的一种感光材料。

  固定式网框 fixed screen frame 支撑印版支承体的框架,用绷网机使支承体固定于框架上。

  刮胶斗 coating trough 将丝印感光胶涂刮到丝网上的工具。

  刮墨板 squeegee 将丝网版上的油墨刮挤到承印物上的工具。

  后涂漆 post-coat lacquer 对制好的丝网印版涂以专用的清漆,以增强对油墨的抗蚀能力。

  回弹力 screen resilience 丝印刮墨板在丝网版面上刮挤油墨后,印版支承体恢复原状的能力。

  回墨板 ink reclaiming blade 将刮墨板刮挤在一起的油墨送回到刮墨板起始位置的工具。

  坚膜处理 hardening treatment 用化学和物理方法理处模版,以取得更高的耐印强度。

  间接法丝网印版 indirect screen plate 将预制的感光膜片贴在丝网上制得的一种丝网印版。

  静电丝网印刷 electrostatic screen printing 不借助压力,而用异性静电相引的原理获取丝网版图文的印刷方式。

  静电丝网印刷机 electrostatic screen printing machine 不借助压力,而用异性静电相引的原理获取丝网版图文的机器。

  锯齿形 jagged outlines 由于丝网网孔的影响致使图文边缘部分出现锯齿形,造成承印物上印迹不清晰的缺陷。

  抗静电丝网 antistatic screen 一种能消除或减少静电的丝网。

  可调式网框 adjustable screen frame 一种无需网机,框架本身能绷紧印版支承体的网框。

  刻膜片 hand-cut film 用于手工雕刻印版或制作晒版底片用片材。

  刻漆膜丝网印版 lacquer film engraved stencil 用手工雕刻漆膜制成模版,而后转移至网上的一种孔版。

 

谈孔版印刷的成品墨量

 

       孔版印刷(porous printing)的印版上,印刷部分是由大小不同的孔洞或大小相同但数量不等的网眼( mesh)组成,孔洞能透过油墨,空白部分则不能透过油墨。 印刷时,油墨透过孔洞或网眼印到纸张或其他 承印物上,形成印刷成品,

       孔版印刷的成品墨量都较厚实,比凹版印刷的墨量更大,所用的印版主要有:誊写版(mimeo graph)、镂孔版(skelet on forme)、丝网版(screen plate)等。孔版印刷常

       用于印刷办公文件、招贴画、商品包装、彩画、印刷电路,以及在不规则的曲面上印刷,也用于少量的地图印刷。

       上述四种印刷中,按照印版与承印物的接触关系,可分为直接印刷(direct printing)和间接印刷(indrect printing)两种。直接印刷上图文部分的油墨直接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印刷方式。间接印刷是与直接印刷方式相对称的,是印刷上图文部分的油墨,经中间载体的传递,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印刷方式,印版不与承印物直接接触。

       直接印刷的印版上的图文是反像,间接印刷的印版上的图文是正像,两者是不同的。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孔版印刷一般采用直接印刷,但凸版、凹版也有使用间接印刷的,如干胶印、移印等。而平版印刷可以采用直接印刷,如石印、珂罗版印刷,但大部分采用间接印刷,如胶印。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