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中文名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学校代码 11439
外文名 JILinAgricultureScienceAndTechnologyCollege
所属地区 吉林省吉林市
学校类型 农林
全国综合排名 512名(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院长 谢景武
官网 www.jlnku.edu.cn
校址 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翰林路77号
主管部门 吉林省教育厅
主要院系 经济管理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中药学院、农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等9个办学学院
简称 农校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南校区历史

1907年清朝末期,在吉林南校区钟塔的东局子成立了“农学堂”.

1937年,将农学堂改为“第一国民高等学校”,校址迁往吉林的八百垅。国民党占领吉林后,与白山的斋斋农林学校合并,该名为“吉林省立农科职业学校”.

1948年5月8日,学校迁往吉林九站农业实验场,校名改为“吉林省立农业学校”。

1949年冬,学校由九站迁至吉林市江南,改名为“吉林省立农业专门学校”;解放后第一批学生分设农业、畜产兽医、农田水利科,修业期限四年。在校243人,并有47人毕业。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农业科技学院1950年,增设了林业专修科;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城市疏散人口,学校暂时迁到吉林省桦甸县朝阳沟.

1951年,人民政府拨款,50亿(当时货币),在吉林市郊区建立新校舍,年底校舍建成后迁回新校址;8月,林学专业合并到吉林省林业学校;12月,将“吉林省立农业专门学校”更名为“吉林省农业技术学校”,学校改制为中等专业学校。

1953年,将“吉林省农业技术学校”改为“吉林省农业学校”。

1954年,水利专业合并到沈阳东北水利学校,随迁教师17名,学生78名。

1957年2月,通化农校并入吉林省农业学校,随迁学生322人个部分教师,在校生达到2402人,教职工400人,其中教师190人。

1958年,增设“兽医专业”大专班并招收一年制“社来社去”班500人,在校学生达3079人,教职工增加到654人。

1959年,学校增设了水产、农业气象专业,由农、畜两个专业抽出5个班学生,成立了特产系,兽医专业大专班并到军委兽医大学。

1961年,水产专业并入吉林省大赉水产学校。

1962年,特产系迁到左家特产学院。

1963年,增设会统专业。成立了函授部,面向吉林省招生。

1964年,增设了农电专业,长春电力技工学校两个农电班并入该校,招收“社来社去”班13个。

1966年初,学校与吉林省九站农业科学研究所合并,实行以所办学,改名为“吉林省九站农业劳动大学”设立农学系;6月,文革兴起,学校遭到严重摧残和破坏,停止招生,教学和科研活动被迫停止。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农业科技学院1971年恢复招生,招收“社来社去”学生280人,学制一年。

1972年,撤消吉林省九站农业劳动大学,改名为“吉林省农业学校”。

1975年,在“左倾”路线严重影响下,向“朝农”学习,面向基层,开门办学。在校学生850人,教职工295人。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教育走向正规,恢复了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促进了学校秩序的好转。

1981年,学校增设了农学、牧医、农经、园艺、植保、蚕桑等六个专业。

1983年,学校分别被吉林省政府和中共吉林市委命名为“吉林省先进单位”和“文明学校”。

1985年,在校学生数达到946人,教职工401人。

1987年,增设了土地利用与管理专业,并当年招收42名学生;3月,学校与双辽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进行横向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科技扶贫,加速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协议;4月,召开了首次科研总结表彰大会,何维春同志研制的治疗火鸡黑头病“特效抗滴灵”,经省畜牧局主持的成果鉴定会鉴定,认为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1989年,增设经济植物、园林绿化、会计统计、乡镇企业管理、农副产品加工和动物饲养与加工6个新专业。

1990年1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学校被省政府授予“育人兴农,功绩显著”大型牌匾一块和奖金20万元。被省政府评为“科教兴农先进单位”称号,获得奖金7万元;学校抽调23名教师、187名学生,组成了3个科技承包团和3个服务小分队,分赴双辽、通榆和国营双辽种羊场、吉林郊区开展科教兴农,农学专业师生在两县一场承包开发水田22万亩,平均每公顷产量万斤以上,创造纯经济效益7000多万元。

1991年,在农业部办学水平评估检查验收工作中,被评为A南校区孔子广场级一等学校;被国家教委、人事部、国家计委等五部委授予“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被国家教委授予“科教兴农先进学校”;被省政府授予“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科教兴农于“两县一区”42个乡镇,146个村屯,共创造经济效益46万余元。

1992年,国家教委开展全日制普通中专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活动,吉林省内共参评17所学校,该校被评为“合格学校”和“优秀学校”。经国家教委的统一评估认定,学校被评为“全国重点中专学校”;同年,从农村实际出发,开办专门培养“以科技副村长和科技示范户为重点的青年农民不包分配班”,共招收农学、牧医两个班70人,受到农民欢迎和好评。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农业科技学院1994年12月,日本神内良一援助项目在东京签订,确定神内吉林农业技术研修中心在吉林省农业学校建立。

1995年,在农业部和吉林省农业厅的支持下,由日本企业家神内良一先生投资2.45亿日元(合人民币1960万元)的“神内吉林农业技术研修中心”开始修建;4月9日,破土动工,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建成了包括中心主楼一幢、现代化猪舍五栋、现代化温室13栋,大型晾晒场一个、农机修配中心一座的基建任务,总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10月2日,举行了“神内吉林农业技术研修中心落成典礼”。

1996年7月7日,农业部洪绂曾副部长在农业厅李学勤副厅长、省农科院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到该校视察“神内吉林农业技术研修中心”运行情况,并作了重要指示。

1996年,招收了“内地西藏班”;9月19日,专门为本班举行了开学典礼。

1997年,日本农业事业团神内良一先生、守屋淳先生在农业部洪冬季绂曾副部长、吉林省政府商逢文副省长、吉林市政府战月昌市长及省市各厅、局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到校检查“神内吉林农业技术研修中心”运行情况;3月,神内吉林农业技术研修中心第一期培训班开学;10月28日,吉林省委书记张德江、副省长杨庆才等省市领导视察该校吉林省首届村级班干部培训班办学情况。

1998年,科研立项32项,主要有农业部科教司“九五”重点课题1项、省科委科研立项4项。省农业厅立项2项、美国先锋公司科研立项1项。

1999年,在校生达3197人,教职工328人。

2000年由原中专学校改制为高职院校,经教育厅批准并入北华大学,组建职业技术学院,继续保留“吉林省农业学校”校名,人、财、物相对独立。

2001年,经教育厅批准,正式并入北华大学,定名为“北华大学农业技术学院”;7月13日,正式举行揭牌仪式。

2002年,学院分别设置五年高职9个专业,三年制大专6个专业,

北校区历史

1958年,在吉林省农业厅和省人委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吉林特产学院”于1958年初,将吉林省农业学校三年级在校学生中成绩优良的369名拨给吉林特产学院,作为一年级。校址为左家镇,设经济动物、药草栽培、果树园林四个专业,学制四年。

1958年12月8日,举行了“吉林特产学院首届开学典礼”。

1961年春,吉林省委决定将吉林特产学院并入吉林农业大南校区—火炬学,改为吉林农业大学特产学院。

1966年初,吉林省委决定特产系从吉林农业大学分出,恢复吉林特产学院建制,与吉林特产研究所合并建党委。刚从吉林农业大学分出,文革开始,学校被迫停办。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图书馆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图书馆1984年10月,筹备恢复吉林特产学院,定校名为“吉林农垦特产专科学校”,为省属学校。

1986年,增设二年制专修班和三年制成人特产师资委托培养班,共招新生180人;4月2日,国家副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王震视察学校并亲笔题写“吉林农垦特产专科学校”校名。

1988年1月,在集安设立“吉林农垦特产专科学校集安分校”,开设“药用植物”和“野生动物”两个专业,学制两年。

1990年,增加中专办学层次,除大专招生外,还招中专生152名;垦来动物标本—东北虎垦去民师班100名。

1990年10月,与中国人民解放军81118部队党委签订军校文明共建协议。

1991年1月,原梨树农场职业高中民师班迁移到学校。

1992年3月,学校与舒兰县吉舒镇人民政府签订科教兴农意向书。

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吉林农垦特产专科学校更名为“吉林农垦特产高等专科学校”。

1997年3月、1998年3月,学校两次与农业部签订师资班培训协议书,分别选派三名和两名学生分别到重点农业大学深造,为学校培养师资力量。

1999年10月,学校向省委、农业厅呈请更改校名,由原来的“吉林农垦特产高等专科学校”更名为“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年末,有在校生2670人(大专1487人,中专1183人)。

2003年,学校被确定为“吉林左家特产生态观光园”和“吉林市生态教育基地” 。

合并建校

2003年,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吉函(2003)85号文件精神,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与北华大学农业技术学院实体合并升为本科院校,定名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2004年3月27日,国家教育部专家组在四川对全国升本学校进行评估,学校以全票通过升本院校,校名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5月18日,教育部正式发函同意建立吉林农业科技学院。[3]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0年12月,该校设有经济管理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中药学院、农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机械与土木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学院9个办学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和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3]

该校现有46个本科专业,14个专科专业,以农学(特产)为优势和特色,涵盖工、农、文、理、经、管6个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师资概括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902人,其中教授75人、副教授231人,“双师型”教师176人。国家级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4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5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1人,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新秀1人,吉林省优秀教师3人,吉林省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1人,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1人,吉林省教育厅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2人。吉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6个、吉林省高等学校名师工作室2个。吉林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人,吉林市人才学会十大标兵奖1人。[3]

杰出人才

援疆支教优秀教师:沙万里[7]

学科建设

截至2017年3月,该校建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7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验点专业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精品课12门;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省级特色专业:动物医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中药资源与开发、生物技术等    

省级精品课程:西方经济学、蔬菜栽培学、高等数学、数据库原理、动物外科学、毛皮动物饲养学、药用植物学

学生成绩

该校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各类专业竞赛奖励100余项,“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和创业计划大赛获得省金奖和国家铜奖。

实习实践

据2014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基础和专业实验室121个和鹿场、种狍驯化基地、动物医院、种猪养殖场、种鸡养殖场、药用植物园、食用菌研发中心、机械实习厂等20个稳定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2007年被确立为“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左家校区实践教学基地先后被评为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

合作交流

该校先后与法国克莱蒙费朗第一大学;日本的富士大学、冈山商科大学,韩国的国立全北大学、建国大学、忠州大学,菲律宾亚洲太平洋大学、英国的格林多大学、胡弗汉顿大学,美国波特兰社区学院等6个国家的10所大学建立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关系。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建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农产品检测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吉林省特色农业产业研究中心1个。

科研成果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校旗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校旗2010年学校立项89项,其中科技部3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全年科研经费555.3万元。“十一五”期间学校承担各级科研、教研课题390项,获奖53项;有3项科技成果获国家专利,中熟玉米吉科玉101和中晚熟水稻吉科稻512两个项目已推广应用;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 南校区大学生餐饮中心(18张) 葡萄、玉米、水稻新品种各1个、黑木耳新品种5个;制定了吉林省黑木耳生产地方标准,作为国家级地方标准填补了省内空白。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1项;公开出版教材和著作224部,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753篇,SCI检索17篇。大力开展科技兴农工作,积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在吉林省开展科技人员培训和项目推广工作,累计培训农民、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管理干部1.3万余人,研发推广实用技术200多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4亿元。“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创业人才培养工程”项目获吉林省政府校企合作优秀奖和吉林省人才优质项目二等奖 。

据201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在研国家级项目21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有四位教师分别参与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863、973项目的研究工作,获得市级以上各类奖项17项,科研经费四年累计达2408万元,各类科研奖励支出150余万元。2013年,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科技进步奖的双突破 。

学术资源

截至2021年5月,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图书馆纸质图书104万余册;电子图书本地存储60多万种,在线可获取300多万种;现刊178种。有中外文数据库20个,包括《超星百链外文检索数据库》《EBM外文电子书数据库》《中国知网》《超星移动图书馆》《读秀学术搜索平台》《百度文库》《实习实训专题数据库》《就业数字图书馆》《创业数字图书馆》《爱迪克森网上报告厅》《国研网-教育版》《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中科UMajor大学专业课学习数据库》《中科UMajor大学生专业课学习资源数据库》《博看人文期刊数据库》《智信电子书数据库》《阿帕比数字资源平台》《“智汇三农”农业专业知识服务平台》《软件通》《新学术新知学术发现系统》,在线试用数据库40多种。

文化传统

校训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校歌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校歌该校校训为:厚德图本,励学笃行。

厚德: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心胸宽广,品行端正,品德高尚,谓之厚德。校训中除上述含义外,引申为广大师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要着力铸就高尚的品德,养成良好的品行,把它作为做人做事的首要条件。

图本:取自1907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建议朝廷在吉林省设置中等农学校校训业学堂的奏折中提出的“以厚民生,以图本计”句。“以厚民生,以图本计”意为农业是百姓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发展农业教育,培养农业人才,是惠及民生和国家社稷之本。奏折中以农为本之意,而后设立的“吉林省中等农业学堂”即为学校前身。进一步引申为“以人为本”之意,坚持教育以学生为本,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

励学:出自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励,奋勉、致力的意思。励学,即发奋学习,勤奋求学,为学者应勤于自勉,刻苦磨砺,注重知识的学习,素质的提升,思维的创新,体现了学者致力于发奋学习的高尚境界。

笃行:出自《礼记 中庸》,是学习的最后阶段,就是学有所得后,应努力付诸实践,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有所建树。“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行”指人的实践。[8]

校徽

该校校徽为双圆套圆形徽标,主体颜色是蓝、白相间。校标以学院英文缩写“JLASTU”为设计元素,变形为舞动的人形、向阳的飞鸟和飞扬的飘带。校标环形上部是“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校名,白色底部1907标志最早办学时间。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岳强

党委副书记、院长

谢景武

党委副书记

王怀忠、金华

纪委书记

白雪

副院长

李国江、潘力、尹柏双、姚慧敏

资料来源:2022年5月吉林农业科技学校官网[1]

校区环境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岳强

党委副书记、院长

谢景武

党委副书记

王怀忠、金华

纪委书记

白雪

副院长

李国江、潘力、尹柏双、姚慧敏

学校荣誉

该校现有九站和左家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66.3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0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98亿元。[3]

获得荣誉

获得排名

时间 荣誉名称 授予单位
2020年12月25日 无偿献血促进奖[9] 国家卫生健康委
---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
--- 国家级食物与营养教育示范基地 ---
--- 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示范基地 ---
--- 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
--- 吉林省依法治校工作示范院校[3] ---
--- 吉林省文明单位 ---

词条图册

时间 荣誉名称 授予单位
2020年12月25日 无偿献血促进奖[9] 国家卫生健康委
---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
--- 国家级食物与营养教育示范基地 ---
--- 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示范基地 ---
--- 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
--- 吉林省依法治校工作示范院校[3] ---
--- 吉林省文明单位 ---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