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乡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76%,其中人工林57000亩,活立木蓄积量61万立方米,经济林7500亩。境内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非金属矿资源。
境内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利用水利资源和外来资金的合理利用。目前,该乡境内已筹建大小水电站十三座,总装机容量5000千瓦。位于大茅山自然保护区内的梧风洞,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夏季气候凉爽,是避暑观光的旅游胜地。位于暖水村的方志敏纪念馆是国家级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
龙头山,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于唐朝年间建乡,文化积淀厚重,一直以来,科举考试及第者众多,其中以明万历年的书法家、文学家祝世禄最为著名。红色文化影响大,德兴市第一个共产党员、第一任支部书记祝炎就诞生于此。龙头山是方志敏、黄道等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著名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1932年设立的化婺德中心县委和苏维埃政府,是皖南和浙西地区苏维埃运动的策源地。1954年,为纪念革命先烈而建设的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于2001年6月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12月被江西省委、省政府列为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龙头山是一方红色革命的热土。龙头山地处皖浙赣三省周边,山高林密,地势雄峻。这里孕育诞生了德兴第一位中共党员、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祝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作为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赣东北苏区的东部屏障,是皖南和浙西苏维埃运动的策源地。1933年,为了进一步巩固老区,向皖南和浙西发展新区,闽浙赣省委开创建立了化(开化)婺(婺源)德(德兴)中心县委和苏维埃政府,机关驻地暖水。这里是方志敏、黄道、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1935年1月,粟裕在暖水程家湾与方志敏分别后成功突围,浴火重生成为新中国一代常胜将军。1954年经中央批准建立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2001年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闪亮的一笔。
境内矿产种类多,金色属矿资源有金、银、铜、铁、锌、锡、铅、非金属矿资 源有石英、石灰石、花岗岩、钾长石、莹石、石煤、大理石、孔雀石等。储量较多主要有石英、花岗岩、大理石、莹石、铁。已开发的矿种有石英、莹石、大理石,拟开发的矿种有石英、铁矿,深度开发的矿种有莹石、花岗岩。
该乡根据矿产开发情况,拟依托原大茅山造纸厂、大茅山实业公司花岗岩厂的旧厂房,在造纸厂与南溪村之间形成一条工业走廊,工业走廊以花岗岩石材加工为主。工业走廊内土地除征地补偿及办证费用外,免收一切费用。
龙头山万宝聚集,境内有落差大的水能;十分丰富的森林资源;储量巨大并具开发价值的矿产达十几种,其中以萤石、石灰石、花岗岩为最多。形成“水、木、石”三个支柱产业,现有木材加工企业4家,建设水电站18座,引进萤石采选企业6家,石灰石加工企业2家,花岗岩生产企业4家。资 源优势不断彰显,并逐渐转化为经济优势。境内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利用水利资源和外来资金的合理利用。龙头山乡境内已筹建大小水电站十三座,总装机容量5000千瓦。位于大茅山自然保护区内的梧风洞,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夏季气候凉爽,是避暑观光的旅游胜地。位于暖水村的方志敏纪念馆是国家级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境内矿产种类多,金色属矿资源有金、银、铜、铁、锌、锡、铅、非金属矿资源有石英、石灰石、花岗岩、钾长石、莹石、石煤、大理石、孔雀石等。储量较多主要有石英、花岗岩、大理石、莹石、铁。已开发的矿种有石英、莹石、大理石,拟开发的矿种有石英、铁矿,深度开发的矿种有莹石、花岗岩。
龙头山在德兴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谱写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和谐乐章。财政收入逐年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2007年,实现招商引资8700万元,财政收入180万元。龙头山乡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移动、联通通信、互联网宽带、程控电话覆盖龙头山乡;社会事业和谐发展。龙头山乡山好、水好、人更好。勤劳、智慧的龙头山人民用自己的双手,把龙头山建设成为德兴的水电之乡,境内已形成了萤石、水电、红花油茶、生猪、林木加工等特色产业。同时,以博大的胸怀走出去、请进来,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战略,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塑造新形象。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龙头山乡以党建为抓手,以抓稳定、保民生;抓发展、促和谐为目标,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8亿元,完成财政收入2176.8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6.77亿元,实现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8159.5万元,全年引进总部经济企业7家,招商签约落户企业1家。全乡社会各项事业正蓬勃健康发展。
新双线连接全境;建设中的通往江西省4A级风景区梧风洞的祝梧公路穿境而过;建设中的京福高铁穿境而过,并在该乡暖水村设有京福高铁德兴站;规划建设中的德上高速在该乡南溪村设有互通;建设中的德昌高速互通离乡政府所在地仅约十分钟的路程。
龙头山是一矗底蕴深厚的古邑。“川起三清秀东南,形似龙头望西北”,这里于唐代建乡,底蕴深厚,人杰地灵。自古物阜民丰、商贸兴旺、崇尚礼义、勤耕好读,科举考试及第者众多。其中以明代的书法家、文学家祝世禄最为著名。古镇风貌依存,建于明万历年间、江南现存的单拱跨度最大的石拱桥——会源桥,岿然矗立在洎水之上,见证着历史的沧桑与繁盛的变迁。
董清福:党委书记、人大主席,主持党委、人大全面工作。
方淼滨:党委副书记、乡长,主持政府全面工作,主管财政、审计工作。
邵建民:党委副书记,分管党群、人事、政协、老龄老干、关工委、工会、共青团、综治、信访、计划生育工作。蹲点桂湖村。
汪志伟:党委委员、常务副乡长,分管发展计划、物价、工商、统计、工信、粮食、供销、供电、技监、邮政、电信、移动、招商引资工作,负责高铁建设协调。
马腾骏:党委委员、人武部长,分管武装、交通、公路、规划建设、土地、矿管、环保工作,负责高速建设协调。蹲点南溪村。
曾德基:党委委员、纪检书记,主管纪检监察工作。
俞佩旌:党委委员、组织员,分管党建、组织、统战、文化广播电视、教育、卫生,协助高铁办工作。蹲点陈坊村。
程如生:主任科员,分管民政、移民、扶贫、林业、森林防火工作。蹲点暖水村。
周林峰:人大副主席,分管人大、劳动就业、公共资源管理、机关后勤事务工作。蹲点东坞村。
陈凌云:副乡长,分管农业、水利、新农村建设、清洁工程、水文、气象、防汛、企业、安全生产、科技、旅游工作。蹲点龙头村。
王 沙:副乡长,分管宣传、妇联、村财乡代理、目标管理工作。协助蹲点暖水村。
三、村(居)班子成员
暖水村 程卫武(书记) 祝春华(主任)
南溪村 万征武(书记) 程祥彪(主任)
龙头村 张绪玲(书记) 李世根(主任)
东坞村 祝桂才(书记) 黄 凯(主任)
桂湖村 王衮成(书记) 王衮良(主任)
陈坊村 王泽才(负责人) 徐忠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