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设计师邓小平

总设计师邓小平

开本 16
语种 简体中文
出版社 贵州出版集团公司、贵州人民出版社
ISBN 7221083991
类型 人文社科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出版社: 贵州出版集团公司,贵州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2月1日)

平装: 290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221083991

条形码: 9787221083999

产品尺寸及重量: 23.6 x 16.2 x 2.2 cm ; 540 g

ASIN: B003OOUSZ6

内容简介

《总设计师邓小平》内容简介: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前,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转折,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值此历史时刻,怀念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贡献给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事业的邓小平,怀念这位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编辑推荐

《总设计师邓小平》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后记

如果没有邓小平,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作出的光辉业绩、创立的科学理论,已经并将继续改变和影响着中国和世界。

可以告慰他老人家的是,他为我们擘画的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正在逐步变为美好的现实,第一步、第二步发展目标已经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们正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信心百倍地朝着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邓小平带领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媒体推荐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目录

第三次复出

突破“两个凡是”,领导和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决策恢复高考

视察东北

平反冤假错案

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四项基本原则

主持起草《历史决议》,科学评价毛泽东

不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

支持和推动农村改革

肯定乡镇企业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金融改革的步子要迈大一些

架构政治体制改革的大思路

推动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我们搞的,是中国式的现代化

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提出小康目标

制定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

发展才是硬道理

坚持顾全经济发展的两个大局

中国要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

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

大力发展旅游事业

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不动摇

两个文明一起抓

倡导全民义务植树

要把体育搞起来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杀出一条血路

决策开发浦东

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

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

百万大裁军

改善中苏关系

确立中国在世界新格局中的战略方针

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六条方针

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澳门问题必须在本世纪内解决

实现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顺利过渡

退休

过一种真正的平民生活

南方谈话

《邓小平文选》

在大海中永生

后记

序言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

30年前,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值此历史时刻,我们倍加怀念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贡献给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事业的邓小平,怀念这位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0年前,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邓小平以其远见卓识、丰富政治经验和高超领导艺术,在千头万绪中首先抓住决定性环节,从端正思想路线入手进行拨乱反正,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支持和领导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他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同中央领导集体一起,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指导我们党,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解决了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根据新的实际和发展要求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这样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历史课题,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践和理论,为中国党和国家的发展确定了正确方向。

文摘

一、领导实现伟大历史转折

第三次复出

作为一名老的共产党员,还能在不多的余年里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我个人来说是高兴的。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应该老老实实地履行党员的责任,听从党的安排。

——引自1977年7月21日邓小平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

1972年的中国,还处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年代。

这一年,从北京下放到江西的邓小平,参观了瑞金红都糖厂。他问有没有去车间看看的近路,厂里的人说:“有条小路,坑坑洼洼的,不好走。”邓小平说:“不要紧,为什么有近路不走偏要走远路?中国革命的道路本来就是曲折的,不是笔直平坦的。”

沿着小路,邓小平一行来到澄清车间,上楼梯时,有人上前要搀扶他。邓小平摆摆手,说:“不要扶,我还可以再干20年。”跟在身后的夫人卓琳听了,笑着说:“哪还能干20年?”邓小平信心十足地说:“我才69岁,我还可以干20年嘛,干20年没有什么问题。”

从1972年到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邓小平后来果然干了20年。如果从1977年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开始,到1997年逝世,又是一个20年。

……

1976年10月6日,是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一天,在中华大地祸害了十年之久的“四人帮”被一举粉碎了。

第二天,邓小平得知了这一喜讯。他的女儿毛毛回忆说:听说“四人帮”被粉碎,邓小平不禁激动万分,连手中拿着的烟头也“轻微地颤动”起来。

10月10日,当消息得到进一步证实后,邓小平写信给汪东兴并转华国锋和党中央,对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的果敢行动表示坚决支持。

“四人帮”被粉碎了,邓小平的政治命运并没有立即得到改变。当时,中央还要求全国各地在揭批“四人帮”的同时,继续“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12月9日,邓小平因病住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14日,在叶剑英等人的努力下,中央作出决定:恢复邓小平看文件。

此时,党内和社会上要求邓小平复出的呼声越来越高。

党内许多老同志,不顾邓小平尚处于政治隔离的现实,纷纷前往医院探视,以此向中央表达他们对邓小平复出的关注以及鲜明的态度。

1977年1月底,根据叶剑英的提议,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把正在住院的邓小平接到玉泉山,向他通报中央粉碎“四人帮”的情况及在全国采取的一些措施。2月3日,邓小平一出院,叶

……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