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学院是由原呼伦贝尔蒙医学校、原呼伦贝尔市民族艺术学校、原呼伦贝尔工业学校、原内蒙古大兴安岭卫生学校四所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整合组建而成。2008年7月17日经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开始筹建。2009年9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批准正式成立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报教育部备案。2010年9月招收首届大专生并正式运行。2015年4月3日,经呼伦贝尔市政府市长办公会议决定,原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校并入学院。[5]
呼伦贝尔市工业学校
1958年呼伦贝尔盟工业学校创建
2001年呼伦贝尔盟工业学校更名为呼伦贝尔市工业学校
呼伦贝尔市民族技工学校并入呼伦贝尔市工业学校
呼伦贝尔市民族艺术学校
1975年呼伦贝尔盟艺术学校创建
1996年呼伦贝尔盟艺术学校更名为呼伦贝尔盟民族艺术学校
2001年呼伦贝尔盟民族艺术学校更名为呼伦贝尔市民族艺术学校
呼伦贝尔市蒙医学校
学院全景1958年呼伦贝尔盟卫生学校创建
1976年呼伦贝尔盟卫生学校(海拉尔分校)创建
呼伦贝尔盟卫生学校(海拉尔分校)改建为呼伦贝尔盟民族卫生学校
1986年呼伦贝尔盟民族卫生学校更名为呼伦贝尔盟蒙医学校
2001年呼伦贝尔盟蒙医学校更名为呼伦贝尔市蒙医学校
大兴安岭卫生学校
1980年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林业中心卫生学校创建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4)1986年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林业中心卫生学校更名为大兴安岭卫生学校[2]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项目认定骨干专业:护理、蒙医学[6]
学院平面图学院占地面积60.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0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亿元。拥有现代化的体育馆、体育场和图书馆等教育教学配套设施。截止到2018年初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100余人,教职工770人,其中专任教师494人,高级职称教师237人。学院现有机电工程系、化学工程系、护理系、蒙医蒙药系、商贸旅游系、信息工程系、艺术系、建筑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基础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部等11个教学系部。共开设应用化工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护理、口腔医学技术、蒙医医疗与蒙药、药品生产技术、会计、财务管理、旅游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音乐表演、舞蹈表演、学前教育、工程造价等34个高职大专专业;18个“3+2”五年制大专专业和24个中专专业。[4]
学院建有自治区安全生产培训基地、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人才培养基地、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工作站、呼伦贝尔市入网电工考试站、能源化工实训基地、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特殊工种培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所、下岗再就业培训基地、创业培训基地等多个教科研基地。学院与呼伦贝尔能源、化工、冶金、电力、生物制药、医院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实践实习、科研培训与学生就业的合作机制。学院已成为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岭东工业开发区、满洲里产业园区、中俄互贸区等工业园区的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坚持以职业技术能力培养为重点,根据职业岗位要求,整合教学内容,采用职业素质培养、专业能力训练和岗位综合能力提升为一体的“双证书”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参加职(执)业资格证书考试80%以上学生可取得双证或多证。[4]
学院有教职工723人,其中专任教师536人,拥有副高级以上职称231人。[4]
校园环境学院以“科学定位,找准目标,办出特色、发挥优势”为指导思想,以“立足呼伦贝尔,依托内蒙古自治区,服务于内蒙古自治区”为基本定位,以“职业教育”为根本方向,以“为我区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性职业技术人才”为办学方针,以“招得进,稳得住,送得出,用的住”为基本目标,以科学的管理体系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有力保障,实现学院的快速、稳定、跨越式发展。[2]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李广林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张廷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何永平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张建华、其其格 |
资料来源:2021年7月学校官网。[3]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李广林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张廷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何永平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张建华、其其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