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豚鹿长100至115厘米,肩高60至70厘米,体重约50千克。通体淡褐色,背部夹杂浅棕色毛尖,腹部显灰色。夏季时,脊背两侧具不规则的灰白色斑点。雄鹿长有细长的三叉角,但整个角型较水鹿短得多。雌性豚鹿无角。夏毛棕黄色,冬毛浅棕色或淡黄色。具有完整的眶后条;有眶下腺,能分泌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涂抹在树干上以标记领地;蹄间、后足等处有臭腺;没有上门齿,有短小的臼齿;胃具4室,反刍;没有胆囊;毛较短;前后肢各有2根中掌骨和中跖骨愈合,形成炮骨;足具4趾,第二和第五趾退化或仅有残迹;蹄发育良好,没有脚垫,直接触地。
印度豚鹿产于印度、缅甸、泰国、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中南半岛等地,共分化为2个亚种,中国仅有印支亚种,发现于1959-1960年间,分布于云南西部靠近中缅边境的耿马、西盟两县的南丁河沿岸。
印度豚鹿栖于海拔500至800米的江河两岸及其附近长有芦苇的沼泽湿地。很少进入离河岸较远的山地森林活动。很少见于陆地森林。
印度豚鹿喜欢单独活动,偶尔有两三头聚在一起,但从来不集结成大群。白天,它们躲进树林草丛之中,到了傍晚才出来觅食。豚鹿全年都可交配繁殖,这种本能有利于扩大种群。豚鹿腿短,行动时喜欢低着头,所以动作又不及梅花鹿般敏捷。既善于穿越灌草丛,也能跳跃障碍。性喜独栖,多独居夜行,一般单独活动,偶尔2至3只在一起,但从不结成大群。但在发情季节和采食场所常集成临时小群,每群数只到10余只不等。[4]
豚鹿是一个对印度恒河平原草地专一的独特物种,印度旁遮普邦、阿萨姆邦是豚鹿过去的栖息地,由于过度采割、洪水泛滥以及疏林的入侵等各种各样的威胁,现仅杜德瓦国家公园(UttarPradesh)和贾尔达帕拉野生动物保护园(西孟加拉邦)存有。
20世纪50年至60年代中国豚鹿在云南西南部(耿马、西盟)被发现收购到的鹿角和鹿皮。在耿马地区,估计有10余只。1965年调查后,仅发现4只。80年代末期再作调查时,耿马地区已经绝迹。西盟边境地区是否还有残存尚不清楚。据群众反映,南丁河上游的镇康、云县和临沧可能有分布,但未经证实。致危因素是栖息生境被完全破坏。70年代中后期,孟定南丁河地区开办农场,彻底毁坏了豚鹿的栖息生境,豚鹿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另外,猎捕也是造成豚鹿在野外绝迹的因素。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宣布豚鹿在中国绝迹。野生豚鹿在中国的灭绝时间:1960年以后。2007年,云南省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山中发现了一只刚出生几天的雌性幼体小鹿。它的毛色褐黄,尾巴篷大而黑,臂部两边有明显的3个椭圆状斑点镶嵌在褐黄色毛内。后经专家鉴定为豚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