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大炮台

澳门大炮台

中文名 大炮台
位置 澳门大三巴附近
性质 文物
目录导航

简介

  澳门的大炮台(Fortaleza do Monte)(又名圣保禄炮台、中央炮台或大三巴炮台),是位于澳门的古老炮台,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筑群之一部分。昔日曾是军事防御设施的重心,现为澳门历史城区一部份,为澳门之旅游景点。

  大炮台占地约1万平方公尺,呈不规则四边形,建于明神宗年间(公元1617年),原为耶稣会大三巴教堂(即大三巴牌坊的前身)的祭天台,保护耶稣会在澳门的产业,后被澳葡政府转为军事防御设施的大炮台城堡。大炮台的建筑历时10年,1626年才完成。大炮台与妈阁炮台和东望洋炮台组成一道坚固的外围军事防线,以防范海盗之用。

  大炮台经历了300年的沧桑历史,终于在1966年解禁,成为向公众开放的旅游景区。现今,大炮台的中央为1998年建成的澳门博物馆,而大炮台城堡的顶层则为大炮台花园,可以俯瞰澳门360度的风景。

地理位置

  位于澳门中部高山地区,是澳门初期最重要的军事重地,与松山炮台、妈阁炮台形成一个军事防护墙,再加上望夏炮台,形成当时能保护葡国商人利益的优势军事地形。相传大炮台下更有秘道可通往松山炮台上,是葡国在澳门当时最后的军事设施。

  又名圣保禄炮台、中央炮台或三巴炮台,座落在大叁巴牌坊侧,是澳门主要名胜古迹之一。大炮台建于公元1616年明神宗年间,本属教会所有,为保护圣保禄教士而兴建,用以防御海盗,后转为军事设施区。炮台四周均置有巨型钢炮,现今古炮虽已失去军事作用、却成为澳门的古旧文物和历史见证。

影响

  炮台上有一大片空地,绿草如茵 参天古树,生长茂盛;巨型钢炮,雄踞于旁。台上并置有不少古迹文物和历史性建筑物,如炮台上的古塔,便是当年耶稣会的会址之一。建于空地中心的一座南欧式平房建筑,现在是气象台的办公室。其右侧有古钟一口,是著名的铸炮专家所造,曾被迁往葡国安放,数年前始由修女会转赠回澳,而炮台入口处门前顶的石雕,纪录了此座炮台抗御外敌的战绩。

  大炮台四周景观优美,可俯瞰全澳景色,更可远眺珠江口及拱北一带的风光。在大炮台上,设有旅游司谘询处,游客可在该处查询有关资料。

  现今大炮台上有二个博物馆,一个是澳门博物馆,直通大炮台下之大三巴牌坊。而另一个比较规模小的,是介绍大炮台历史的博物馆。

  大炮台四周建有慢步径供市民跑步用,但使用率方面,当然不及“松山”健康径,原因除了是由于交通不方便之外,路程较短亦是关键之一。但亦吸引到不少情侣,来此绕圈谈情及在其上望下全澳景色。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