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涂鱼科

弹涂鱼科

脊索动物门
鲈形目
中文学名 弹涂鱼科
硬骨鱼纲
目录导航

种属分布

         有4属20余种。为暖水性和暖温性近海小型鱼类。 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近岸浅水区,温带也有少数;非洲西岸、印度-西太平洋暖水区。中国沿海产3属6种。常见种类有弹涂鱼、大弹涂鱼、 青弹涂鱼。 

形态特征

         体长一般为50~90毫米。体延长,亚圆筒形,稍侧扁。头大或中大。 吻圆钝,吻褶发达。眼小或中大,突出于头的背面;下眼睑发达,游离。口中大;上下颌 约等长;唇发达,软厚。上颌牙1~2行,尖形,直立;下颌牙一行,平或直立,牙端尖形、斜截形或有凹缺。鳃孔小或中大。鳞小,或呈退化状。无侧线。背鳍2个,分离;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同形;胸鳍具一肌柄,用作陆上行动器官;左右腹鳍愈合成一吸盘,边缘完整或凹缺;尾鳍尖圆形,下方鳍条较短。  

生活习性

         喜栖息于底质为淤泥、泥沙的高潮区或半咸水的河口滩涂。常居穴洞,依靠胸鳍肌柄爬行跳动,退潮时在泥涂上觅食。视觉灵敏,稍受惊动就很快跳回水中或钻入穴内。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沙蚕、桡足类及枝角类等,也食底栖硅藻和蓝绿藻。一般春季产卵。 

         ⑴弹涂鱼具有挖钻孔道而栖息的习性,其孔口至少有两个。一处为正孔口,是出入的主通道;另一处为后孔口,是出入的支通道。可畅通水流与空气。孔道为“丫”型。也可做产卵室。 
         ⑵弹涂鱼适宜水温为24℃-30℃,适宜盐度为1.010-1.020,冬季水温14℃以下时则躲藏于洞穴越冬。有太阳的好天气,即使是冬季也会出来摄食活动。当水温低于10度以下时,则深居于底穴洞中,休眠保暖过冬。
         ⑶弹涂鱼食物主要以底栖硅藻为食。常看到其在退潮时的浅滩与排水渠道的底部或两侧摄食底栖硅藻的情况。当鱼体被太阳晒干时即爬入水溜中,然后再游出水溜继续摄食底栖硅藻。                                

          在离开水远行时,弹涂鱼在嘴里含上一口水,以此延长它在陆地上停留的时间。因为嘴里的这口水可以帮助它呼吸,就像潜水员身上背的氧气罐充满了气,而弹涂鱼的“气罐”则是充满了水的嘴。弹涂鱼的腹鳍演化出吸盘,这可以帮助它稳固地停留在自己的位置上。坚强有力的腹鳍支撑着身体,而演变的很好的胸鳍肌肉则把身体向前拉,这样弹涂鱼就可以在陆地移动了。

           弹涂鱼把鳍当成浆,像在海中划水一样,在泥上行走。不过,弹涂鱼还完全依赖海水来获得维持生命的氧气。当它张开嘴进食的时候,口中维持生命的含氧的水马上会流出来,所以它必须立即补充水,否则就会窒息。由于浅滩上的水有可能干涸,所以在泥土还是湿的时候,弹涂鱼就给自己挖了个洞,当掩蔽所使用。这个洞一直挖到水线以下,这样即使是干旱的天气,弹涂鱼还是可以得到海水,供它呼吸之用。泥洞成了弹涂鱼的理想家园,它在这里养育后代。泥洞给小鱼提供了必需的水源条件,等小鱼长大以后,就可以嘴中含口水到陆地上探险。

         弹涂鱼有鳃,是真正的鱼,但它却长时间居住在陆地上,成为最初的两栖动物。尽管弹涂鱼喜欢在烈日下跑来跑去,但它们终究是鱼,所以仍然得随时使身体保持湿润,否则就会死亡。它们的身体结构变动得很少,还必须定时把身体浸在水中。仅仅在嘴里含口水来吸取氧气是不够的,弹涂鱼要经常保持身体的湿体以防止危险的脱水现象。因此弹涂鱼的所有活动都是在水塘周围进行的

繁殖习性

         弹涂鱼雌雄异体。由于弹涂鱼肝脏占的比例很大,成熟的雌雄体腹部在外观上均很大,所以不易判别性别,唯一的方法是仔细观察生殖孔。如果生殖孔红肿大而圆为雌者,狭小延长呈尖状为雄者。卵巢呈黄色,卵为粘性卵。精巢二条,淡红色,在腹部两侧。

经济价值

          弹涂鱼肉质鲜美细嫩,爽滑可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因此日本人称其为“海上人参”,特别是冬令时节弹涂鱼肉肥腥轻,故又有“冬天跳鱼赛河鳗”的说法。
         弹涂鱼烹调方法多样,可清炖、红烧、油炸、汆汤及制鱼干。慈溪人常以弹涂鱼配豆腐和笋片做汤,如是加入了火腿或香菇,其味更鲜美。“乌龙(弹涂鱼)铭白玉(豆腐)”是一道驰名的佳肴,制法类似泥鳅钻豆腐,由于上火加热,弹涂鱼因受煎熬而窜入豆腐,成熟后凝固其中,用筷子拨开豆腐,就可见到有的作猛力冲刺状,有的作甩头摆尾状,有的作弓体欲弹状,有的作直挺腰身状,反正是形态各异,黑白相间,加上有红萝卜丝、绿青菜叶相衬,使这道特色菜香浓沁脾,回味无穷。

进化过程

         弹涂鱼的背鳍也进化了,它们一改原来在水中保持身体稳定的特性而变得能够折叠,其作用也随之改变,成了表示愤怒和敌意的象征,在吸引配偶的时候也用它发出信号。

        随着弹涂鱼行走的增加,它们的腹鳍和胸鳍的肌肉也变得特别发达,以至于它猛地一跃,就可以在陆地上蹦出一段距离。它们可以从远处向猎物扑去,跳过身长3倍的距离和超过身体的两倍的高度。

弹涂鱼的眼睛也变得突出了,这样可以补偿水和空气折射的误差。然而,经常把眼睛暴露在炎热的阳光下,就有必要不断地使眼睛保持湿润。弹涂鱼湿润眼球的方法也相当奇特,它把眼球拉进眼窝,两个眼窝里都有水袋。

弹涂鱼最重要的演变不是发生在身体上而是在行为方式上一一它们变成了群居动物。因为它们要在水源附近共同生活,所以必须密切配合才能生存。这样,整群鱼都可以受益,因为有很多鱼都在警惕着危险的出现,每条鱼都在观察四周。

        在通常的条件下,一类生物可以毫不改变地生活下去,很多代都不发生变化。但是当这些生物中的一些成员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时,它们的忍耐限度就会增大,从而能够继续生存下去。

        在亿万年以前,由于种种原因,比如持久干旱的季节,弹涂鱼的祖先被迫远离了水源,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鱼在回到水中之前就会死亡,但是也有可能某些强健的鱼活了下来,它们度过了极端艰苦的时期,忍耐也到了极限。它们的身体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适应环境,并且它们还会把身体上的这种变化遗传给后代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