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头镇

航头镇

人口 近20.6万
所属地区 上海市浦东新区
中文名称 航头镇
目录导航

建置沿革

唐开元元年(713年),旧捍海塘重筑时,航头地域即有人民在此栖居生息,属苏州昆山县管辖。

唐天宝十年(751年),唐王朝决定从海盐县东北境、嘉兴县东境和昆山县南境各划出部分地区设置华亭县,航头地域为吴郡华亭县辖区。

后唐同光三年(925年),航头地域隶属秀州(后改嘉禾郡、嘉兴府)华亭县管辖,直到元初。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朝廷割华亭县东北、黄浦江东西两岸之地设置上海县。当时,上海县领属高昌、北亭、海隅、新江、长人5乡。航头地域为上海县长人乡辖区。

清雍正四年(1726年),清廷将江苏省上海县长人乡划出,正式建南汇县。原长人乡分为上、下两乡,乡以下则仍依原有的保、区、图建置。航头地区隶属江苏省松江府南汇县下乡十九保。

清宣统元年(1909年),南汇县实行城镇乡自治,原有行政区划废止,保团建置改为乡镇建置,当时南汇县除县治所在地城厢镇外,计设有2镇17乡。航头地区属南汇县西联乡管辖。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南汇县裁区并乡,撤销了原有的区一级行政建置,实行乡自治。全县58乡镇并为30乡镇,同时还重编保和甲。航头地区分属于古鹤乡、鲁汇乡管辖,直至1949年5月解放。

1949年5月14日,航头解放。6月,划全县为1市1区6个乡镇联合办事处,航头地区属南汇县第四乡镇联合办事处管辖。

1949年10月,各乡召开农民代表会议,废除保甲制度,建立区、乡人民政府。航头地区属江苏省松江专区南汇县下沙区管辖。

1954年9月,南汇县撤销六灶、下沙两个区的建置,航头地区调整为新场区管辖。

1957年7月,南汇县撤区并乡,撤销区一级建置,原49乡并为16乡,计290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航头地区原古鹤乡一、二、三、四、五社,原新南乡二、三、四社,原汇达乡二、六社属下沙乡管辖。

1958年3月,航头地区属苏州专区南汇县下沙乡管辖。

1958年10月,实行“政社合一”,建立人民公社,航头地区属下沙人民公社管辖。同时,人民公社实行三化: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乡名、社名遂改为营部、连部。同年11月,南汇等10个县从江苏省划归上海市管辖,随之航头地区属上海市南汇县下沙人民公社管辖。

1959年6月,南汇县将原10个人民公社调整为21个人民公社。7月,航头地区从下沙人民公社划出,正式单独建置,建立航头人民公社。

1969年8月,航头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成立。

1980年12月,恢复建立航头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2月,政社分设,建立航头乡。

1994年8月,撤乡建镇,改名航头镇。

1995年7月,航头镇与航头商城建置分设。

2001年8月,南汇撤县建区,航头镇隶属上海市南汇区。[1]

行政区划

航头镇由原下沙镇、航头镇合并建立,位于浦东新区南部偏西,和奉贤区、闵行区接壤。航头镇面积近60平方公里,三分之二为农村地区,下辖13个村、29个居民区,常住人口近20.6万人。近年来,航头镇先后荣膺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上海市文明镇(连续7次蝉联)、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镇、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镇、2020年度上海市平安示范社区等多项市级以上殊荣。[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航头镇地处黄浦江东岸,中心位置位于北纬31°03′,东经121°36′。航头镇地处浦东腹地,东与新场镇隔河相望,南与奉贤县泰日镇毗连,西与闵行区浦江镇鲁汇社区相邻,北与下沙镇接壤,是南汇县、奉贤县、闵行区的结合部。距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32公里,距浦东国际航空港24公里,距芦潮港25公里,距县城惠南镇16公里。[3]

地形

航头镇居于长江三角洲,系江海潮汐相互作用而成的冲积平原。境内地势平坦,河港纵横,四季常青。地面标高一般为吴淞零上4.2~4.5米。大治河两岸因开凿河床而堆起沙滩,地面略微隆起,标高为吴淞零上6~7米。 

气候

航头镇

航头镇属亚热带气候,是东亚季风盛行地区。气候的主要特点:温暖差微、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有利于多种作物的多熟、优质、高产。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上,年际变化不到1℃。最冷时期为1月份,日平均气温在3℃以上,极端最低气温在-9℃以下。最热时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日平均气温仅28℃上下,极端最高气温在37℃以上。全年日平均气温大于0℃的有效积温为5600℃以上。年平均日照2100多小时,最多年份可达2300多小时。平均年辐射总量每平方厘米为110多千卡。全年无霜期长,年平均220天左右,最长年份可达24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多毫米,平均降雨日130多天。

航头地区因受冷暖空气交替影响,冬夏长,春秋短。春季温凉多雨,以偏南风为主。夏季炎热湿润,多吹东南风。秋季干湿相间,东北风频繁。冬季寒冷干燥,常刮西北风。[3]

土壤

航头镇土壤属潴育型水稻田土。其剖面自表及里依次分为五层:耕作层、犁底层、斑纹层、淋淀层、母质层。土壤按性状分为沟干黄泥土种、潮黄泥土种、粘黄泥土种、僵黄泥土种和铁屑黄泥土种等5类。 [3]

自然资源

动物资源

家畜类:黄牛、水牛、奶牛、山羊、胡羊、猪、肉兔、长毛兔、水貂、绒鼠、艾鼬、鹿、猫、狗等。

家禽类:鸡、鸭、鹅、鹌鹑、鸽等。

家养昆虫类:蚕、蜜蜂、地鳖虫等。

野生兽类:野兔、狗獾、猪獾、狸、黄狼、水獭、蝙蝠、鼠、刺猬等。

野生禽类:雉、翠鸟、斑鸠、八哥、布谷鸟、野凫、竹鸡、喜鹊、乌鸦、不冬鸟、麻雀、燕鹪鹩、鹘鸠、告天、绶带鸟、白头翁、十姐妹、山和尚、雪眼鸟、啄木鸟、黄百郎、猫头鹰、麦环鸟、雁、画眉、黄鹂等。

野生蛇虫类:青蛙、蟾蜍、蚯蚓、壁虎、蟋蟀、金铃子、蛇、蝉、水蛭、蜈蚣等。[3]

植物资源

粮棉油类:粳稻、糯稻、小麦、大麦、元麦、荞麦、棉花、麻、油菜、芝麻、黄豆、花生、赤豆、绿豆、玉米、高粱、山芋等。

蔬菜类:卷心菜、茭菜、青菜、花菜、大头菜、榨菜、菠菜、雪菜、蓬蒿菜、芥菜、金花菜、塌菜等。

瓜果类:西瓜、菜瓜、黄金瓜、蜜筒瓜、白皮洋瓜、白梨瓜、海东青甜瓜、茅柴青瓜、草莓、无花果等。

水生类及杂植类:水葫芦、水浮莲、蒲、水花生、野茭白、浮萍、苕荛、芦、荻、芦粟、丝草、茳草等。

竹木类:护居竹、燕竹、黄金荚、碧玉竹、篾竹、毛筋竹、紫竹、天竺、桑、榆、槐、梧桐等。

花卉类:牡丹、芍药、大丽花、水仙花、百合花、绣球花、木香花、六月雪、迎春花、茶花、广玉兰等。

野生药材类:金丝荷叶、蓼、仙鹤草、石蒜、女萝、瓦松、杜瓜、牵牛子、薄荷、车前草、紫苏等。

食用菌类:蘑菇、平菇、凤尾菇、香菇、银耳、灵芝、黑木耳、猴头菇、金针菇、草菇、滑菇、金顶侧耳等。[3]

人口民族

人口

2012年航头镇有户籍人口5.95万人,外来登记人口6.97万人。

截止2017年底,常住人口163001人。

民族

少数民族有蒙古族、藏族、朝鲜族、侗族、苗族、土族、畲族、土家族、其它未识别等9个民族。

历史文化

锣鼓书

锣鼓书原名“太保书”,是解放前农村流传的一种文艺演出形式。在民间称“镗锣书”、“神鼓书”。鼓为扁圆形,汤盆大小,放于支架上。演员一手提小镗锣,一手执鼓棒,敲锣击鼓作唱段前奏或间奏。锣鼓书有单口书、双档、多口书之分;具有器具简单,便于携带,演员又不需什么行头(男演员着长衫、女演员着清式花衣彩裤),鼓架一支便可演出等特点。因此,逢年过节、赶庙会,民间艺人走街串村,唱到哪里吃到哪里,还有一定酬金。演唱大多是传统书目,如“天宝图”、“地宝图”、“薛仁贵征东、征西”、“杨家将”、“大红袍”等。

解放后多用此形式歌颂农村新风貌、新生活,如60年代“六样机”便是。

皮影戏

清朝年间至解放前夕,皮影戏在航头地区非常流行。秋收后在稻板田里或打谷场上搭台露天演出。在塘湾、秦家老宅(汇达村)、宝镜庵(航东村)、严家塘(许冯村)、方家典堂(丰桥村)等地,多由下沙乡长浜的“得秀班”来演出。剧目丰富,有文戏、武戏,如“罗通扫北”、“狄青平西”、“三下南唐”、“文武香球”等。

申曲

据传申曲源自航头大麦湾一带,当时由民间流行的“东乡调”演变而成的。演出形式为两人合作:一人演唱、一人表演动作,近似“双簧”。流入上海黄浦滩后,又称“滩簧”。上海简称“申”,又被称为“申曲”。后来,逐步发展成戏曲形式,成为上海地方戏种,称为“沪剧”。解放前,航头每年农历十月初五、初六城隍庙庙会和十月廿四、廿五的灵官庙庙会,常有民间滩簧和上海沪剧助兴演出。

清音班

清音班俗称“丝竹”,乐器有二胡、笛、箫、笙、三弦、月琴、琵琶、尺板、铃等。节庆、庙会做社、待神及有钱人家结婚、祝寿都请清音班演奏江南丝竹传统曲目,如“梅花三弄”、“行街三台”、“将军令”、“小六板”、“龙虎斗”等。现代,清音班演奏又增加了新曲目,如《婚礼进行曲》、《浦东欢乐》、《老清音》等。演奏时,各种乐器上装有饰品——彩头:笛子饰品为“双龙戏珠”、琴的饰品为“丹凤朝阳”、笙的饰品为“宝塔”、琵琶饰品为“鲤鱼跳龙门”、二胡饰品为“蝴蝶”、铃的饰品为“鸳鸯”……各种乐器装扮得五彩缤纷,煞是好看。曲子飘逸幽扬、悦耳动听。

民间歌谣

航头农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作不少民间歌谣(山歌),内容反映劳动生产、风俗习惯、爱情生活等,曲调多高吭委婉,节奏明快,幽扬动听。较流行的有《四季歌》、《十二月花名》、《摇船山歌》、《罱泥山歌》等。[4]

著名景点

傅雷故居

傅雷故居位于航头镇。清道光年傅雷祖父傅炳清所建。原有房36间,占地900平方米。民国22年(1933年),傅雷母亲将其卖给本族财主傅荣奎。解放初土地改革时,房子分给贫困农户。现存房10多间,坐北朝南,砖木结构。

浦东新区法治主题园

浦东新区法治主题园位于航头镇,占地10.6余公顷,秉承“法治·文化·亲民·和谐”的设计理念,设有法治主 题标志区、法治文艺演示区、法治长廊展示区、法治游戏区和法治思想教育区5大特色区域,包括法治名人墙、法治石刻等12个主要景点。[5]

荣誉称号

近年来,航头镇先后荣膺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上海市文明镇(连续7次蝉联)、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镇、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镇、2020年度上海市平安示范社区等多项市级以上殊荣。[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