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中文名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外文名 Gansu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OfNonferrousMetallurgy
所属地区 甘肃金昌
学院地址 金昌市天津路101号
学校类型 理工类
学院代码 14375
主要院系 地矿与建筑工程系、化学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冶金与材料工程系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升格之前

  • 金川有色金属公司职工大学

1973年金川有色金属公司技工学校创建。

1984年金川有色金属公司职工大学创建。

  • 金昌师范学校

1982年永昌师范班更名为金昌师范班。

1984年金昌师范班更名为金昌师范学校。

1984年金昌市教师进修学校创建(合署)。

2004年金昌市职业中学并入(合署)金昌师范学校。

  • 金昌市职业技术学校

1992年金昌市职业中学创建。

2004年金昌市职业中学更名为金昌市职业技术学校。

更名之后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2010年7月,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创建。

2011年金川有色金属公司职工大学、金昌师范学校、金昌市职业技术学校升格为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根据2018年1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机电工程系、建筑与信息工程系、冶金与化学工程系、经济与管理系、教育系5个系科共30个全日制普通高职专业。[4]

专业设置(2015)

序号 专业名称 所属系(部)
1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机电工程系
2 数控技术
3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4 机电一体化技术
5 电气自动化技术
6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2019新增)
7 计算机网络技术 建筑与信息工程系
8 园林工程技术
9 建筑工程技术
10 建设工程管理
11 工程造价
12 物联网应用技术
13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2019新增)
14 计算机应用技术(2019新增)
15 电子商务技术
16 应用化工技术 冶金与化学工程系
17 矿物加工技术
18 有色冶金技术
19 食品营养与卫生
20 药品生产技术(2019新增)
21 新能源装备技术(2019新增)
22 石油化工技术(2019新增)
23 安全健康与环保
24 会计 经济与管理系
25 旅游管理
26 酒店管理
27 财务管理(2019新增)
28 网络营销(2019新增)
29 学前教育 教育系
30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

师资力量

序号 专业名称 所属系(部)
1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机电工程系
2 数控技术
3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4 机电一体化技术
5 电气自动化技术
6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2019新增)
7 计算机网络技术 建筑与信息工程系
8 园林工程技术
9 建筑工程技术
10 建设工程管理
11 工程造价
12 物联网应用技术
13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2019新增)
14 计算机应用技术(2019新增)
15 电子商务技术
16 应用化工技术 冶金与化学工程系
17 矿物加工技术
18 有色冶金技术
19 食品营养与卫生
20 药品生产技术(2019新增)
21 新能源装备技术(2019新增)
22 石油化工技术(2019新增)
23 安全健康与环保
24 会计 经济与管理系
25 旅游管理
26 酒店管理
27 财务管理(2019新增)
28 网络营销(2019新增)
29 学前教育 教育系
30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

教学建设

学校有教职工284名,其中校内专任教师225名(教授3人、副教授46名、讲师130名、硕士91名),外聘专任教师88名,专职辅导员20名。教师被评为全国有色金属行业技术能手1人、省级职业教育工匠之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甘肃省技能能手2人、甘肃省技术标兵2人、全省青年岗位能手2人、陇原“四有”好老师1人、金昌工匠2人、金昌市首席技师2人。教师荣获甘肃省敦煌文艺奖2人、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1 人、陇原工匠提名奖1人,金昌市劳动模范1人、金昌市拔尖人才3人。教师在SCI、EI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460余篇,主编并出版教材69部,已获国家专利94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科研项目获批立项140余项,横向、纵向课题累计争取科研资金496.27万元。获省、市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18项,其中,教育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创新成果奖1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3门,市级创新成果奖1项,省高校科研优秀成果1项、省职工先进操作法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1]

合作交流

  • 质量工程

截至2015年9月,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精品课程5门,其中一门正在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2012年,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冶金技术专业获教育部批准,获得中央财政重点建设专业的支持。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内容不全):院外建筑实训基地、井下无轨实训基地[5]、顶岗实训基地等。

院级精品课程

序号 专业名称 负责人 级别
1 C语言程序设计 高立兵 申报省级
2 计算机应用基础 刘建兵 院级
3 AutoCAD 李 杲 院级
4 机械制图 芦 荣 院级
5 高等数学 杜贵锋 院级
  • 学生成绩

实训中心实训中心截至2015年9月,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CAD/CAM技能大赛获团体第三名,参加第六届甘肃省大学生“创新杯”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获得“办公软件应用”项目一、二等奖各1个,参加全国2013CaTICs清华大学现场赛暨第八届模拟设计网络大赛获二等奖2个,参加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获三等奖,参加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甘肃分赛区竞赛暨第五届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团体三等奖2个、个人三等奖4个,参加第六届甘肃省数控技能大赛获二、三等奖各1个,参加甘肃省第五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三等奖、优秀奖各1个,参加金昌市青年涉农产业创业创富大赛获一、二、三等奖各1个,参加2015年大学生英语竞赛荣获7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参加第六届有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和一等奖8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9个,参加甘肃省第十届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荣获二等奖3个、三等奖21个,总成绩在全省同类高校中排第6名。[4]

学术研究

序号 专业名称 负责人 级别
1 C语言程序设计 高立兵 申报省级
2 计算机应用基础 刘建兵 院级
3 AutoCAD 李 杲 院级
4 机械制图 芦 荣 院级
5 高等数学 杜贵锋 院级

科研成果

根据2015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与金川集团公司、海尔集团公司、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紫金矿业有限公司、八冶建设集团公司等52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了院企合作协议。[4]

科研平台

学术资源

2013-2015年7月,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申报各级各类项目2015市级科技计划项目83项,获得立项批准25项。

2014年,学院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53篇,编写教材3篇,申请专利1项,《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出版发行4期,刊发论文65篇。[6]

文化传统

截至2015年5月,学院有市级实验室1个。

市级实验室(1个):物理化学实验室。

校徽

  •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5月,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金昌市图书馆)现有馆藏书刊25万余册、年征订报刊500余种,年接待读者20万人次,年均图书借阅量21万册次。[4]

  • 学术期刊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学院学报甘肃有色冶金职业学院学报《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创刊于2013年12月,重点介绍冶金技术、机电与控制、矿业与建筑、化工与环保、新能源与新材料以及教育与管理等学科领域研究和应用的技术成果。

院训

社团活动

校徽校徽

校徽由三个金色渐变色菱形组合而成。金色渐变色代表有色冶金的金属色系;菱形象征矿石的金属单质体,菱形组合代表矿业、化工、冶炼、机械等专业特征。整体图形好似一支支钢笔,镂空图形好似画规,象征着学院教师像辛勤的园丁,为社会精心培育人才,同时也寓示学院师资力量的雄厚。院徽造型设计为绽放的花朵形状,又好像金色的光辉向外发散,象征着学院充满勃勃生机,必将人才辈出,为全省、西北地区乃至于全国培养大量有色金属行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下标学院英文有利于增强学院在国际交流过程中对图形的认知度。

学校领导

学无止境 行至于善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的院训是“学无止境,行至于善”。其中,“学无止境”出自清代刘开《问说》,原意为学业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行至于善”出自《大学》,原意为通过锲而不舍的奋斗,达到大善、完善的境界。学院以“学无止境,行至于善”为院训,就是指学院把培养善良、正直的社会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把学习当成全体师生毕生的事业。学院不仅传授知识,还教导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教会他们正确辨别美丑善恶,以善为美,弘扬正气,激励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勇于挑战、追求完美,使他们成为善良、正直的有用人才。教育无止境,学习无止境,两者都是不断完善、渐趋完善的过程。学院领导要不断摸索、提高办学质量,教师要时刻充电,提升教学水平,学生更要以不断完善自我作为人生奋斗目标。“学无止境,行至于善”,这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追求,是学院师生应该始终秉承的信念。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