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4月1日,新京交通株式会社增资1000万圆,购置日本的有轨电车及钢轨。6月,长春有轨电车开始施工。11月1日,长春市首批有轨电车开通运营,两条线路总长13.6千米。
1941年至1943年,新京交通株式会社又相继铺设了5条客运、货运线路,线路总长47.9公里,车辆72辆。
但因为历史原因,一段时间内,长春有轨电车曾经一度全面瘫痪。
20世纪50年代长春制造的长春号有轨电车直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和长春市人民政府利用有限的经费全力抢修,6条有轨电车线路才逐步恢复通车,全长49.5千米,年客运量2690.5万人次,有力的推进了城市的经济建设。
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后,长春市人民政府整治交通,经过抢修,短短两个月后,长春有4条有轨电车线路通车运营。
1954年11月,为支援一汽建设,长春有轨电车2条线路延伸至汽车厂区,方便了汽车厂职工通勤。
1960年,长春电车公司职工制造了一台有轨电车——“长春号”。
运输中的新型有轨电车截至1960年,长春市有线路6条,总长达52.63千米,电车88台。
截至1987年,长春的有轨线路剩余3条,长度18.32千米,运营车辆75台。
1995年,通往第一汽车制造厂的52号线停运,路轨被拆除。仅存的一条线路由红旗街至和平大路,长7.64千米,只有25辆车在运行。
于2000年、2005年、2006年、2008年、2012年进行多次改造,使车辆轨道技术、场站建设逐步完善,车型由最初的200型,逐步发展为900型。
2005年,长春有轨电车获评长春市二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长春市政府批准了《54路有轨电车改扩建工程项目》,项目涵盖新建延长线工程和既有线路改扩建工程,包括红旗街改造、场站建设、车辆购置等。
2014年8月25日,55路有轨电车线路正式建成开通,将长春西站与红旗街商圈连接。
线路 | 起止站点 | 里程(千米) | 开通时间 |
长春公交54路 | 工农大路—西安大路 | 7.64 | 1964年 |
长春公交55路 | 工农大路—长春西站 | 9.62 | 2014年 |
参考资料: |
线路 | 起止站点 | 里程(千米) | 开通时间 |
长春公交54路 | 工农大路—西安大路 | 7.64 | 1964年 |
长春公交55路 | 工农大路—长春西站 | 9.62 | 2014年 |
参考资料: |
线路 | 方向 | 首班车 | 末班车 |
长春公交54路 | 工农大路 | 05:05 | 21:30 |
西安大路 | 05:00 | 21:00 | |
长春公交55路 | 工农大路 | 06:00 | 19:50 |
长春西站 | 06:00 | 19:10 | |
参考资料: |
线路 | 方向 | 首班车 | 末班车 |
长春公交54路 | 工农大路 | 05:05 | 21:30 |
西安大路 | 05:00 | 21:00 | |
长春公交55路 | 工农大路 | 06:00 | 19:50 |
长春西站 | 06:00 | 19:10 | |
参考资料: |
截至2014年,长春有轨电车和平大街站站亭为深绿色,亭里设有供乘客休息的临时座椅,新修建了台阶,台阶旁边还设有偏坡,是供残疾人使用的专用道。长春有轨电车长春西站站台在长春西站站房东侧。
截至2016年9月,长春市的公交车辆(含长春有轨电车)实行1元票制,乘客可以投币乘车也可以刷公交IC卡[1]。截至2014年8月20日,长春公交54路新电车全部实行无人售票,部分老旧电车实行有人售票,而55路电车同样也实行无人售票。
长春新型电车截至2019年7月,长春有轨电车一共47辆。
2015年,长春公交集团购置了三台仿古电车,分别仿制1958年的老“长春号”和20世纪50年代的200型有轨电车。
截至2017年8月,仿制日伪时期的200型电车车身长均为16米,车内均采用纯实木材料,包括车框和车内的座椅等,均为老木匠纯手工打造的。
截至2017年8月,“长春号”的车身内部结构除了座椅,也均为木质。仿古式电车采用站立式全铜操纵杆。改造后的仿古电车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保留原有外观和内饰风格。
长春公交55路采用的是下沉式轨道。这种设计让轨道在与机动车混行路段和平交道口路段可以与路面融为一体,不会对社会车辆的通行产生影响。
车厢可容纳200人2005年,长春公交54路被评为长春市二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12月6日,长春市早期有轨电车线路被评为长春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第八批次),为20世纪50年代文物,位于长春市红旗街至和平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