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4)1969年12月3日,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
1987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电信系。
1994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硕士学位。
1994年,张小龙到广州工作,从事软件开发。
1997年1月,他开发的FoxMail1.0beta(英文版)面世,并在winsite上公布。
2000年4月18日,张小龙以1200万元的价格把Foxmail卖给博大公司,并任公司副总裁。
2005年3月16日,腾讯收购Foxmail软件,张小龙加盟腾讯公司,担任广州研发部总经理,全面负责并带领QQ邮箱团队。
2010年11月20日,腾讯微信正式立项,由张小龙负责。
2011年8月2日,张小龙任职为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负责腾讯公司广州研发部的管理工作,同时参与公司重大创新项目的管理和评审工作。
2012年,升任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负责微信、邮箱等产品及团队的管理工作。[1]
2014年5月6日,腾讯公司宣布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成立微信事业群,由张小龙担任微信事业群总裁(高级执行副总裁级别),领导微信事业群的工作,向公司总裁刘炽平汇报。
张小龙
2016年1月11日,低调的微信创始人张小龙破天荒出现在“微信公开课PRO 版”上,将该事件解读为蝴蝶效应,并解密微信及其相关生态发展的新趋势:各行各业利用微信并非黏度越高越好,而是要“用完即走”。
2018年10月7日,李昊桐搭档张小龙获得欧巡赛-登喜路林克斯锦标赛职业-业余配对赛冠军,成为第一对赢得世界顶级职业-业余配对赛的中国组合。[2]
2019年9月29日,李昊桐/张小龙获登喜路林克斯锦标赛团队赛并列第14。[3]
张小龙担任家乡高沙镇文化公益形象大使。[4]
张小龙
2012年底,被《华尔街日报》中文版评选为“2012 中国创新人物奖”科技类得主。
由中国科学报社、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等主办的“2013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推选活动2014年1月24日晚正式揭晓,张小龙为10位获奖者之一。
2015年2月11日,张小龙入围“2014中国互联网年度人物”活动年度人物奖。[5]
2017年5月11日,张小龙被授予“华中科技大学杰出校友”奖牌。[6]
2019年10月,张小龙以110亿(人民币)财富名列2019年LEXUS雷克萨斯·胡润百富榜第351位。[7]
2020年12月18日,《2020中国品牌人物500强》发布,张小龙位列第54名。[8]
2021年1月19日,《2021胡润中国职业经理人榜》发布,张小龙以14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第4名。[9]
2021年3月,张小龙以14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1胡润全球富豪榜》第1609名。[10]
张小龙:要让沟通简单再简单
腾讯微信张小龙说,人是越来越懒的,懒会推动科技进步,这种懒会导致我们希望沟通更简单一点。也许未来的微信没有他的愿景那么“神”,但我们愿意相信对工作极度偏执的张小龙,会让微信沟通简单一点,再简单一点……
与腾讯的发展史一样,微信也在骂声中飞快成长——虽然既非原创,又不具备首发优势,但不到3年时间,微信已远远超越对手,拥有超过6亿用户。就在几日前,腾讯给出的国内外微信月活跃用户数已达到2.719亿。微信的风行,除依托腾讯源源不断的弹药支援外,还源自张小龙对细节近乎偏执的修改。
2014年4月底,微信用户破4亿时张小龙很安静,产品经理从他办公室出来,轻轻地说了一句,“用户破4亿了”。大家欢呼了一阵就又低头工作了。
张小龙随着微信的名声越大,张小龙越是低调,有媒体形容今天的他已经“低到尘埃里”。各路记者找公关、托朋友,甚至蹲点其办公室仍然不可得;有人要给他颁奖,只求他出现在现场,哪怕就几分钟,也被婉拒。
张小龙的回答始终两句:我不需要,我不需要华彩的生活。正如他的衣着打扮,灰黑色系是主打。
也许那个坐在电脑前一篇篇回复邮件的张小龙,那个在滨江东路上能随意“摇一摇”摇到的张小龙再也不会出现了,因为他还有更多“硬仗”要打。“商业社会是动态的,没有谁说它垄断了就一直可以垄断下去,它大了就可以一直大下去,总会有新东西冒出来取代它。”他了解商业社会的残酷,也享受这种残酷所带来的挑战,“这种业态挺好”。
张小龙:微信将成为个人和企业ID
张小龙化繁为简背后有一整方法,大部分要靠产品人的经验,也有一些方法可以总结出来,比如分类。很多产品都包含了数百上千项功能,如何在手机如此小的屏幕内让用户便捷地找到这些功能,这就是分类所要起的作用。
比方说,微信“朋友圈”涵盖了社交这个复杂的主题,囊括了大部分中国人网络社交的活动。用户活跃度也很高,每天都有上亿张照片上传,几亿次评论产生……但其使用仍然非常简单。这就需要把复杂的需求抽象为最基础的脉络,把这个技术脉络用一种用户觉得很自然的、可接受的行为表达出来。如果做不到这一步就会导致产品或功能变得很复杂。
究竟是靠产品本身驱动用户还是靠运营手段去拉动用户?太多人把精力放在后面这个方向了,做个产品马上就通过运营或者营销的方法把用户拉动起来,而我更希望先把产品本身做好,让用户自己驱动用户。
在传统产业上,做出一个产品后必须通过广告让用户感知到它,但互联网本身已让用户互联,每个人都需要在互联网上跟朋友交互。因此大部分互联网产品可以利用人与人互联的因素,让用户产生连锁反应,甚至是病毒式、蔓延式的反应,这会比花几个亿去打广告得到更好的效果。
同学眼中最会玩的人
求学期间,张小龙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无论玩什么,只要稍加练习,总能达到业余高手水平,围棋、桌球、网球、保龄球,电脑游戏,玩起来总是在周围人中最厉害的之一。除了玩之外,他的专业课成绩也十分优异。“他是我们之中最早学习C语言的人,当时C语言才刚刚诞生。”张小龙的同学张惕远回忆,除了软件之外,张小龙对硬件也很在行。研究生导师向勋贤评价张小龙:“喜欢捣鼓电脑,喜欢睡懒觉的年轻人。”
张小龙Foxmail的缔造者
1994年秋天,刚满24岁张小龙,从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顺利毕业,幸运的他很快求得在电信机关单位工作的好机会。这份铁饭碗工作,让周围很多朋友都十分羡慕,但张小龙却不以为然。每次看到政府机关大楼,他都感觉“一种窒息从头顶笼罩下来”,于是他放弃电信部门的铁饭碗,毅然投身活力四射的互联网行业。
早期的互联网创业者大多选择某一个领域做一款产品,比如马化腾做社交软件QQ,李彦宏选择搜索引擎做百度,张小龙的开局也是如此,不过很难有人能想象到,全靠一个人可以做出一款像Foxmail这样优秀的软件。
1997年,时任《电脑报》记者、后来的多玩网创始人李学凌曾描述:“只要你站在黄庄路口,大喊一声,我是Foxmail张小龙,一定会有一大群人围上来,让你签名。”4年之后,Foxmail用户量已达到200万,而腾讯当时只有10万用户。Foxmail被誉为唯一能与微软Outlook对抗的邮件软件。
生活中的张小龙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8年9月,刚刚出任金山总经理的雷军联系张小龙,希望购买Foxmail。张小龙随意给出15万元的报价,雷军直接同意。但意外的是,仅出任金山总经理一个月的雷军因事务缠身,负责接洽的人不了解Foxmail的价值,竟忽视了这件事情。
直到2000年互联网泡沫到来,寒风萧瑟。此时,已经完成Foxmail技术调整的张小龙很少优化更新,这些工作无法激起他的事业热情,他打算回到互联网创业的正轨上来,卖掉Foxmail。好运就这样找上门来,博大互联网公司开价1200万元收购Foxmail,仅仅两年时间从15万元飙升到1200万元,互联网的神奇、荒诞和魅力之处正在于此,张小龙获得第一桶金。
入驻腾讯,完美逆袭
2005年,沉寂5年之久的张小龙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进入腾讯担任广州研发部总经理。已经走向没落的博大互联网公司,将Foxmail团队以及张小龙打包转让给腾讯。张小龙在博大的5年在江湖上几乎销声匿迹,与他同一时代的很多程序员、产品经理已成为互联网著名人物。
腾讯的出现是张小龙互联网生涯的又一次转折。面对MSN的强势竞争,马化腾希望有办法可以使旗下的QQ邮箱能打垮其Hotmail,张小龙迎难而上,仅3年时间,QQ邮箱就发生巨大改变,成为腾讯旗下口碑极好的一款产品。
张小龙微信诞生,王者归来
2010年年底,一向沉默寡言的张小龙给马化腾发出一封邮件,建议腾讯做移动社交软件。张小龙认为,移动互联网将来会有一个新的通讯工具,而这种新的通讯工具很可能会对QQ造成很大威胁。马化腾很快回复邮件,赞同张小龙的想法,并且让其作为负责人带领腾讯广州研发部开始这个项目。
2011年年初,微信ios版上线,但用户增长并不理想。张小龙突然意识到在微信上是否过于理性,增加一些文艺或者人性的元素会不会更好?也许现在的微信过于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从那时开始,张小龙放弃理性思维,开始武装成一个文艺青年。同时,微信开始增加一些更贴近人性的功能,查找附近的人、朋友圈、摇一摇……
2012年,张小龙提出一个新观点: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很多人觉得张小龙越来越不像一个严谨的程序员,而是一个兜售概念的“忽悠大师”。自此以后,微信一发而不可收拾。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微信还没有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张小龙还有足够多的试错机会,电商、广告、游戏都可以涉及。显然,马化腾已经将微信商业化的重任全权交给张小龙。
微信乔布斯的东方信徒
黑白素描风格的图片被张小龙选中作为微信5.0的欢迎界面,这一画风符合张小龙一贯对“极简”风格的信仰,他的多数产品都是经过手下工程师成百上千遍的修改才被允许上线,这位乔布斯的东方信徒不允许产品出现任何瑕疵。
每周一次的网球,每天深夜的《蓝莲花》音乐,以及从程序员时代一直保持了下来的烟瘾。有人说,张小龙是沉默到像谜一样的男人,是中国为数不多具有文艺气质的商人。
如果世界上又出现了什么新鲜的APP应用,在发布后的48小时之内,如果你也下载尝鲜,可能你会遇到个名叫Allen的人,如果这人沉默不语,甚至连头像都没有。那么你也许已经遇见了张小龙。
张小龙
“2013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委会评语:
“17年前,Foxmail在他手中诞生,造福了400万邮箱用户;6年前,他带领团队锐意创新,以七星级的产品追求重塑了QQ邮箱,使这一产品起死回生;3年前,他成功开发微信这一划时代的产品,开创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11]2013年,他继续完善微信,微信支付风生水起,亿级用户遍布世界。崇尚技术的他是天生的完美主义,产品不断更新迭代,用户体验一次次接近极致。他把一款互联网产品打造得老少皆宜。他信奉简单就是美,他崇尚颠覆性思维。[12]
他,就是微信开发者、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张小龙。”[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