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旗下俱乐部赛事能够达到欧洲三大杯那种规模和影响力,南美洲足联于1992年创办了足联杯,这意味着南美俱乐部赛事的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Conmebol”是南美洲足联的缩写,“Copa”在西班牙语中是杯赛的意思,此种词序安排与欧洲联盟杯的“UEFA Cup”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南美足联中可以展现更多人的爱好。
虽然足联杯在创办之初有着美好的愿望,但比赛形式和球队资格认证却不怎么正规。由于解放者杯在上半年举行,足联杯在下半年举行,所以有一些球队往往在参加完解放者杯的比赛后又去参加足联杯,但这又与之前它们在本国联赛所取得的名次不相对称。再加上南美各国的联赛结束时间不尽相同,足联杯的参赛球队往往让人无法捉摸。
翻开足联杯的荣誉簿,八届冠军球队全都来自巴西和阿根廷,足见南美双雄深厚的足球底蕴,但仔细比较巴西和阿根廷的参赛球队,又能发现两者的不同。阿根廷似乎并不需要河床和博卡青年两强撑腰,罗萨里奥中央队等一干“小字辈”就可以凯旋而回;巴西则不然,传统豪强几乎悉数亮相,贝利的母队桑托斯队、培养了卡卡的圣保罗队都有过夺冠经历,此外格雷米奥、瓦斯科·达伽马、科林蒂安等所有数得上的巴西强队都曾到此走过一遭。 历数足联杯决赛,多次出现大开大阖的场面。1995年,阿根廷罗萨里奥中央队和巴西米内罗竞技队在决赛中相遇,结果两队在两回合的比赛中各自在主场灌进对方四球,最终出现了点球决胜的戏剧性一幕。这种疯狂的表演,恐怕也只有奔放的南美人才做得出来。荣誉不仅是冠军,足联杯也设立了金靴奖项,遗憾的是,由于参赛球队的水平普遍不高,所以金靴奖得主往往是一些无名小辈,大家唯一熟识的也只有后来在米德尔斯堡扬名并效力过马德里竞技队的大儒尼尼奥。除了最后一届比赛外,足联杯的金靴奖得主全部来自当届冠军队,这也反映出南美足球“夺冠靠进攻”的哲学。
2012伦敦奥运会组小组赛进行到了最后一轮的比赛。本届奥运会东道主英国队坐镇主场挑战传统强队巴西女足。凭借霍顿开场后2分钟的闪电进球,英国队最终1:0战胜巴西队,取得小组赛3连胜,并将以小组排名第一的身份晋级下轮。
全场比赛,英国队虽然作为东道主拥有天时地利人和,但在比赛中并没有体现出任何优势。依照数据统计来看,巴西队反而有着明显的优势。56%的控球率,21次射门命中门框范围8次的数据比英国队的44%控球率,14次射门命中门框范围8次的数据都要高。但比赛充满着神奇与未知,在比赛开始后仅仅2分钟,英国队的第一次射门就命中得分,进球的是英国女将霍顿。面对这样的不利开局,巴西队显得有些急躁了,在全场比赛中猛烈进攻,但却一直未能打入进球。
据体育在线小编了解到,本场比赛之前,双方都在小组赛中两站全胜,出线已经确定,本场比赛只是在出线排名上的争夺。
因为解放者杯的存在,足联杯一直被笼罩在前者的光环之下,始终无法得到更大的关注。这种尴尬的状况,使得足联杯的赞助费用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落实,而南美洲足联又总是作出反反复复的决策,足联杯可谓步履维艰。在1998年共同市场杯创办之后,由于一些相关协议,参加足联杯的常客很多去参加共同市场杯了,一些水平更低的球队不得不临时补充进来,这使得足联杯的含金量大幅度缩水。而1999年解放者杯的扩军(首度达到32支)更是给了足联杯致命一击,如果足联杯再进行下去的话,恐怕就要成为“南美保级杯”了。在这种情况下,南美洲足联最终决定停办足联杯。不过,南美足球向欧洲靠拢的尝试并没有停止,2002年,南美联盟杯(Copa Sudamericana)正式创办,成为了目前正牌的南美第二杯赛。严格来说,南美联盟杯的前身当是南美足联。
在足球比赛中,总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定律存在,足联杯也不例外:但凡在偶数年进行的决赛,先打主场的球队都夺得了冠军;奇数年则恰恰相反,先打客场的球队才能笑到最后。而随着1999年足联杯的停办,这条定律再也无法被打破了。 [1]